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永恒仙尊 >

第829部分

永恒仙尊-第829部分

小说: 永恒仙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导思想,恐怕各家各门都会趁此时机将自己的教义转化为人族精神思想宣扬出去。我截教虽然式微,但好歹也是名门大教,今须早做准备。你可将仓颉与伶伦叫来,他二人在人族之中颇有威望,可传我教。”

    六耳猕猴领命去了。

    少时,仓颉、伶伦来到。

    慕白元神之躯便将欲叫二人隐匿仙踪,混迹人族之中传道的想法说了。

    二人欣然领命,当下慕白元神之躯施展大法,为二人破开地星与四大部洲之间的禁制,将二人送到了人间界。

    几乎就在同一时间内,巫、妖两族、血海阿修罗族也都有人偷偷打开禁制,将本族中人送了一两个入人族传道。

    当然,人族之中三皇五帝的治国方略也有保存,传自神农氏的农家学说、百药之学,传自伏羲的阴阳家学说,更多的却是传自黄帝的学说,林林总总不下十门之多,这些学派也渐渐兴盛了起来。

    仓颉入了人族,他虽了于世情,明知天地至理,但一向不善与人言语交流,只愿述之文字,在人族之中转了许久,竟是渺无头绪。

    最后只得传下一支文道笔、一支春秋笔。

    将春秋笔传与当时鲁国的一名史官,为历代史家记事传世之宝;文道笔埋于一处高岗,为后世书法一脉镇压气运之器。

    当下仓颉见无事可做,便自行回了四大部洲向慕白元神之躯复命。

    伶伦到了人间,因西周礼乐治国,宫廷之中所谓大雅、小雅之声甚多,伶伦听之直皱眉头。

    暗道:难怪要礼崩乐坏,这音乐本是抒发胸臆、给民安乐愉快的。今却将之奏得规规矩矩、千篇一律、严肃认真,不免失了真意,丢了感情。

    当下伶伦暗笑,径去天下间寻访有缘传道之人。倒还真的给他找到了两名,正是俞伯牙和钟子期。

    伶伦大喜,便即化身为一名老乐师,将乐道传与二人。

    二人与伶伦相谈,也对伶伦在音乐上造诣惊为天人,遂欣然拜师。

    伶伦收了二徒,传下道统,心中满意,也回了地仙界向慕白元神之躯复命。

    慕白元神之躯看着二人相继归来,听其如何传道,不由哭笑不得。

    这哪是传道,分明就是不折不扣的教徒弟嘛!虽也有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但那都是行业道德,比如史家的秉笔直书,比如书家的心正则笔正,虽都是至理名言,足以传后世,但都太偏门了,不足以让举世奉行。

    当下慕白元神之躯知道二人也尽力了的,况且这也算为截教开辟了门路,光大了教门。慕白元神之躯心下虽觉得有些不太理想,却也转念便接受了下来。

    对二人慰勉了一番,吩咐他等下去休息。

    心中自思:看来此事还得我亲自出马,方才能行。

    于是慕白元神之躯驾云直往金鳌岛而去,寻了一众同门一同编撰截教道藏,加上岛中原有的典籍,共得书八千余卷。

    慕白元神之躯乃择其中可以外传的八百卷带回流波山,吩咐了六耳猕猴、仓颉、伶伦等看守山门之后,径自破开人间界与地仙界的禁制,化一道流光入了人间。

    且说太清境太上老君因人间礼崩乐坏,阐教治国思想已然行不通了,人间大乱,征战兼并不休,故而对各家偷入人间界传道的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人间依旧混乱不休,太上老君不得已,只得分了一缕元神,化一团紫气径入人间界投胎为人,传下无为而治的治世理念。

    一边也约束各家各派传道之人,不得放肆,至令人间更添杀戮。因妖族与巫族都只在人间界寻找本族的新生代成员,并未有思想传世,故而老君也不理会,只将阿修罗族传下的杀戮之道一举封杀了。

    那阿修罗族传下杀道,立下镇压教义之宝:七杀碑!直言世间无不可杀之人。正所谓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是为雄中雄。

    这样的教义,老君如何能忍!直接将那传道的阿修罗族化为灰灰了去,只是可惜七杀碑却没有能够找到,最终隐没,终是埋下了祸患。

    慕白元神之躯来到人间界,也不先去拜见老君,径自化身为一普通人族形象四处寻访有缘。

    忽一日,来到一处山谷,但见山川形胜,灵气沛然,隐隐有五彩之光闪现。

    慕白元神之躯大奇,降落云头观看,却见此间有一人隐居著书立说。

    慕白元神之躯观望良久,叩门问道:“我乃游学士子,今路过此山,迷失了路径,敢问隐士此山何名?往鲁国怎么走?”

    那人开门应答,慕白元神之躯见之生的清奇古貌,体格健壮如猿,面上却是朦胧一片,看不清面相究竟如何。

第1108章 见老子() 
慕白元神之躯大惊,心知此人要么是以秘法蒙骗了天机,乃是天命遗漏之人;要么就是对大道的领悟到了一个极其高深的境界,已经达到了心境返璞归真的境界,故而面相不显。

    当下慕白元神之躯运起目力查看,见其并无什么道行修为在身,心下便知道此人是属于后者。

    不由心中大是惊叹,暗道此人能仅凭数十年阅历,遍查人间百态而将心境修炼到这个地步,以其年龄而言,如此修为直可追当年造字时候的仓颉了。

    当然,他与仓颉还是有不同的。

    仓颉造字,包罗万象,不只悟透了人之一字,还将天地万物俱都悟透了,因而仓颉造字,泄尽天地之密,引得鬼神夜哭,那是何等修为?

    此人自然是远远不及的。

    不过一法通而万法通,此人看破了世情,心境修为也近于圆满了。

    人族之中自有绝少数天资绝顶之人不过百年功夫便能将心境完满,几近于道,从而为大道所认可,直接肉身成圣,此人看来便距此不远了。

    当下慕白元神之躯心中惊叹,面上却不动声色。

    只见那人一双看破世情的眼睛盯了慕白元神之躯片刻,面上也闪过一丝惊讶,当下敛容答慕白元神之躯之言道:“此谷名为鬼谷,老夫也便自号鬼谷子。你既是游学之士,今日天色已晚,山野之间露宿不便,请入内稍息,容老夫奉茶。”

    慕白元神之躯闻言更是惊叹,知道今番捡到了个宝贝,当下随之入内,安坐堂上。

    鬼谷子也不以为意,径自奉茶相待,二人相谈片刻。

    鬼谷子方才笑道:“观尊客言行,不是邪恶之辈!今至我家不知究竟何事?”

    慕白元神之躯心知鬼谷子见微知著,自己说是游学,身上却没有半点行礼之物,岂能不惹人怀疑。

    当下笑道:“我其实并非凡人,今混入人间,实有要事待办!”

    鬼谷子面上一副了然之色,神态自若地抿了一口清茶,方才一脸热切地望着慕白元神之躯道:“老夫今五十有六,尝听闻乡间百姓传说山精海怪之事,心下也颇为好奇,不知尊客可否让老夫开开眼界。”

    慕白元神之躯陡闻此言,噗地将嘴中一口清茶喷了出来,指着鬼谷子大笑道:“你以我为普通妖怪耶!哈哈哈,贫道虽不是凡人,却也不是你口中的什么山精海怪。我观你也有几手道术在身,想来你先辈之中也有道门中人,难道不知三百余年前的天地与现在不同么?”

    鬼谷子闻言面上现出惊愕之色,双眼灼灼地看着慕白元神之躯道:“老夫祖上确实曾修道法,不过只学得皮毛法术,未闻大道。先祖常以此为憾,谓法、术、道三者,道乃根本,术只是手段。今未闻道,只得术,失其本源也!终不能成仙了道。今尊客既说自己不是妖怪,又知三百年前事,莫非,你便是得了大道的神仙?”

    慕白元神之躯看了看鬼谷子,索性显出真身道:“现今人世界道已不闻,唯术流传,皆是些请神画符之小道,所谓道士,皆成术士也!然术之一道,极难以之修成逍遥神仙之体。我来人世间实为传道,今你与我有师徒之缘,你可愿拜我为师,修习无上大道?”

    鬼谷子闻言,欣然同意,当即行了拜师之礼。

    慕白元神之躯乃将道藏八百余卷尽数付与鬼谷子,令其用心研读,又将截教修炼之法传下,取了一颗仙丹为鬼谷子筑下道基,看看其修炼之途已步入正轨,方才告诫道:“因你我乃是师徒,我方将修道之法传授。然三百年前各方修士早有约定:修道者不得干涉人间之事。故而我截教教义思想自可以广为弘扬,但修仙了道之法切莫轻易外传。”

    鬼谷子拜服领命,慕白元神之躯乃道:“你心境修为已然极高了,今又得了缘法,想必百年之内便能霞举飞升。等你到了地仙界,为师自然接你上山。我流波山乃是圣人门下,你只管安心传道,弘扬我教大法,余者皆不必顾虑。”

    鬼谷子领命道:“老师这是要走了?然则弟子既是传道,该传何种教义思想?”

    慕白元神之躯道:“我截教教义包罗万象,概括起来讲,便是众生平等、有教无类八个字。教中上下均是重仁、重义之辈,主张兼容并蓄,不拘常格,与时俱进。唔,其他具体阐述皆在那八百卷道藏之中,你只需用心研读,必有所得!其实你本就见识博大,只要在你宣扬的治国思想中以这些为基础便可以了。为师不能在人间界久待,就先走了。你要用心传道,他日你我自有相见之时。”

    言罢,驾云而去。

    慕白元神之躯别了鬼谷子,心下也颇为得意。

    鬼谷子啊,就这样忽悠到手了!他可是一手开创了纵横家一派,并且与兵家、法家、阴阳家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物啊?而且、似乎、好像还是一个颇为长寿的人物。找到了鬼谷子,今番传道之旅便算走了一半了。

    慕白元神之躯见道统传承有望,心情也颇为轻松,自思既然到了人间界,还是得往周朝拜见一下老君的化身。

    当下驾云来到周都,但见城池上空有一团紫气笼罩,紫气旁边又有一团五色云气凝结不散。

    慕白元神之躯见了认得是孔宣的五色神光产生的异象,不由心下皱眉,暗道怎么到哪里都能遇见他!

    慕白元神之躯心下不喜,却也并不离开,反而径自进城来到老君府邸,对门房道:“烦请通报你家老爷,故人慕白拜见!”

    那门房道声:“稍等!”随即进门通报去了,不一时回转道,“老爷请你进去,跟我来吧!”慕白元神之躯遂随之进了老子家门。

    且说正当西周礼崩乐坏,天下兼并战乱不休,地仙界各方势力纷纷在人族之中传道之时,西方极乐世界中接引、准提却在加紧消化着封神之战时获得的巨大成果。每日对着收去的截教三千精英大阐佛法,晨昏正午各一遍,每次都大吹法螺,开坛讲法无不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异象纷呈。三千红尘之客见离去无望,接引准提所讲之佛法又的确宏大深远,心内倾慕者也越来越多,陆续有起身接收接引佛法灌顶,转道为佛的。

    另外地仙界各类修士投奔西方的也是络绎不绝。当是时也,接引准提二人忙着消化整合自身的实力,以待来日之大兴,也就没有遣人进入人间界传道。西方教中有两大证道法门,一是接引的大宏愿证道,一是准提的梦中寂灭证道。

    大宏愿证道要发愿之人的能力足以完成誓愿,天道方才会相机给与承认,降下功德。而梦中寂灭证道却是要以大法力演化掌中佛国,甚或是一方世界,以一人之心力亲身感受经历亿万众生各自不同的悲欢离合、人生际遇,以此锤炼心志,达到身与天地合的境界,方称大圆满。前一法对自身实力和机缘的要求极高,后一法却对自身实力和心境修为要求极高,这其中凶险绝伦、稍不注意便是走火入魔、魂飞魄散的下场。

    接引准提对着极乐世界越来越多的徒众们传道,忙的不亦乐乎。内中却有一人颇有些神思不定,此人正是孔宣。因得知人族之中各方均在努力传道,故而心有所感,自觉自己机缘已到,当下又听了接引大宏愿斩尸之法,当即发下宏愿,教化众生,立时天道感应便给他斩出了一尊善念化身,这善念化身偷偷出了极乐世界,径往人族之中转世为人,渐渐长大,便开始宣扬自己的治世思想,世人皆称为孔子。

    先是,孔子从截教思想中取了重情重义的教义转化为仁义治国的思想,奉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然而收效甚微。

    及其三十余岁,未能显于当世,于是往周拜见老子。

    老子见其果然得了天道眷顾,乃引其参观了周朝礼乐之制,引荐了大夫苌弘。

    苌弘将礼乐治国之道传与孔子,于是孔子得了阐截两家之长,自觉颇有所得,乃向老子告辞,正巧慕白元神之躯到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