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

第11部分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第11部分

小说: 成大事者说话101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郎官,一干就是多年,成为三朝元老级的人物。好在郎官本人把官位看得很淡,倒也乐在其中。正是这种不经意的淡然态度和他那幽默风趣的回话,竟赢得皇帝的注意和赏识,结果郎官变成了都尉。生不遇时终逢时仅仅是一种碰巧吗?

    一个人真心对待别人的时候,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自己的真诚来,这种真诚会被别人感受到。相反,一个人对别人有所隐瞒的话,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然会透露不安和焦躁。有些时候,连眼光都是扑朔迷离的。

    当然,内敛的人和虚伪的人眼光都有可能扑朔迷离。为此对于那些比较内敛的人来说,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眼神。这种眼神在很多时候比你说的话更加重要。千万不要自己很真诚,但是却被别人当成虚伪的人,这太不值得了。

    成大事者认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真诚地对待别人,你自然也能收获真诚。当你对别人没有隐瞒的时候,别人也愿意告诉你关于他的事情。但是人和人之间还是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对双方都有好处。说到底,任何真诚都是有度的。如果你无度地真诚下去,那么显然你已经对对方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有些话不对别人说,不是没有把他当朋友,而是为了他更好。

    真心以待也不意味着你要将自己的秘密和盘托出,秘密只要自己不说出口,那它就还是秘密。自己一说出口,那么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为此,我们要学会分清楚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交往深的人自然可以多说一些,交往少的人要学会少说一点。对于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内容跟他们谈,他们不关心的话题就不要始终在他们耳边聒噪了。

    成大事者认为,任何真心以待都是有度的,如果你想留住你的朋友,你就真心对待他,但是并不是要告诉他全部。

第27章 面对错误与责备保持平常心() 
成大事者认为,人不可能不做错事,做了错事,难免会有人责备。面对责备,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但是,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遭遇到责备,承认了错误,就意味着声誉的失去。

    声誉就像一件华美的外衣,拥有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有了好的声誉更要注意维护,有的人因为爱惜自己的声誉,有了错误也不愿承认,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毁声誉。当错误一旦发生时,解决的最好办法是及时认错,只有这样做才能挽回失去的名誉。

    承认错误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愿意承认错误的人终究很少。心理学家高伯特说,人们只在不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话虽然说来不胜幽默,但到底是事实。当然,那些在某种势力下被迫坦白认错是例外的,因为那是违反人类本性的事。

    许多人不愿承认自己的过错,是避免麻烦心理的一种自然反应。有些人知道自己有错而不愿承认错误,认为承认错误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然而事实上,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往往会得到别人的谅解,并给人以谦恭有礼、勇于负责的良好印象。有趣的是,当你勇于承认错误时,别人为了减轻你的不安,反而会不自觉地为你辩护。

    其实很多时候,即使没有别人的责备,我们也应该主动承认错误。

    一位副经理曾经错误地批准发给一位请病假的员工全薪。他发现这个错误之后,主动地跑到经理那里承认。他回忆说:“我走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我犯了一个错误,然后把整个情形告诉了他。他大发脾气,说这应该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但我重复地说这是我的错误。他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的疏忽,我又解释说这是我的错误。他又责怪办公室另外两位同事,但是我一再地说这是我的错误。最后他看着我说:‘好吧,这是你的错误,现在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吧。’这错误后来改正过来了,而没有给任何人带来麻烦。因为我有勇气不去寻找借口,从那以后经理更加看重我了。”

    主动承认错误,本身就表现了你的勇气与责任感。对于自己的缺陷或做事的不足之处,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更能赢得对方的好感与信任。

    所以,当我们有理的时候,就要试着温和、有技巧地使对方同意我们的看法;当我们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因为用争斗的方法,你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步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

    魏扶南大将军司马炎,命征南将军王昶、征东将军胡遵、镇南将军毋丘俭讨伐东吴,与东吴大将军诸葛洛对阵。毋丘俭和王昶听说东征军兵败,便各自逃走了。

    朝廷将惩罚诸将,司马炎说:“我不听公休之言,以至于此,这是我的过错,诸将何罪之有?”

    这一年雍州刺史陈泰请示与并州诸将合力征讨胡人,雁门和新兴两地的将士,听说要远离妻子去打胡人,都纷纷造反。司马炎又引咎自责说:“这是我的过错,非玄伯之责。”

    老百姓听说大将军司马炎能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莫不叹服,都想报效朝廷。司马炎引二败为己过,不但没有降低他的威望,反而提高了他的声名。

    如果司马炎讳败推过,将责任推到下边,必然上下离心,哪还会有日后的以晋代魏的局面呢?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犯了错就坦率承认,记住有时候主动进比被动退要高明得多。

    一位哲人说:“这个世界上一半人在嘲笑另一半人,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傻瓜。”事实的确如此,大多数人都愿意指出别人的错误而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庸人。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与那些智者同列。

    成大事者认为犯错在所难免,犯了错受到责备也在情理之中,因此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因为犯了错误,就拼命为自己找借口,去推脱责任。也不要因为受到别人的责备,就拼命给自己辩解,甚至因此而怨恨别人。事实上,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坦诚地接受责备,不仅不会有损自己的形象和声誉,而且很多时候,让自己的形象和声誉更加光彩。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个特别能说的人,他的口才足以掩盖自己一切的过错,他犯的所有过错,他都能自圆其说,都能说这种过错本来和他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聪明,在现代社会是不需要的,在人和人的交往中如果使用这种聪明,也很容易将交往搞复杂。商纣王最后的结局也说明了这一点。

第28章 良好的印象就是有力的说服() 
成大事者认为,很多时候,良好的印象就是有力的说服。为此在与人交谈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在仪表、举止、谈吐等方面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样会提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有助于你的事业。

    心理学上讲“首因效应”,意思是说第一印象很重要,往往会形成印象的定格。赢得第一次,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虽说瞬间接触只能认识他人的表层而已,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内涵,可是当下这忙碌的时代,人与人会面的时间很短暂,一个人的内涵怎能充分展示呢?也许你只有一次表现的机会,失掉这次机会就输了。

    三国时的张松留给曹操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当时曹操统一北方,声威比吴、蜀要大得多,此时的他志得意满。益州牧刘璋害怕张鲁讨伐自己,派张松到曹操那里陈述利害,希望曹操攻打张鲁,以解自己的危难。

    张松这个人非常聪明,见识通达,就是模样惨了点儿,个头儿矮,前额像锄头,头尖,鼻塌,牙齿外露。这副尊容无论谁见了,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而张松本人呢,因自恃才华高人一筹,平时也很不注重自己的形象,就算见的是曹操那样的大人物,依旧拖拉邋遢,丝毫不介意自己的形象。因此,当张松求见曹操时,曹操一看见他就没有好感,态度很冷淡,而张松又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不但不反思原由,还把曹操抢白一番,结果曹操把他给轰了出来。

    本来张松暗地里绘了益州各处的地图,准备献给曹操。这幅地图对曹操极有价值,若非张松形象不好,曹操肯定会重用他。虽说曹操以貌取人不值得效仿,但张松太不注意形象,更不值得效仿。

    外表形象从古到今就被认为是一件大事,孔子还将它列为“礼”的一部分。他说:“衣冠整齐,目光严肃,使人一望而感到敬畏,不是能达到威严却不凶猛的效果吗?”

    外表形象以何者为佳?古人对此早有过详尽的论述。刘向在说苑中说:“尚书说,‘五件大事,第一是外貌。’外貌,是男人显得有涵养、女人显得姣好动人的原因。衣服容貌,可以悦目;声音语言,可以悦耳;举止习惯,可以悦心。君子衣着得体,容貌合宜,人们看在眼里就喜欢;言语谦逊,应对得当,人们听到耳里就高兴;结交好人,远离坏人,人们就对他心悦诚服。把这三件事记在心上,勤加训练,并运用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即使不在朝廷做官,也能在群体中受到尊敬。”

    董仲舒也在春秋繁露中说:“衣服和容貌,应让人看了就感到高兴;言语和应对,应让人听了感到高兴;喜好或厌恶什么事物,疏远或接近什么,这种选择倾向也应让人感到高兴。衣服体面、容貌恭敬,人们看了就感到高兴;说话得体、应对谦逊,人们听了就感到高兴;喜好仁厚的人而厌恶浅薄的人,接近善人而疏远邪僻的人,人们见了就感到高兴。所以说‘说话做事要使人感到愉快,仪容举止要使人乐于观瞻’就是这个意思。”

    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赏心悦目的外表形象更受人欢迎。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曾说过:“对一个外表英俊或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

    不过,外表形象并不等于相貌。相貌普通的人也可以从仪表、举止、谈吐方面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

    例如,与人接触时目光要平视对方,显出坚定和热情,目光不要游离不定。

    说话声音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口齿要清楚;服装要整洁,不要奇装异服;发型必须和头型、脸型、体型相协调。

    通过着装、服饰、发型、化妆等方式可以使自己形象大为改观,从而多一些自信。我们要时刻注意,也许我们精心掩饰了自己的缺陷,别人可能依然感觉很明显。如果别人有意或无意提及你的缺陷,就坦然面对,能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会更好,比如相声大师马三立曾说:“模样长得惨了点,对不起老几位,还让您花钱买票。”他的幽默反而让人觉得他的缺陷也显得可爱。

    和人打交道时,适度地把自己“包装”,等于强化了自己的“产品形象”。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良好的品德美化自己,这是个人形象的一个最重要部分,而且作用力最持久。

    成大事者认为,人要想有所成就,不仅在于他有没有宏伟的目标和踏实的努力,还在于他能否注意细节,能否在细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形象。只有在细节上不断提高自己的形象,才有可能有更多的机会。事实上,很少有人愿意跟邋遢的人一起交往,邋遢的人首先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不好。一个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料理不好,就不用指望他能把事业料理好。

第29章 说话自信,同时谦虚() 
成大事者说话善用底气

    说话没底气,话语就没有分量。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运用底气,不要让自己轻飘飘的。通过底气来震撼别人,来取得别人的认同。

    成大事者认为,说话自信和谦虚,十分重要。一个自信的人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一个谦虚的人容易取得别人的尊重。自信是人的底气,谦虚是底气的限度。底气过于足,就容易成为自傲。

    历史上的郭槐劝说燕昭王重用自己毫无疑问是自信和谦虚的典型。

    在战国七雄当中,燕国力量相对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内乱不停,人才匮乏。燕昭王即位之时,正是国家处于丧乱之余,百废待兴之际。为了报仇雪耻,振兴国家,他发愤要把当时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都网络过来。

    究竞怎样才能得到天下贤士呢?燕昭王求贤若渴,决心躬亲下问,向智者郭槐请教,请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招徕贤才。郭槐见昭王心诚意笃,就放着胆量说:“凡是成就帝业的君王,对待贤人都是以师长相待;成就王业的人,视贤者为知己;欲称霸的国君,就把贤者看成忠实的属下;那些连国家也保不住的国君对待贤者则如同奴仆。看来,越是贤明的国君,对待贤者的态度越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