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白狐传奇 >

第11部分

白狐传奇-第11部分

小说: 白狐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无字天书静静地躺在面前,始终没有出现任何字迹。吴登瀛感到痛苦、悔恨、绝望,各种心情交织在一起。

    忽然,他的身子震颤了一下:自己在什么时候,曾经有过这种心境!他仔细思量了一下,有生以来,自己一路坦途,何曾有过孤苦无助、极其绝望的事情?

    菁菁自以为做了丢人的事情,本来也不想活了。知道出了天花,心想这样死掉倒也罢了。可是看到登瀛日夜守侯在自己身边,母亲一直滴水未沾,又难以割舍起来。自己双眼一闭也就罢了,可是活着的怎么办呢?母亲、丈夫、女儿,他们谁都让自己放心不下啊!

    菁菁想到,自己幼年失祜,是不幸的,然而又遇到了姨父一家人,特别是嫁给了登瀛,又是万幸的。自己不能死,自己还没有活够!

    菁菁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糊,没到几天,就过世了。

    “菁姐姐你可不能走啊!”见菁菁真的再也不能活转过来,猛然间,登瀛如同心被人摘走一般。他扑到床边,抚着菁菁哭道:“菁菁,我的姐姐,我的娘子,你可别离开我,你可不要把铃铃扔给我一个人呀”

    铃铃的脸偎在她奶奶身旁。菁儿娘早已瘫倒在地上,她哭着数落道:“志仁呀,你不积德害了自己倒也罢了,怎么还殃及女儿呀!”

    登瀛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从有了记忆的时候起,菁姐姐就和自己在一起,为了自己的前程,她苦心孤诣,能够付出的全部付出了。这么多年以来,对自己体贴入微,关怀备至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可是他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女儿身边没她的影子,庭院里外没她的踪迹。他痴心以为她回娘家了,悄悄地去过两回,每次到了那里,每次都听到了姨娘肝肠欲断的哭泣声

    几个月来,登瀛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好糊涂啊,怎么可以开这样的玩笑!菁姐姐数来洁身自好,把我既当弟弟又当丈夫,一颗心扑在自己身上,我怎么可以用卑劣的法子去戏耍于她,她怎么能受得起这样的打击?可自己既不敢又没法向她解释。如今她走了,自己真想随她而去。

    可是看到铃铃失去娘亲那凄苦的样子,登瀛的心肠又软下来:女儿可不能再没有爹了,那样,菁姐姐也肯定是不答应的。

    这天下午,铃铃又哭喊着要妈妈,吴登瀛左哄右哄,好容易哄得不闹了。他让彩纹来把铃铃带走,只身转到西院的大槐树旁,坐在树荫的石凳下,独自在那里垂泪。

    忽然间,面前出现一个人的身影。抬起头来,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一个须眉皆白、道骨仙颜的老和尚,只觉得这位老僧好生熟悉,似曾在什么地方见过!

第38章 庞世德贪腐罢官 吴登瀛盐渎赴任【1】() 
吴登瀛见到了老和尚,一股暖流漾遍全身,像是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然而自己从未同僧人打过交道,怎会出现这样的心绪?当下容不得细想,连忙施礼道:“弟子拜见大师!”

    老和尚也不还礼,开口道:“阿弥陀佛。施主身上那纸片,看多了绝无益处,不如让老衲带了去!”

    吴登瀛猛然想起,全是无字天书害了自己,不然怎么会搞那样的恶作剧?如今没了菁姐姐,一切都变得不重要了。随即从怀里把无字天书掏出来,双手捧了过去。

    天书还没落到老和尚手中,眨眼间不见了。老和尚道:“怀揣这等圣物,须得一身正气。若随便亵渎,可就大为不好!”

    吴登瀛觉得老和尚洞穿了一切,不由道:“弟子无意间犯了过错,自知罪愆深重。如今万念俱灰,愿随大师去与青灯做伴,度过余生。”

    老和尚道:“阿弥陀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日虽说收了你的书去,但毕竟跟了你多时,也该够你受用的了。老衲云游四海,行踪无定,施主前程远大,怎可随老衲浪迹天涯?如今一样重要的职责即将落在施主身上,千万不可心灰意冷,应当抖擞精神,上顺天意作为,下随民心行事,自然功德圆满,如同吃斋念佛、潜心修行一般。”

    登瀛道:“弟子蒙家严教诲,自幼发愤读书,虽不及悬梁刺股那般刻苦,可是十余年寒窗,其中的艰辛也绝不比寺庙里的僧众轻省。多年来总是空有报国之心,何来的重要职责落到我的身上?”

    对于自己的前程,吴登瀛也曾求教过无字天书,可上面的文字晦涩难懂。今日听老僧说自己将有所作为,竟然不敢相信。

    “凡事都有定数。有货不愁无卖处。瞧,那路上的不就是帝王家派来传送消息的人么?”老和尚说着,随手朝远处一指。

    远处的道路上,两个官府模样的人策马飞奔而来。马蹄践起尘土飞扬,随风在农田里慢慢散去。

    “大师何以知道”说到这里,吴登瀛转回身来。四周只有围墙、房屋、槐树,哪里还有老和尚的踪影?

    远处飘来一个声音:“广积善缘,普济众生——”

    吴登瀛知道遇到了高僧,惊愕不已,闻声遥拜道:“弟子谨遵教诲。”随后朝院门口走去。

    刚到院门口,骑马的人已到了面前。两人风风火火地下了马,其中一人抱拳朗声道:“此处可是吴登瀛吴大人的府邸?”

    吴登瀛欠身道:“正是。”

    官差施礼道:“请问吴大人身在何处?这里有京城来的一份公文,另外还有他的私人信件。”

    “在下就是。”吴登瀛回了礼,接过公文和信件,又道,“请官差到客厅里用茶。”

    两名官差见到主人热情好客,也就不再客气。先是吃茶,接着喝酒吃菜,临走的时候,每人还受了几两银子。两人飞马跑了许多路程,吃了不少辛苦,如今受到了主人家一番礼遇,不觉身子轻松了许多。

    吴登瀛拆开公文,是一张盐渎县知县的文凭。打开信封,里面装的是黄御史的亲笔书信,内中叙说了盐渎县知县空缺,要自己前去就任的详细情形。

第39章 庞世德贪腐罢官 吴登瀛盐渎赴任【2】() 
盐渎县处于淮扬之间。东边濒临大海。串场河由北向南从中穿过,河西多为水田,河东遍是碱地。水田区域百姓们的日子过得虽然艰辛,凑合着还可将就;居住在盐碱地区的百姓,生活可说是牛马不如,苦不堪言。

    那大片的碱地本是海滩。早先,每次海潮涨起的时候,带来大量泥沙,海潮退去以后,泥沙沉积下来。天长日久,越积越高,形成了海水轻易不能淹没的土地。这些土地含有大量盐碱,荒芜苍凉,自然没有主人。到了唐末宋初的时候,逐渐有人来到这里。他们起先在这里埋锅煮盐,后来有些人开始垦荒种地。年景好的时候种田人的日子倒还罢了。如果夏天海水倒灌,损失就相当惨重。海水漫过,庄稼一经浸泡,以后太阳一晒,没有一棵能够活下来。更糟糕的是海水退去以后,盐分渗到土里,以前的心血全都白费,还得好几个年头的劳作才能改良过来。

    盐渎县的原任知县叫庞世德。

    庞世德,一个五十多岁的干瘪老头。他一到盐渎,就放出话来:“老朽姓庞,乃本县父母官,那也就是庞官了。有一句俗话叫做‘旁观者清’,现在就应验到了老朽身上。也就是说,本庞官是个清正廉洁的官员。”

    历年以来,老百姓被贪官们害苦了,总是希望自己的父母官能够是包龙图再世。而民谚俗语是一定事物的认识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印证后形成的真知灼见,常常是人们判断事物的准则。庞世德抛出来的这句俗语正好迎合了人们对清官急切企盼的心理。百姓们四处奔走相告,以为盐渎真的来了一位青天大老爷。

    其实庞世德沽名钓誉,是一个挖空心思朝自己口袋里捞钱的货色。完全背弃了盐渎百姓们的一片厚望。千里为官只为财,不是念在“一任清知县,三万雪花银”的份上,谁要到这穷乡僻壤来忙活?

    到任后不久,庞世德将各地里正召集起来训话:“现今全县的里正人浮于事,为减轻百姓负担计,本官经过再三考虑,对那些只吃干饭不干实事的庸才,一律予以清退。”

    这话一说,各乡里正都变了脸色。能干实事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做才能让知县大老爷满意?每个人的胸口都像揣了只兔子似的怦怦乱跳。

    其后,庞知县的家人庞五忙碌起来。一连几天,他离开了衙门到四乡里奔走。

    庞五首先到了离县城较远的西塘乡。

    西塘乡的蒋里正知道这家伙是知县的贴心家人,招待得比嫡亲娘舅还要周到。酒醉饭饱之后,庞五悄声对蒋里正道:“老弟呀,我看见杨坎乡的杨里正,背地里给我家公子塞了许多的银子。”

    蒋里正道:“庞兄,杨里正给你们公子塞银子干什么?”

    庞五道:“你我是自家兄弟,实话告诉你吧——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我家公子在老爷面前讲好话,裁员的事情不要碰到他头上——这话只告诉你一个人,旁人无论如何我都是不会说的。”

    蒋里正本来觉得自己还能算得上个能干人,裁员的事情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情况不妙。钱是大力神,有钱连鬼都能被叫起来推磨子,别人塞钱自己无动于衷,那就非常危险了。

    蒋里正赶紧带着银子跑到县城,拿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送给庞承义。庞承义假意推辞不收,蒋里正知道他是嫌少,又加了三十两。庞承义这才接了过去,拍了拍蒋里正的肩膀道:“不要紧的,老兄的事情全在我的身上,就是所有的人都辞退光了,也不会辞退到你老兄的。”

    庞五又跑到杨坎乡的杨里正那里,故作神秘地告诉他:“西塘乡的蒋里正送了银子给我家公子你同我好,我这才告诉你,旁人面前,无论如何我都是不会说的。”

第40章 庞世德贪腐罢官 吴登瀛盐渎赴任【3】() 
杨里正是个明白人,听了庞五的话,赶紧拿了银票给庞承义送去。

    蒋里正处理好了自己的事情,想起还有几个里正是自己的好友,不能不提醒他们。抽了时间出来,把庞五传递的信息挨个向他们说了一遍。

    蒋里正的几个朋友也送了银子给庞承义。

    杨里正同样有几个做里正的朋友,他把自己的情况同他们一说,这些人不敢迟疑,立即着手处理好这件事情。

    庞五还没走几处,各乡里正纷纷到了庞承义那里,恭恭敬敬地给他送上了银子。

    全县的里正数以百计,哪个不要送去几十两银子?就这样,庞知县毫不费力地弄到了一大笔钱财。

    裁减冗员的事情,自此再也不提。

    庞世德对普通百姓也没放过。他今天说要在这里造座桥,明天讲要在那里铺条路,县衙里拿不出钱,都要老百姓捐出来。

    他讲道:“造桥铺路,这些都是为你们地方上办的事情,惠及子孙后代,总不能叫本官自己腰包里掏出钱来吧?告老还乡的时候,本官也不能把这些桥呀路的打成个包袱背回家去呀!”

    各乡的里正都知道庞知县的厉害,谁敢不帮他吆喝?莫看老百姓贫穷,从一家一户头上刮不出多少油水来,要知道,一粒一粒的米可以聚满一箩,一滴一滴的水可以聚成一河。即使每个百姓只被他刮去一两钱去,有这么几次,累计起来,上万两银子就滚进了他的腰包。

    盐渎濒临大海,常年都有水患,修堤防灾不可疏忽怠慢,朝廷专门拨了十万两银子下来,庞世德时时盘算着把它变到自家荷包里来。

    刚刚接到这笔银子,他就拿出一万两来送给顶头上司淮阴知府。上司接受下属的孝敬,乃是常例。淮阴知府只是稍微说了几句客气话,就把银票收了。随后,老家伙就让他儿子庞承义到山东一带去购买石料。

    未到一个月,庞承义穿着一身破破烂烂的衣衫回到盐渎。衙门里的人都觉得奇怪。很快,从庞五嘴里传出话来:庞承义在山东遭到土匪抢劫,身上带的三万两银票被抢得一干二净。他自己捡了一条性命,十几天时间,沿路乞讨,吃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逃回家来。

    出了这样一件事,衙门里的人颇为错愕。

    衙役李泗对臧山道:“我看庞公子不像是被人抢了的样子。”

    臧山道:“庞承义素来衣着鲜亮,你看他回来的时候,衣衫褴褛,不是遭了抢,怎么会这样?”

    李泗道:“你呀,你呀!我们跟着前两任老爷也办过好几个案子了,怎么一点没长进?你不要看他的穿着,就看他满面红光的样子!说他遭人抢了,那真是‘阎王老爷没——说给小鬼听也不相信’!”

    臧山点了点头道:“这么一说,我也有点看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