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幼幼新书-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十六种》治惊风x三发成痫羌活膏x
羌活 人参 桂心 防风(各半钱) 蝎 朱砂 硫黄 茯苓 木香(各一钱) 脑麝(各少许)
上为末,炼蜜为膏,入金银箔各十片、衮研,加减多少,用薄荷汤下。
《张氏家传》x五痫丸x 治小儿五痫,惊悸狂叫,发搐,上盛涎潮等疾,如寻常涎盛,看紧慢并宜服之,不动脏
腑。养小之家,宜预合,以应仓卒。其验如神方。
皂角(去皮,捶碎,水三、四升浸,取汁滤过,银器重汤熬成膏) 白矾(枯过,细研。各四两) 半夏(洗七次)
上等辰砂(别研) 天南星(炮。各一两)
蝎梢(炒) 白僵蚕(直者,炒) 上等雄黄(别研) 白附子(各半两) 麝香(别研) 乌蛇(酒浸,去皮骨,
焙干,炒。各一钱) 蜈蚣(大者一条,去头足,酒浸,炙)
上件为末,先用皂角膏子和,未能就;次用生姜汁煮糊为丸,朱砂为衣。小儿六七岁,如绿豆大每服三四
十粒,三四岁二三十粒;一二岁,如麻子大一二十粒,并用薄荷汤下,生姜汤亦得。
《孔氏家传》治小儿急慢惊风,天 撮口搐搦;奶痫,壮热。x定命丹x
蟾酥(一钱,干者酒洗一宿) 干蝎(七个) 天南星(一分) 白附子(末) 青黛(各半钱) 麝香(少许)
上件为末,以粟米粥和丸如绿豆大,别以青黛为衣。
湖南路钤陈防御所传x扁金丹x 治小儿胎风诸痫,手足螈 ,目睛上视,颈项紧急强直。或摇头弄舌,牙关紧急,
口吐痰沫,反拗多啼,精神不宁,睡卧多惊,吐利生风,昏塞如醉方。
白花蛇(去骨,酒浸,焙干,秤) 防风(去芦头,焙干,秤) 蜈蚣(要赤者,不去头足,全用,炙) 乳香(研
极细。各半两) 蝎(一扁瘦全者,炙用) 朱砂(研极细。各一两) 天南星(火烧存性) 大草乌头(火烧存性。
各一两半) 麝香(一钱,研细) 牛黄(半钱、研细)
上件十味除研者外并捣,罗为极细末;然后与研者药一处再研匀,用水浸,吹饼,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捏
扁。每服三饼子,用荆芥汤化如稀糊,抹入口中,渐渐咽下;候一时辰,更进一服,神效。
《吉氏家传》治暗风痫疾,取涎积倒地不知人事。x五星丸x 此方神妙,取下病积。
白丁香 赤小豆(各三十个) 乳香(一分) 轻粉(半钱重) 巴豆(一十四粒,去油用)
上末,滴水为丸,分作十一丸。每服一丸,水半盏磨化下,临发时服,取下积涎如青黑色。是应如十年内,
此一服便瘥,更无再作。以上者,半月日再一服,永除。次服朱砂镇心药。
《吉氏家传》治一切惊痫。x铁弹丸x
五灵脂(四两) 川乌头(二两,炮,去皮脐) 生乌犀 乳香 没香(各一两) 牛黄 麝香(各一分)
上七味各为细末,腊日重午日,人不得语,打井花水和丸如此○大,合时忌见鸡犬妇人,收起药方得语。
用牙隐破,荆芥汤下一丸。
《朱氏家传》治因惊过发疳,但或受风热,积未洗除,心脏积热壅毒。虽设汤散疗治,日久不退。至热过涎生,
膈上壅塞,心胸气乱,交横变生痫疾。其候发来一日数次,变候转频吐泻,气弱未曾补治,宜服x胜金丸x方。
脑麝 芦荟 牛黄 胡黄连(末)
上等分,研细,熊胆汁为丸绿豆子大。每服三丸,米泔水研下。
x东京石鱼儿班防御扁金丹x 治小儿胎风诸痫,手足螈 ,目精上视,摇头弄舌,颈项强直,牙关紧急,口吐痰
沫,反拗多啼,精神不宁,睡卧多惊,吐利生风,昏塞如卧之疾。
天南星(炮) 白花蛇(酒浸三日,炙热、去骨) 全蝎 麝香(并别研) 草乌头(烧灰存性。各半两) 蜈蚣
(一条,蘸酒炙熟) 乳香 朱砂(各别研一分)
上件为细末,酒浸蒸饼,和作饼子如此○大。每服三两饼,薄荷汤化下,三岁以上服五饼(与陈防御方不同。)
班防御又方,x全蝎散x
全蝎(半两) 白附子 朱砂(别研。各三分) 白僵蚕(二钱) 麝香(一钱,别研)
上件为细末。每服半钱,荆芥汤入酒少许,同调服。
卷第十一
灸痫法第九
属性:《千金》论曰∶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脉,因喜成痫。河洛关中土地
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又灸颊以防噤。有噤者,舌下脉急,牙车筋急。其土地寒,
皆决舌下去血,灸颊以防噤也。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
是以多害于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得,无有夭横也。小儿惊啼,眠中四肢掣动,变蒸未解,慎不
可针灸爪之,动其百脉,仍因惊成痫也。惟阴痫噤痉,可针灸爪之。凡灸痫当先下儿使虚,乃乘虚灸之。未下
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通,杀人。痫发平旦者,在足少阳;晨朝发者,在足厥阴;日中发者,在足太阳;黄
昏发者,在足太阴;人定发者,在足阳明;夜半发者,在足少阴。
上痫发时,病所在是。视其发早晚灸其所也。
又痫有五脏之痫,六畜之痫。或在四肢,或在腹内,审其候,随病所在灸之。虽少必瘥。若失其要,则为
害也。
《千金》五脏痫灸法∶肝脏痫,灸足少阳、厥阴各三壮。心痫,灸心下第一肋端宛宛中,此为巨阙。又灸手
心主及少阴各三壮。脾痫,灸胃管三壮,侠胃管旁灸二壮,足阳明、太阴各二壮。肺痫,灸肺俞三壮。又灸手
阳明、太阳各二壮。肾痫,灸心下二寸二分三壮。又灸肘中动脉各二壮。又灸足太阳、少阴各二壮。膈痫,灸
风府。又灸顶上、鼻人中、下唇承浆,皆随年壮。肠痫,灸两承山。又灸足心、两手、劳宫。又灸两耳后
完骨,各随年壮。又灸脐中三十壮。
上灸五脏之痫。
《千金》六畜痫灸法∶马痫,灸项风府、脐中三壮,病在腹中,烧马蹄末服之,良。(《圣惠》灸仆参各三壮,在足
跟骨下白肉际陷中,拱足取之。)牛痫,灸鸠尾骨及大椎各三壮。(《婴孺方》云∶一土烧牛蹄末服之。《圣惠》只灸鸠尾
一穴三壮。)羊痫,灸大椎上三壮。(《圣惠》炙第九椎下节间三壮。)猪痫,灸耳后完骨两旁各一寸七壮。(《圣惠》灸巨
阙三壮,在鸠尾下一寸陷中。)犬痫,灸两手心一壮,灸足太阳一壮,灸肋户一壮。(《婴孺方》云∶犬痫,灸手心一壮,
灸足阳明各一壮,肋户一壮,灸脚头两室各一壮。)鸡痫,灸足诸阳各三壮。(《圣惠》灸手少阴三壮,在掌后去腕半寸
阴穴陷者中。)
上灸六畜之痫。
《千金》暴痫灸法∶小儿暴痫,灸两乳头,女儿灸乳下二分。治小儿暴痫者,身躯正直如死人及腹中雷鸣。
灸太仓及脐中上下两旁各一寸,凡六处。又灸当腹度取背,以绳绕头下至脐中竭,便转绳向背顺脊下行尽绳头,
灸两旁各一寸五壮。若面白,啼声色不变,灸足阳明、太阴。
上灸暴痫。
《千金》头部灸痫法∶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取之法∶横度口尽两吻际,又横度鼻下亦尽两边,折去鼻
度半,都合口为度;从额上发际上行度之。灸度头一处,正在囟上未合骨中,随手动者是,此最要处也。次灸当额上入
发际二分许,直望鼻为正。(《婴孺方》云∶次灸额上发际五壮,不言入发二分。)次灸其两边,当目瞳子直上入发际二
分许。(《婴孺方》同止言直上入发际,不言二分。)次灸顶上回毛中。次灸客主人穴,在两眉后际动脉是。(《婴孺方》
云∶客主人在眉后发际动脉是。)次灸两耳门,当耳开口则骨解开张陷是也。次灸两耳上,卷耳取之,当卷耳上头是也。
一法∶大人当耳上横三指,小儿各自取其指也。次灸两耳后完骨上青脉,亦可以针刺令血出。(《婴孺方》云∶至此又有
次灸鼻人中口上,灸当令近鼻。又云∶次灸承浆。次灸玉枕,玉枕在项上高骨是也。)次灸玉枕。次灸两风池,在项后
两辕动筋外发际陷中是也。次灸风府,当项中央发际,亦可与风池三处高下相等。次灸头两角,两角当回毛两边起骨是
也。(《婴孺方》至此又有太极者,可灸两眉头也。)
上头部凡十九处,(《婴孺方》云∶二十三处。儿生十日可灸三壮,三十日可灸五壮,五十日可灸七壮。病重者,
具灸之;轻者,惟灸囟中、风池、玉枕也。艾使熟,炷令平正着肉,火势乃至病所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着
肉,徒灸多炷,故无益也。(《婴孺方》云∶去头部凡二十三处,此亦不可一时下灸,待诸处无效即续次灸之。轻者,囟
中、额中、发际、鼻人中、耳门、风池、玉枕可也。凡灸头风,大人多者不过三十壮。此则沉者,不可顿灸,可日日灸
之也。又灸口吻各二七壮。)
《千金》腹部灸痫法∶若腹满短气转鸣,灸肺募,在两乳上第二肋间宛宛中,悬绳取之,当瞳子是。次灸膻
中;次灸胸堂;次灸脐中;(《婴孺方》于脐中字下独有百壮字。)次灸薜息,薜息在两乳下第一肋间宛宛中是也;次灸
巨阙,大人去鸠尾下一寸,小儿去脐作六分分之,去鸠尾下一寸是也,并灸两边;(《婴孺方》又于此注云∶鸠尾在臆前
蔽骨下五分是也。)次灸胃管;次灸金门,金门在谷道前囊之后,当中央是也。从阴囊下度至大孔前中分之。
上腹部十二处,(《婴孺方》云∶腹部十四处。)胸堂、巨阙、胃管,十日儿可灸三壮,儿一月以上可五壮,阴下缝
中可三壮。或云随年壮。
《千金》背部灸痫法∶若脊强反张,灸大椎,并灸诸脏俞及督脊上当中,从大椎度至穷骨中屈,更从大椎度
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
上背部十二处,十日儿可灸三壮,一月以上可灸五壮。
《千金》手部灸痫法∶若手足掣 惊者,灸尺泽。(《婴孺方》云∶肘中约中动脉。)次灸阳明;次灸少商;次灸劳
宫;(《婴孺方》云∶掌中央动脉。)次灸心主;次灸合谷;(《婴孺方》云∶手大指歧骨间。)次灸三间;(《婴孺方》云∶
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臼中。)次灸少阳。
右手部十六处。其要者,阳明、少商、心主、尺泽、合谷、少阳也。壮数如上。
《千金》足部灸痫法∶又灸伏兔。(《婴孺方》云∶膝上六寸。)次灸三里;次灸腓肠;次灸鹿溪;次灸阳明;次灸少
阳;次灸然谷。(《婴孺方》云∶在足二踝前骨下臼中。)
上足部十四处,皆要可灸,壮数如上。手足阳明,谓人四指,凡小儿惊痫皆灸之。若风病大动,手足掣
者,尽灸手足十指端,又灸本节后。(《婴孺方》云∶诸穴不可悉灸,候诸处无效方灸之。《千金翼》云∶灸第二椎及下
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中也。凡三处,复断此绳作三折,令各等,参合如 字,以一角主中央,灸
下二角。夹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以丹注所灸五处各百壮,削行为度膀绳。《婴孺方》又云∶凡灸痫得啼为轻,易
治;不得啼为重,难治。小儿生十数日,便得痫者,皆可灸也,可灸一壮。其要极者,三五壮。)
诸家灸痫法∶
《外台》∶《甲乙经》灸本神,在曲差旁一寸半,在发际。一云∶直耳上入发际四分,足少阳阳维之会,灸五
壮。主头目眩痛,颈项强急,胸胁相引,不得倾侧,癫疾不呕沫,小儿惊痫。
《外台》∶《甲乙经》灸临泣,当目上 直入发际五分陷者中,是少阳太阳之会,灸三壮。主颊青不得视,
口沫泣出,两目眉头痛,小儿惊痫反视。
《外台》∶《甲乙经》灸筋缩在第九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灸三壮。主小儿惊痫螈 ,狂走疾,
脊急强,目转上插。
《圣惠》灸长强一穴,在腰俞下,脊体骸端陷者中。灸五壮。主腰脊急强,不可俯仰,癫狂病,大小便难,
洞泄不禁,五淋久痔,小儿惊痫病。
《圣惠》灸螈脉二穴,一名资脉,在耳内鸡足青脉。是穴主头风、耳后痛,小儿惊痫螈 ,呕吐,泄注,惊恐
失精,视瞻不明,眵梦。灸三壮,针入一分。
《圣惠》小儿惊痫,灸鬼禄穴一壮,在唇内中央 上,炷如小麦大,用钢刀决断更佳。
《圣惠》秦承祖灸小儿胎痫、奶痫、惊痫、狐魅神邪及癫狂病,诸般医治不瘥者,以并两手大姆指,用软丝
绳子缚之,灸三壮。艾炷着四处,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处尽烧。一处不烧,其疾不愈。神效不可量也。诸
痫灸一壮,炷如小麦大。
《婴孺方》审是痫候,急灸顶上旋发中。若眼直视,灸两目直瞳子发际各一处,心下一寸宛宛中,脊当兑骨
上一处,大颧一处,各灸二七壮。顶上多灸益良。更见有痫候,灸两乳内各一寸七壮,累试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