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 >

第217部分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第217部分

小说: 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司法的父母携着他二叔两家人已抵永乐县,近来其母正逼着她嫁人,听说登门求亲的人都快踏破门槛了。”

    张萍有本事,看着凶,实则讲情义。

    玉司工就有心替重孙玉三十聘为贤妻。

    钱县丞亦打了主意,想聘回家做儿妇。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性情贞烈的奇女子,哪家不喜。

    即便是永乐县,也抢破了头。

    八皇子此刻想要抢亲,抢的是冯娥,可他又不是那种纨绔,北燕皇家自有规矩,他若敢抢,燕高帝就能治他的罪,他不得不有所忌讳。

    冯娥若由八皇子聘为正妻,冯娥到底是商贾女,身份不够。可若是纳妾,现下冯娥与王灼要订亲,以冯娥的性子,自是宁为妻不为妾。

    大长老道:“八公子相中了人,还是早遣中人、媒人提亲,若再晚,这最后一个奇女子也成他人妇喽!”

    提不提亲?

    八皇子想到初识张萍,就被她凶巴巴的样子给吓住。

    想起来略有迟疑。

    要是娶回去,天天给他摆脸色,他也别过好日子。

    “听说太原王氏将入永乐邑,王玄龄可是出名的老狐狸,要知道本县有这么几个奇女子,指不定就让他的孙儿前来求娶,八公子再不动手,就娶不上喽。”

    博陵王都能娶南国贵女,八皇子再娶一个也没什么。

    要一统天下,若娶南国贵女,反而有助天下大势。

    大长老的儿妇也是南国人。

    燕楚的嫡妻是北国人,后宅的两位侍妾可是十打十的南国人。

    这一年的夏天,似乎是个好日子。

    就连杨宅也有几个媒人登门,或是求娶郑夕儿,又或是求娶杨瑜。

    郑夕儿一见媒人就躲。

    杨瑜则直接呼道:“嫁人?嫁什么人?我在官衙为官,还需要嫁人,明明花着我的嫁妆,却说在养我,本娘子不受那闲气。”

    这话传出去,又是在县城议论了一阵子。

    不管如何,张母权衡之后,物色了几个人选,学了莫氏的样儿,将名单放到张萍跟前。

    “阿萍,冯县主都辞了主簿一职,荐了未婚夫王三郎去当差。这女大当嫁,你可不能再去了,我瞧司法一职还是引荐你弟弟去。回头我拉下了脸面,去陈府向老夫人求求情,有你和你父亲帮衬着,他也能办好差。”

    乱世之中,当个小官也算是官,就跟在都城有官的和没官的,出门脸面和地位都不一样。

    张萍想到唯一一次心动的人是王灼,对其他男人,她都觉得恶心。

    嫁人,开什么玩笑。

    弟妇比张母更热心,拉着张二夫人在外头给她挑人。

    弟妇热心,是想让张萍早些嫁人,只要她一订亲,这县衙的官就不能再做,由夫主顶上,她也能当个官夫人,出门亦有面子。

第532章 世家入境() 
(续上章)弟妇热心,是想让张萍早些嫁人,只要她一订亲,这县衙的官就不能再做,由夫主顶上,她也能当个官夫人,出门亦有面子。

    永乐邑说是一县,就像是封邑之国,有自己的规矩、律法。百姓们淳朴、热情,他们住上几日就越发欢喜,城里很热闹,吃食上头比都城还精致,果蔬品种不输都城,更重要的是这里不负“世外桃源”这词。

    张家人一来,又与城北的莫府相识、陈府相熟,也有个走动的人家,偶尔几家的夫人相约在城西的戏园子里,包一个雅间,在里头要上几壶好茶,吃着零嘴听戏。不看戏时,戏台上有卖艺的弹琵琶艺、吹笛人,一面听着音律,一面说着闲话,最是自在。

    老文士,有他们的去处,郡主花园藏书阁旁,有一座书香茶楼,里头供茶点,可以在那城看书说话议天下事。

    年轻公子郎君、读书人,则能去入诗会、书画会,能结识不少的朋友。

    张萍的二弟弟、二妹皆入了学堂,每日比上衙门的张萍还要忙,一到时辰就出门,每日归家脸上亦洋溢着喜色。

    冯娥制出一种人力车,只需由一个壮年家仆拉着,上头能坐两个人,兄妹俩每日结伴由家仆送到学堂门口,到了时辰,自有家人去接他们。

    人力车一出来,立是就旺了城中几家木匠铺子,全是下了定金预订人力车的。

    张萍的婚事迟迟未定下,八月初十时,县城来了一队浩浩荡荡的人马队伍,马车有五六十辆,所有人一脸风尘。

    领首的依旧是太平帮镖师。

    “王太公,这就是永乐城,现下一环街已经建好,又有中心花园与祭台,城南外有空灵、悟缘、悟非三位高僧修行的幽兰寺。

    荣国府、广陵莫氏嫡支四房的莫西太公、曾经的祠部侍郎张大人”

    镖师如数家珍的说出一连串大人物名讳。

    比他们早两日,有金陵织造坊在县城隔河相望的河西落脚,河东河西广植麻柳、桑树,虽只几年,桑树成林,正合织造户、桑户们植桑养蚕,陈蘅又给金织造商贾带来的桑户们拨了几个山头,仅此人带来的织造户、桑户就高达千户,整个县城周围开始建造新村子,陈蘅又卖了粮食给他们。

    王玄龄一行,在路上看到的是民不聊生,在这里看到的却是安宁与欣欣向荣。

    路过县衙附近的学堂,还能听到孩童们的读书人,女童、少女们的追逐嬉闹之音。

    有人站在县衙对面的茶楼高呼:“梨园新戏女驸马,看一代奇女女扮男装做名士,得公主青睐成驸马,终与失散未婚夫喜结良缘!”

    这是西市戏园在这里拉生意,虽然有各家的夫人们喜爱,雅间生意不错,可大厅生意淡,寻常百姓舍不得六文钱去看戏。

    街上,又有几位女冠抱着佛尘,正一家挨一家的化缘,“小青观要建道观,缘主许份香火钱罢。”

    有商家问道:“我们以前怎未听说小青观?”

    这不是还没建起来。

    要建观,就必须得有钱,没钱就是在四下化香钱。

    小女冠揖手道:“我们从西魏青城山而来,原携数万银钱,被师父一路施给途中百姓,着实没钱了。”

    “你说的师父可是灵素道长?”

    小女冠忙道:“正是。”

    这年头,建一座道观不容易。

    董柯唤了小二,取了一张银票来,“我柜上只有这么一张银票,你且拿去吧,家母最信道佛,你说了你们建观之处,改日我再让内人送些银钱过去。”

    灵素道长乃是一个女冠,听说在西魏有些名头。

    永乐邑有幽兰寺,再建一个道观就算齐活了。

    两个女冠收好银票,生怕被人抢了去,董柯道:“这是永乐邑,你就是把银子丢在地上,也不会有人拾捡。”

    正说话,王家的车队里头,伸出一只素白的手,一把银锞子撒了出来。

    “有人的银钱丢了!”

    几个小二、百姓从地上拾起,又汇到一人手里,由着其间年纪最大的追上前方的马车,“赶路的公子,你的钱掉了!”

    掉了?

    来还钱的百姓憨厚一笑,将一捧银锞子递到赶马的车夫手里,“还给你家公子。”

    “土包子,这是本公子赏他们的。”

    叫他们土包子,这些新来的就是尊贵人了?

    赏钱,他们可与好些缺胳膊少腿的乞丐不同,这种人可以乞讨为生,他们健全可是视乞讨为耻。

    “公子说赏我们钱?我们永乐邑的百姓皆是凭本事吃饭,农户以耕作为生,猎户以狩猎为生,便是茶农以养茶制茶为生,渔户以打渔为生,这砖瓦匠人以修房建屋为生,不知公子以何为生?”

    这人个头不高,肤色略黑。

    几个帮忙捡钱的小二昂首挺胸,“我们以在茶楼里跑腿为生,郡主说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人做,这是我们的工作,就与农户耕作一般,靠劳动赚钱吃饭,乃最荣耀。”

    一来就被百姓们给训斥,这不是丢脸?

    王玄龄回眸轻喝一声:“五郎又在胡闹,快收了他那套目中无人的傲气。王灼便在此县,让他瞧瞧真正的俊杰是何风度?”

    那汉子继续道:“公子是靠家中富裕为生,不知公子除了依仗家中还有何本事?在我们永乐邑,便是有本事的小娘子,只要能养活家人、自己,那也是受人敬重。”

    一个靠家中银钱为生的公子,居然瞧不起他们,拿着不是自己的银子撒出来赏人。

    董柯看着言辞振振的汉子,笑道:“这回好了,遇到杨造林的侄儿,他可是农家学派弟子,上回在辩会上就属他口才了得。”

    农家弟子,陈蘅说要百家齐放,郡主花园的河东就形成几大流派:农家派,认为农才是根本,以杨造林的侄杨归农为首;墨家派,由匠人弟子组成,领首不是玉司工,而是新迁入本县的一户书香门第公子;法家派,自然不是张司法,而是本县的典狱大人,认为应该以法治县;还有商家派,主要说商可盘活经济,这一派的领袖人物是董柯、沈掌柜等人;又有儒派文士,认为儒派当属第一

第533章 流派(三更)() 
(续上章)又有儒派文士,认为儒派当属第一

    最后,还有人拉了佛家弟子去辩。

    几大流派的人,一到开社时,就在那儿辩论,不知几时从最初的书画、诗文就变成了几大流派之间的较量。

    杨归农立在马车外,硬是要与王公子辩驳一番。

    王五郎气恼不成,他不过就是好心赏了一把银锞子,怎么就招惹这人,几句话下来,这人不是找岔,还能引经据典说出一番大道理,王五郎硬是说不过杨归农,被说得面红耳赤。

    杨归农问:“阁下哪个流派的?”

    “流派?什么流派?”

    “我们永乐邑有八方馆,位于郡主花园河东,现有农、墨、儒、法、商数家学派弟子,常与我争论各派优势所长,在下乃是农派弟子杨归农。”

    王五郎道:“在下儒家。”

    “荣国公自称儒家,却也兼修农家、墨家、法家与商家,每次一辩论,他就尽和稀泥,你兼修哪派?”

    这永乐邑都是什么怪地方,当这里是战国时期,还有这么多派别。

    农派,不就是农夫,居然还做起学问,自称是农家弟子。

    王五郎道:“你自称农家弟子,不知有何本事?”

    杨归农指着周围的群山,“三年以前那些山皆是荒山,是我伯父带着乡民植树造林,变荒山为良田,变沙滩为耕地,不仅是在永乐邑,就是放眼整个天下,我农家弟子最能造福一方,当是各家之首。我瞧你还算虚心,有心收你为弟子!”

    董柯忍俊不住。

    沈掌柜环抱双臂,“杨归农老毛病又犯了,自认为农家弟子天下第一。”

    带着一群种地又会识字的后生,自称农家弟子,非要与他们一争长短,偏又有几个经商的子弟不服输,非要与他们打口水仗,吵得八方馆每次跟个大菜市似的。

    王五郎道:“你自称农家弟子,不是你变荒山为山林耕地,是你伯父,你有什么好得意的?”

    杨归农被他一刺,觉得这话颇有些道理。

    “你瞧不起人,你等着,明日我就带着我的弟子上山造林垦地,让你瞧瞧我杨归农不是只凭一张口说话。”

    不远处的茶楼上,陈蘅站在窗前,冯娥、张萍、杨瑜亦是瞧了几眼。

    韩姬道:“王玄龄众多子孙里头,唯以其嫡孙王五郎才华最高,此人恃才傲物,目下无人,性子与成亲前的莫恒之有过之而不及。”

    就是一个更张狂,更目空一切的人物。

    冯娥道:“我与灼郎订亲后,瑯琊王氏那边曾有人来信,皆与大房交好,想来永乐邑定居。”

    陈蘅问:“瑯琊也乱了?”

    “贼匪闹得最凶,瑯琊府衙被贼匪闯入,太守被杀,太守的妻女被贼匪所辱,王氏族人团结,虽保住了家业、族人却已损失不小。虽击退贼匪,可贼匪退离时劫走不少城中世家的女郎、夫人。王氏族中好些人想来永乐邑,唉,这天下,到底都乱。”

    王家来永乐邑其实就是躲避战乱。

    那些人也不知怎的就知晓王灼这里,还知道王灼与永乐郡主能说上话,想走了门道过来定居,说是定居,只怕待天下太平,自是会离开。

    杨瑜道:“天下乱了,陛下与太子不出兵平匪,却把眼睛放在对付世家上,像广陵莫氏这样的大家族,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分成数支。听说洛阳、咸阳一带的世家亦随之效仿,纷纷分支。”

    鸡蛋不能存放到一个篮子里。

    长孙氏、萧氏覆灭就是前车之鉴,洛阳的世家也有自己的顾虑。

    近来陈蘅又收了几份帖子,皆是各地世家递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