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软件工程思想-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那一类庸人。国内目前有不少Internet企业,只投入不产出。为了成就将来的霸业,甘愿现在拼财力、比耐性。最后存活下来的几个公司将瓜分市场。
那些为长远利益奋斗的人们,你们可得把长征的路途走完啊,千万别让事业中途夭折。
4。1。2 技术
技术可行性分析至少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在给定的时间内能否实现需求说明中的功能。如果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麻烦就大了。轻则拖延进度,重则断送项目。
(2)软件的质量如何?有些应用对实时性要求很高,如果软件运行慢如蜗牛,即便功能具备也毫无实用价值。有些高风险的应用对软件的正确性与精确性要求极高,如果软件出了差错而造成客户利益损失,那么软件开发方可要赔惨了。
(3)软件的生产率如何?如果生产率低下,能赚到的钱就少,并且会逐渐丧失竞争力。在统计软件总的开发时间时,不能漏掉用于维护的时间。软件维护是非常拖后腿的事,它能把前期拿到的利润慢慢地消耗光。如果软件的质量不好,将会导致维护的代价很高,企图通过偷工减料而提高生产率,是得不偿失的事。
技术可行性分析可以简单地表述为:做得了吗?做得好吗?做得快吗?
4。1。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可行性至少包括两种因素:市场与政策。
市场又分为未成熟的市场、成熟的市场和将要消亡的市场。
涉足未成熟的市场要冒很大的风险,要尽可能准确地估计潜在的市场有多大?自己能占多少份额?多长时间能实现?
挤进成熟的市场,虽然风险不高,但油水也不多。如果供大于求,即软件开发公司多,项目少,那么在竞标时可能会出现恶性杀价的情形。国内第一批卖计算机的、做系统集成的公司发了财,别人眼红了也挤进来,这个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就下降了。
将要消亡的市场就别进去了。尽管很多程序员怀念DOS时代编程的那种淋漓尽致,可现在没人要DOS应用软件了。学校教学尚可用用DOS软件,商业软件公司则不可再去开发DOS软件。
政策对软件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影响非常大。整个90年代,中国电信的收费相当高,仅此一招就把国内互联网企业打得奄奄一息。某些软件行业的利润很高,但可能存在地方保护政策,使竞争不公平。政策不当将阻碍软件公司的健康发展,可最怕的还是政府干预企业的正当行为。例如:
现在家电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有一个著名企业的总裁十分了得,把对手打得节节败退。于是中央领导人就来视察该企业并作讲话:“你们的业绩辉煌,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但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你们总得给兄弟企业的同志们留口饭吃吧!”
有一次我拜访了北京大学一位研究经济学的朋友。这个年青人,还是个党员,竞然这么说:“我最近在研究国内明星企业的兴衰问题,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明星企业一旦被政府领导人视察过,它就忘了自己是谁,就会做些走向死亡的蠢事。”
我实在不明白企业中为什么还要有“书记”职位。我以为“书记”乃是天下第一号可笑的官衔,“书记”本是“秘书”(secretary)的同义词,是个可有可无的行政人员的称呼,在中国竟然成了最大的官衔。每次看到新闻联播把国家主席错叫成总书记我都十分气愤:因为总书记的称喟只对几千万的党员适用,国家的新闻机构难道不面向十多亿普通老百姓?如果我将来的工作单位还靠“书记”来管事,我每天准忙着生气,那里还有精力去编程。
4。1。4 人
有句名言:“人分四类——人物,人才,人手,人渣。”
如果一个软件公司里上述四类人齐全了,那么最好的分工是让“人物”当领导,“人才”做第一线的开发人员,“人手”做行政人员,“人渣”负责行贿。
这里只谈公司的领导与开发人员“行还是不行”。“人物”毕竟是少数,“人才”可是济济的。举重若轻的那类“人才”可以做领导,举轻若重的那类人才适合做软件开发人员。假如一群持有学士、硕士和博士文凭的毕业生到软件公司应聘,该如何录用呢?我的建议如下:
先选择本科毕业生,因为他们正当青春、干劲十足、不摆架子、不耻下问、要求不高、奉献甚多。
其次选择硕士毕业生,如果该生没象范进中举时那么老,并且在读硕士时没有天天去造文章而丢弃了编程工作,那么让有经验的学士程序员带他们煅练几个月就可以用了。
如果学士、硕士被其它公司取光了,那只好捡几个博士充数。博士到了软件公司有什么用呢?我想不出有什么用,只知道他们挺值得可怜的:从硕士读到博士出头,这六七年时间,真本事没学多少,倒学会“眼高手低”甚至“弄虚作假”;毕业时蓦然回首,发觉青春已被虚度,心灵已呈老态,唯有长叹短嘘,强把自负作自信。我也将博士毕业,就要论为三手贷贱卖了。真羡慕那些比我年轻的学士、硕士们,他们可以远走高飞,唉!
4。2 可行性分析案例——投资软件公司失败的教训
谈到软件产业,不能不提及比尔·盖茨与Microsoft公司。因为比尔·盖茨创建了Microsoft公司并成为世界首富的事实,使得无数从事软件工作的人们心存同样的梦想。有太多人急着想做中国的比尔盖茨 。有个年青人发明了一种汉字输入法,便在媒体上放言欲覆盖比尔·盖茨。中央电视台特冲动地把一个上了年纪的院士请来,让他谈谈自己与比尔·盖茨的比较,害得这位院士一个劲地辨解自己不是中国的比尔·盖茨。
近几年来,一批Internet英雄企业如Yahoo、Netscape兴起。尤如打破了秦始皇一统的天下,重返春秋战国时代。让软件人员走出了Microsoft的阴影,看到了阳光灿烂的软件世界。于是各色各样小不点儿的软件公司在国内遍地开花。
打破水缸的小孩子很多,但并不见得就会有司马光的业绩。由于“经济、技术、社会环境、人的因素存在差异,有些事情美国人能做成,我们模仿着做未必就能做得成功。虽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我们的国力薄弱,实在容不得把有限的火种扔到不毛之地。所以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如果不可行,就不要急着去做。本节三个案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我力求讲清楚错在哪里,并总结经验教训。希望读者看后能提高警惕,免犯相同的错误。
4。2。1可行性分析案例之一
这个案例讲述我从开公司到关闭公司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我从本科三年级开始编写图形程序,一见钟情后便如痴如醉,不管一切地抛弃了本科与硕士的微电子专业。1997年春季,我到了向往已久的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读博士学位。我幸福地幻想着大干一番自己喜爱的专业。开学的第一天,我兴冲冲地奔向实验室。进门不到5分钟,就因不懂规矩被看门的年青女子训了几次。为了不再冒犯规矩,我就老老实实地抓起一份计算机报纸并且站着阅读。突然一个气得脸色铁青的男人(机房管理员之一)对我断喝:“你在干什么!你怎么可以不经允许就翻看别人的报纸!”我就象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飘飘然地去拥抱梦中情人,不料迎来两个耳光,此下场比《猫和老鼠》中的猫还惨。
不出几日,我就发现实验室里人们大多轻言寡语、小心翼翼、井水不犯河水。初到此实验室的北方同学极为迷惑地问我:“你们浙江人是不是都这个德性?我看你不太象嘛。”
如果不允许一个男人在工作时仰天大笑,这样的地方不去也罢。
我颇费周折地考入CAD&CG实验室,却尚未热身就全力而退,决心自立门户(至今我都没有用实验室的计算机编过一行程序)。
那时我穷困潦倒,只有一床,一盆,一壶,一碗。我那些穷朋友们象挤牙膏一样挤一些钱资肋我。我买了一台计算机,就在宿舍里开发软件。1997年8月,我去北京参加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脑大赛软件展示。路费也是借的,同学为我壮胆时说:“如果不能获奖,就回到实验室干活吧。”我说一定会拿第一名,这是必须实现的近期目标。
于是我拿了第一名,号称大学生“软件明星”。回到浙大后没啥反应,我就向杭州的几个报社发一份简讯。不久有一个记者来采访我,谈了一天,我发现记者还是不太明白,干脆自己写新闻报道,并且含蓄地做了一个广告:万事俱备,只待投资。10月份我被评上浙江省青年英才(大学生代表),又获得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特等奖。我到东软集团(沈阳)参加“民族软件产业青年论坛”,大不咧咧地作了一次演讲。由于我能说会道,频频上电视,引来近10个投资者。我选择了一位年龄比我大一倍、非常精明的商人作合伙人,成立了“杭州临境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彼时,我可谓光芒四射,卓而不群,名片上印着“以振兴民族软件产业为已任,做真实、正直、优秀的科技人员。”浙江大学想开除我,被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安抚住。
我当时想开发一套名为Soft3D的图形系统,此系统下至开发工具,上至应用软件,无所不包。公司名字起为“临境”有两个含义:一是表示身临其境,这是我对图形技术的追求;二是表示快到了与SGI公司称兄道弟的境界,这是我对事业的追求。
我从实验室挖来一位聪明绝顶的师弟做技术伙伴(他的头明显比我的大,估计其脑容量至少是我1。5倍)。我曾经以师兄的身份为他洗过一双袜子,他因此觉得我是个好人。我俩一拍即合,常常为Soft3D的设计方案自我倾倒。一想到Microsoft公司的二维Windows系统即将被Soft3D打击得狼狈不堪时,我们就乐不可支,冲劲十足。到了1998年7月份,我们做了一套既不是科研又不全象商品的软件,我宣传了几个月都没有人要。1998年10月份,我用光了30万元资金,只好关闭公司。不久我被一位朋友捉到北大方正去“劳改”,两个月后我才心服口服地承认自己失败了。
在失败一周年来临之际,我客观地从可行性分析角度说明了我和投资方所犯的错误,写此文以祭我那幼年夭折的软件公司。
一、我的主要错误
(1)年青气盛,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想一下子做成石破天惊的事。我的设计方案技术难度很大(有一些是热门的研究课题),只有30万元资金的小公司根本没有财力与技术力量去做这种事。分析经济与技术可行性,即可否定我的设计方案。
(2)我以技术为中心而没有以市场为中心去做产品,以为自己喜欢的软件别人也一定喜欢。我涉足的是在国内尚不成候的市场,我无法估计这市场有多大,人们到底要什么。伙伴们跟着我瞎忙乎一整年,结果做出一个洋洋洒洒没人要的软件。分析市场可行性也可否定我的设计方案。
(3)我做到了“真实、正直”,但并没有达到优秀的程度。我曾得到很多炫目的荣誉,但学生时代的荣誉只是一种鼓励,并不是对我才能和事业的确认。正因为我不够优秀,学识浅薄,加上没有更高水平的人指点我,才会把事情搞砸了。
二、投资方的错误
(1)投资方是个精明的商人,他把我的设计方案交给美国的一个软件公司分析,结论是否定的。但他觉得我这个人很有利用价值,希望可以做成功其它事情,即使Soft3D软件做不成功,只要挣到钱就行。这种赌博心态使得正确的可行性分析变得毫无价值。
(2)由于我不懂商业,又象所有单纯的学生那样容易相信别人。他让我写下了不公正的合同,我竟然向他借钱买下本来就属于我的30%技术股份。他名为投资方,实质上双方各出了一半的资金(他出51%,我出49%)。他在明知Soft3D软件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却为了占我的便宜而丧失了应有的精明,最终导致双方都损失。
关闭公司时,他搬走了所有的固定财产。我明明投入了技术,又亏了15万元,却一无所得。几个月后当我意识到不公平而找他协商时,他说:“只能怨你自己愚蠢,读到博士,连张合同都看不懂。”
我觉得自己在此事上虽愚但不蠢,诚实正直的品质加上不懈的努力会让我变得有智慧。自己的奋斗没什么可以后悔的,学到的远比失去的多,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4。2。2 可行性分析案例之二
1999年3月,一位与我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的朋友请我帮忙,对一份长达8页的投资方案: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