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天龙之代天罚世 >

第149部分

天龙之代天罚世-第149部分

小说: 天龙之代天罚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或者是因为传统的文人情怀的缘故,对百姓有着深深的怜悯同情之心,这种心性放到政治上,便产生了民本思想,他重民生,所以当见到王安石变法中的一些政策,比如青苗法危害百姓时,便毅然反对了,这也是他与王安石之间虽然君子之交,但在政见上却有会争论个脸红脖子粗的缘故。

    林天忽的高声断然道:“今天这近百赃官,贪腐之多,骇人听闻,实在是天怒人怨!本官以为……必要杀之,以安天心!”他向人群问道:“尔等以为如何?”

    “哗~~”人群登时沸腾,大为欢欣鼓舞,大声高呼本当如此、杀了狗官、不杀不不足以平民愤……

    其中有几个人最是状若癫狂,激动不已,他们的情绪感染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人又感染了其他人,顷刻之间,人群情绪更加激扬,如同锻钢之烈火!热烈而又杀机腾腾!

    林天向王安石、苏轼、沈括他们看了看,淡笑道:“三位以为如何?”

    沈括摇摇头,他曾任过司天监、工部尚书。他对这些变法革新什么的,不太感兴趣,他支持并参与王安石变法,那是因为王安石“大兴水利项目”。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被下放到杭州担任通判一职,沈括到杭州监查“农田水利建设”之余,与他谈诗论词,他素来佩服苏轼的文采,将其诗词抄录未册,后来不知怎么的,这些诗词被有心人利用,成了诽谤朝廷、讽刺皇帝的罪证,于是爆发了著名的乌台诗案。

    沈括为此深感自责,长跪宫门求皇帝宽恕开恩,无果后,索性书信王安石求助,王安石又向赵顼讲情,苏轼这才逃过一劫。被在监狱中关押了一百三十天,后贬到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故而王安石、沈括、苏轼三人之间的关系极为复杂。

    ^^^^^^^^^^^^^^^^^^^^^^^^^^^^^^^^^^^^^^^^^^^^^^^^^^^^^^^^^^^^^^^^

    

第二百零九章() 
苏轼和王安石对视一眼,苏轼回道:“林门主还要……慎重啊!”

    林天一皱眉轻声问道:“此话怎讲?”

    苏轼亦是轻声道:“诛杀文官,我朝历来未有,林门主若是一下斩下近百头颅,恐怕……天下将乱!”

    王安石也点头道:“子瞻说的不错,林门主还要三思啊!”

    林天听着人群激昂的怒吼,又听苏轼和王安石两人的泼冷水,不禁有些迟疑,他的本意自然是偏向百姓的,但又想苏轼说的也有道理,兔子急了还咬人,若是一下大开杀戒,逼得他们狗急跳墙……天下大乱,倒也不是不可能!

    “哈哈哈~~~”林天忽然仰天大笑,面露狰狞的向人群道:“本官虽与诸位一样,想将他们斩首示众,但是本官又想,就这么一刀砍了他们,岂不是太便宜他们了?哈哈~~,所以本官必要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林天似乎有一种本领,言语之间总能撩拨人群的情绪,除了极少数的几人发出一阵嘘声外,绝大多数的人一怔之后,便是一片叫好声!

    林天有些意兴阑珊,今朝这事有点虎头蛇尾,很不尽兴,忽然灵机一动想到:杀你们不行,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一指那些跪在那里,松了口气的贪官,大声道:“为官者历任一方,本当造福一方,但这些人却譬如腐肉一样的为祸一方,实在令人所不耻,故而本官决定,自此刻起,他们应该长跪于此,面向黎民百姓忏悔!”

    人群一听要这些贪官跪着向他们忏悔,登时欢呼大人英明,臭鸡蛋烂菜叶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又是一阵乱飞。

    林天见了总算觉得有些意思,微微一笑,这时苏轼道:“这些人该怎么处置?总不能一直跪在这里吧?”

    林天道:“就先让他们跪上三天吧,三天之后,嘿嘿……”

    王安石摇头道:“三天之后,这里的事必会传遍天下,到时便朝野震惊了!”

    林天嘿了一声,道:“王相公有所不知,官家这才突生重病,可是巧合的紧。”

    王安石突然听林天提到赵顼重病的事,一下没回过思路来,一愣后,惊讶道:“怎么?”

    林天嘿嘿冷笑,不语。在福宁殿晚宴的时候,苏轼在座,曾听林天提起过,官家也默认可那种可能,这时道:“林门主和官家推测,那重病可能是……是……他们搞的鬼!”他扫了扫四周,才犹疑着轻声说道。

    他说“他们”,虽未指明道姓,但王安石和沈括都心里明白,指的是韩、吕两家。

    一直站在林天一旁,不言不语的乔峰,却是闻言大大的一愣神,才转过弯来,惊声低呼:“他们……他们竟敢弑君?”言语之间很是不信。

    林天冷笑一声道:“他们有什么不敢做?官家力推变法,那是要剐他们的肉、要他们命,他们虽然赶下了王相爷,可是下了王相爷,却又上了一位更狠的蔡相,嘿嘿,他们不傻,即便再赶下蔡相,说不得还要再上一位比他更狠的。”

    乔峰脸色惨白,“所以他们弑君……一劳永逸?!”

    林天扫了一眼跪在不远处的韩知府,道:“韩氏有一种毒药,叫做噬精散,不瞒你们,官家的病症很像是中了这种毒药。”

    赵顼对王安石有知遇之恩,闻言满脸惨白,怒气腾腾,全身颤抖,指着那韩知府,气喘喘吁吁的骂道:“好胆!好胆!早知如此,便当斩了他们的狗头!斩了他们……”

    他忽的上气不接下气,粗气急喘,苏轼和沈括连忙将他扶起,拍后背的轻拍后背,抹前胸的轻抹前胸,好一会,王安石才缓过气来。

    苏轼道:“介甫冷静,不要气坏了身子。”沈括也在一旁劝慰。王安石似是未能听进,老眼掉泪,呜咽道:“老夫闲适江陵,却不知官家竟遭此难啊!呜呜~~~”

    林天叹了口气,赵顼即皇帝位当年,便升王安石为江宁知府(金陵知府);旋即被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此年,又召王安石“越次入对”,再次年便被任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赵顼对王安石之知遇恩泽可见一斑。

    ……………………………………………………………………………………

    开封府,皇宫,某间宫殿内。天色已经黄昏。年轻的皇帝坐在长案后,角落里坐着一人,老神在在,却是剑魔独孤求败。

    赵顼赵顼将一张信笺轻放到案上,面有喜色,赞道:“林门主果然大手笔,一下就抓了近百贪官污吏,哼哼,这些蛀虫……”

    剑魔微张了下眼,见他喜不自胜的摸样,不禁淡笑一声道:“林门主修为旷世,自然远非常人可比。”

    赵顼点点头,又摇摇头,叹息道:“可惜林门主手软,只将他们罚跪三天……”

    剑魔大笑道:“对于他们来说,对着百姓跪上三天,可要比杀了他们他还要难受啊!哈哈~~”

    赵顼也不禁一笑,道:“三天之后,林门主将亲自押解他们来京城,说是要在皇城门外,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共审,万民齐瞻,嘿嘿,林门主手段,实在是高明啊!”

    剑魔闻言一愕,略一思索,忽的捋须笑道:“不错不错,实在高明!”

    赵顼显得很是欢欣,道:“嘿嘿,到那时众目睽睽之下,朕看那些欺世盗名之徒,如何为这些蛀虫辩护,哈哈~~~”他见剑魔轻轻摇头,不禁止住笑声,疑惑问道:“太上长老,何故摇头?”

    剑魔道:“顼儿,你还没有见到林门主的更深之意呀。”

    “更深之意?”赵顼皱眉不解,起身向着角落处的剑魔弓腰道:“还要太上指点。”

    剑魔深居皇宫百年,世事洞察于胸,所思虑之事,远要比赵顼这年轻皇帝深远的多。

    就见他摆了摆手,示意赵顼坐下。赵顼依了坐下。

    剑魔叹了口气,道:“自太祖以来,我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

    

第二百一十章() 
剑魔叹了口气,道:“自太祖以来,我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唉,成也由斯,败也由斯!”

    有宋一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而权力在中央又分为皇权和相权。作为个体,皇帝的能力、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统御国家,他必须依赖某一个群体或某几个群体,宋真宗曾说:“天下至大,人君何由独治也?”

    历史上,皇帝或信任亲近内臣,或依靠宗亲,或依仗外姓国戚,或听命身边后妃,中央权力机构中分别出现宦官、宗室、外戚、后妃擅权的局面。

    宋朝开国皇帝,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做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选择,将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赖依托的对象。这种治国方针,固定为“祖宗家法”,为历代皇帝所遵循。太祖更曾立下誓碑,不许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北宋没有诛杀大臣的之事。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实是由汉高祖刘邦所昌言的,其说多为汉、唐以后许多帝王所继承,但这一时期,王朝往往还留有藩王、门阀实力,士大夫势力,还相对薄弱,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抑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势力才逐渐强大起来。

    到了宋朝,经过五胡乱华、五代十国这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后,什么藩王、门阀势力基本被摧毁扫荡。

    宋太祖信任士大夫,一方面是因为没有藩王、门阀势力阻止,另一方面,正所谓书生造反,十年不成,任用士大夫,对长久的稳固江山颇有益处。

    宋太祖重用有从龙之功的吕氏,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这吕氏在表面的士族大儒世家背后,还是一个拥有旷世实力高手(先天大成)的家族。

    到了宋仁宗时候,天下士人皆奉吕氏为首脑,朝政皆在吕氏过问下,皇权势弱,仁宗于是揭开新政。然而反对势力已经庞大无比,难以推动,一年四个月后,便宣布中止。吕氏之害,于是被皇帝所深知,为制约吕氏,仁宗便又扶持了韩氏。

    哪知吕氏并不以韩氏为敌,故意退让,几年时间,韩氏便又尾大不掉,而且这韩氏如同暴发户似的,投靠的士人不甚繁数,但又参差不齐,“天下士人,不出于韩,即出于吕”,韩氏的名头乍一看还在吕氏之上。韩氏与吕氏背后的实力被仁宗发现。

    仁宗晚年,追悔莫及,恨恨而死。后英宗即位,他一面在朝堂上仍然重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辅弼等人。一面又与深居皇宫的太上长老剑魔独孤求败商议对策,剑魔夜探吕氏祖宅,被神秘高手发现,交手之下不分胜负。英宗知道事不可为,遂在吕氏、韩氏之间合纵连横,成了三家鼎立之势。

    英宗笼统在位仅五年,忧思成疾,郁郁而亡。赵顼为英宗长子,于是二十岁的他继任了皇位,这位年轻皇帝国患家恨之下,便决意对韩、吕下手。他重用王安石进行变革,虽阻力颇大,但这两家族在江南势力极为有限,变法在江南基本得以顺利展开。

    其实赵顼不知,在江南,也有旷世级别的高手坐镇,只是这高手身居隐世,不为世人所知,然而吕家的老祖宗却曾偶然之下与其中的一位交过手,对方一手“道动乾坤”,先就立于不败之地,任凭吕老祖有着如何通天的手段,具都被一一化解,他心惊之下,便遁回北地,吩咐家族不要伸手向江南。

    变法在江南施行后,便要开始渡江向北,得到了韩、吕的激烈反抗,时逢光州蝗灾流民流离失所,一场天灾之下,被韩、吕利用,奋然反攻,最终以王安石被逐出朝堂结束。

    然而显然矛盾并未因此结束,之后不久,赵顼便又任命蔡确为相,继续主持变法。韩、吕由此也就动了杀赵顼的心思。

    赵顼听剑魔的一番感叹,也是心有同感,信用士族固然避免了宦官、宗室、外戚弄权的祸事,但却也产生了新的祸事。

    且不说韩吕背后的旷世武力,仅在士林中的影响,便是足以左右天下言论,这两家族人丁兴旺,与族外俊杰通过联姻之形式,结成一体,更别说什么同乡之情、同窗之谊、授业之恩等等了,总之天下士人,有点才能,想做官,而又没有门路的,除非运气逆天,否则就得向这两大家族递门帖。

    王安石变法中有专门的舍学的变革,这为大多数没有门路的读书人打开入仕途的路径,所以安石变法,在读书人中,也是受到一部分人支持的。

    只是王安石与韩吕不一样,他们有着深厚的底蕴,而王安石一切权力,都得自于赵顼的信任,当韩吕齐攻变法,赵顼也被威逼的时候,这些读书人登时哑火了,或也有几人叫嚷,但终究不成大势。

    成也士族,败也士族,赵顼也跟着剑魔感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