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光荣使命1937 >

第219部分

光荣使命1937-第219部分

小说: 光荣使命1937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日本虽然自认为很强大,但是也不敢更不能同时与中国和苏联开战,因为此时日本的经济已经力支撑更加庞大的战争了。原本按照大本营的想法,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即使是日本主动退步,也要将这次北方危机解决掉。但是由于关东军方面的强势。认为可以将战争的规模控制在局部地区,而且应该可以在短期内将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击溃,甚至是全歼。

    然而,事与愿违。两个半月了,他们非但没有击溃苏联红军,反而屡屡遭受苏蒙联军的重创。现在更是引来了国民政府第八站区十几万大军,这下不但是大本营慌了。就连一向强势的关东军司令部也着急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绝对不是华北方面军想要看到的,更不是日军大本营看到的。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不管如何他们都必须面对。

    数万大军西进,将这次战争的规模再次扩大。至此,日军海外的两大战略集团全部投入到了激烈的战争中了。在北面关东军主力分成两个战场。第一战场是诺门坎战场,同时这里也是主战场,在这里关东军调集了3个师团2个旅团,另外还调集了四百多辆坦克战车以及450架飞机,与朱可夫指挥的远东红军第一集团军对峙着。

    第二战场是在东部草原。主要集中在赤峰、通辽以及锡林郭勒东部。在这里军调集了两个师团以及4个伪军师,与赤峰所部的15万部队硬扛着。

    在华北。日军也是狼烟四起烽火不断,山西方面第一军横冲直撞。冀北方面则是蠢蠢欲动,就连好不容易安静了不到五个月的冀东也暗流涌动,不管是关东军司令官植田大将还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彬山元大将都感到压力很大。他们两大兵团加起来虽然有近百万大军,但是除掉留守部队,真正能投入进攻的不过四十余万。

    但是他们要面对的敌人却远远不止四十万,现在苏蒙联军那边就有十五六万大军,而第八站区南北两路大军加起来少说也有20万,第二战区也有至少20万大军可以投入进攻,另外第一战区也不是混饭的,随时可以抽调十万大军北上进攻冀南。最重要的是,不管是苏联红军还是支那第八战区、第二战区、第一战区都可以迅速抽调更多的部队参战,这一点就远比他们强得多。

    因此这仗看似火起来了,但是日军方面并不想把事情搞得这么大。在大本营发往关东军司令部以及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的电报中,日军实际的掌控者闲院宫载仁亲王告诫植田大将和彬山元大将,如果可以尽快结束战斗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如果尽快结束不了那就把战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为欧洲很可能有大事发生。

    接到大本营的命令,华北方面军迅速调整战略,第一军的部分部队立即停止进攻,在彬山元大将发往第一军的电报中,彬山元命令梅津美治郎,最好是将战线控制在38年年底时那样,引免引起支那第二战区和第八站区的强势反。

    原本打算向张家口和凤凰山方向进攻的日军也紧急后撤,这让已经做好迎敌准备的第52集团军总司令徐虎很是郁闷,好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

    尽管日军有后撤的想法,但是陈锋却不同意,日本人判断不出来世界局势,但是他却知道的清清楚楚。而且他还很清楚日本人这次马上就要在诺门坎栽一个大跟头呀,正是他将势力突入东部草原以及东北地区的好机会。

    因此,陈锋亲自前往锡林浩特指挥战斗。得知日军两个师团以及大量的伪军北上进攻克什克腾旗、林西以及西乌旗一带,陈锋命令当地守军立即后撤,在援军抵达之前坚决不与日军正面交锋。

    6月4日,日军第8师团第五联队攻占克什克腾旗,所属第17联队攻占巴林右旗,而日军第12师团第12步兵旅团攻占巴林左旗,大部队做出一副直扑锡林浩特的态势,企图迫使李逸风所部回援,同时也想迫使李逸风所部南下与他们作战,好为诺门坎前线减轻压力。

    原本按照李逸风的作战计划,抽调一部分部队南下牵制日军西进,同时派遣一个特混旅和两个骑兵师北上,而他自己亲自率领剩下的部队直捣黄龙,由霍林郭勒直击日军军事重镇通辽。

    但是这个作战计划被陈锋否决了,因为陈锋很清楚诺门坎战役的结果,貌似强大的关东军在战神朱可夫面前简直是土鸡瓦狗不堪一击,最后损兵折将不说还得灰溜溜滚回东北,自己那些部队去不去都一样,没有多少价值。更重要的是诺门坎距离锡林浩特太远了,而且还是苏蒙军都很重视的战略要地,所以那个地方苏联是不会让自己赖着不走的,因此跑那么远也不会有多少好处的。

    既然日军想要他南下作战,那自己就随他们意一次,15万大军全部南下,连刚刚攻占的霍林郭勒也不要了,大军即日南下,直扑扎鲁特旗。陈锋知道在科尔沁地区日军只驻扎了一个师团,而他的目标就是这个第12师团。

    之所以陈锋敢打这个日军常设师团,一方面是因为这个第12师团恰好是驻扎科尔沁地区的日军部队,对上了没办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陈锋了解这个第12师团,不但了解它的曾经,还了解它的现在和未来。可以说这个师团是日军所有部队中最特别的一个师团,相比起令人哭笑不得的第四师团,这个第12师团的运气可就要令人羡慕得很。

    第12师团编成于1898年10月1日,编成地为久留米。下辖第14、第24、第46、第48联队。这支部队在二战期间向来有生锈的宝刀一说,作为对中国大陆展开侵略扩张时的重要师团而存在,第12师团不但有四个强悍的步兵联队,另外还配属有野战重炮兵旅团,辖有野炮兵联队、独立山炮兵联队、野战重炮兵联队各一个,另外还有高射炮联队一个、战车联队。

    但是这样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却几乎没打过仗,日俄战争以后到1932年的128上海事变之前,这个第12师团只参加过一次小规模的战争,并且表现平平。在32年的上海事变中,第12师团虽然派出了以三个步兵大队、一个山炮大队为基干组成了混成第24旅团前往上海参战。但是运气不怎样,该旅团在上海的吴淞口登陆成功之后,与在吴淞镇—庙行镇—大场镇一线遇到了张治中的第5军混战成一团。混成第24旅团花了将近3个月才占领了庙行镇,表现很令日军高层失望。1936年4月第12师团奉命到满州驻屯,期间一直没有打过仗。'

    而且陈锋还知道,即使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个第12师团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直到1944年11月第12师团被派往台湾,担任台湾的防御。一直到45年8月日军投降前,这支生力军都没有和中国的正规部队交过手,更没有和美军陆军交过手,唯一的一次战斗恐怕就是在运往台湾的过程中与美军的潜艇打过那么一小下下,结果是三艘战舰被击沉,上千日军战死。

    可以说这支部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吓人,但是实际上就是一群新兵蛋子,陈锋岂能错过。要是换了其他日军师团,陈锋最多也就敲个边鼓,但是既然碰到这个兵傻钱多的第12师团了,那么陈锋就要一口吃掉它,然后让关东军好好见识见识他陈某人的厉害。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更新快∷∷纯文字∷〗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歼(一)() 
根据特战部队侦查得知,此时第十二师团主力并没有集中在一起,反而很分散。师团部以及其下辖的第48联队驻扎在通辽,而且德王这个蒙奸也在通辽。第24联队以及山炮兵第一联队、战车联队则是与伪蒙古军步兵第一师此时正在开鲁县以及阿鲁科尔沁旗一线驻防。步兵第14联队、第46联队、野炮联队、山炮联队、伪蒙古军骑兵第三师驻扎在巴林左旗,其前锋已经到了索日博嘎。

    陈锋从地图上将这些地方逐一找到,然后仔细看了看。这一分析陈锋倒是有些佩服那个上村清太郎中将了,这家伙真的是一个奇葩,竟然把部队摆成一条线,难道以为这样能抵挡得住他的大军吗?简直是白痴!

    其实陈锋错怪了上村清太郎了,盖因东部草原的地形就是这样,这里人口稀少城镇比不上华北地区,这个比不上既指数量比不上华北地区多,也指这里城镇规模比不上华北地区城镇大。而通辽地区真正可以驻军的地方并不多,也只有阿鲁旗以及开鲁县这一线还算可以,其他地方根本就不具备驻军的条件。

    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陈锋真的开心了,像这样摆成一条线最容易收拾了。陈锋命令李逸风的指挥部立即南迁到扎鲁特旗,然后所部222师、蒙古救**、装甲旅立即南下巴林左旗,造成大军要在巴林左旗与日军决战的假象。同时特混2、3、4旅、山炮旅在特战队的协助下绕过科尔沁沙地,直接攻打兵力空虚的双辽。然后守住那里。

    随着陈锋命令的下达,东部前线15万大军迅速动了起来。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大军终于在6月6日凌晨抵达了巴林左旗的富河,然后大军兵分三路,一路直扑巴林左旗,另一路2个骑兵师则是紧急赶往索日博嘎,围歼日军第十二师团的那支前锋部队。最后一路在装甲旅的配合下开往阿鲁旗,主要目的是围歼第十二师团的战车联队。'

    巴林左旗日军的最高指挥官是第24旅团的旅团长铃木少将,中**队如此大规模的调动肯定瞒不过他们,接到属下递交上来的报告后。铃木少将非但没有丝毫担心。反而异常的兴奋。

    与绝大多数的关东军官兵一样,铃木少将打心眼里看不起中**队,这种自信是来自于关东军以往的战绩。作为关东军战斗序列里的一支主力部队,第12师团的官兵已经习惯了中**队的懦弱和知。想当初他们仅仅以不到两万人的部队便将数十万东北军彻底赶出了东四省。将大约三倍于日本国土面积的地方占为殖民地。到现在在东北的各个矿山林场里都有十多万中国俘虏。

    尽管铃木少将对于陈锋所部以往的战绩也有过一点了解。知道这支支那军队在以往的战争中给大日本皇军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多名帝国将军战死在这支军队手上。但是不管是铃木少将还是植田大将都没有直接和陈锋所部交过手,因此关东军上下对于陈锋所部的了解都是肤浅的。所以他们打心眼里还是看不起陈锋所部。

    尤其是在攻打巴林左旗以及克什克腾旗时,他们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在他们到来之前守军便已经撤走了,这让铃木少将更加的看不起陈锋所部了。

    得知向巴林城赶来的中**队只有不到四万人时,铃木少将竟然命令麾下的两个步兵联队以及两个炮兵联队竟然到城外的十三敖包设防,理由是炮兵在城内不利于施展。

    接到消息的李逸风与陈锋一样,对于这个日军奇葩少将彻底语了,真的以为两个炮兵联队就能顶到天了,太天真了。李逸风一边向陈锋请示,希望陈锋能调一部分空军前来协同作战,同时大部队紧急赶往十三敖包。

    6月6日上午十点一刻,十三敖包气氛十分紧张,两支大军相距不足三公里,战事一触即发。

    李逸风看完十三敖包的地形之后,对于铃木少将的轻视之心有所收敛,尽管对面的那个日军指挥官的行为有些蠢,但是排兵布阵的手段却着实不低。而且十三敖包的地形易守难攻,十几座高低起伏的小山丘连成一片,中间只有一条宽不足50米的道路可以通行。由于有富河的阻挡,绕行费工夫不说,还要绕很长一段距离。

    此时日军已经在道路两侧的山丘上修好了防御阵地,李逸风看了一下,两侧的山坡下各有一个步兵中队,半山腰也各有一个步兵中队,另外山丘顶上也有日军驻守。而且日军摆在明处的机枪阵地就有八个,隐藏的还不知有多少。

    此外,侦察兵已经将日军的炮兵阵地找到了,两公里外的一处缓坡下,山炮、野炮各36门,已经对准了他们这边,另外还有至少两个步兵中队就近保护。但是却没有发现伪蒙古军的那个骑兵师。

    怪不得这个铃木少将要放弃巴林县城而来这里阻击他们,这里的地形确实要比巴林城难攻多了。不过铃木少将显然忘记了,在巴林城陈锋最起码会顾及城里的老百姓,不可能会用战机轰炸他们,到了野外可没有这种顾虑,就在双方对峙之时,一个由12架战斗机以及72架轰炸机组成的混编航空大队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他们有炮兵,李逸风所部也有炮兵,看到各部队已经就位,李逸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最先开火的当然是炮兵了,尽管李逸风所部的炮兵没有日军那么多,但是相差也不多。222师的炮兵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