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

第27部分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27部分

小说: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种植,改“翻耕”为“免耕”;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捡薯”,省工、省时,每667米2

    可省工6~8个,省投资150元以上。还能改善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条件,起到保水、抗旱、保土、保肥、保温和防寒的作用。据广西大学2008年测试,在地表温度7℃以下时,盖稻草的地表温度是7。8℃,露地种植的马铃薯为5。2℃;而在超过25℃高温时,盖稻草的地表温度为21。2℃,露地种植的地表温度是31。2℃。稻草覆盖,利用了过去需焚烧的稻草,起到了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增产增收,保证薯块质量,由于生长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薯块形成和膨大,收获不用机具,只用手扒开稻草一捡就行,没有机械创伤,薯皮光滑无泥土,商品率高、卖价高,比露地种植每667米2

    增产10%~30%,增收200元以上。抢农时、早播、早收、早上市,水稻收获后,不需整地,随收获随播种,争取了时间。稻草覆盖选地可不受土质限制,黏性土壤、板结土壤都可以种植马铃薯,因为只有根系扎进土壤,结薯是在稻草下边,所以对产量、质量均没影响。稻草覆盖对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播前、苗前、苗后均可不用除草剂,同时病虫害也轻,可减少施药次数,从而减少了农药残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谓之环境友好型栽培技术。

    现将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种植技术要点总结归纳如下。

    1。选地

    要选用上茬水稻,旱能浇、涝能排、不积水、肥力中等的冬闲地。土质要求不严,沙壤土、黏土、板结土都可以。准备种植马铃薯的地块,收获水稻时,稻茬不能太高,5厘米以下为最好。不然覆盖稻草时会被稻茬顶住盖不严,影响保温、降温、保湿、防冻、抑制杂草的效果,同时透光,影响薯块形成,薯块易青头。

    不能选用上茬种植茄子、辣椒、番茄、烟草等茄科作物和甘薯、胡萝卜等块根和根茎等作物的地块,以防止共患病害的传播。

    2。开排水、灌水沟

    在稻田里种植马铃薯,应该种上垄,也就是种在床上,所以上茬水稻收获后,要马上在田里顺垄拉线,划出床印,用拖拉机或畜力拉犁,开出床沟。根据各地习惯,床面1。2~1。5米,有的地方床面4米,沟深0。15~0。30米、沟宽0。25~0。4米,还可以每3~4个床,开一条主沟,沟深0。3米,开好边沟,做到沟沟相通。床要正、边要直,便于覆盖稻草。

    3。种薯准备

    (1)选用中早熟脱毒优良品种 无论是秋作、冬作、早春作都要选择抗病、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结薯早、成熟早的中、早熟品种,秋冬作的还要注意选用休眠期短的品种。经各地筛选认为:费乌瑞它、东农303、尤金、早大白、克新1号、克新4号、克新18号、中薯1号、中薯2号、中薯3号、中薯4号、大西洋等,还有川芋56、川芋早、会…2、渝马铃薯1号等品种都可以依据市场需求选用。每667米2

    备种薯150~200千克。

    (2)切芽块和药剂芽块拌种、浸种 切芽块前要认真进行挑选,剔除病、烂、畸形等不正常的薯块及杂薯。单薯重50克左右及以下的薯可整薯作种。60克以上薯块要据薯块大小切成2~4块。切芽时一定从顶芽劈开,发挥顶芽优势,芽块重量30~50克。切芽块必须实行切刀消毒,以防止病害扩大传播,特别是防止细菌性病害传播。做法同前,见本章二、马铃薯常规丰产种植(二)、5。

    药剂浸种和拌芽块。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李如平等报道,他们采取“两步消毒法”效果很好,具体做法:第一步,整薯表面消毒(浸种)。在播前10~15天,经挑选后,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100克、37。5%泉程(氢氧化铜)悬浮剂100毫升、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万单位(相当于20克)对水50升,浸薯块15~20分钟,之后放在通风见光处晾干后进行催芽或切块。也可以在晾晒种薯时,选以上药剂用喷雾器均匀喷在薯块表面上。第二步,药剂拌芽块(拌种),芽块切好后立即用克露(约为种薯重量的0。1%)、甲基硫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多菌灵(约为种薯重量的0。3%)、新植霉素(约为种薯重量的0。01%)与中性石膏粉混合拌芽块。以上农药可以单用也可选2~3种混合用。

    (3)催芽 通过催芽,可以尽早打破休眠期、淘汰病薯、达到早出苗、出苗齐、出全苗的目的。催芽的方法很多,最实用最便于种植者使用而且效果最好的是沙床催芽法(有的地方叫层积催芽法),即把清洁干净的湿细河沙或硅沙,在通风阴凉的室(棚)内做催芽床,然后把切好或50克以下的小整薯块并已拌过药剂的芽块,密密的平铺于催芽床面,之后上面盖上一层2~3厘米厚的湿细河沙或湿硅沙,在沙层上面再铺一层拌过药的芽块,上面再盖上一层湿沙或湿硅沙,这样一层层到3~4层,厚度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然后上边盖上稻草遮光和保温,将床内湿度保持在20℃左右,当薯芽长出0。5厘米左右,就可揭开稻草,让薯芽受光,变为紫色短壮芽,就可以播种了。上述方法也可以用稻草或苇子做成草床进行催芽,但应注意保持湿度。也有使用赤霉素(920)浸种催芽的,用0。5毫克/千克溶液浸芽块15分钟后,将层堆放在温暖的空屋之内。此法发芽快、出苗早,但浓度不好掌握,使用时必须谨慎。

    4。施 肥

    (1)施肥品种和施肥量 要根据种植的品种,土地的肥力,计划产量目标等来确定施肥量。为适应一次性基肥的需要,化肥品种应当选用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每667米2

    75~100千克,再加硫酸钾20~30千克(纯氮素11。25~15千克,纯磷素11。25~15千克,纯钾素25~26。25千克);或施用氮、磷、钾为13—8—24的复合肥,每667米2

    110千克,(含纯氮素14。3千克、纯磷素8。8千克、纯钾素26。4千克)。另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马铃薯专用化肥。不论施用哪种化肥每667米2

    都要配合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千克。

    (2)基肥施肥方法 在播种(摆种)前或播种(摆种)后,一次性把计划施用的基肥全部施入田间。施肥按预计行距拉线条施,施在摆种行的侧面,要离开摆种行3厘米以上。可以1行肥料1行种薯,也可以1行肥料2行种薯,不管怎样,肥料不能接触种薯。

    5。摆种(播种)和覆盖稻草

    (1)摆种(播种)时间安排 应根据秋作、冬作、早春作不同情况合理安排摆种(播种)时间。本着不影响产量和效益,不影响下茬种植的原则安排,不宜太早,也不宜太晚。秋作一般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冬作在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春作要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具体到某一地方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安排。

    (2)摆种(播种)密度、方法 根据床(畦、厢)宽度安排每床(畦、厢)摆种行数,一般一床(畦、厢)摆4~5行,床(畦)边留20厘米,行距25~30厘米,株距20~25厘米。要按中熟、早熟等不同品种植株生长特点合理安排密度(株行距),一般春作每667米2

    在4500~5500株,而秋冬作,每667米2

    要种到5700~6700株。

    摆种方法是按计划行距,在施肥行两侧,芽眼朝下,按计划株距串空(品字形)摆开,再用力把芽块摁在土中(或按北方的方法用脚踩一下把芽块踩入土中),使芽眼和土紧密结合。勿使芽块直接与化肥接触。如果是先摆种后施化肥的,把化肥施在两行种薯之间,更应注意化肥别撒到芽块上。土壤湿度如果不大,也可以用床沟中的土盖上芽块和化肥,盖土2厘米左右即可。

    (3)覆盖稻草 摆好芽块(或摆好芽块盖好土)后覆盖稻草,大多采取稻草横着铺在薯垄上,稻草尖对尖或根压尖都可以,也有的地方稻草顺垄向铺,草根压草尖一节一节的。铺草厚度8~10厘米,要铺均匀,不能有露缝的地方,稻草上边和接茬的地方还可以用土压上,防止风刮。据生产实践,每667米2

    用干稻草1000千克左右,按面积计算每667米2

    马铃薯田,需1334米2

    水稻田的稻草来覆盖。

    在没有稻草或稻草不足的地方,也可以用玉米秸、麦秸、甘蔗叶、茅草等作覆盖物,只要盖够厚度、盖严、压好,也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6。田间管理

    (1)清沟压土 播种(摆种)盖草后要及时清理床(畦、厢)沟(排灌沟),将清理出的土打碎均匀压在稻草上,压紧稻草保湿遮光,防止风揭草移。

    (2)引苗 在出苗时(播后30天左右)要进行人工引苗,因为覆盖在苗上面的稻草纵横交错拉拉扯扯,有的可能把苗卡住,出现“卡苗”现象,苗要长出来很困难,要人工扒一下把苗引出,让其正常生长。

    (3)追肥 因稻草覆盖的马铃薯都是一次性施入基肥,一般看苗情如不会出现脱肥问题,可不追化肥。有脱肥可能的,可在生长中后期,每667米2

    用磷酸二氢钾150克加250克尿素对50升清水进行叶面喷施,视情况喷2~3次。

    (4)水分的控制 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都在南方雨水较多的地方,而且都种在冬闲的湿度较大的水稻田,所以,既需注意防旱,又得重视排涝,必须种上垄(床、畦、厢)并做好排灌沟。土壤水分不足时要通过床沟渗灌,水层要浅,水面不要超过床(畦、厢)面,让水渗透到土壤中去,保持马铃薯各个生长时期所需的水分,不能忽干忽湿。雨水较多的时候,要及时排水,绝不能让田里积水,也不能让稻草湿度过大,防止烂薯。收获前7~10天停止灌水,保持田里干松,便于收获。

    (5)防治病虫害 当地湿度较大,有利于真菌、细菌性病害发生。主要以防晚疫病、早疫病等真菌病害和青枯病、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为主。以防为主,所以苗期就应开始用药剂防治,防晚疫病每667米2

    可选用72%克露(霜脲氰加代森锰锌)100克,甲霜灵加代森锰锌(金雷多米尔、玛贺)用100~150克或60~80毫升;防治早疫病可用氢氧化铜(37。5%泉程、可杀得等),每667米2

    用100克或500~1000倍液,封垄后可用金力士(丙环唑)667米2

    用6~9克对水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

    用15~20克。以上药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复配使用,每隔7天喷洒1次,每生育期施6次以上。

    防治地下害虫主要用毒土或颗粒剂,如辛硫磷颗粒剂每667米2

    3千克,或毒死蜱颗粒剂每667米2

    用3~4千克。防治蚜虫主要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667米2

    用10~20克;还可选用菊酯类杀虫剂消灭一些鳞翅目、鞘翅目害虫。

    (6)收获 收获时间应依据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来决定,一般应在正常成熟时收获,但市场价好时,只要薯块达到商品成熟也可收获,产量虽差点,但产值可以提高。收获前7~10天要割掉薯秧。收获时只需扒开稻草人工捡拾、分级装包就行了。但应注意,轻拿轻放,不要人为造成创伤,影响品质。收获的块茎要防雨淋、防暴晒、防冻。装车运送过程中,人不要到薯块上蹬踩。

    skbshge

(四)脱毒马铃薯循环芽快繁芽栽种植() 
有的农户引进了市场上很抢手的马铃薯新品种的原种或一级种,很想尽快繁殖,早日用于生产发挥效益。但是,马铃薯繁殖倍数太低,一般只有10倍,而要大量购买原种或一级种投资又太大。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应用循环切芽快繁技术。这样,可以把马铃薯繁殖倍数提高到60~70倍。

    1。晒种催芽

    在晚霜结束前60天开始,方法同前。把种薯上的幼芽晒到由黄绿色变成紫绿色即可以了。

    2。建造阳畦

    在种薯催芽的同时,选择背风向阳、管理方便的地方建造阳畦,按每75千克种薯,建长5米、宽1。3米、深0。7米的育苗阳畦1个。另建同样大小的假植冷床1个,深度为0。3米。育苗阳畦底下铺20~30厘米厚的生马粪或羊粪,浇水使之含水量达到60%,上部再铺过筛细土10厘米厚并整平。冷床不放马粪。

    3。育苗

    在晚霜结束前40天开始,把经过催芽的种薯,按照薯块大小,顶端朝上地挨个摆一层于育苗阳畦畦面上。摆完后,给种薯灌水,至不渗水为止。然后,在种薯上面再覆一层5~6厘米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