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明奇女子 >

第90部分

大明奇女子-第90部分

小说: 大明奇女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5章 钦差() 
昨天晚上城门落锁前,晚春终于到了京城。

    晚春来了,内宅的事情就不用王天书插手了,今天吃过早饭晚春就把柳心的信交给了王天书,然后开始收拾着行李,安排着下人的活计。而王天书看完书信,就匆匆地来到前面的府衙里开始一天的政务。

    衙门早班的事并不多,半个时辰就完事了。临退班时,王天书开口道:“孙府丞请留步,一会有事相商!”

    这孙府丞叫孙传庭,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人,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初任商丘知县,天启年间为吏部主事,后来看魏忠贤乱政,自己请辞回乡,崇祯宿除阉党后,孙传庭起复出任验封郎中,去年初,又越级升为顺天府丞,正四品官。在王天书没当顺天府尹之前,由于府尹缺职,顺天府的大小政务,都是孙传庭在管。

    刚来时,王天书对孙传庭抱有戒心,毕竟自己来了,相当于在孙传庭手里夺了权。他还在想着如何处理和孙传庭的关系,才不至于影响到府衙的正常工作。

    可王天书想多了,对于他的到来,孙传庭没有表现出一点儿遗憾、懊悔和失望,相反却赶紧把政务都交了出来,而且对王天书很恭敬,也很热情。

    王天书私心还以为这孙大人城府很深,结果一段时间相处下来,王天书倒觉得自己是小人了,孙传庭对自己毫无芥蒂,知道王天书没在京城待过,不但把顺天府政务处理的诀窍告诉王天书,而且把顺天府衙的各种情况以及京城的各色人脉关系都给王天书一一道来,充当了一个十足的师爷角色。

    既然孙传庭是个光明磊落的人,王天书也乐意与他交往,两个人很快成了至交好友。

    这时王天书才明白,原来孙传庭这人,虽然是进士出身,在政务处理上也很有才干,但他心思却不在这儿,而是对军事颇为关注,而且因为出生边镇,从小和老兵摔打,性格豪爽,对行伍兵器非常的精通。

    孙传庭自言:他之所以和王天书投脾气,就是因为他觉得王天书虽然是进士出身,但不像他那些同年们,要么是书呆子墨守成规,要么就只知道当官发财不干正事,王天书是个因功晋升务实的官员。而且王天书参加过登州血战,这也是孙传庭最佩服最欣赏也最愿意和王天书结交的原因,因为他觉得王天书和他一样知兵,敢战。

    和孙传庭处得熟了,王天书知道他的心思,就把他介绍给族叔王洽,想给他往兵部活动下。

    王洽铺路,给孙传庭创造了机会,已经被崇祯召见,进行了一次奏对,皇上对他很是赞赏,可能不久就能调到兵部。

    早班后,孙传庭刚想出去,就被王天书给叫住了,他赶紧止了步,又坐回旁边的书案旁,看看周围的人都下去了,把二郎腿一翘,拿起茶碗咕咚咚喝了一大杯,随即开口说:“天书兄,有事?”

    “伯雅兄,这是柳淑人给我的信,也提了陕西的事,你看看。”

    “啊,柳淑人的信?”孙传庭一改轻松的神色,从椅子上站起来,恭敬地双手接过信,坐到椅子上把信打开,仔细的看起来。

    看完后,低头深思良久才开口:“我们不能再等了,还是尽快直达圣听吧!”

    “为什么,前一段咱们还说再等等,现在为什么这么着急?”

    前段时间,王天书就接到了秦牧的书信,已经和孙传庭商量了一番,孙传庭说没有合适的契机,让王天书再等等。

    “天书兄,情况不一样了,你还不知道,以整齐王为首的叛军在商洛之地闹腾,陕西巡抚甘学阔镇压失利,很快就要向周边扩散。秦牧那儿一旦有了粮食,整齐王没准就得向延安府进发,如果不尽快解决问题,恐怕番薯也保不住啊!”

    “哦,原来如此,还真是个难题。”王天舒听到陕西叛军又起,不仅皱起了眉头,的确如果叛军得知番薯丰收的消息,边军再不得力,那么秦牧就危险了。

    “天书兄,这只是其一。”孙传庭接着说。

    “哦,还有其他原因。”王天书诧异地问。

    “以前,我们要等等,是因为咱们力量不够,既然淑人想让明远给太子捎话,那么直达上听就和以前的难度不一样了。太子只要在那边敲敲边鼓,这事儿就成了。如果我们能向族叔兵部王大人求助,以兵部的名义和皇上奏请,派钦差到边镇督军,再彻查倒卖粮食就有了十足的理由。”

    第二天,王天书把明远和王恰都请到了府里,研究孙传庭的建议。

    明远二话没说,答应去找太子。

    王恰现在是兵部左侍郎,虽然兵部还有尚书,但实际上尚书还兼任别的职务,具体的事务,大体是侍郎在管,王恰还是很有实权的。特别这几年登州的事很得圣心,王天书在崇祯那儿挂了号,所以和王天书站在一派的族叔王洽也入了崇祯的眼,兵部很多事情上崇祯会越过尚书,直接和王恰商量。

    今天王天书提出这个事儿,虽然和王天书的政务无关,简直是多此一举,可是毕竟是秦家的事儿,王天书伸把手也是在情理之中,而且自己掺和进去,弄好了也能有一件大功。

    想明白了这些,王恰也点头答应回去运作。

    五日后,皇上下旨免去孙传庭顺天府丞之职,调兵部任郎中。十日后,陕西番薯获得大丰收的捷报到了朝廷。

    崇祯大喜,在朝堂上宣布要安排关于下去验看,如果查实,将明旨嘉奖,晓谕天下。

    不久,崇祯下旨:任命兵部郎中孙传庭为钦差,前往陕西边镇检查边军兵备情况,同时顺带到延安府米脂县验看番薯收成。

    在临行前孙传庭又接了崇祯的一道秘旨,彻查边镇府衙和商贾倒卖粮食之事,如遇不可测情况,可酌情紧急处理。为确保孙传庭此行顺利,崇祯还避开耳目,安排俞家军中一千精兵秘密随行。

    在例行公事的钦差仪仗缓缓出城后不久,孙传庭就跳上快马,带领一千精兵从小道一路疾驰。

第146章 银佛寺事发() 
克鲁从青海一路急奔,想着赶回来召集些人手,去和额哲他们斗一斗,可刚过黄河,哈尔丹就派人告诉他,银佛寺佛宝丢失的事现在已经在草原传开了,归化城这一带不消停,让克鲁赶紧回来。

    克鲁赶往归化城这一路,原本是没有什么人烟的,可现在走个几十里就能看见有帐篷,特别是越靠近银佛寺,人迹越多,看来事情真的有些不寻常了。

    原来上次克鲁和哈尔丹从银佛寺把佛宝偷走,那真哈很快就知道了,这佛宝是皇太极特意嘱咐那真哈好好保管的,现在佛宝丢了,那真哈就急了,带着两个牛录开始在银佛寺内部进行一番紧锣密鼓地搜查,可是毫无佛宝的动静。

    银佛寺的人也有人怀疑过克鲁和哈尔丹这两个人,可是那真哈直摇脑袋,说这两个人很老实,不可能是他们拿的,而且当时大家是看着他们空着手走的,不能攀扯到他们身上,还是我们这里出了内鬼。那真哈首先怀疑到看守大殿的人,于是内部开始了一段时间的相互揭发检举,看看谁最可疑,折腾了一个月,弄死了十几个人,可佛宝还是没有踪迹。

    这时众人没了办法,又想起克鲁两个人,想抓住他们找找线索。可是从那次离开银佛寺后,这两个人就没了踪影,也不知道他们跑到哪去了。

    那真哈没办法,只能给皇太极写了请罪书,汇报了银佛寺佛宝丢失的事。

    皇太极接到信后大怒,命令一队牛录来银佛寺把那真哈等人缉拿回去领罪,结果那真哈这些人离开银佛寺不久,还没等到后金地界,就陆续都病死了。

    消息传回去,皇太极很是震惊,以为那真哈他们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惹了天怒,被长生天惩罚了。原来草原一直有个传说,说银佛寺的佛宝有灵性,会认主,如果人有歹意获得必遭天谴。

    皇太极在心里衡量一下,没有再派人驻守银佛寺,而是把命令传给了吴克善,让他派人去银佛寺驻守,并且传出话,如果谁能找到佛宝,皇太极就把归化城的地盘送给谁。

    本来佛宝就是当年林丹汗请回的金佛顺带的圣物,在王廷御封的银佛寺供奉,还真没有人觊觎。就连皇太极赶跑林丹汗,烧了归化城,也是让人驻守接着供奉而已。

    可现在皇太极的这道命令,佛宝一下子神秘起来,草原人在原来的传说基础上,红教和黄教又纷纷对佛宝给出预言,说佛宝关系草原的气运,甚至说谁得了佛宝,谁就能统治草原。

    一时间草原的各个部落闻风而动,派出人到银佛寺这儿寻找线索,一片废墟的归化城从此不再平静。

    克鲁这么多部众,早就让人注意到,而且大片的番薯和玉米再也挡不住人的眼,这段时间已经发现几次有人贪黑钻到玉米地,或者大白天偷偷摸摸溜到地边想摸一个番薯,其实他们不仅仅是想偷东西,更想知道这地里种的是什么。

    由于克鲁他们这几年防护的好,别的部落还没有种上玉米和番薯这样的粮食新品种,所以有心人自然对这些新奇玩意上了心。

    哈尔丹组织人盯着,天天忙得团团转。

    这些粮食种子是柳心培育出来的,还是几千里辗转运来的,而且目前也是克鲁能召集和养活这些部众的根本,克鲁把他们看得比命还重,岂能有一点闪失。

    克鲁立马放弃了要亲自反攻青海的计划,只是把蒙克派出去,带着一些人到那儿边伺机而动,自己开始坐镇归化城。

    马上要到秋收,克鲁把部众全部召集起来。让哈尔丹带着巴林部落组织察罕浩特的秋收,同时还要打起精神,决不能让别的部落抢到粮食。而归化城这一带,克鲁组织男女老幼编成一个个分队,日夜在垦种的地块巡逻,决不能让外人偷去一粒粮食。

    克鲁的防守还真是及时,不久后就有几个部落组织百人的小队去地块强抢,甚至连驻守银佛寺的吴克善的人也贪黑出动过两次,克鲁当然没能让他们得逞,都给打了回去。

    不过经过这么一折腾,也给克鲁提了醒。自己再象以前一样隐藏起来,把秋收后粮食由各个牧民分散地藏着,实在是太危险了,很可能根本保不住这些粮食。

    既然不能再躲着了,那就得正大光明的出来,得给他们以震慑。

    克鲁把目光投向归化城。这里虽然被烧得一片废墟,可周边还有一些断瓦残石,而且这里是林丹汗的旧居,在人心目中还是很有位置的。

    克鲁在确保看守庄稼的足够人手外,安排剩下的青壮到归化城驻墙。

    部众对重建归化城都激动不已,虽然只是把城墙垒起来,可大家差不多昼夜不休,本来预计一个月的工期,可硬是用了半个月,在动手秋收的前一天把归化城的外墙砌了起来,虽然高度只是以前的一半,而且黑漆漆充满了焦味,可毕竟是个围起来独立的空间。

    开始秋收了,大家放下建城的活计,到地里全力抢收,老天照应居然没赶上雨天,收来的粮食都直接送到归化城里堆放,到秋收完毕一统计,归化城这一带收了玉米三十八万石,番薯八十万石。

    哈尔丹在察罕浩特那儿的粮食,除了巴林部落留下自用的,剩下的也运了回来,玉米四十万石,番薯五十万石,统统堆放在归化城里。

    克鲁和哈尔丹计算下,不算目前的存粮,今年新收的粮食已经够部众吃三年的。

    克鲁站在城墙上,看着下面热火朝天继续在筑建内墙的壮汉,欢呼的老人和妇孺,再看看那一堆堆像小山一样的粮食,长长地出了口气。

    多少年了,自己母子不属于这归化城,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高傲和华贵,特别是中心那些贵族的地盘,连远远地看上一眼,都是那样的胆战心惊,可现在自己站在了这里,虽然是破败不堪,可只要努力,终有一天这里还会恢复它的荣光。

第147章 入驻归化城() 
秋收过后,克鲁决定带领附近的部众全部入驻归化城。

    草原的九月,有着一些微凉,但此时归化城的人们却是全身都充满了暖意,甚至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从早上起来,克鲁的部众就陆陆续续端着钵坛,拿着碗盅,背着皮毛,挎着包裹陆续进入城内,按照已经规划好的位置,开始搭建帐篷,虽然活计很多,但每个人的脸上却洋溢着无尽的喜悦。

    因为时间仓促加之快要入冬,为了安全起见,克鲁决定暂时先把人都安置在城内,等过了这个冬天,再向外面扩展。所以大家的帐篷离的很近,中间只有很小的一个通道,不过对于游荡在外的牧人来说,不但不觉得拥挤,相反倒是很习惯这种亲近的感觉。

    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