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宜范围】 适宜在河北、山东等二季作地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坝上等一季作,浙江、江苏、贵州等冬作区作为早熟鲜薯食用栽培。
14。中薯6号
该品种为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1年通过北京市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65天左右。株型直立,株高50厘米左右,生长势强,茎紫色。复叶大小中等,叶缘平展,叶色深绿,分枝数少。开花繁茂性好,花冠白色,天然结实性强,有种子。块茎椭圆形,粉红皮,薯肉紫红色或淡黄色,贮藏后紫色变深。表皮光滑,大而整齐,芽眼浅,结薯集中。炒食品质优,干物质含量21。5%,还原糖含量0。23%,粗蛋白质含量2。3%,维生素C含量28。8毫克/100克鲜薯。炸片色泽浅。水浇条件春种每667米2
产2000千克左右,大中薯率可达90%。植株抗晚疫病、PVX、PVY花叶和PLRV卷叶病毒病,生长后期轻感卷叶病毒病,苗期接种鉴定抗PVX、PVY花叶病毒病。
【栽培要点】 在二季作区春种1月至3月中下旬播种,4月至6月下旬收获;秋种8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收获。春种覆膜可适当早播。二季作区适合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平播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667米2
密度为4500~5000株。播前催芽,施足基肥,加强前期管理,及时培土中耕,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不能缺水,收获前1周停止灌溉,以利于收获贮存。二季作留种春季适当早收,秋季适当晚播,并注意及时喷药防蚜,拔除病株。
【适宜范围】 适宜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和南方、北方一季作区早熟栽培。
15。中薯7号
该品种为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64天左右。株型半直立,生长势强,平均株高50厘米左右。叶色深绿,茎紫色,花紫红色。块茎圆形,薯皮淡黄色,薯肉乳白色,薯皮光滑,芽眼浅,匍匐茎短,结薯集中。鲜薯还原糖含量0。20%,粗蛋白含量2。02%,淀粉含量13。2%,干物质含量18。8%,每100克鲜薯含维生素C32。8毫克。室内接种鉴定结果:中抗PVX,高抗PVY,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春种667米2
产2000千克左右,大中薯率可达90%以上。
【栽培要点】 中原二季作区春种1月初至3月中下旬播种,5月至6月下旬收获,秋种8月上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播前用5~8毫克/升赤霉素浸泡5~10分钟后用湿润沙土覆盖催芽,10月下旬至12月初收获;平播播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667米2
4000~4500株。留种田可增至6000~6500株。南方冬作区在10~12月份播种,春季2~4月份收获。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除草、中耕和高培土,促使早发棵早结薯,结薯期和薯块膨大期及时灌溉,但要防止因施肥浇水过多而徒长。收获前1周停灌,以利于收获贮存。适合与棉花、玉米等作物间、套作。
【适宜范围】 适宜中原二季作区春、秋两季种植和南方冬作区早熟栽培。
16。双丰6号
该品种为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鲁农审。
【特征特性】 生育期65~70天。株型直立,分枝性中等,株高58。8厘米,生长势中等偏强。花白色,自交结实性强。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膨大速度快,单株结薯5块左右。块茎圆形,薯形整齐,浅黄皮、白肉,薯皮略有网纹,芽眼浅。休眠期中等,60~70天。干物质含量22。4%,淀粉含量17。8%,还原糖0。04%(收后10天测定)。较抗马铃薯卷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轻感马铃薯X病毒。较抗疮痂病和环腐病。结薯对温度和光照不敏感,适合春、秋两季栽培和早春保护地栽培。春种667米2
产量1670千克,秋种每667米2
产1358千克。
【栽培要点】 春季地膜覆盖栽培可于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秋季于8月初播种。秋季栽培所需要的种薯必须于早春繁殖,于4月底5月初收刨,以利于打破休眠。生产中宜适期早播早收。采用垄作方式栽培,种植密度每667米2
5000~5500株。施足基肥,一般不追肥,苗期浇一次水,现蕾期浇第二次水,薯块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湿润。
【适宜范围】 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炸片加工型早熟品种春、秋栽培和早春保护地栽培。
17。富 金
该品种为中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辽宁省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85天。植株属中间型,平肥地株高50厘米左右,茎绿色,茎翼微波状,叶深绿色,花冠白色,柱头无分裂,花萼暗绿色,不结实;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老熟后薯皮呈细网纹状,芽眼浅,薯块大而整齐;休眠期中等。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6个,丰产性和稳产性好。对病毒病有较强的抗性和耐性,抗真菌、细菌性病害,耐湿性强,对晚疫病有较强的抗性,薯块不易感晚疫病,抗腐烂、耐贮运。干物质含量23。5%,淀粉含量15。68%,还原糖含量0。1%,粗蛋白质含量2。11%,维生素C含量0。48毫克/100克鲜薯。平均产量每667米2
2000~2500千克。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5000株。
【适宜范围】 辽宁二季作区外,在北方一季作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均可进行大面积生产,引种可取得较高的收成。
18。川芋39
该品种为中早熟菜用型品种,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1998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株高50。9厘米。分枝多,茎叶绿色。花淡紫色,开花量少。薯形卵圆,芽眼浅,表皮光滑,黄皮黄肉,含淀粉15%左右,还原糖0。31%。生育期80天左右,平均每667米2
产量为1600千克左右。抗青枯病、抗晚疫病,耐瘠,耐旱。
【栽培要点】 选择排水性好的沙土、壤土和坡台地种植,以农家肥为主要基肥,配施氮、磷、钾化肥,避免贪青晚熟,生长过旺,适宜密度为每667米2
3500~4000株。
【适宜范围】 目前在四川省山区及平坝地区种植,也宜于四川以南省份作一季或春、秋两季栽培。
19。郑薯4号
该品种为中早熟菜用型品种,由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 株型开展,株高60厘米左右。茎绿色,长势较强,叶绿色,花白色。块茎圆形,黄皮黄肉,表皮粗糙。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耐贮性中等。生育期75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3%,还原糖0。1%。较抗晚疫病和环腐病,感疮痂病。每667米2
产量为17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株左右。要加强前期管理。后期忌过多施氮肥,以免引起枝叶徒长,影响产量。
【适宜范围】 适宜二季作地区栽培,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和安徽等省。
20。中薯12号
该品种为中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70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47厘米左右,分枝少,枝叶繁茂,茎绿色带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结薯集中,块茎椭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黄皮、黄肉,区域试验平均商品薯率76。8%。人工接种鉴定:植株抗马铃薯X病毒病、中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17。6%,淀粉含量10。3%,还原糖含量0。44%,粗蛋白质含量2。04%,维生素C含量18。3毫克/100克鲜薯。块茎每667米2
产1740。2千克。
【栽培要点】 ①采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选择灌排方便地块播种。②中原二作区1~3月份播种,4~6月份收获,生长前期注意防霜冻病。③每667米2
种植5000~5500株。④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⑤生长期及时灌溉和排水,防止因施肥浇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防治晚疫病。
【适宜范围】 适宜在中原二作区的辽宁、山东济南、河南和北京种植。还适宜在冬作区的福建、广西、广东、湖南种植。
21。中薯13号
该品种为中早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72天左右。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65厘米,分枝少,枝叶繁茂,茎绿带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结薯集中,块茎扁长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区试平均商品薯率71。8%。经人工接种鉴定: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19。2%,淀粉含量11。2%,还原糖含量0。19%,粗蛋白质含量2。26%,维生素C含量为18。6毫克/100克鲜薯。块茎每667米2
产1786千克。
【栽培要点】 ①选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中原二作区1~3月份播种,4~6月份收获,生长前期注意防霜冻病。②每667米2
种植5000~5500株。③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④及时灌溉和排水,防治晚疫病。
【适宜范围】 适宜在中原二作区的辽宁、山东、河南和北京种植。还适宜在冬作区的福建、广西、广东、湖南种植。
22。冀张薯8号
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生育期99天左右,株型直立,生长势强,株高68。7厘米左右。茎、叶绿色,单株主茎数3。5个。花冠白色,花期长,天然结实性中等。块茎椭圆形,淡黄皮,乳白肉,芽眼浅,薯皮光滑。单株平均结薯数为5。2块,平均单薯重102克。商品薯率75。8%。旱作平均产量每667米2
2000千克。高抗PVX和PVY,轻度至中度感晚疫病。还原糖含量为0。28%,粗蛋白质含量2。25%,淀粉含量14。8%,干物质含量23。2%,维生素C含量为16。4毫克/100克鲜薯,蒸食品质优。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为每667米2
3500~4000株。
【适宜范围】 可在河北北部、山西、内蒙古、陕西适宜地区种植。
23。冀张薯10号
该品种为中熟鲜食菜用型品种,由河北省高寒作物研究所育成。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半直立,株高58厘米,主茎较粗,茎淡紫色,叶绿色,生长势强,单株主茎数2。92个,花冠浅蓝色,天然结实率中等,块茎圆形,白皮白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单株结薯4。2个,商品薯率68。9%。生育期90天左右。薯块含淀粉17。05%,干物质21。95%,还原糖0。22%,粗蛋白质2。18%,维生素C13。7毫克/100克鲜薯。
【抗病性】 抗马铃薯普通花叶病(PVX)和马铃薯重花叶病(PVY),轻感马铃薯卷叶病(PLRV)。植株田间花叶病、卷叶病、晚疫病发病均较轻,不抗早疫病。旱作产量每667米2
1275~1800千克。
【栽培要点】 适宜起垄栽培,种植密度每667米2
3800~4000株。幼苗顶土时闷锄,苗高20厘米左右中耕,现蕾时结合中耕培土,注意防治马铃薯早、晚疫病,适时收获。
【适宜范围】 适宜在河北省北部种植。
24。中薯3号
该品种为早熟菜用型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 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55~60厘米。出苗至成熟67天左右。茎叶绿色,花白色。块茎扁圆形或扁椭圆形,表皮光滑,皮肉均为黄色,芽眼浅。薯块大而整齐,耐贮藏。结薯集中。薯块含淀粉13。5%,还原糖0。35%。不抗晚疫病。每667米2
产量在1700千克左右。
【栽培要点】 适宜水浇地种植,栽植密度为每667米2
4000~4500株。
【适宜范围】 适宜二季作及南方冬作种植,适应性广。在北京市、河北省和福建省厦门地区均有种植,表现增产。
25。东农304
该品种为中早熟菜用型品种,由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