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凡率军闪袭刘焉军与荆南四郡联军的消息,诸葛亮早已收到。不过,当他收到这两条消息的时候,吴凡已经在率军回返江陵的途中。诸葛亮斟酌再三,认为没有把握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拿下江陵城,弄不好还可能被吴凡引奇兵堵住退路,把这十五万部队围堵在江陵城周边地带。
若是那样,这十五万部队基本上就得被全灭,毕竟两军战力相差太多,根本无法正面对敌。
就算不被全灭,侥幸逃出,部队士气也必然大受影响。接下来也就只有引军退去这一途可循了。
因此,诸葛亮在得知刘焉和荆南四郡联军全部被击败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当然,他也没闲着,这两天一直在想着攻打江陵城的策略。
这次出征江陵,是诸葛亮向刘表一再提议才获准许。诸葛亮对这次出征看得也是十分重要,毕竟江陵城地处的位置特殊,不把江陵夺回,反曹联盟就无法派出全部军队与曹军对抗。因为谁都得分一部分兵留守,用来防备江陵。
由此,诸葛亮派出能言善辨之士,对刘焉和荆南四郡太守游说了一番,好不容易说得这两个势力派出共同军来攻打江陵,结果还被吴凡出奇兵率先击溃。这让诸葛亮惊诧不已,但即便如此,诸葛亮也没有打算就此引兵退去。
思来想去,诸葛亮决定派出死间迷惑吴凡,自己这边再加以布置,诱骗吴凡出击后再将其困住。只要能困住吴凡,江陵守军再多,在诸葛亮眼里也是形同无物。
主意打定,诸葛亮命人通知高顺等所有武将,前往中军大帐议事。虽然诸葛亮名为参战军师,但他与刘表的关系非同一般,高顺即便身为总大将,也得听从他的指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诸葛亮才是这十五万部队的总大将。
下一刻,高顺军中的所有武将,诸葛亮、高顺、张飞、苏飞、吴巨、刘磐、王威七人全部聚集在中军大帐。诸葛亮见众人都已到齐,便向众人说出自己的计划。
同一时间,混入高顺军中的李坤,徘徊在中军大帐附近,看到一名拎着茶壶的士兵正往中军大帐而去,李坤急忙于半路将其拦住,对这名士兵带着呵斥的语气道:
“众位将军大人口干舌燥,你怎么慢吞吞的才过来?快把茶壶给我,再回去去烧几壶!”
不由分说,李坤已是将茶壶抢了过来,直接往中军大帐而去。这名士兵愣了愣,转而掉头回去继续烧水。
当李坤拎着茶壶进入中军大帐的时候,正看到两名卫士站在众人中间,诸葛亮这时正对这两名卫士道:
“汝二人之家人,我会命人好生照料,必保衣食无忧,无需牵挂。这里是黄金二百两,稍后我就会命人送去汝二人家中。”
这两名卫士就是诸葛亮挑选的死间人选。按照诸葛亮的计策,令这二人装扮成商旅,分别前往益州和扬州方向,然后再装做从这两地返回的样子,故意在江陵这里被曹军抓到。在他们的身上藏有诸葛亮事先写好的书信,分别以刘焉和孙坚的口吻,称不日即将派出共同军攻打江陵,云云。
届时,根据书信上所说的出兵日期,诸葛亮认为吴凡必然会故技重施,再次上演分头闪袭击破的把戏。自己却在暗中埋伏,将吴凡诱骗至埋伏地点,就算不能将吴凡击杀,也足以困住他很长时间。
而后,自己再运用疑兵之计将江陵守军调得七零八散,最终集中优势兵力,将江陵城一举拿下。
两名卫士并非情愿。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军队里,主将斩杀部下甚至都不需要理由;他们二人在死之前还能得到两百黄金,而且家人又有了保障,也算值了。
因此,二人虽然不情愿,也只能自认倒霉,听诸葛亮说完后,二人纷纷点头表示听明白了。随后,诸葛亮命从事文官分别以刘焉和孙坚的口吻,修书两封,让这二人带上,即刻出营,按计划行事。
在从事文官写信之际,诸葛亮已经对众将讲述自己接下来的布署。李坤故意把动作放慢,给众人一一沏上茶水,将诸葛亮说与众人的行动布署又大致听了一遍。把众人的茶杯全部沏满后,临出帐之际,李坤听到诸葛亮最后向众人说起他自己在这次行动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吴凡与主力战将率兵在外,必然任命郭嘉为留守总大将,利用郭嘉谋算很高,必然多疑这一点,我以虚兵……
后面的李坤没有听见,他已经为众人沏完了茶水,不能在帐中久留,以免被人察觉。
当天夜里,李坤混在出营巡哨的士兵群中,在半路偷偷地溜走,回到江陵城。
……
“都督大人,人得到有情况就是这些。”
太守府内,吴凡坐在卧室床边,李坤站在他的面前,将所听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向吴凡说了一遍。
吴凡听得连连点头。李坤所说的这些情报对自己太有用了,如果不是自己派李坤混入高顺军中,得知其中内幕;日后抓到那两个死间,自己还真就极有可能中了诸葛亮的诡计。
由此,吴凡十分高兴,伸手向怀里摸了摸——还好自己从来都有带点散碎黄金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的习惯——摸出二十几两黄金,递给李坤,以做奖赏。李坤对此更是意外之喜,毕恭毕敬地双手将之接下。
此时时间为凌晨零点三十分左右,为了不使李坤的身份暴露,吴凡让李坤立即回去高顺军营,不要在城中久留,更别去看望家中老,以免妻儿父母凄凄艾艾,耽误时间。
李坤领命,即刻出城往高顺军营方向赶去,仍然潜伏在军营外的树林里,待天明后混入捡拾枯枝柴草的士兵中,进入军营。
搁下李坤暂时不表,单说吴凡这边。
二日后,夜间,在江陵城周边巡哨的士兵果然将诸葛亮派出的两名死间现,带回城内。
这两名死间的表现,不现他们都难。
他们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故意迎着夜间巡哨的吴凡军赶路不说,还在遇到吴凡军后,装出一副很慌张的样子。负责巡哨的校尉觉得这两人可疑,一搜身,现两人各藏书信一封,因此纷纷被带到宫城正殿,交由吴凡落。
此时,吴凡坐在正殿之上,装模作样地把二人身上所藏书信看了一遍。按照信上所说,孙坚军会在后天晚间抵达江陵城东面的夷陵县境内,安营扎寨;而刘焉军则会在明日晚间,抵达江陵城西面的乌林县乌林谷,同样那里安营扎寨,等待与高顺军策应。
乌林谷这个地方是江陵境内少有的一处山谷,山谷地形狭长,两面被山峰遮挡,谷内林木杂草丛生。如果没有李坤事前给吴凡提供的情报,吴凡还真就有可能率兵前往乌林谷,把率先赶来的刘焉军击败,再回师去攻打孙坚军。
若是那样,吴凡可就上了诸葛亮的当了。诸葛亮在乌林谷这个地方派出十万士兵,提前就已经做好了埋伏,并且在谷内设虚营一座,内藏大量引火之物,吴凡一旦引军突入营中,必然身陷火海!届时,谷之两端又各有五万士兵把守,配以两边山坡上滚下的落石和滚木,就算吴凡毫无伤地从火海中脱出,率领手下部队想要冲出乌林谷,至少也得二十个时辰以后,而且还得付出很大的伤亡。
到那个时候,等吴凡率军冲出谷口,江陵城就已经被诸葛亮用计拿下了。
这条计策还真是毒辣!
将书信放下后,吴凡一言不,长时间地看着跪在面前的这两名死间。两名死间被看得直毛,不知吴凡在想什么。
实际上,吴凡有心收买这两名死间,想个办法再让他们回去。不过,思来想去,吴凡认为还是不要破坏诸葛亮事先的安排,以免诸葛亮察觉到他的计策败露,改变军事部署。
由着这个想法,吴凡命人将这二人推出去,直接斩。随后,又针对诸葛亮的部署,作了一番安排。
这番安排是在极为隐密的情况下进行的,选址在太守府的大堂上,而非宫城正殿;只有吴凡和手下几位重要将臣在场,一应下人全部被清退,以免走漏了风声。
毕竟吴凡有眼线设在高顺军中,必然也得防着点对方是否会设内jian在自己这里。
一番布署之后,众位将臣领命而去,吴凡正坐在大堂上查看地图,乔甩着两条胳膊走上堂来。
“喂,你刚才和手下在这里神秘兮兮的,连下人都不许接近,干什么呢?”
乔对吴凡从来不喊姓名,更不喊官称,而是一个“喂”,简单而直接。
吴凡头也不抬,随口道:
“在合计着怎么对付诸葛亮。”
乔从吴凡桌上的果盘里拿起一个苹果刚要吃,听到诸葛亮,立即呀了一声,兴奋道:
“诸葛亮?那可是三国最著名的大人物啊,智者的代表。你要怎么对付他?是不是到最后要把他收归手下?我看很多穿越到三国的说里,主角到最后都把诸葛亮收为弟的,你也逃不过这个规律吧?”
吴凡淡淡一笑,毫无表情道:
“杀了他。”
乔一愣,道:
“杀了他?为什么?难道你不觉得诸葛亮足智多谋吗,有这样一个人做为手下不好吗?”
吴凡把目光从地图上挪开,抬头看向乔道:
“看来我得给你上一堂人文课。诸葛亮聪明是不假,但他的才智限于辨术和谋略。在政治上,他的意识受封建正统思想限制,把天下看成是皇帝老儿的天下民只是附属物一般,就像奴隶一样应该为所谓的真命天子终其一生。这种思想放在我们那个时代,就是标准的反人类罪,无视人民的呼声,无视天下大势而一意孤行,为此就算令千百万人死于征战也是毫无悔意。”
说到这,吴凡信手从果盘里抄起一个苹果,咬了一口继续道:
“从诸葛亮出仕到现在,只有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已经有至少五十万人直接或间接地因为他的作用而死在沙场。此次如果不是他提议让刘表联合孙坚等几路诸侯共抗曹军,其中益州刘焉和荆南四郡对我曹军基本上都会望风而降。而眼下,这四路诸侯联合在一起,虽然并不能阻挡我曹军最终一统天下的结局,但在这个过程中,却会至少多出上百万人的死伤。而这百余万人之所以战死沙场,皆是拜诸葛亮那所谓的正统思想所赐。”
末了,吴凡看着乔道:
“对于这样一个思想偏执的二货,你认为我有必要留着他吗?”
乔听得怔忡半晌,转而又怀疑道:
“可是,我们中国人几乎全部都喜欢诸葛亮,这是不争的事实啊。难道那么多的人都错了?都不如你一个人聪明?”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来源:
第250节 张飞也领盒饭了()
第250节张飞也领盒饭了
小乔随后又补充一句道:
“没听过一句话吗?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
吴凡呵呵一笑,道:
“这句话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由特定的人面对特定的人群说的,带有强烈的政治灌输目的。随着时间推移,无数发生在身边的事实已经证明这句话根本经不起推敲,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再次说起这句话的时候,不过是把它看成是一句戏言罢了。相反,我相信你一定也听过另一句话: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小乔眨了眨眼睛,听得一知半解。女人似乎天生就对繁杂的逻辑问题不感冒,更不喜欢在这种事情上耗费脑细胞,索xing直接向吴凡问道:
“我还是想不通。我们国家有那么多人喜欢诸葛亮,难道他们都不如你聪明?都想不到你所说的那些?”
吴凡今天也是心情奇好,对小乔的问题居然百问不厌,再次回道:
“首先,我得纠正你一下,不只我一个人不喜欢诸葛亮,还有很多,只是相对喜欢诸葛亮的人来讲,数量上有些微不足道罢了。其次,没错,我们国家人是多,十好几亿。不过,你细想一下我们国家这十好几亿的人为整个世界贡献了什么科研成果?又有多少造福全人类的发明创造?反倒是我们用着欧美等国的科技成果,反过头来却又把他们骂得体无完肤,横加指责。是什么把我们造就得如此病态?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首要的一个就是教育。我们的教育目的不是把人教聪明,至少不是以开启民智为首要目标,因为越聪明的人在我们的国家里就越不稳定。”
这个时候,吴凡已经站起身,最后道了一句: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时间不早了你的老师得休息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你自己动动脑子好好想一想,脑袋总也不用是会生锈的。”
说到这里,吴凡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微微一笑,走了。
留下小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