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

第162部分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62部分

小说: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吴凡手中的新野情报都是一个月以前的,此时送来的这份情报,吴凡虽然并没有对它报以多大的期望,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敌人多一些了解总没有坏处。

    坐在书案前,吴凡将情报展开,新野城的各项军政指数跃然眼前,和自己已经掌握的情况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当吴凡在看到新野城的现役人数时(就是武将人数),却是眉头微微一蹙,只见新野城的的现役人数由原来的十人变为十二人。

    增加的这两个人会是谁呢?吴凡打开新野现役武将人员名单,逐一对照。

    前面出现的十个人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分别为:刘备,张飞,赵云,关平,孙乾,简庸,司马朗,锤繇,縻芳,縻竺。但是,后面多出来的这两个人,却是让吴凡瞪大了眼睛。

    这两人分别是:徐庶,诸葛亮。

    徐庶虽然也是个能臣,但吴凡并没有把他太放在心上。妖人诸葛亮才是吴凡注意的重点对象。

    此前吴凡一直就在计算着诸葛亮的年龄,今年才十六岁,只要自己能尽快攻下荆襄之地,让刘备无法触发“三顾茅庐”剧情,诸葛亮也就不会出山了。

    没想到,刘备这个蛋子还是先自己一步,把诸葛亮给请出来了。有这一个妖人在,不知我曹军要由此损失多少兵马,又会晚多少年才能统一天下,真是天不佑曹啊。

    吴凡抬起头,长长地叹了口气。

    ……

    第二天,宛城城外军营。

    四十七万主力大军排成的阵列无边无沿,加上宛城近十万留守部队,五十余万兵马齐聚于宛城阅兵台周围,听吴凡发表战前演讲。

    “……此战,是我曹军统一天下的第一步!全体将士勿必齐心协力,戮力杀敌,扫清一切障碍,完成万民所向之天下一统夙愿,还治世昌平!”

    战前演讲进行了约十分钟,吴凡的话音刚落,五十余万大军齐将手中武器举向天空,同时口中呼喝声声,其声势响彻天地,震彻山河!

    随后,吴凡立即下达了向新野进军的命令!

    这一次出征,不只有四十七万主力部队,同时还有三万其它部队,由韩遂和手下旗本八骑率领。五十万部队行进起来,规模不是一个浩大就能形容的,往往前方部队已经走出百里,后方部队却还在原地待命。

    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吴凡自然不能像以往那样由自己统一在中军率领进军。而是分出十三万先锋部队给先锋官李湛统领,剩下的三十七万部队再由吴凡坐阵中军指挥前行。

    单说先锋官李湛,是吴凡的得意弟子,能力不俗,经过这三年时间的锻炼成长,目前五围属xing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分别为:

    统率

    武力

    智力

    政治

    魅力

    (“”中数字为这三年所增长的数值。)

    如此高的五围,已让李湛成为整个曹cao军团仅次于吴凡的存在,甚至比洛阳太守张辽还要高出许多。只是李湛还很年轻作战经验尚浅,还需锻练。这一次吴凡之所以让李湛为先锋,就是有意给李湛一个锻练的机会。

    另外,李湛在前年就已经与玲儿完婚,二个有情人终成眷属,与吴凡的关系更近一层。有这一层关系,再加上李湛如此优秀的五围,吴凡自然要对李湛多加提携,以期将来成长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分派到李湛手下的武将,数量倒是不少,共有十三名,分别为:张任,文聘,臧霸,张绣,韩遂,梁兴,侯选,程银,李堪,张横,成宜,马玩,杨秋。

    而李湛所统率的十三万先锋部队,分别为五万突骑兵,五万重骑兵,和三万由韩遂及部下八骑所率领的步兵、弓兵。

    至于吴凡这边,手下部将倒是不多,仅有六名,分别为:华雄,颜良,文丑,周泰,吕玲绮,郭嘉。不过这六人个个都是能力不俗,全部都是一流的战将或军师。

    吴凡所率领的三十七万部队,分别为:七万青州斗士,五万迅骑兵,五万重骑兵,十万近卫军(两队),十万元戎弩兵(两队)。

    再说李湛所率十三万先锋部队,由于人数相对较少,行进速度也是较快,五天后就已抵达新野城北的博望坡前。

    在博望坡以北安营下寨后,李湛按兵不动,等待吴凡所率大军前来汇合。只因吴凡临行前就已对他博望坡这里地势险要,为新野城北喉舌之地,刘备军必然不肯令其轻易有失。刘备手下诸葛亮极擅谋略,汝切记勿要冲动迎敌,以免中了埋伏。

    虽然“历史”上有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之役。但是目前这个世界已经被吴凡改变很多,吴凡也吃不准诸葛亮是否还会在博望这里故技重施,也就不好直接对李湛讲‘提防诸葛亮用火攻’,以免让李湛顾此失彼,反倒中了诸葛亮的其它计策。

    李湛依照吴凡的吩咐,于博望坡北安营扎寨后,按兵不动。刘备早就得知吴凡自宛城出兵的消息,此时在张飞、赵云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博望坡登高远视,看向李湛的先锋军大营。

    只见蓝se曹字军旗迎风展动,军中将士个个jing神抖擞,衣甲鲜明,武器锋锐,阳光下闪耀着凛凛寒光,一看就知战力不俗。

    刘备遍视良久,叹道:

    “河北军马(吴凡所征召的士兵大部分来自河北)果然雄壮,此先锋部队就已令我新野难以抵挡,何况吴凡还率有重兵在后面赶来。如此,怎堪是好啊?”

    身边诸葛亮摇着羽扇轻笑道:

    “主公何需忧烦,吾人只需一计便可将之退去。”

    诸葛亮现在刚刚投靠刘备,刘备只知道诸葛亮治政很强,还不知道他有多大的军事才能。听诸葛亮这么一说,刘备面带疑

    “先生真有此自信?”

    诸葛亮呵呵笑道:

    “军无戏言。”

    刘备欣喜道:

    “既然如此,请先生快快施展妙计。”

    诸葛亮却是摇着羽扇笑道:

    “此计需要数位将军率领兵士配合,令行禁止,不得迟误,还请主公授亮统兵责罚之权。”

    诸葛亮现在官职很低,仅为七品,根本无法震慑刘备手下将官,因此向刘备要权,这也算正常。不过诸葛亮现在并无上阵经历,一个年仅十六岁的书生而已,又是如此自信十足的姿态,这就难免让刘备手下将官不服。

    张飞这时粗着嗓

    “我大哥让你用计你便用计,还要甚么权利?如果觉得自己官职低微不足以震服三军,可将计策告诉我大哥,由我大哥执行不是一样吗?!”

    诸葛亮也不看张飞,只是笑而不语。刘备觉得张飞话虽粗,但却也有些道理,因此有些迟疑。旁边孙乾见此,策马上前对刘备xiao声道:

    “主公,孔明先生既然深得当地文雄推崇,又举止谈吐不凡,想必并非碌碌之辈。主公不妨就信他一次,也尽显主公用人不疑之大度。若成自然最好,若不成,则新野本来就难以守御,主公随后引兵退去就是。”

    刘备听孙乾这么一说,点了点头,随后对身边众将道:

    “尔等听令:我任命孔明先生为此战军师,尔等务必齐心协力,共破曹军。但有不听孔明将令者,军法处置!”

    。。 

第228节 诸葛亮算有遗策() 
第228节诸葛亮算有遗策

    前文修改:新野的现役人数为13人,把刘封忘了。

    ——————————

    既然刘备已经同意将权力下放,众将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就在张飞等人已是做好准备等待诸葛亮发号施令之际,诸葛亮却是抬头看了看天

    “时间尚早,众人先回新野城吃饭休息,晚饭后再听我调令。”

    张飞再次忍不住出声道:

    “我张飞虽不深谙兵法,也知兵贵神速之道理。曹军十三万先锋部队就驻扎在此,尚有大批后续部队随后赶来,汝既然受命军师就该尽快拿出点子令这先锋部队退去,却如何又让我等回城去?如果这曹军先锋部队随后赶来攻城,汝又当如何御敌?!”

    张飞却是说出了许多武将心中的想法,刘备虽然也在怀疑诸葛亮到底行不行,但他既然已是决定“用人不疑”,那就得坚持自己的既定方针。因此在诸葛亮摇着羽扇轻笑不语之际,刘备转头呵斥张飞道:

    “三弟不得无礼!汝等难道忘了我刚刚赐予军师之权力?现在军师令汝等回城休息,汝等自当迅速回去!”

    刘备这样一说,众人只好忍气吞生按照诸葛亮的意思回去新野。中午食过饭后,休息了一下午,晚上又饱餐战饭,随后诸葛亮就在宫城正殿调兵遣将。

    首先,诸葛亮对博望坡地势简要地做了一番介绍:

    “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均可埋伏军马。”

    随后开始正式调派人选:

    将军引一万骑兵往豫山埋伏,曹军到时休要与之为敌,但看南面火起方可出击。”

    将军引一万弩兵往安林埋伏,同样放曹军过去,直到南面火起后再出击。”

    将军将军二人率领一万弩兵预备引火之物,在博望坡南端路边两侧伏守,看到曹军来到即可纵火出击。”

    将军率领一万新兵去夜袭曹营,一旦曹军被惊动,即刻引兵撤回,不得有误。”

    “主公可率一万老弱残兵于中途接应关将军,见曹军追来后与之一经即刻向南败退。”

    一番调派下来,刘备手下所有武将,包括刘备本人全部被派上阵。新野城这三年休兵期由于资金极度短缺,军队仅仅在原有的四万人基础上增加了一万左右,眼下已经有五万人被调派出去,几乎已是新野城的全部力量。

    刘备手下武将对诸葛亮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其义子刘封这时见诸葛亮调兵完毕,忍不住开口问道:

    “军师令我等皆去迎敌,不知军师却做何事?”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

    “我只坐守城中。”

    张飞大笑道:

    “我等都去厮杀,汝却坐在家中,好自在!”

    诸葛亮也不和张飞多费直接道:

    “吾调令已下,违令者斩!”

    刘备见此,再次为诸葛亮帮腔道:

    “岂不闻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说?汝等休要多言,只管依照军师命令行事!”

    众人只得离去。

    随后,诸葛亮又命孙乾、简庸、钟繇等人在城中准备庆功宴席,安排“军功簿”伺候。分派完毕,众人皆领命而去,刘备见诸葛亮如此自信,亦是疑huo不定。不过自己话已经说出去了,只得依照诸葛亮的吩咐行事。

    刘备手下众将引军马出城的时候,时间是下午五点左右。当各路军马都已经在预定地点伏下,关平又引一万新兵去袭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后半夜两点。

    之所以诸葛亮让关平率领新兵袭营,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保存实力,二是让曹军以为刘备军战力低下,因而大意出击。

    当关平率领的这一万新兵在营men处出现的时候,曹军值岗士兵自然是发现了他们,连忙敲起梆子,警告敌军袭营。关平率军破坏掉营曹军士兵也已经从各个帐篷内蜂拥而出,关平见已经达到惊动曹军的目的,随后就做佯败,引军退去。

    同一时间,吴凡的徒弟,先锋李湛已是披挂整齐,来到先锋大帐。

    得知刘备军在丢下千余具尸体后,狼狈退去,并且韩遂手下八骑中的程银、马玩、张横三人已经率领二万人马前去追击,李湛眉头就是微微一皱,随后吩咐传令兵道:

    “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军前,通知这三位将军立即率军回营,不得有误!”

    同样是韩遂手下八骑之一的梁兴,这时向李湛问道:

    “先锋大人,敌军自不量力前来袭营,被我军击败而逃,眼下正是追击他们的大好时机,先锋大人缘何却让我军人马退回?”

    李湛道:

    “刘备并非鲁莽之辈,其在明知兵力不及我军之际仍然袭营,想必是做好了充足准备。虽然我尚不能确定刘备之真正目的为何,但至少可以确定其目的绝不仅仅在于袭营。况且都督大人临行之际曾特别嘱咐我勿要冲动迎敌,因此我才令这些人马退回。”

    李湛不像吴凡,他是并不了解诸葛亮的,甚至连诸葛亮是谁都不知道,但李湛对刘备却有一些了解,所以才会以刘备的立场来分析这件事,却也是正常。另外,李湛初为先锋,以前一直都是吴凡的部将,官架子尚没有形成,因此对于部下的提问不但知无不答,而且还回答得非常详细。

    片刻之后,程银三人率兵回来。李湛随后吩咐众人紧密防备,守在营中勿要轻动,众人领命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