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31章 绝密文书()
中军校卒来禀报肥义,说是中军大帐已经搭建完毕,各路纵队也已就绪,等待着中军指挥下达进一步的指令。
肥义此时不能再等苏秦自己从沉思中缓过神来,他提醒苏秦道:“苏丞相是不是已经读完了君上的信函?”
苏秦听到了肥义的说话声,把脸转向了肥义,但是思绪仍未完全平息,并未听清他说什么,于是就简单地“哦”了一声。
肥义接着说道:“不知君上在信函中是否交代丞相,我率兵到了洛阳之后,全军指挥权就要交给丞相的。”
苏秦定了定神,肥义的这句话才听得明白真切,他点了点头。肥义又道:“我出发前君上亦有指令,让我把中军印信一并移交丞相。”
肥义说着,向身边的亲随小校招了招手,五名亲随走近了来,有的捧着印玺,有的捧着符节,有的捧着虎符,有的抱着令箭,有的捧着折叠好的中军大纛旗,他们到了苏秦面前,列队并排站立。
肥义说道:“这些都是赵国中军令信,君上特意在纛旗上绣上了丞相的姓氏“苏”字,以示军队交与丞相的决心。”
苏秦抬起了头,回道:“好吧,我这就接收令信。”他说着,向自己的亲随校卒招手,让他们过来。
苏秦自己恭敬肃穆地一一从肥义里接过主帅的凭信之物,又把他们转交到亲随校卒,由他们暂且收起来。
苏秦当即下令给中军传令兵,命道:“三军扎好营帐后,立刻埋锅造饭。午后未时,准时到达军中的临时演练场,听候我的号令!”
传令兵们足有二十余人,他们纷纷跑步到各路纵队去,传达主将苏秦的指令。然后,苏秦拉着肥义的手,走向了中军宝帐。
苏秦与肥义坐了下来,他问起了赵国的政事,肥义一一加以回答。苏秦发现,肥义作为自己丞相府的令史,在自己不在邯郸时,协理全国政务,事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真是一个难得的为政人才。
而肥义也渐渐地成熟起来,锻炼得精明干练,初见他时的那种稚气,早已经踪迹全无。
苏秦吩咐肥义,不忙着动身回国,第二天再出发不晚,因自己还有事情托他去办。肥义不知何事,但出于对苏秦的尊敬,还是躬身口称:“接令,谨遵丞相号令!”
苏秦和肥义草草地吃了午饭,之后,他就向全体赵军训话,苏秦强调了三军协调、有令必行、进退有序等军中纪律。最后给将士们鼓励道:
“我们赵军此番前来渑池,不只是为了韩国,更是为了我们自己,赵国多年受到秦国的欺凌,现在已经到了报仇雪恨的时候。”
“望将士们为了自己的妻儿,为了赵国,勇猛顽强,舍身为国。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英勇的赵国军队!”
苏秦训完话后,话音刚一落地,受到鼓舞的赵国军人就几乎齐声高呼:“赵国万岁,君上万岁,胜利万岁!”
苏秦发布了自己的号令,然后紧急地赶回到了洛阳城中的府中,他要与自己的亲人们见一面,向他们作一交代。
因为他根本没料到赵侯还会派肥义捎来信函,在出发去迎接赵国军队时,他本以为晚上还要回洛阳城的府中歇息。
如今,在展读了赵侯信函后,苏秦踏实不下来了。受赵侯之恩甚重,当思竭诚以报之,他如何好意思再呆在府中优哉游哉。
况且,自己已经接过了赵军主将的令信,三军不可一日无帅,他又岂敢擅离中军,若如军中一旦有紧急军情,主将不在中军,那还不得乱了套。
出于这多个角度的考量,苏秦决定下午返回到洛阳城中,与家人简短地话别,然后晚上就返回到赵军之中,全力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军事行动之中。
苏秦临时决定很仓促,他的家人都毫无准备,一双儿女已经大了,也已习惯了父亲常年在外的生活,所以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留恋和不舍。
倒是两位怀孕的夫人,很令苏秦不放心,他嘱咐孟婷和魏佳注意身体,安心等待自己归来。
他与她们在府门口挥手道别,转过头去,眼眶就已难以抑制地稍显湿润。
孟婷和魏佳也强作欢颜,尽量表现得轻松自在、不以为然,但是,当她们目送苏秦登车而去的时候,扭头就流下了热泪。
尽管不是生离死别,但是战场之上,什么意外的事都可能发生,哪有一位娇娘能放心得下自己出征的丈夫!那战场牺牲的将士的白骨,或许风吹日晒已经支离破碎、破败不堪,但却仍是不知丈夫下落的娘子梦中的青春儿郎!
苏秦连夜赶回到了赵国的中军宝帐,他深夜不睡,苦苦思索,最后想好了给赵侯的一封回信。于是,他拿来一方锦盒和十来片薄薄的光滑竹简,在上面写了起来。
苏秦一边写,一边仍在考虑如何措辞,信函写得极慢。直到凌晨丑时,他才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然后吹了吹竹简上的墨迹。
他长舒了一口气,躺下身来,歇息了半个时辰,然后再度起身,将竹简用细牛皮绳扎好,卷成了一个小圆筒,放入锦盒之中。
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取过了火漆,用灯烛的火光烤了一会儿,待火漆松软,就将火漆涂在锦盒的封口之上,与锦盒的封口完全粘合一处。
最后,他才郑重地在火漆上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完成了这一切必要的保密措施,他才放心地躺到床榻上入睡。
第二天早晨,苏秦起床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吩咐亲随小校去将肥义请来中军宝帐。
苏秦梳洗完毕,整衣戴冠,这时肥义就来到了帐前。
肥义报门而入,苏秦端坐在中军主将座席之上,向他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将肥义让座在客席上。
肥义言说:“不敢。”他待要像普通将军禀见主将那般站立在侧厢,苏秦微笑了一下,说道:“肥令史不必拘礼,这里只有我们二人,你就放开了手脚,随便一些吧。”
苏秦说着,又向中军宝帐中的随从挥了挥手,命他们退了出去。
肥义坐了下来,拱手向苏秦问道:“不知丞相叫我来,有什么吩咐?”
苏秦取出了几案下的锦盒,将他递给肥义,说道:“我这里有绝密书函一封,要委托你带回邯郸,亲手交给赵侯。”
肥义起身到苏秦几案前,恭恭敬敬地双手接过了锦盒,说道:“肥义接令,定不辜负丞相所托!”
苏秦又道:“这封书函十分紧要,你一路上务必小心看管。如果遇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发觉书函不保,一定要亲手迅速毁掉它,切莫被他人掳掠了去,泄露了机密。”
肥义见苏秦一本正经,一再地嘱咐。再看看锦盒,发觉封封得严严实实,用心极其严密。心想:“这里面是什么宝贝儿,值得丞相如此提心吊胆?”
肥义哪里知道,这封书函之中,苏秦不仅向赵侯表明了自己对于赵国的忠心,将思回报于赵的恩赐,而且写明了自己今后将要采取的行动步骤。如果落入到他人之手,一旦泄露,将会前功尽弃,并且带来严重的后果。
肥义猜不到书函的具体内容,但是当然能看得出苏秦的重视之情,他于是再次申明:“请丞相放心,我肥义在书函就在,书函不在则肥义也不存于世。我会以性命保护它顺利到达赵侯手中。”
苏秦这时才点了点头,他宽慰肥义道:“我知道你是最值得信赖的人之一,故而才会将书函交予你,由你带回到邯郸。可是,如果出现意外,也不必牺牲性命来保护它,只要及时毁掉就可以了。”
肥义躬身行礼拜受命,口中称:“诺!”苏秦交代完了所托书信,又与他简单聊了聊昨夜休息的情况,然后才将肥义送出了大帐。
肥义当天上午就带着二百多名贴身护卫,打马扬鞭地沿着原路,取道韩国的上党,返回邯郸去了。
随着赵国大军的到达,其它各路诸侯也像雨后突然冒出的春笋一般,第二天忽然陆续到来,他们都听说赵军已然到达,苏秦驻在赵军营中,就纷纷前来找苏秦报到。
魏军由安邑之战中坚守城池几个月之久的上将军段乞带领,燕军由大将乐玄率领,齐国则由贵族出身的田章公子率领,最令苏秦感到意外的是楚国的主将和副将人选,主将是屈辛,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将,副将竟然是过去曾有过交道的陈稹。
赵国之外的各路诸侯援军多则四万,少则刚刚三万人,其中有的诸侯还偷奸耍滑,尽派出一些老弱病残之人,像魏国、楚国等,其中又以楚国最为过分。
当苏秦看到楚军时,发现他们自由散漫,行军都不成队列,嘻嘻哈哈地打闹着,恰似要去参加一场庆祝宴会!
苏秦此时暗中叫苦,心想:“这抛砖引玉之计看来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诸侯们以为只需象征性地派兵来凑热闹,所以所派之兵并非精锐,虚张声势而已。”
第432章 定要服众()
尤其是当见到陈稹的时候,苏秦为之一愣,眉头紧皱了一下。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不能表面上露出对陈稹的不良观感来,他笑着与他拱手见礼。那陈稹却大大咧咧的,随便地摆了摆手,示意见过礼了。
苏秦心中很不高兴,依着性子他真想当场发作,贬斥陈稹一番。不过想了一想,觉得此时还不是发怒的时刻,故而忍了下来,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那个小将屈辛倒是积极性很高,跃跃欲试,甫一见面,就问苏秦道:“令尹大人,都说韩军和秦军激战正酣,怎么不见两军对峙的任何迹象。什么时候才有仗可打?”
楚王熊商曾赐苏秦楚国相当于丞相级别的令尹之印玺,所以屈辛还是以楚国的习惯称呼苏秦为“令尹大人”。苏秦微微一笑,心说:“到底是初生牛犊不畏虎,这个小将真心渴望作战,急切地要建功立业。”苏秦回道:“屈将军莫急,咱们会有大仗要打。”
苏秦也猜到:“楚王熊商大概也是害怕屈辛一个年轻人,按捺不住性子,所以才派了陈稹前来辅佐的吧。可是楚王哪里知道陈稹与自己有过节。”
“况且此人与公孙延过从甚密,此番作战公孙延正在秦军阵营中,他们两人会不会暗通款曲?”这也是需要高度注意的一个环节,苏秦暗暗留了心。
“如若不防备此人,恐怕有一天联军怎么失败,自己怎么被出卖的,都不知道。”
五路诸侯大军会聚洛阳城的西郊,队伍到齐之后,苏秦在赵国的中军大帐接见各路诸侯军中的将军们。他们前来报见苏秦,各自奉上了出发前国君交付的印信。苏秦一一收下了这些印信,凭借此物,他才有对合纵联军的指挥大权。
然而,即便是已经获取了印信,这些如同散沙一般的各路诸侯部队,也很难统一指挥。诸位将军排列于中军宝帐之下,苏秦看他们穿着各自国内不同的军服,颜色各异,青、绿、黄、蓝、紫等等,五彩缤纷,这时他感到十分难办。
五路诸侯军的将军们人数众多,足有五、六十人,他们都觉得自己国家的军队是最棒的,瞧不上其它国家的军队,因此,诸将通名报信,仿佛成了一场比赛嗓门大小的擂台。个个挺胸叠肚,吹胡子瞪眼,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苏秦很有耐心地听完了诸将的报名,这个过程就足足持续了有一个多时辰。等待最后一位来自燕国的将军报上姓名之后。苏秦端坐了身子,脸色一沉,声音洪亮地说道:“诸将听命,我今日有话要吩咐于你们!”
帐下各位将军的反应不一。有的与苏秦相熟,尊敬于他,自然回答干脆一些,像是颜遂和周绍等将即是如此。他们都高声道:“末将接令!”
有的尽管与苏秦第一次见面,但是本身就是严守军令,规规矩矩的军人,他们也回答得比较爽利。
最令苏秦恼怒的是那些从楚、齐等大国来的秉性就比较傲慢自大的将领,他们根本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连苏秦的面子都不给,大多懒懒地“哦“了一声。
最可恶的是楚将景封,此人跟随苏秦得到了很多的赏赐,占尽了便宜,战场上也不卖力。可偏偏是自高自大的劲头儿十足。
他自恃与苏秦还算比较熟悉,在别的将领面前也是老资格,所以他答应的最慢,等到其他人的回答声都完全停了之后,他才突然冒出了一声:“得令!”
他这冒失的一声令帐下诸将感到十分有趣,哄堂大笑起来。景封此时还不自省,反而装出不知情的样子,挺着个脑袋东张西望,诸将被他的表情给彻底地搞得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
颜遂见身边的这些所谓的将军一个个的都是如此任意随便,不守纪律,真为苏秦捏把汗。他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