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女人有毒 >

第41部分

女人有毒-第41部分

小说: 女人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岳飞、宋江,到老舍先生的祥子,再到老托尔斯泰的安娜和聂赫留朵夫,多年来沉积在我记忆深处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如今都活跃开来,粉墨登场。

    我再时不时地加上点令人捧腹的所谓成人故事,荤素搭配,雅俗共存,使得号子里成了说书场、故事堂。有时,一个故事讲下来,要耗去一星期的时光。

    就这样,我在狱中的初期生活也不算太难捱,在我讲故事的同时,也等于将我以前读过的书又重新温习一遍,而且还要时常地现编现讲一些吊胃口的故事。既取悦了别人,也充实着自己。

    后来和崔老大交谈时得知,九哥竟然和他是老相识,小时候九哥没少领崔老大到自家饭馆蹭饭吃。

    有了这层关系,我在号子里的身价和地位也越来越高,和牢头崔老大的关系也处得融洽起来。

第60章 拯救崔老大() 
收监后外面的人就可以定期来探监了。只是要求很严格,每月一次,每次时间规定一小时以内。

    会见的对象原则上是我的近亲属,也就是说,刘琳和孩子以及我的哥姐父母才有这个资格。

    来时要拿着身份证或其它能证明自己与我关系的有效证明(户口簿、公安派出所证明、单位介绍信等),并经过监狱负责会见的干警审查后方可会见,那叫个麻烦啊。

    所以,刚开始时并没有像在看守所想的那样,可以随便想见谁就见谁,一切按规定办,入监一个月,只见了刘琳一次。

    她给我带来许多吃穿(外面带来的衣服穿囚服里面即可)和香烟,总算能应付一阵子。

    后来就好了,从第二个月开始情况大为改观,因为有杜秋在外面活动,各位看官,还记得那个“强奸犯”杜秋吗?老给力了,肯下血本为我活动。

    后来凤姐也加入进来,托关系找门路,舍得花钱打点疏通,我破格被调往“生活卫生科”这个特殊的单位,它是专门负责犯人伙食的,有十多个犯人专门负责烧饭烧菜。

    说破格一点不玄乎,我那时是新犯人,刚进监狱的都是四级监管,是观察期,过几年没有什么大问题,才能变为三级普管,表现突出的还可以成了二级宽管,刑期不太长的、表现没问题的都是一级宽管,对于表现不好的、死不改悔的还有严管挂红牌子。

    按说我没有去当火头军的资格,但是杜秋和凤姐让我做到了。

    每天烧菜做饭,相对来说自由许多。负责监狱食堂的有三位干警,一男俩女,男的姓宋,我们都称他为宋头,俩女的一个会计一个出纳,年岁都不小了,我称她们林姐和张姐。

    我“到任”后,杜秋和凤姐没少在外面下功夫,没几天我又由一名打杂的小工,晋升为副班长,指挥别人干活就成。

    再简单啰嗦几句监狱的伙食吧。

    在这里,犯人吃饱肚子不成问题,食堂一星期吃两次馒头,平时多是米饭,当然了,是最低档的陈米做的米饭。

    下饭菜跟看守所差不多,看时节而定,冬瓜上市就连着吃冬瓜,萝卜便宜吃萝卜,直吃到萝卜芯糠成丝了,嚼不动了,实在是不能吃了,这才换菜,吃萝卜的那段时间连厕所里都是难闻的萝卜的味道。

    萝卜可真是个坏东西,你从表面看,它又大又好看,可是它肚子里都糠了,有的芯都是空的了,但它外表还是那么好看。

    大白菜上市了,就天天吃大白菜,这还好一些,它不象冬瓜萝卜那么难吃。也难怪,犯人的囚粮,一个月也就是一百元钱左右,上面就拨那么多,想吃好的,那是不可能的。

    再说了,吃好了,还怕你下次再来。可见这吃里面也就带有一种惩罚的味道。

    一个星期吃一次肉,肉虽然不很多,但也见到了荤腥。有些犯人嫌肉少,要不然就是嫌骨头多,但不管怎么说,是有肉的。

    节假日食堂加餐改善伙食,能吃上红烧肉,或者是鸡肉炖粉条。

    监狱里有超市,按规定犯人是严禁持有现金的,但管的不是很严。东西很少也就那几样,榨菜、腌黄瓜,经常吃也就腻了。

    像腌黄瓜条刚到货,不够抢的。监狱里毕竟不像外面,不是想买什么就能买到的。

    超市里最诱人的要数大礼包,一般来探监的人都会买来带给犯人,不需检查,一百八十块一个,里面有些火腿肠方便面啥的。

    那东西对犯人的诱惑力真是老大了,世上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大礼包啊!

    我在狱中那些年(不是说只有一年吗?别急,后面有故事。),基本上每天都有大礼包跟着,还是要感谢凤姐。

    后来她探监很方便了近乎畅通无阻,每次来都会带给我几条芙蓉王烟,经过狱警检查后带进号子。

    有一条烟她做上记号,打开拿出倒数第三盒,烟卷里没有烟丝,是二十张百元钞票或许大概差不多,我是第二监狱最富有的犯人。

    我在食堂,对崔老大还是很照顾的。他胃不好,不喜欢吃米饭。我会经常这样做:把水瓶胆洗干净,然后把挂面放进去,再灌满滚开的开水,盖上水瓶塞闷一会。

    然后再把水慢慢地倒掉,再放进滚开的开水,再闷一会,换两三次开水,面条就熟得差不多了,暖瓶随着囚犯一起送进号里。

    倒出来,放上崔老大他们自己偷偷种的蒜苗或大葱,再放上一些盐等酌料,就是一顿不错的饭食。

    崔老大姓崔名建国,我入监那年他三十六岁,膀大腰圆,家住龙城平川农村,犯的也是伤害罪。

    事由很简单也很常见:他出外打工,俊俏的媳妇在家被村支书欺负了。他回来听过媳妇的哭诉后什么也没说,晚上整了一桌子菜,又让媳妇将那个鸟支书请来。

    几巡酒过后,崔建国到外面取回根麻绳,结结实实地将支书给绑了,然后又不紧不慢地褪去支书的裤子,伴随着支书的鬼哭狼嚎,只一刀就将那鸟人给阉了。

    判刑十五年,法不容情啊!

    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崔建国情绪很不好,整天两眼发直、哀声叹气个没完,就问他怎么回事。

    崔老大说前几天媳妇来探监时,说他们五岁的儿子快不行了。崔老大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为了传宗接代甘愿被罚款也要生二胎。

    崔老大的媳妇我见过,每月探监日都会来,一脸的风霜,看上去足有四十岁的模样,可想而知她生活的艰辛。

    孩子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越早手术越好。但上哪里去找钱呢?

    打官司时家里已近倾家荡产,东挪西借以后,光手术费一项就还有两万块的缺口,这让当爹的崔老大能不急嘛。

    我问崔老大想怎么办。闷了半天,崔老大才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逃。”

    吓了我一跳。后来我又问:“逃了又能怎样?”

    崔老大两眼盯着地面说:“整钱,治病。”

    我当然知道这“整钱”二字意味着什么,不禁又一心惊。转念一想又低声问道:“可你想怎么出去?”

    见四下里无人,崔老大从裤兜里掏出攥紧的手摊开来给我看,两眼坚定地望着我。

    只见在他的手心里,有一颗生了锈的足有二寸多长的铁钉。见我仍然满脸的疑惑,崔老大说:“帮我把它吞下去,然后我自有办法。”

    我真是又被吓了一跳,同时心里一紧,也马上明白了崔老大的用意。我疾手夺过那颗铁钉,使劲扔出去很远。

    崔老大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刚才还充满请求的双目中,逐渐弥漫上一层泪光。

    我说:“就算你吞了它又能怎样,住进医院又能怎样,跑出去又能怎样,整到钱后又能怎样,你才三十多岁,无论如何不能这么做。”

    隔了一会儿我又说:“无论如何不能这么做!”

    崔老大依旧是不动不吭,接下来我俩都陷入沉默,沉默后各自散去。

    晚上临熄灯前,我来到崔老大身边坐下来,递给他一张纸一支笔,说:“将你家的地址电话啥的都写在这上面。”

    见崔老大满脸不解的神情,我又说:“这么看着我干嘛?让你写你就写。还有就是你要记住,你儿子的事包在我身上,请你相信我,以后千万别再胡思乱想。”

    说这些时我很平静。接过崔老大写过地址的纸片后,重重地拍了一下崔老大的肩膀:“请你相信我,别干傻事。”

    第二天,我跟林姐和张姐恳求,用了一次食堂财务室的电话,把救孩子的事儿交给了凤姐。

    接下来的日子对崔老大来说是很难熬的。我整天围在他身边转,逗他开心,防着他干傻事,却从来不提他孩子的病。

    有时他试探着向我提起这事,也被我顾左右而言他,把话头叉开。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逼着我问究竟。

    我故意拿一把:“快了。”

    “快什么呀?”

    “急啥,等着就是。”说完我就闭目养神,再不搭理他。

    二十多天后,又一个探视日到了。崔老大眼睁睁地看着同号的人被一个个叫出去,他的媳妇却没有来。

    把崔老大急得跟什么似的。坐着、站着,怎么都不舒服。

    一小时过去了,二小时过去了,有些被探视的狱友陆续地都回来了,却还没有叫崔老大的动静。

    完了,这下完了,崔老大不住哀叹着,汗都下来了,孩子这回真的是没救了!

    终于,狱警喊到了崔老大的监号了。他的心快要蹦出嗓子眼了,跟着管教走过那条长长的走廊。

    半个小时过后,其实探视时间也就只剩那半个小时,崔老大回到号子里。

    就见他神色木然,两眼发直,眼泡红红的显是刚哭过。他径直走到自己的铺前,坐下,双手蒙面,哭了起来。

    刚才号子里还有的些许喜悦气氛一下子没了,鸦雀无声。

    我此时也很紧张。这是怎么了,难道那孩子没救好?我心里也犯着嘀咕。

    我缓缓走到崔老大面前,拍了拍他的肩。崔老大拿开手,仰起他那满是泪痕的脸,怔怔地望着我。

    猛地,崔老大一下子从铺上跳了起来,双腿一弯向我跪了下去,手抱着我的大腿,嚎啕大哭。

    “老弟,我的亲兄弟啊,孩子我的孩子,是你救了孩子救了我儿子,救了我们全家”

第61章 晴天霹雳() 
事情很简单。我给凤姐打过电话后,她就带足了钱按照我提供的地址,到五十公里外的崔家接上那母子俩,直接去了龙城协和医院做心脏矫正手术。

    凤姐还在住院其间一直陪伴着崔老大的媳妇和孩子,帮着找关系联系专家等等,承担着所有的费用。

    崔老大自然是感激涕零,自此对我兄弟长兄弟短地叫着,有天崔老大就找我商量,说:“干脆我这个号头让给兄弟你得了。”

    我说:“那怎么行呢那怎么行呢,我在这方面没啥经验,也乐得清闲,这个位置还是留给你吧。”

    坚持不受。崔老大没办法,就说要不你当老二吧。话一出口他又马上反悔了,“二”这个字听着挺傻的,“老二”更是跟男人的裤裆有些关联。

    “兄弟怎么能当老二呢,兄弟应该比老大还大。”

    说到这他一拍脑门,想出了个主意,说:“实在不行就叫你二爷得了,即响亮又气派。”崔老大被自己的主意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

    在龙城人的称谓中,“爷”有很大的比重,平辈人也喜欢称呼爷,家里的长子被尊称大爷,老幺被叫少爷等等。

    “就这么定了,就这么定了二爷。”也不顾我的强烈反对,崔老大先叫起来,并万分严肃地在号子里下达了指示。

    他这一叫,号子里的人哪个敢不这么称呼。

    再说我那时在大家伙心目中的威望,一点也不比崔老大低,除了讲故事受大家看重外,得到我恩惠的人也绝不止崔老大一个人,所以大家也愿意这么叫。

    开始管教和看守还制止甚至镇压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其他号的人也这么称呼,就连管教和看守的嘴里有时也会不小心冒出“二爷”这俩字。够牛叉吧?

    我的多才多艺在监狱里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会弹钢琴玩吉他,在龙城市各劳改队文艺汇演中,我自编自弹自唱的一曲找回我心引起轰动,为二支队捧回个特等奖。

    我会美术懂书法,将二支队板报标语什么的宣传得生龙活虎。

    我在高中就有文章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所以凭我的语言组织能力,将劳改二支队吹捧成省级先进就不足以为怪了。

    如此这般作为,我这位“二爷”也受到了支队“政府”们的格外重视,委以重任,升任厨房管理员,手下有二十多个厨师打杂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