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宫心谋之庶女皇妃 >

第137部分

宫心谋之庶女皇妃-第137部分

小说: 宫心谋之庶女皇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金家的女儿,朝堂的动向总会一丝不漏地及时传达到琼宫里,在无数的溢美之词与声威赫赫的场面话之后,我只注意到了一句,那就是——御驾亲征。

    我无法抑制住心内的惊慌,在早朝之后就等在乾清宫中。我问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皇上允臣妾议政,臣妾今日就多嘴一句。大周的兵马已经足够强盛,难道我们优秀的将领与军士们不足以打退匈奴吗?为什么要加上您?”

    夏侯明面上仍是温和的笑意。他伸出右手给我梳理因着匆忙的奔跑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发髻,柔缓道:“你要相信我做下的决定。有千军万马为庇护,我绝不会有事……”

    “但是我不想您到前线去。”我流泪道:“我不知道……或许我是一个软弱的人,所以我害怕,我害怕再次失去亲人的感觉。既然不是必须要去那您就应该尽量减少身边的危险,您是国君,战场自有武将,就算您要为苍生着想但您擅长的是治国而不是用兵,并非是必须要去的……”

    其实我还有更深层的忧虑没有说出口,我相信夏侯明会比我更清楚,但他还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最担忧的不是匈奴,而是赵家。树大根深的威北侯手里攥着的是数十万的兵马,到了前线上,夏侯明身处其中,安之赵家不会利用这样的机会做出什么……

    就算是百年忠君的世家,在皇位的诱惑下又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呢。就连我父亲……如果他没有被斩首的话,或许他也会成为佞臣。王莽篡权,陈桥兵变,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身为皇帝连坐在京城里都是不安稳的,若是到了前线上,兵荒马乱……又有什么事不能发生的呢。

第八十二章:征战(2)() 
“哪有你说得这样严重,就像我是要去送死一样。”他却是笑了出来,也丝毫不忌讳地说出这样不吉的话。他起身拥住我道:“我曾经命令过你不可以死在我之前,今日我就再次承诺我也不会丢下你一个人活着。玉儿,战争不是为了去死才要打的,是因为大家想更好地活着所以才……”

    其实我清楚夏侯明的性格,我一开始就知道无法劝住他,但我还是存了一分希翼来这一趟……

    我同样清楚,夏侯明在做下决定时一定有他的理由,甚至我在想,或许他是要借助战争为契机扫清朝堂的障碍。北疆的大将们之所以能够拥兵自重,无非是因着天高皇帝远,难以管束。夏侯明前往北疆,这会是赵家的机会,但何尝不是夏侯明的机会呢……

    我在夏侯明面前无法抑制的落泪,让我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是一个女人,一个和忆芙和迎蓉没有太大差别的女人。我杀过人但我没办法直面战争,我亲手牺牲过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但我无法抵抗失去夏侯明的恐惧,我以女子的身份干涉过朝堂但我没办法为战争尽什么力量,只能在此哭泣却是拖后腿的感觉……

    然后在八月初十,堪堪在中秋节的前面,周军从京城出征。在皇宫宣武门的城楼上,我只能站在皇后的身后透过繁复的仪仗窥探征伐的壮观场景。我想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少则数月,多则经年。

    皇帝的金黄銮驾被大队兵马簇拥,作为主将的威北侯大人只能骑马在侧。我想或许这真的是一个好机会,我应该相信夏侯明的,这些年他培植的尽是自己的势力,皇权已经强盛,威北侯等将领安能压过他呢。

    京城里,由左右丞相与六部的一品大员们主理朝政,各司其职。相对于赵家武将的出征,金家一族里三品以上的朝臣都留了下来,以安京都大局。我大哥修书进宫解释此事时,大队的周军已经出了皇城,我遂有些无奈。

    他终于是把大哥留下来了。为什么不带着金家的势力前往北疆呢?那样至少多一重保障啊。我难道是那么容易被皇后她们压垮么……

    不过也罢,京城里总需要人留守的。徐丞相和大哥共掌朝政,才是最妥当。

    没有夏侯明的皇宫里,于我来说、与旁的嫔妃们来说,都是一潭死水。

    我连一点点争强好胜的心思都没有了,也不会整日筹谋着要给皇后下绊子,或是做更多结党营私的事情。我知道我需要做的只是好好保护自己,保护我的孩子,在他平安归来的时候我们也能平安地面对他。

    日常的生活变得极其的简单而富有规律,除了每天早晨例行的请安,几乎所有的宫妃都变得沉默内敛了起来,足不出户。我那要强的六妹许是被上一遭的关押给吓着了,许久都安安分分地,对我则尽量避着走;荣小媛等今年进宫的几位嫔妃因着禧嫔的缠绵病榻,也都有所收敛。她们终于清楚这后宫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就算你打压了旁人,或许还会招来那人狗急跳墙的报复,最好的法子就是不要挑起争端……

    由各式繁复宫规支撑起来的中秋节如往年一般奢侈华丽,但只因为少了一个夏侯明,连筵席都变得沉寂。

    日子流水一般地过,中秋完了后是重阳,皇后娘娘在凤仪宫里设了大戏台子,众人胡乱地热闹了一日,倒也不拘束。重阳之后又入冬季,十月份时候就下了第一场不大不小的雪,天冷下来之后大家更是怠懒出屋子,宫里头静得跟佛堂一样。

    而前线传来的奏报,虽然是有输也有赢,但大局上还是我方占上风的。对我而言,只要得知夏侯明他依旧身处周军的大营里,身旁驻扎着十万精兵,又兼有心腹的将领护卫着就行了。至于战局……唉,我还真是不懂什么排兵布阵啊,不求侵占匈奴但求能打退就好了。

    所以我的日子还算过得不错,唯一让我头疼的就是我那不上进的儿子。他已经满周岁了,别说开口叫娘,就连随意的咿呀都没有一声。有一回我忍不住了,抓住他不厌其烦地在他面前重复娘这个字,半个时辰下来我口干舌燥,他则不断地把头扭到一边去甚至想用手捂耳朵。最后我坚持不懈,他终于极其罕见地哭了出来,然后我不得不服软了,只能依着他。

    我对在我宫里蹭吃蹭喝的文盈盈问道:“你说他是怎么回事啊?难道真是什么大器晚成?”

    文盈盈摇头道:“或许是您做母亲的太心急了。三殿下虽不肯开口,但站立倒是没什么问题的,学走路也不晚。再则三殿下的额头很宽,嫔妾瞧着是很聪慧的……”

    我就只好自我安慰:“恩,真的是我心急了吧……”

    不过除了不上进的毛病,我和我儿子俩窝在琼宫里,日子也挺滋润的——在这百无聊赖的深宫里,又没有夏侯明可以做伴,其余好玩的事诸如赌牌什么的宫规是不允许的。这时候家里有孩子的人就有的玩了,没孩子的就要闷着了……

    这般平静无波澜的日子一直到了十一月份。终于在十一月初三这一日,我宫里的小夏子——原本是负责回禀宫内的要紧事端,却因着这些时日的平静而无所事事不得不帮着扫大院的传话内监。他叩进了我的正殿,面上带着有了用武之地的稍稍的喜色,禀报道:“四皇子病倒了……”

    这是个不大不小的事。迎蓉在侧道:“眼下入冬,天一下子冷冽下来,四皇子幼小难免着凉……”小夏子也继续道:“瞧着应该是风寒。正发热呢,不过也无大碍。”

    我点头道一声“知道了”,便命人去送些小孩子常用的退热的药材。

    但是两日日之后,四皇子的病情却并无好转之意。而这时候竟又传来大皇子发热病倒的消息。

    两位皇子的症状轻重不同,但却出奇地相似。都是高热,都是类似于风寒的样子。只是不满周岁的四皇子要更为凶险一些。

    娴贵嫔因着那孩子的病情,在第三日时奔到琼宫里,在我面前跪下哭求我道:“……嫔妾的孩子已经病得连日昏迷。他还那么小……”而这个时候,凤仪宫里已经快满十一岁的大皇子,也是高热不退,病得起不来床。

    在娴贵嫔揪心的哭号面前,我察觉到了久违的紧张。皇后为着大皇子的病,已经心焦力乏无暇顾及其他,整日守候在大皇子的病榻前,连晨省都免去了;我身为协理的宫嫔,不得不独自一人为宫内大局操劳,又传召御医亲自询问两位皇子的境况。娴贵嫔在侧一壁哭泣一壁不厌其烦地描述四皇子的病症,急得肝肠寸断,一遍一遍地道:“……这难道真的是风寒么!怎么会这样严重。又和大殿下的症状相似……”

    我心内凌乱不堪,只是用同样疑惑且有些恐惧的神色望向为首的张院判。张院判面上则是更加凝重,他吞吐半晌,才据实禀告道:“大殿下是由皇后娘娘亲指的刘御医看顾,微臣并未能诊治……但微臣救治四殿下多日,私以为……四殿下之病症似三日疟……”

    他此言一出,我只觉浑身倏地被极寒的恐惧攫住,而娴贵嫔已经尖叫一声,几乎要瘫软在地。我已经过了数月平和安稳的日子,颇有些迟钝之感,此时还不死心地看向其余的几位御医。然而这些御医们先是惶恐地跪下,最后都附和着点头道:“院判大人所言非虚……”

    我终于沉沉地闭上双目。果然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日子过多了,竟不曾想宫内会出这样的险情。疟疾这种东西,我只是从史书之中窥探其可怖,但今日却眼睁睁地瞧着它出现在禁宫之中。

    我霍地起身,咬唇怒道:“为什么会这样!疟疾多发与脏乱贫穷的村庄,而后才传染至城镇。为什么,禁宫之内会被波及?且还是尊贵的皇子殿下……进出宫廷之人都是需严格检视的,怎么会有不干净的人带入这种可怕的病症……你们身为御医,为何不曾及早发现,直到殿下身染重病这才……”

    御医们在我面前连连叩头请罪。张院判却是面色犹犹豫豫,再次进言道:“娘娘莫要心急,这病症虽然与疟疾相似,却又不全然一致……只是觉着怪异呢……”

    然不管怎样,宫内一旦发现了烈性病的苗头,所有该做的事情立即要部署下去了。这种事情,我只能将其当做最糟糕的情况来处理,我令内务府用热水清洗所有的宫室,将任何染上类似风寒症状的宫人尽数送出宫去安置,又在所有住人的地方熬煮白醋白酒、焚烧艾叶。

    皇后如今已是自顾不暇,将一切都推到我的手上,而我在连日的劳累之时又最最担忧三皇子。他的兄弟都被这场病症波及,越是幼小的孩子越容易染上且越容易病危,我不知道老天是否连他也不会放过。

第八十三章:巫蛊(1)() 
在这个寒冬腊月,原本静谧的皇宫终于被翻搅开来。人人自危,人人心惊,我和皇后却都不敢将此事上奏给远在北疆的夏侯明,我想除非有皇子病死,否则都是不可与军国大事相提并论的。然而随着御医们尽心尽力的诊治,两位皇子的病症却没有好转的迹象。

    在皇子们发病的第十日,我终于忍耐不住,再次传召张御医。张御医愁眉苦脸地与我道:“这一遭的病症实在奇怪。四皇子就那么悬着,不好也不坏,微臣和几位御医已经用尽了治疗三日疟的良药,却……大皇子那里听闻也是不好……”

    我摆手道:“难道张大人想要告诉我,这不是三日疟而是什么更加奇怪的病症么?”

    张御医苦笑道:“其实医者也是凡人,并不能救所有的病症。或许是微臣等才疏学浅啊……这些时日以来,两位皇子身旁服侍的几个宫女也开始发热,都立即被当做疟疾早早地送出宫去了。但微臣总是觉着有些不对,号脉时,那脉象与疟疾只能是相似,却有差池……”

    “正是因为两位皇子的身边人频频染病,本宫和旁的主子们才越加认定了是三日疟这种恶疾。”我面色沉沉地,突地冷笑道:“难道是本宫想错了么?张大人,宫内皇亲贵胄众多,有权有势之人也不乏,这样的地方,可是很容易出现什么奇毒之类的吧?”

    “微臣才疏学浅。”张院判的神色很愧疚,且始终是这么一句话。

    我越来越觉得恐惧。在他无奈告退之后我将小连子叫了进来。其实这些日子下来,我并没有松懈过……我命令我所信任的人手们日日盯紧凤仪宫,一旦有些许的风吹草动立即要禀报与我。但可惜的是这么久的时间下来,我所得知的事端只有大皇子的病症,其余的一无所获……

    当我再次问及“宫内可否有异样的时候”,小连子只是再次在我面前茫然地摇头。迎蓉和几个平日里得用的内务府的宦官也未曾察觉出什么。迎蓉劝着我道:“眼下恶症蔓延,娘娘虽心有怀疑,但还是保全三皇子最为要紧……奴婢们,并不曾查到什么不对头的事情啊……”

    我却是缓缓地长叹出声,声色冷冽道:“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