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光荣使命1937 >

第310部分

光荣使命1937-第310部分

小说: 光荣使命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察里津的战斗中表现英勇,可以说是骑兵部队多次使斯大林化险为夷,我想他应该对这支“勤王之师”特别有感情吧。因此在叶佐夫时期骑兵部队高级指挥人员受到镇压是相当少的,只有少数例外。

    而在这些人里面唯一在远东地区指挥过大规模战役,并且还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远东方面军领率机关(司令部)的只有朱可夫一人,所以朱可夫来了,带着斯大林的希望来到了这里。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朱可夫(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朱可夫,鞋匠康。安德烈维奇之子。十月革命爆发后,参加了苏联红军。随后被吸收参加苏联共布尔什维克党。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战斗的年代里,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他和乌拉尔河流域的哥萨克白军作过战,同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的白军交过手,参加了消灭安东诺夫匪帮的战斗。他不仅果敢顽强,而且足智多谋,作战英勇,多次在战斗中负伤,国内战争结束时,他已经升为骑兵连连长。

    由于表现出色,朱可夫深受列宁以及被指定为列宁接班人斯大林的信任,1923年4月,年仅26岁的朱可夫被晋升为骑兵第39团团长。1931年2月晋升为骑兵第2旅旅长,1932年2月被任命为骑兵总监部副总监,1933年3月任骑兵第4师师长,1937年秋到1938年春为骑兵第3军、第6军军长,1938年在中国任短时间军事顾问后升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

    真正让朱可夫引起世界各国大佬们注意的是发生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随着日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紧张。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地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以伤亡9000人的较小代价,取得歼敌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在这一仗中,朱可夫初露锋芒,表现出他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他善于协调步兵、炮兵、坦克兵和航空兵的行动,大胆实施迂回包围,出敌不意地歼灭敌军主力。他的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论也在实战中受到印证。朱可夫凯旋莫斯科。受到举国赞扬,荣膺“苏联英雄”称号。

    他的到来让Г。什捷尔恩大大松了一口气,作为与朱可夫搭档过的一名高级指挥官,Г。什捷尔恩深知朱可夫的实力,有他在一切都好办多了。

    由于有斯大林的命令。再加上Г。什捷尔恩和朱可夫是多年的老搭档老朋友,所以权利的交接很顺利,Г。什捷尔恩自动变为朱可夫的副手。

    接手远东方面军的指挥权之后,朱可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会,召集所有集团军以上的高级军官开会。

    很快接到开会通知的军官都到齐了,朱可夫也没那个心情和这些高级军官们寒暄。很快就进入了正题,他坐在圆形会议桌的主位,大声说道:“我,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奉伟大的斯大林同志的委托来到这里,接收远东方面军的指挥权。从现在开始,你们所有人,听着,是所有人,都必须无条件配合我,配合我把猪猡一般的中国人打败,明白吗?”

    “明白!”一众高级军官大声说道。

    “很好。什捷尔恩,你说说前线的情况,似乎很糟糕?”开场话说完之后,朱可夫迅速将议题转到战争本身上来,丝毫不拖泥带水。

    什捷尔恩起身说道:“朱可夫同志,我们现在已经同前线失去了联系,所以并不清楚前线的具体情况。”

    “失去联系?多长时间了?”朱可夫心里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从昨天上午突围开始后前线的部队就和我们失去了联系,已经有二十多个小时了!”什捷尔恩回答道。

    “那为何没有派空军前去侦察?”

    Г。什捷尔恩叹了口气说道:“哎,昨天我军派出两个航空师南下增援伊索夫所部突围,但是至今没有一架战机返航。而蒙古国防军在东方省境内发现两架坠毁的伊16战机残骸。很可惜坠落的地点为中部草原,飞行员跳伞后被过往的狼群咬死了,他们只是找到几件带血的衣服和一副破碎的降落伞。”

    “两个航空师也失去了联系?”

    “是的,朱可夫同志!”

    就在朱可夫打算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个年轻的机要参谋走了进来。走到朱可夫身旁将一纸电文交到了朱可夫手里,然后说道:“朱可夫同志,这是从莫斯科发来的加急电报,指明让您签收!”

    朱可夫一看落款是斯大林,顿时一惊,然后仔细看起了这份电报,众人虽然不清楚这份电报来自哪里,更不清楚上面说了些什么,但是他们却发现朱可夫的脸色越来越差,会议室里的这些苏联将军们心里越来越忐忑了。

    过了好一会儿,朱可夫终于将电报放了下来,然后看了看会议室里的一众高级军官,然后以悲痛的声音说道:“同志们,刚刚接到消息,就在昨天,那些猪猡一样的中国人在中蒙边界对伟大的苏联军队展开了围剿,机械化第35军以及坦克第59师残部全军覆没,另外那两个航空师也完了。”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不祥的预感,但是他们却始终不敢相信中国人真的将伊索夫所部给消灭了。

    Г。什捷尔恩突然暴怒地吼道:“这不可能,软弱的中国人不可能打败伟大的苏联红军的,不可能!”

    “闭嘴,这是伟大的斯大林同志派人发来的电报,签发人便是斯大林同志,况且中国人已经将这件事刊登在了报纸上,而且还附带了大量的照片。什捷尔恩,虽然这确实出乎我们的预料,但是这些都是真的!”说完朱可夫将这份电报递给什捷尔恩,并且让他看完后递给下一位,全会议室进行传阅。

    过了好一会,所有人才看完这份电报,看完电报后所有人都沉默了。虽然他们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但是这一切都是事实。

    看到所有人的情绪都很低落,朱可夫沉声说道:“同志们,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愤怒以及伤心都对战局没有任何帮助,我们还是想想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战局吧!”

    “朱可夫同志,我实在想象不到中国人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败哈切罗夫所部的,而且还能在短时间内将他们全部消灭。即便是在陆地上他们可以将哈切罗夫消灭,但是那两个航空师又是怎么回事?”什捷尔恩大声道。

    “什捷尔恩,你对于中国。军队尤其是那个中国陈的军队一点都不了解,我见过中国陈,并且和他进行过几次长谈,这个人给我的感觉很特别,他很有才华,也很自信。他坚信中国能够打赢与日本人的战争,而且事实上在他的努力下,华北的日本人在两年前就已经陆续开始走下坡路。在短短两年间他们将日本军队赶出了察哈尔、绥远、山西,现在热河以及河北的日本人也处于劣势,根据我们收集到的资料显示,陈锋所部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陆军,人数在六十万到七十万之间。另外陈锋所部还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空军,主要战机是从我们以及美国进口的,据不完全统计数量在一千五百架左右。当然了,陈锋所部还有一支规模不算大,但是人数颇多的海军,战舰也是从苏联以及美国订购的。”朱可夫将他所知道的情报说了一下。

    听完朱可夫的话,什捷尔恩显然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陈锋所部的实力会有这么强。竟然是陆海空三军齐全,六七十万陆军加上海空两军,这样的组合放在亚洲绝对是一等一的大势力,而他们却对此一点映象也没有,要是追究起来那可是他们的失职。

    朱可夫道:“什捷尔恩,你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你说说这次惨败的原因,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什捷尔恩沉思了半响说道:“朱可夫同志,必须要说明的是,我必须要为这次惨败负责的。。。。。。”

    “什捷尔恩,没有人追究你战败的责任,最起码在这个会议室里没有。我只想听听你对这场战斗的看法!”朱可夫道。

    朱可夫的话让什捷尔恩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想了想说道:“我认为此战我军惨败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我们对敌情的不了解,所以导致我军没有做好相应的战争准备,这种准备包括物资方面,同样也包括思想方面。”

    “其次是前线指挥官情敌大意,这从伊索夫发回来的电报可以看出来,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中国人会在凌晨发动进攻,甚至于连警戒哨都没有布置。他们明明知道中国。军队就驻扎在几公里外,而且对方还有坦克,但是哈切罗夫那个猪猡却没有派出足够的警戒部队,更没有命令部队后撤。最要命的是那个猪猡还将部队驻扎在了一马平川的空地上,战术布置的更是糟糕,主力竟然摆在了第一道防线上,二道、三道防线只有少量的部队,简直像猪猡一样愚蠢,正好让中国人有了可趁之机。”

    “最后是空军的失利很可能是美国人参与了其中,或许美国人不是故意的,但是中国人却绝对是早有预谋,他们肯定是从美国人那里得到了比伊16战机更先进的主力战机,所以才能将我军打尽!”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进军库伦(求订阅、求月票、求各种!!!)() 
朱可夫虽然对什捷尔恩在这场战役中的愚蠢表现,但是对于什捷尔恩的分析他还是很赞同的,尤其是第三个原因,之前不明白陈锋所部为何在最紧要的关头将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全部交给蒋政权指挥,现在他知道了,什么志愿飞行员伤亡太大,这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陈锋所部拥有了性能远超伊16战机的战机,人家是担心让苏联飞行员得知这个秘密,从这一点看,什捷尔恩说的陈锋所部早有预谋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朱可夫沉默了半响,然后说道:“什捷尔恩分析的很有道理,首先确实应该从我们自己身上找原因。纵观世界各国战争史,常胜的将军是不存在的,即便是横扫欧洲的拿破仑也有兵败滑铁卢的耻辱。同样,常胜的军队也是不存在的,无敌的哥萨克骑兵也有被工人和农民围攻的时候。真正可以站在世界巅峰的只有那些胜不骄败不馁的铁血战队,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然后一次次重蹈覆辙。”

    “同志们,这次失败固然有中国人无耻的偷袭,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我们自己,中国人有多少军队?几十万人而已,伟大的苏联呢?几百万,即便是远东方面军的总兵力也有四五十万,加上蒙古共和国的十几万大军,最起码我们从兵力上并不比中国人少多少。再说武器装备以及后续的补给水平,中国人远远不如我们。据可靠情报得知,和我们作战的这支军队,三年前不过是一个民兵团,总兵力不过千余人,他们的粮饷以及补给都不是靠政府拨付的,而是依靠自己筹集。武器装备也不是靠自己生产,全部依靠对外购买以及战场缴获。两年前在这支军队的战斗序列中,既有中国人自己生产的武器装备,又有缴获的日本武器,另外还有对外购买的其他各国的武器装备。可以说完全是一个万国牌兵团。但是现在他们却可以在正面将我们击败。甚至是全歼,这说明他们在发展,在进步,而我们对此却一无所知。还骄狂的自认为远东最大的敌人只是日本。根本就看不起中国人。所以才会酿成此时的惨败。”

    “朱可夫同志,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什捷尔恩道。

    “既然知道了我们为何会失败,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中国人只有一次的偷袭机会。虽然他们发挥的很好,但是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不会再给他们创造这样的好机会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中国人的动向,判断他们的意图,如果中国人只是为了给伟大的苏联一个教训,那么我们可以一面打一面采取外交手段解决这件事。如果中国人是为了彻底消灭远东红军,或者是另有其他企图的话,那么我们将面临一场异常艰巨的考验。”朱可夫道。

    什捷尔恩皱着眉头说道:“我看外交手段未必就能解决这次事情,毕竟中国人这次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彻底围歼了哈切罗夫所部,这说明中国人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什捷尔恩,你只是看到了事情的表面现象,这次中国人看样子是没打算给自己留任何退路,但是在战争没有爆发前,陈锋并不排斥和谈,甚至愿意亲自与我进行会谈,但是由于前线突然传来两国发生飞行员被击落的事情,所以和谈被迫搁浅,再加上后来我军深入二连外围,兵锋已经进入陈锋所部的防区,误会越来越大,因此才会有了昨天的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