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变了许多人,正所谓“化缘有缘”。可见,化缘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呀。
有很多朋友,希望自己有福报、有功德,可是正所谓要广结善缘,你不结善缘,又如何能有成就呢?即便我们做不到像昭引禅师那样,也应该用平和、感恩、利生的心怀来面对他人啊。
skbshge
第二十一章 摩尼珠()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上说法之前,手里拿了一颗摩尼宝珠。他问正在听经的四大天王说:“你们看,我手上的摩尼宝珠是什么颜色?”
四大天王看了以后,广目天王说是青色的,多闻天王说是黄色的,另外两个天王,一个说是赤色的,一个说是白色的。
佛陀把宝珠收回再摊开手掌问道:“你们现在看我手中的这颗摩尼宝珠是什么颜色?”
四大天王不明白佛陀的意思,不约而同地答道:“佛陀,您手中根本就没有东西。既没有摩尼宝珠,哪里还有什么颜色呢?”
佛陀道:“我将一般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我把真正的宝珠呈现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
四大天王听了以后,深有所悟。
这个故事里所谓的摩尼宝珠,是指我们的真心、我们的佛性,以及原本幸福安乐的心灵。可是呢,世间众生忙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顾着自己的亲人和家庭,整天为了财富名利和地位而忧心忡忡。我们总是追求外在的物质,而没有好好开掘内心的宝藏。纵使你有良田千顷、豪宅百座,可真正的财富始终在我们心底啊!
所以说,禅不必向外探求,更不必把快乐、幸福与名利、地位相挂钩,你只要瞧瞧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不是真正的平和、安宁,就会知道自己是贫穷还是富有了。
skbshge
第二十二章 不做传声筒()
从前,有一位参禅的学僧去拜访铁舟禅师,请求铁舟禅师讲解《临济录》。
铁舟禅师说:“要听《临济录》,最好去找圆觉寺的洪川禅师。”
学僧回答道:“不,我已经听过洪川禅师的讲述,您是天龙寺滴水禅师的真传弟子,我一定要听听您的讲解。”
铁舟禅师再三推辞不得,只好带着这位学僧到一处练武的场地一起练武,直到两人全身汗如雨下才停下。练武以后,铁舟禅师带着学僧回到原来的法堂,一面擦汗,一面微笑着对学僧说:“怎么样?我的《临济录》讲得如何?”
学僧一听大惊,铁舟禅师只跟自己练了一下武,何曾讲过《临济录》啊?
铁舟禅师继续问道:“问你话呢,我的《临济录》讲得如何?”
学僧不得已回答道:“禅师的《临济录》难道就只是一套剑谱拳术吗?”
铁舟禅师这时才开示道:“《临济录》绝非纸上谈兵,更不是从语言口舌上可以去了解的;至于家师滴水禅师的讲解,我更无从学起,再说,我也不是传声筒啊。”
学僧听了以后,很不以为然地说:“照禅师的说法,历代祖师大德,他们传法传心,却不也成了传声筒吗?”
铁舟禅师进一步告诉学僧:“传法传心自是传法传心,传声筒自是传声筒。”
不做“传声筒”就是禅者独特的风格。人云亦云,这是鹦鹉禅,与传法传心是两回事。
我的小徒弟也曾问我,为何不在微博上给大家讲讲佛法、禅道?我的天!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不离佛法啊!虽然看起来很生活化、大众化,可这毕竟是我自己消化了的智慧,所以,我希望各位朋友也能在自己消化过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告诉别人,而不是人云亦云。
skbshge
第二十三章 打坐非禅()
刚才和几位朋友说起禅,其实禅有好多种。当我们身体出现疾病时,我们就希望修一种健康禅;当我们忙于琐事,太过疲累时,我们就希望有一种禅法能恢复体力。可是,有的人对禅的认识并不深刻,他们觉得,修禅就一定要打坐。我现在给大家讲个关于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事,相信大家对参禅的认识会有一定改观。
在古时候,有一位官员叫薛简,他曾经向六祖惠能大师请教:“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我们如果要开悟,必须要参禅入定,请问禅师,您有什么高见?”
六祖大师回答说:“道由心悟,岂是仅仅通过打坐就能开悟的呢?”
参禅是为了明心见性,要达到心地豁达开悟的境界,哪里是在打坐,这分明就是在悟心。如果心灵不能开悟,那么怎么打坐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六祖惠能曾经说道:“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行住坐卧、搬柴运水、扬眉瞬目、一举一动,这都是禅,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禅融入生活中,能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禅趣。枯坐不能成佛,我们在生活中觉悟自己的真心,这才是参禅啊!好比我那不成器的小徒弟,即便他看动画片、看漫画、逗小狗,其实也有禅趣在其中啊。
skbshge
第二十四章 我有你呀()
佛光禅师住在传灯寺时,跟随他学禅的徒众很多。有一天,佛光禅师开讲禅门法要之后,一个弟子向禅师禀告说:“老师,生死事大,要了生脱死,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故弟子想跟您请假,到灵岩念佛道场去学念佛法门。”
佛光禅师听了以后非常欢喜地回答:“你去学习净土念佛法门回来,能让我们传灯寺佛声不断,使我们的道场真正如莲华世界。”
他刚说完,另一个弟子合掌禀告说:“老师,戒住则法住,佛门没有比戒律更重要的事,所以弟子想请假到宝华山学戒堂去学戒律。”
佛光禅师听后,仍然非常欢喜地说道:“很好,你学律回来,能让我们的道场及大家都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真正成为一个六和僧团,真是太好了。”
话刚说完,一个很年轻的弟子也顶礼说道:“老师,我想学道最要紧的就是即身成就,弟子思前想后,想到西藏学密去,要即身成佛。”
禅师听后,淡淡一笑,说道:“很好,很好,密宗讲究即身成佛,你如果学密回来,影响所及,我们这里一定有很多人当身成就*身。”
此时,在座旁的侍者非常不满地说道:“您可是当今一代禅师啊,禅是当初佛陀留下来的以心印心的法门、成佛作祖的法门,没有比学道参禅更重要的事;他们应留下来在您的座下与您学禅,以期直指人心、明心见性才对。您老怎可鼓励他们到其他地方去参学呢?”
佛光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道:“我还有你呀!”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不专心做一件事情,总是“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在耗费了很多精力之后,他们还要说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自己到头来什么也没得到。其实,他们真正应该反省问问自己,自己不专心做事,这又能怪谁呢?某个小徒弟,我说的就是你!
skbshge
第二十五章 禅即生活()
峨山禅师在月船禅师那里修行多年并得到印可,月船对他说道:“你是个禅门法器,你的成就也会很高。今后,你应该发心再去亲近更多的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因为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是禅者的修行。”峨山把师尊的叮嘱牢牢记在内心。
这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某地开讲《碧岩录》,便赶到此处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看了以后却说:“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我真被你的臭气熏到了。”说完便命人把峨山赶出去。
峨山不服,再三请求,都被拒绝。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和白隐禅师没有缘吗?他看不出我已经对禅有心得了吗?或许白隐禅师在考验我吧!他又再鼓着勇气去叩见白隐禅师,说道:“前几次都因为弟子的无知触犯了您,愿您慈悲我,我一定虚心接受。”
白隐禅师说道:“你虽担了一肚皮的禅,可是到了生死岸头,也难解脱。如果你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所谓‘只手之声’,就是你去参一只手所发出来的音声。”
峨山禅师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三十多岁时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后来大振白隐禅师的门风。峨山年老时,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可怜,便道:“禅师,您年纪已经这么老了,门下有那么多的弟子,为什么您还要亲自辛苦做这许多杂务?”
峨山禅师道:“年老的人不做,那要什么人来做呢?”
信徒说道:“年老的人去修行就好了。”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也学会在生活中实践禅的智慧。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日常生活与修禅悟道截然分开。当然,这个话题我之前也说过好几次了。可是,你们真的能在黄檗禅师的开田耕种、沩山禅师的合酱采茶、临济禅师的栽松锄地、仰山禅师的牧牛之中觉悟到禅法吗?
真正的禅道不脱离世俗,真正的幸福也从不脱离生活。一切都到生活中发现吧,生活是启发我们开悟的最好导师!
skbshge
第二十六章 护贼度贼()
有一天晚上,残梦禅师正在方丈室读经时,突然听到墙壁上有声响,他猜想可能是有小偷光顾,于是就叫醒徒弟,说道:“你拿一些钱给那位凿墙的朋友吧。”徒弟走到邻室大声说道:“你不要把墙弄坏了,我给你一些钱,你走吧。”小偷一听吓得转身就逃跑了。
残梦禅师以责备的口气对徒弟说道:“你怎么可以大声吼叫呢?一定是你的声音太大了,把小偷吓跑了。他钱也没有拿到,就这么跑了,这么冷的天气,可能他还没有吃晚饭,你赶快追上去把钱拿给他。”这个小徒弟没有办法,只好在寒冷的深夜里到处寻找那个不知躲在何处的小偷。
同时代,还有一位安养禅尼,半夜遭小偷行窃,唯一的棉被被偷走了。安养禅尼没有办法,只好把纸盖在身上取暖。小偷在惊慌之间,被安养禅尼的弟子撞见了,仓皇地将偷到手的棉被遗留在地上。徒弟们捡到师父的棉被,赶紧送回师父的房间。只见安养禅尼身上盖着一堆纸,缩着身子,直发抖。
安养禅尼看到被送回来的棉被就说道:“哎呀,这条棉被不是被小偷偷走了吗?怎么你们又把它送回来了呢?既然是小偷偷去了,那就是他的东西,赶快拿去还给他。”
弟子无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逃到很远的小偷找到,表明师父的意思,坚持把棉被还给小偷,小偷受了感动,因而皈依了佛门,从此改邪归正。
残梦禅师和安养禅尼的慈悲和推己及人的爱心,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其实真正禅悟的人尽管不能像佛陀割肉喂鹰、舍身喂虎那样,也应该有一颗推己及人的爱心和慈悲心。
所以,我们参禅学道,可不要修出一颗自私自利的心哦!慈悲善良的人,幸福永远跟着他,嘿嘿,不信你就试试吧!
skbshge
第二十七章 个人承担()
杨岐方会禅师少年时机灵聪明,在湖南潭州道吾山出家,阅读经典又过目不忘,所以很快就积累下很多知识。他追随慈明禅师很长一段时期,自愿负责监院的工作,虽然过了十年,但未能有所省悟,每次请求参问,慈明禅师总是回答道:“你的工作繁重,以后再说吧!”
后来有一天他又去参问,慈明禅师说道:“监院以后的儿孙满布天下,你急于悟道,忙什么呢?”
有一天,慈明禅师外出,忽然下起了雨,杨岐在小路上遇到他,就拉住慈明禅师说道:“师父!您今天必须说给我听,不说我就不让您回去。”
慈明禅师说道:“你如果要知道这个事,一切便休。”话刚说完,杨岐忽然耳中轰然一声,心中忽觉阳光一闪,即刻大彻大悟,跪拜在雨地上,叩头说道:“至今一切便休,至今一切便休!”
有一天,慈明禅师上堂说法,杨岐禅师出众问道:“‘幽鸟语喃喃,辞云入乱峰’时如何?”
慈明禅师说道:“我行荒草里,汝又入深村!”
杨岐禅师又说:“万事虽休,更借一问。”
慈明禅师便大喝一声。杨岐禅师反而称赞道:“好喝。”
慈明禅师又喝,杨岐禅师也跟着喝。慈明禅师连续喝了三声,杨岐便顶礼三拜。杨岐禅师礼拜后,诚恳地说道:“师父,这个事必须是个人才能承担!”
慈明禅师听后拂袖便行。
慈明尊者不肯为杨岐说破,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