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都梁家国五部曲 >

第322部分

都梁家国五部曲-第322部分

小说: 都梁家国五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汪兆铭,别号精卫。”汪兆铭神色坦然。

    “对你的犯罪事实有异议吗?”

    汪兆铭高昂着头,大声说道:“对我的行为没有异议,但是,我不承认它是犯罪。”

    “啪”的一声,善耆把惊堂木拍在桌子上:“放肆!谋刺摄政王,不是犯罪是什么?”

    汪兆铭慷慨激昂:“在东京的时候我是《民报》的主笔,生平宗旨都刊登在《民报》上了,这里恕不多言。孙中山先生起事兵败以后,我自愿来到北京,为的是寻找机会刺杀朝廷的高官,以振奋天下革命党之人心,鼓励同志们为推翻腐败的朝廷而继续奋斗!我就没有打算活着离开这里,该怎么处置,请便吧。”

    审判庭里鸦雀无声,沉默了片刻,善耆又问:“你的同党是谁?”

    汪兆铭断然答道:“我没有同党。”

    “你们俩谁是主谋?”善耆机警的目光在汪兆铭和黄复生的脸上来回扫视着。

    黄复生抢着回答:“我是!”

    汪兆铭赶紧否认:“不,主审官大人,我是主谋。”

    黄复生使了个眼色:“兆铭,你就别争了。”

    “主审官大人,请不要相信他的话,行刺摄政王,我是主谋……”汪兆铭还要再说下去,善耆站起身,大吼一声:“大胆!”随即拂袖而去。

    法庭宣布休庭,潘文雅感到很意外,回去的路上,她问张幼林:“怎么不接着审了呢?”

    “我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主审官好像很欣赏汪兆铭。”

    潘文雅摇头:“没注意,这个主审官是谁呀?”

    “现任的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善耆的祖上是大清国的开国元勋、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豪格,由于是世袭罔替,所以,传到善耆这一代还是亲王,谋刺摄政王是件大案,由他亲自审理。”张幼林思忖着,“善耆拂袖而去我看是件好事儿,说明他不想立刻就把汪兆铭他们斩了,这就有回旋的余地。”

    “你有办法了?”潘文雅惊喜地看着他。

    “还没有,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尽力而为吧。”其实,张幼林此时已经有了营救汪兆铭、黄复生的思路。

    几天之后,张幼林在鸿兴楼的一个雅间里请肃亲王的手下、民政部的右参议陈光启吃饭。陈光启经常光顾荣宝斋,和张幼林也算是熟人了。席间,张幼林问道:

    “陈大人,我听说肃亲王同情汪兆铭他们,这是真的吗?”

    陈光启放下筷子:“是真的,肃亲王读了汪兆铭发表在《民报》上的文章和在守真照相馆里搜出来的其他手稿,激动不已,非常佩服他的人品和远见卓识。”陈光启凑近了张幼林的耳边,压低了声音,“其实,肃亲王对朝廷的腐败也早就深恶痛绝了,他甚至私下里说出这样的话:如果我不是出生在皇族,也早就加入革命党反叛朝廷了……”

    张幼林听罢,心中大喜过望,不过,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

    “要说咱们这个朝廷啊,唉,让人窝心的地方太多了!”陈光启感叹着。

    “肃亲王同情汪兆铭,这对判决有什么好处呢?”

    陈光启摇头:“现在还不明朗。”

    张幼林给陈光启布菜:“陈大人,您在肃亲王身边多年,肃亲王都有什么爱好?”

    “要说爱好,肃亲王喜欢书法,他的字写得很不错。”陈光启注视着张幼林,“老弟,守真照相馆就开在荣宝斋边儿上,我知道你跟汪兆铭他们关系不错,你是有什么打算吧?”

    “我有什么打算也得通过陈大人您哪,来,喝酒!”张幼林举起了手中的酒杯。

    从鸿兴楼回到家中,李妈和何佳碧正在卧室里哄着小璐,见张幼林回来了,李妈站起身,把小璐从何佳碧手里接过去:“走喽,小宝贝儿,今儿个让你妈睡个踏实觉。”

    “来,让爸爸亲一口。”张幼林凑到儿子红扑扑的小脸蛋上亲吻了一下。

    “您可给他盖严实了,这小东西夜里老踹被子。”何佳碧叮嘱着。

    “少奶奶,交给我您就放心吧。”李妈抱着小璐出去了。

    张幼林关上门:“佳碧,你得给我帮个忙儿,我打算用《西陵圣母帖》救汪兆铭他们。”

    何佳碧听罢,沉默了半晌才开口:“有把握吗?”

    “不好说,但我想试一试,《西陵圣母帖》是咱妈的宝贝,要把她老人家说动了,就全靠你了!”张幼林注视着自己的妻子,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在这个世界上,何佳碧是最了解张幼林的人,别看他平时一天到晚吃喝玩乐,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心思,但内心却如明镜一般,尤其在大事上,泾渭分明,从不含糊,他要是想好了做什么事,一定有他这样做的理由。尽管何佳碧对拿出《西陵圣母帖》来救人心里犯嘀咕,但她还是依了丈夫:“我怎么跟妈说呢?”

    这一点张幼林已经想好了,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详尽地教给了何佳碧。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幼林借故离开了家,何佳碧把小璐交给了用人,自己捧着张报纸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佳碧,瞧什么呢?我看你都入迷了。”张李氏觉得儿媳今天有些怪,连孩子都不看了。

    何佳碧的眼睛没有离开报纸:“报上说的都是汪兆铭他们的事儿。”

    “汪掌柜的和那个照相先生被砍头了吗?”张李氏也挺关心这事儿。

    “没有,开庭审了一次,现在休庭了。”

    “朝廷也学新派儿了,谋刺摄政王这么大的事儿,要是搁在从前,皇上一句话,早斩了。”张李氏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叹了口气,“唉,汪掌柜的一表人才,照相先生也文绉绉的,要是真斩了,怪可惜了的。”

    “妈,这上面有汪兆铭写的诗,还真有文才。”何佳碧赞叹着。

    “你给我念念。”

    何佳碧挑了一首《被捕口占》念给婆婆听: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写得好哇!”张李氏频频点头,“看来,汪掌柜的不是一般人。”

    “这首诗在京城都传遍了,眼下,各路人等正在想办法救他们呢,连这个案子的主审官肃亲王都动了心,肃亲王对汪兆铭是钦佩有加,幼林也在跟着一块儿忙乎呢。”何佳碧把事先准备好的话说出来。

    张李氏很惊讶:“幼林也跟着忙乎?”

    “无罪释放是不可能的,但只要肃亲王下决心免除他们的死罪,先留下性命,别的以后再说。”

    张李氏思忖着:“肃亲王不是佩服汪掌柜的吗?他又是这个案子的主审官,他发话不斩他们不就得了?”

    何佳碧摇头:“没这么简单,谋刺摄政王毕竟是个大案,得从各方面促使肃亲王下决心,据幼林打听,肃亲王喜欢书法,幼林想把咱家的《西陵圣母帖》拿出来送给他,促一促这件事儿。”

    何佳碧说得轻描淡写,张李氏却一下子就火了:“等等……你说什么?幼林打《西陵圣母帖》的主意?他倒是真敢想,你告诉他,门也没有!想打《西陵圣母帖》的主意,先把我这条老命拿走。”

    何佳碧给婆婆的茶碗里续上茶:“妈,您先别着急,我们不是正想和您商量吗?这当然得您同意才行。妈,您了解自己的儿子,幼林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难得佩服什么人,可我看得出来,幼林是真正佩服那些革命党,佩服汪兆铭先生。”

    “佩服?”张李氏反问着。

    “妈,他们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他们所做的事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救国救民。我听说,他们都是些世家子弟,如果不参加革命党,他们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他们就这么抛家舍业,甚至把性命搭上也无怨无悔,就凭这点,我和幼林就佩服。”何佳碧娓娓道来。

    张李氏本就是个极明事理的老人,听儿媳这么一说,火儿也消去了一大半:“佳碧啊,你说得有道理,照你这么说,革命党都是些好人,可话又说回来了,世界上好人有的是,可咱张家只有一幅《西陵圣母帖》,要说救人,世上该救的人多了,我们哪儿救得过来呀?”

    “照我说,《柳鹆图》、《西陵圣母帖》是张家的宝贝,就算在您手里完好无损,可您百年之后会怎么样就难说了,就算幼林把它保护得好好的,可等幼林百年之后呢?万一落到不肖子孙手里,与其仨瓜俩枣儿地抵出去换银子,不如我们现在就用它做点儿正事儿。妈,这也是幼林的意思,他说您是信佛之人,不是有这种说法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对这些革命党人,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见死不救啊。”何佳碧句句话都说到了裉节儿上。

    张李氏站起身:“别忙,佳碧,你和幼林也别逼我,我说不过你们,这不是件小事儿,容我好好想想。”老太太眼睛里含着泪水离开了。

    何佳碧劝说母亲的当口,张幼林本来想到铺子里转转,可刚拐进琉璃厂,远远地看见陈璧君在被封了门的守真照相馆前徘徊,张幼林赶紧跑过去,悄声问道:“陈小姐,你怎么还敢在这儿?”

    陈璧君抬起头来,泪流满面。

    对面有一个空的洋车过来,张幼林伸手拦住,吩咐车夫:“送这位小姐到明远楼茶馆。”

    陈璧君刚在茶馆的一个角落里坐定,张幼林随后就赶到了,他擦着头上的汗:“陈小姐,守真照相馆你千万不能再去了,朝廷的密探经常在门口出没,太危险了。”

    陈璧君哽咽着:“张先生,您是京城的世家子弟,关系多,人脉广,能否帮我托托人?我想见汪兆铭。”

    张幼林吃了一惊:“汪先生是朝廷的重犯,恐怕……没那么容易吧。”

    陈璧君站起身来,给张幼林跪下:“我在京城人地生疏,请你帮这个忙,花多少银子都不在乎,只要能让我见他一面……”陈璧君说不下去了。

    张幼林连忙把她扶起:“陈小姐,汪先生是我的朋友,你们的事我岂能不管?”

    送走了陈璧君,张幼林回到荣宝斋,他左思右想之后,差人到帖套作去找宋栓。眼下,庄虎臣已经把帖套作交给了宋栓来打理,他平时很少到这边来。

    宋栓听到召唤赶紧赶过来,张幼林把他带到后院的僻静处,悄声问道:“得子师哥在的时候,和刑部大牢里一个看守挺熟,那人我也认识,叫什么来着?”

    “他叫刘一鸣,是额大人的跟班三郎的老乡……”

    宋栓还要往下说,张幼林打断了他:“对,是叫刘一鸣,你和他熟吗?”

    “挺熟的,他和三郎是老乡,每次我请三郎吃饭都叫上他,这人也挺爽快的。”

    “等等,你经常请三郎吃饭?为什么?”张幼林有些诧异。

    “额大人不是管着宫里文房用品的采购吗?掌柜的早就交代了,让我们经常请三郎吃个饭什么的,三郎虽说是个跑腿儿的,可额大人那儿有个风吹草动的,三郎就传过信儿来。”

    “哦,师父的心可真细。”张幼林暗暗称道。片刻,他又问:“刘一鸣还在法部大牢吗?”

    宋栓点头:“在呢,岁数也不小了,怕是也干不了多久了,早先得子师哥在的时候,由他和三郎、刘一鸣他们联系,得子师哥走了以后,掌柜的让我接的班儿,上个月我还请他们在便宜坊吃过烤鸭呢,那天刘一鸣也来了。”

    张幼林大喜过望:“那太好了,栓子,你马上去找刘一鸣,我有要事相托。”

    “行,我马上去,见了他我该怎么说?”

    “你就说,有人要进牢里看汪兆铭,请刘一鸣通融一下,需要多少银子打点,他说个数儿就行,总之,这件事一定要办成。”张幼林轻描淡写。

    宋栓听罢不禁大惊失色:“妈呀,去看汪掌柜的?那可是朝廷要犯,他刘一鸣有这个胆子吗?”

    “宋栓,你要是没这个胆子,就明说,我再找别人。”张幼林冷冷地注视着他。

    宋栓可不是孬种,他赶紧表白:“师哥,您太小瞧我啦,我宋栓怕过什么?行了,您踏踏实实在家听信儿吧,这事儿包在我身上。”

    张幼林又问他一句:“真有这个胆子?不是吹牛吧?”

    “谁吹牛谁是孙子,您就䞍好吧。”说完,宋栓速速离开去找刘一鸣了。

    晚上,张幼林回到家中,母亲房里的灯还亮着,他换好衣服正准备过去,张李氏拿着《西陵圣母帖》过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