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仙尊-第8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忧!”
柏鉴听了,方才上台听封,却直立不跪。
姜子牙一手持杏黄旗护身,一手持打神鞭大叫道:“柏鉴跪听玉虚宫封号!”
柏鉴看那打神鞭厉害,转头看向慕白元神之躯。
慕白元神之躯心内也自愤恨,暗道:“今日原始天尊圣人当面,好汉不吃眼前亏,还是要先且让过他。”遂对柏鉴微一点头,柏鉴这才跪听。
当下姜子牙因柏鉴曾为黄帝总兵官,身份不同,封了个八部清福正神首领之职。
柏鉴听封谢了,顿时得了神道法器百灵幡。
随后三山五岳正神、火部、雷部、瘟部、水部、太岁部俱都分封完毕,麻姑也在瘟部任职,位在吕岳下,水部由黄龙真人为主。余者尚留斗部、群星恶煞及一众零散神仙未封。
姜子牙却放下金册,道:“今伯邑考与姬发均是文王嫡子,为争位而各据一方,至令天下悬望,众生遭刀兵之灾。为正人皇之位,理清天地纲纪,人间伦常,特命清福神柏鉴将伯邑考并姬发一并领上封神台,听先文王姬昌亲指储君之事。”
众人闻言,俱都惊奇。
少时,柏鉴驾云将伯邑考并姬发二人领上封神台。
姜子牙连忙拜见了姬发,口称:“大王圣德!今日冒犯,死罪,死罪!”
那边慕白元神之躯身后申公豹也自抢出,对着伯邑考拜称大王。
柏鉴又去台下将姬昌引进台上,姜子牙与申公豹又是一通拜见。
原始天尊自施法将姬昌散乱的魂魄归正,姬昌这才从浑浑噩噩中醒来,与伯邑考、姬发、姜子牙、申公豹等父子君臣相见,俱各痛哭。
姬昌听了前因后果,看了看伯邑考、姬发二人,见伯邑考一脸孺慕之情,姬发面上虽也激动,却不时有焦虑之色闪现,显然非常在意王位属谁。
当下姬昌心下暗叹,乃道:“我死乃是天命,不与他人相干!今你二人竟因此而生隙,至令生灵涂炭,岂是兄弟同胞之情?我意已定,姬发有王霸之器,当今乱世,当以姬发为继嗣。然伯邑考乃是长子,可裂土称王,世代相替,姬发亦不得擅自黜免。你二人从此之后当和睦相处,不得再相攻伐!”
伯邑考醉心音律,本不在意权利之争,闻言并无异议,当下二人领命,由柏鉴送他二人回去了。
姜子牙复又开始册封斗部正神,因此部群星恶煞绝大多数都是截教门人,当下点了金灵圣母上台,封为坎宫斗母正神,为群星之首。
金灵圣母无奈,也只得听封。
第1105章 地球()
当下大封星君,慕白元神之躯门下黄天祥、雷震子、苏全忠俱都在内。
姬昌为中天北极紫微大帝,即紫微帝星。
阐教门下上榜的一众普通门人如邓华、萧臻、李常等人也都在斗部,为群星恶煞,另有杨戬等阐教三代门人也入斗部填了些缺位。
另封太乙真人、赤精子二人各为一方天帝。
只有二十八宿星官,实在难封,不得已之下,只得随意在台下指了二十一名截教门人,加上慕白元神之躯身后二十八宿大阵之中的七名弟子,共成了二十八宿星官,其中便包括奎木狼,亦是肉身成圣。
如此分封完毕,十五个名额便去了十一个。
当下姜子牙又封了赵公明为财运正神,碧云仙子、琼宵二人与碧霄共为感应随世仙姑。
随后又是元帅、将军、西方护法、五方豆神等等一大通,及至将飞廉、恶来封了冰消瓦解之神。
姜子牙把手中玉符金册一放,手中挥舞打神鞭大叫道:“截教流波山门下申公豹上前听封!”
申公豹闻言一惊,随即嘿嘿一笑,上前跪听册封。
姜子牙道:“敕封尔执掌东海、朝觐日出、暮转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复始,为分水将军之职。还不领命谢恩!”
申公豹听得心下一紧,暗骂这姜子牙也封得太狠了,一天到晚、一年四季竟无片刻休息之时,况且还要周而复始,如此哪还有片刻安宁?
心下不忿,谢了封诰,起身便讥讽姜子牙半生修行,到头来一场空,还不是得坠入轮回!
因笑道:“你既封神,何不将自己也封个肉身成圣,如此岂不免了轮回之苦!否则你若万一投入了畜生道,来世你那玉虚宫圣人可就认不得你了!”
且说姜子牙封神,以流波山门下柏鉴始、又以流波山门下申公豹终,先折柏鉴立威,后辱申公豹出气。慕白元神之躯虽知这本就是原本该他二人的封号,心中却也着实不太舒服。但看看封神之劫马上就要结束,也只好暂且忍一忍,挨过这段再说。
当下封神完毕,慕白元神之躯等截教门人也不等姜子牙将最后的敕词念完,径自腾云驾雾离开,齐回金鳌岛去了。
众人到了金鳌岛,入碧游宫,各自寻位置坐下。就听赵公明道:“今日封神,贫道与金灵圣母、两位妹妹俱有封诰,日后便当掌理职司。看来今后广开山门,传承教义之事只得落到慕白师弟、无当圣母、羽翼仙你等三人身上了。”
慕白元神之躯连道:“自当尽力,师兄放心!”
众人俱在金鳌岛中商议,此时的元始天尊却手捧封神榜和太上老君一起上了紫霄宫,向鸿钧道祖交旨。
二人见了鸿钧道祖,拜倒:“弟子奉命主持封神,今已完成,所封八部三百六十五路周天清福正神,八万四千群星恶煞俱已全部归位。请老师查验!”
鸿钧道祖只淡淡地点了下头,示意原始与老君二人坐下,这才缓缓地道:“自人族出世至今,历三皇五帝,夏商两朝,几经治和、乱离,已积累了足够自立的经验和能力。大道分天地人三才,人族身为天地主角,不可久在仙神两道修士的羽翼护佑之下,必使之完全独立,成为真真正正的天地主角方才使天地人鼎立而圆满。”
太上老君执掌人教,当下问道:“如何才能使人族真正独立!”
鸿钧道祖道:“如今仙凡两道混居,凡人慕仙道神术、修士慕人间荣华,至令仙道领导人道。凡人所遇事,不论大小贤愚对错,尽皆祷告于神灵,求的庇佑,此非人道自立之真意。若要人族独立自主,首先便要仙凡分离。具体如何,你们几位圣人商量着办吧!”
太上老君与原始天尊领命,自思:若要仙凡分离,便要分别约束修士与凡人。但天地如此广大,散修、西方、道门、妖族、血海阿修罗、九幽鬼道等等互不统属,况且凡人中也有许多与修士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如何才能使仙凡两道分离?
二人思虑良久,就听老君道:“只今最好最省心的办法便是将仙凡两道分隔两地,断绝之间的联系,则百十年后,人族将不复知仙道为何物,自然便仙凡分离了。”
原始天尊闻言喜道:“此论甚高!然四大部洲修士处处可见,该将一众普通人族分置何处?”
太上老君笑道:“天地间自有许多星辰列张,几次天地大劫,洪荒大地分崩离析,飞出许多版块游离在星空之中。今人族经历天地大劫,所余不过数百万众,便将之一并移入一颗适合生存繁衍的星辰之上,从此设下结界,禁止修士随意前往走动,放任人族自行成长壮大。则人族自立可期也!”
原始天尊闻言点头道:“若有朝一日人族能凭自己的本事跨出所居的星辰,回到四大部洲,则人族方可谓真正独立,成天地人三才鼎立之势。”
当下二人计议定,自去紫霄宫禀报了鸿钧老祖。
洪钧老祖也点头认可,乃发下法旨,诏女娲娘娘、接引、准提等一并到紫霄宫,通天教主也出。
六人领了道祖法旨,自去天地间寻访最适合人族身存繁衍之地。
最后,选中了一颗蔚蓝的星球,一应布局山川海洋竟与四大部洲极为相似。
六圣大喜,当即达成了共识,共同施展大法力于一夜之间将所有普通人族及其建筑、生活、生产工具等全部移到了这颗蓝色星球之上。
圣人大法,非同凡响,众人一夜之间转换了生存环境,却都懵然不知。
有少数心智聪慧,学识渊博之人通过查看星象及山川走势,发觉了不同,最终却也无法解释,只得自行修改了天文历法,时间刻度等等来适应新的环境。
慕白元神之躯看着事情发展经过,心中顿时生出几许荒谬之感,想当初人类一直坚信天圆地方,甚至因此产生争论,导致杀人放火之事发生,最后才得出结论:地球是圆的!
妈妈的,地球也是一颗星辰,自然是圆的。
但是,盘古开天辟地所生出的大地那就是一片平坦的啊!
天圆地方这是天地开辟以来,所有大能为、大神通的仙圣巫妖所共见,哪是虚妄的!
不周山倒塌之后,天摇地动,女娲炼石补天,斩玄龟取其四足炼制撑天巨柱这些事可都是慕白元神之躯亲眼见证了的,哪还有什么疑惑。
不过,经历此事,他却开始怀疑起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怀疑起那颗穿越而去的鬼星。
鬼星,真的存在吗?会不会也是一样的存在?又或者说,那个传说中的雨仙界本就是一个虚无,就连冷雨也只是其中的一个虚幻而已。
慕白元神之躯摇摇头,将脑中的胡思乱想剔除,径自领着一众同门静修了去。
且说人族举族被迁到地球之上,当然那时候还不叫地球,人皇姬发这一日在鸾殿之上接受百官朝拜,随后便大封诸侯。
最后将伯邑考封为乐王,封地在偏远的南方湿瘴之地,伯邑考无奈只得听封去了。
姬发还欲发配苏护,奈何苏护拥兵二十万坐镇冀州,雄霸三关之险,姬发亦不敢逼迫太甚,只得勉强封了苏护继续做他的冀州侯,自成一国了事。
数十年后,苏护终老,所辖之东伯侯领地方才渐渐被朝廷侵吞,最后只保留了冀州一地。
周朝建立,因西岐城早先地脉被打散,龙气已泄,乃定都镐京。
姬发驾崩之后,周公辅政,定礼乐立国之道。
所谓礼,便是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贫民,各个等级之间规矩森严,礼制严谨,下对上该如何、上对下该如何,半点不容逾越。
所谓乐,便是思想教化之术,因为礼制的严谨导致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不免就会有些矛盾,缓解矛盾的手段便是用教化之术来奴化万民,使各安于制度的约束。
礼乐治国之道乃是人族摆脱神权至上的开端。
在此之前夏商两朝、甚至三皇五帝时代,人类每有大小事务俱都祷告于天,祈求神灵决断,祭祀牺牲不断。
从周公起,人类方才算是真正有了自己的制度方略,解决事务的规矩,教化育人的方法。
礼乐治国之道也算是阐教教义在人族思想上的传承和体现。通篇充斥着等级概念,在这种制度下,有能力不如出生好,出身不好的要想出人头地那是千难万难,一但有人有任何举动与礼制有违,则立即被打落凡尘。
不但如此,还要辅以教化,让所有人都认同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那些诸侯大夫们生来就高人一等,理应享受,剥削平民百姓,而平民百姓就应该心愿诚服地被剥削,还要歌功颂德。
这当然不是说礼乐治国之道就是万恶的,相反它是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的。
但这种思想也不能持久,人族一旦摆脱神权的束缚,思想解放出来,又岂能在听你一家之言?
况且这种制度将天下人才阻拦于权利之外,既没有参政的权力,也没有政治上的地位。久而久之必然引起天下不服,于是不到百年,礼崩乐坏,冀州侯苏护后人率先举旗声称不愿奉行礼乐愚民之道,周王朝派兵征伐,众诸侯各怀私心,俱都不出力,战事绵延不绝,周朝威信大降!
第1106章 遇陆压()
至周朝建立以来便一直不服的南方荆楚政权也野心勃勃地向北扩张,东夷、南蛮、北狄、西戎俱都蠢蠢欲动。
原本就根基不稳的西周朝廷瞬间瓦解,诸侯各自为政,周天子完全成了摆设,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提前三百余年便来临了。
冀州侯苏立当机立断,发兵灭了周边数国,威震天下,成了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由此冀州称霸长达一百八十年之久,国力日盛,天下只知有冀州王,不知有周天子。
随后冀州诸子争权,国力渐衰,后又权臣当道,各割地成了燕、晋等国。
冀州两百余年煊赫的国势这才衰落,已至隐没不闻。
此后再经过百年混战,诸侯兼并,涌现出许多霸主强横一时,昙花一现。
乱世之中,各国君主为了强大自己的国家,纷纷寻求治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