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

第13部分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13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积极性的时候,要善于使用这种力量。我们观察到,真正杰出的演讲家一定是故事大王。正是他们懂得运用故事的力量,所以他们的演讲才那么感染人。

第32章 思维和口才同样重要() 
成大事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生存,一定要注重思维和口才的培养,思想是一个人的精神实质,是一个人的元神,而口才则是一个人的表达方式,一种让社会接受的手段。

    刘备取得四川以后,诸葛亮开始治理蜀国。他制定了很多比较严厉的法律来约束老百姓。有一个大臣觉得这样做十分危险,于是他跟诸葛亮说,刚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治理应该从宽,不能从严,从严的话容易失掉民心。诸葛亮听了哈哈大笑说,四川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以前这里就是治理过于宽松,所以老百姓连一些基本的法律意识都没有。现在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治理,这个国家肯定没有生机。后来果然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四川变得更加富饶,而刘备的蜀国实力也日渐强大起来。

    诸葛亮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但这一切都源于他有独立的思维,他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绝对不会被一些已经有的东西束缚了手脚。

    很多人都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想法太多实际上是没有想法的表现。现在社会接触到的信息渠道不断变宽,人们接触到的知识也是多方面的。甚至现在已经逐渐提倡没有正确答案的说法,确实很多事情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如何做价值最大确是只有一条道路的。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最近的只有一条。人们要主动清理脑中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

    不仅思维重要,口才也是相当重要的。

    里根在竞选总统的时候,年纪偏大,这十分不利于他的竞选,很多人也因此而不看好里根。后来里根在发表演讲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你们都能清楚,我绝对不会把年龄优势唯一一个资本来压迫竞争对手的。”一句很玩笑但是也很严肃的话让人们消除了成见,最后他赢得了总统竞选的胜利。

    好的口才在关键时刻能够起到扭转全局的作用,应该培养好的口才。他不是夸夸其谈,也不是信口开河,而是有缜密思考后的表达。一旦表达出来就立即收到效果,就像里根一样。那些夸夸其谈、信口开河的表达无非是耍小聪明或者比较谁的嘴巴比脑袋转得快的做法,不足以称道。

    要想拥有好的口才,必须有十分深厚的底蕴,这种底蕴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是出不来的。苏秦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出名的人物,他挂了六国的相印。他主要凭借自己的口才去说服六国君王。但是他达到这一天并不容易。以前他也出山过一次,试图去说服君王,但是当时自己的知识水平都不够,口才自然也不到火候,没有君王听。他回到家的时候,家里的人都不爱搭理他,给他吃的也是剩饭。从此以后他发愤好好读书,结果精通了当时的很多学问。过了几年,他学有所成,再出去游说君王的时候,发现一切都很轻松。他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将六国联合到了一起,一同去对付秦国。而苏秦的同学张仪同样如此,张仪听说苏秦已经功成名就,于是兴冲冲地跑来投奔苏秦。苏秦对他很冷淡,张仪很气愤,但也只能流落街头,后来有个富商接济了他,把他送到秦国,他凭借着自己的口才,说服了秦王采纳他的建议,攻击六国。两个同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尽了风头。其实那个富商就是苏秦指使的,他知道他的这个同学不用悲愤是很难发奋图强的。好的口才能让人取得很好的机会,而口才笨拙的人甚至会让人觉得他的智力有问题。

    好的口才还在于一种幽默。有一个将军训练军队十分有方,另一个将军很不服气。他跑来这个将军的训练营中要给个下马威。他看到一辆坦克开过来,于是便对这个将军说:“听说你的士兵都十分勇猛,不知道如果你命令他去撞坦克,他会不会去?”这个将军于是立即叫了一个士兵上前,对他命令道:“去撞那辆坦克。”那个士兵听到这话,想都没有想,就直接对着这个将军喊道:“我想你是疯了。”说完就跑回队列中去了。那个不服气的将军看后,哈哈大笑,说原来也不过如此,名不副实。没想到将军很不以为意地回答说:“你想我的士兵都敢骂我疯掉了,他还有什么不敢的?”那个不服气的将军被说得哑口无言。显然这个将军是通过自己的口才化解了这场尴尬。

    成大事者认为在当今社会生存,人应该注重思维和口才的培养,用口才表现出自己的思维能力,用思维来完善自己的口才。

第33章 说话水准在于学识()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说话水准在于他的学识。学识越高的人,说话水平就有可能越高。相反,没有学问和见识的人,说话往往欠缺水准。

    与人交谈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并不好回答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在考验一个人的学问和见识。学问和见识到位的人,自然对这类问题能够轻松化解。

    在第48届纽约国际笔会年会上,我国作家陆文夫走上讲台侃侃而谈。突然,台下有人问:“陆先生,您对性文学怎么看?”陆文夫镇定自若地清了清嗓子说:“西方朋友接受一盒礼品时,往往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来看,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一般都要等客人离开以后才打开盒子。”陆在此并未正面回答问题,而是运用了一个幽默生动的比喻,以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表明了文学作品应体现民族特性和伦理观差异的观点,既含蓄又简练。陆的巧答赢来了阵阵掌声,会场气氛之热烈,为这一届年会所罕见。

    以问代答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说话水准。实验物理大师法拉第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中做电磁学的实验表演。实验刚结束,忽然有人站起来高声责问:“这有什么用呢?”法拉第看了一下提问者反问说:“请问,新生婴儿有什么用呢?”此例中,提问者暴露了他对科学的无知,而法拉第的以问代答则隐含着对提问者在科学上缺乏预见的嘲弄。

    对于一些比较刁钻古怪的问题,不妨通过一些刁钻古怪的方式来回答。193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主考人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陆侃如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里,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呢’?”陆应声而答:“西北有高楼。”陆侃如引用了我国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孔雀自然飞不过去,只好向东南飞去了。真是问的怪,答的也怪,令人捧腹叫绝。

    有一些问题可以委婉回答。英国作家王尔德在未成名时很贫穷,有一个贵族想聘请他当家庭教师,在谈到食住条件时,贵族问他是否愿意和他的家人共同进餐,王尔德回答说:“那全看进餐时懂不懂礼貌了。”虽没正面做出回答,但实质上委婉地表明了王尔德的潜在顾虑——看贵族的家人是否尊重自己。

    对于一些来得比较急迫的问题,不仅要求回答者有学识,而且要求具有大气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前苏联。一次,在前苏联机场上飞机准备起飞时,突然一个引擎发动不起来。此时,在场的勃列日涅夫又急又恼,指着民航部长问尼克松:“我应该怎样处分他?”尼克松回答:“提升他,因为在地面发生故障总要比在空中好。”尼克松的即兴智答含义深刻,饶有风趣,在“视点”上比勃列日涅夫高出一筹,且为东道主保全了面子。

    成大事者认为,一个人说话水准的高低在于他的学识和修养。人要想善于说话,善于表达,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

    事实上,与人交谈的时候,如果能够给别人一种有学识的感觉,会增强自己说话的信任度。有一个演说家为了得到听众的认同,于是当场抑扬顿挫地背了一篇文章,十分流利,毫无瑕疵。听众听完后,对这个演说家深信不疑,认为这个演说家实在是了不起了。事实上,这个演说家就只懂得背这一篇文章。

    因此在说话的时候,适当表现出自己的学识,会增强自己的信服力。当然,这种学识应该是真才实学,而不应该是表面文章,像上面提及的演说家,这样取得听众的信任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有一天,他的学识受到别人的质疑,那么他的信任度就会大打折扣。

    为此,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准,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通过学识修养来表现自己的说话水准。

第34章 表达清楚,不要含糊其词() 
成大事者认为,除了特定目的外,与人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意思表达清楚,不要含糊其词。

    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就要学会用最为简洁的话来说明自己的意思。过于复杂的话表达的意思往往容易让人产生含糊。而且这种简洁的话,要让对方能够自己体会到。如果自己什么都说明白了的话,往往容易招来辩驳。

    齐景公到了晋国,与晋平公饮酒,乐师师旷作陪。齐景公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说:“太师将教诲寡人什么呢?”师旷说:“君主必须施恩于民。”齐景公来到馆舍又向师旷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说:“太师将教诲寡人什么呢?”师旷又说:“君主一定要施恩于民。”齐景公出了馆舍,趁着师旷来送行,又问道。师旷还是说:“君主一定要施恩于民。”齐景公回到住处,苦苦思索,酒还未醒,已经悟出了师旷的话的含意。

    原来,齐景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尾,一个叫公子夏,都很得齐国民众的欢心。两个弟弟家都很富贵,民众争相依附,势力可以和公室相抗衡,这可是危及君主的迹象呀!

    这么一想,齐景公豁然开朗,现在师旷一再劝我施恩于民,目的是要我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于是,齐景公火速返回了齐国,打开粮仓,把粮食分给饥饿的贫民;打开府库,把多余的钱财分给无依无靠的老人和孩子。使得粮仓里没有多余的粮食,府库中没有多余钱财。把没有临幸过的宫女嫁了出去。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按时供应衣服和粮食。

    民心,固国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齐景公用施惠于民的方式,同两个弟弟争夺民心。最终,民心归顺,百姓依附。他的两个弟弟竞争不过他,只好逃到国外去了。

    意思表达清楚,还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古时候,将领领军在外,往往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存亡。如果将领自立为王,那么国家就要覆亡。为此国君十分担心将领反叛。因此,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需要清楚准确地向国君表达自己毫无篡位的野心。

    秦王赢政想攻取楚国,问老将王翦需要多少军队前去。王翦认为至少要六十万大军不可。赢政心里犯嘀咕,要这么多的军队干什么?真是一个胆小怕事的老头,于是,不听老将王翦的建议,命令血气方刚的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大军去讨伐楚国,结果大败而归,方验了老将王翦的话。赢政无奈,只得亲自代王翦的住所,命令他统兵挂帅,再次伐楚。王翦无法推辞,但仍然坚持原来的主张,非要六十万人马不可。赢政别无选择,一口答应了他,并打算在王翦出征前,亲自去送行一段路程。

    王翦临行前,向秦王索要许多田宅。赢政此时面露惧色,不满地说:“将军就要出征了,还愁什么穷困呢!”王翦答道:“臣为大王将帅,即使有功,也不会封侯,故趁大王高兴之际,及时要些田产,留给子孙。”赢政大笑而去。等率军到了潼关,王翦又接连五次派人索取良田。有人好心地劝道:“将军这样做,末免太过分了,只怕会给秦王得罪了。”王翦微微一笑,答道,“不,你们有所不知。秦王生性好猜忌,对谁也不相信。如今将国令兵力都交托给我,我如果不多要些田地留给子孙,以向他表示决无背叛秦国之心,怎能让他不猜疑呢?”

    与人交谈,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就要学会复杂的意思简单化,简单的意思重复说,这样容易被对方接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学会归纳总结,话一说出就覆水难收,为此一定要三思,要谨慎,不要信口开河。当你自己想清楚了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准确无误地向对方表明,往往会得到对方的接受。

    不要含糊其词,还在于双方不要猜心思。很多话还是必须说出来的,你不说出来,双方都在互相猜,最终很难成事的。有些话不好说,就可以写下来。古时候,几个将领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和大家想法一致的时候,往往会将想法写下来,然后大家一起公布。像周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