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

第111部分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11部分

小说: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河北除并州的上党、晋阳,以及冀州的邺这三座城市均被吴凡第二军团攻克之外,还剩三州六城。分别为:幽州的襄平、北平、蓟;青州的北海、平原;以及冀州的南皮,总兵力约三十五万。

    不过,由于受兵粮不足所限,这分属于各个城市的三十五万兵马,不可能全部调集到一起。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报来看,袁绍正在以距离邺城最近的平原为中心,集合南皮、蓟、北海、平原四城兵力,约二十万,准备与曹军进行最后一次决战。

    本来邺城有曹操第一军团驻扎,加之袁绍军还没有从先前大败的yin影中走出来,对曹军普遍心怀畏惧,以至袁绍不敢对邺城擅自用兵。但是,眼下曹操为了救急徐州,将第一军团撤走,邺城只剩下第二军团,不到四万人马,这么一来,袁绍就肯定要趁此机会,攻取邺城。

    毕竟,邺城是河北最大的城市,地位相当于中原的洛阳和许昌,眼见曹军将邺城从自己手里夺走,袁绍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

    于此,吴凡就必须争分夺秒加紧扩军,并调集第二军团所有城市可以调动的部队,集结到邺城,与袁绍军作最后的决战。

    至于面对袁绍大军来袭,死守邺城耗其兵粮的方案,吴凡不是没想过,不过直接就将这个方案否决了。原因是平原拥有攻城武器制造所,这一次决战是袁绍军最后的希望,必定倾尽财力为部队尽可能多地配备攻城武器,如此,死守邺城就是极不明智的选择,不但守不住邺城,还会令己军伤亡惨重。

    长话短说,吴凡在曹操率领第一军团急匆匆奔赴徐州之后,立即派出传令兵分别前往第二军团辖下的晋阳、上党、洛阳三城,命令三城太守各派出一部分部队火速赶来邺城。

    除此之外,吴凡对河内又特别有一道命令:命留守大将曹仁,与荀彧、皇甫嵩、朱儁四人,率领马步军三万五千,佯做支援徐州战场,经中原官道一路急行,抵达下邳后,直接北上攻打北海。

    河内与北海之间的距离,步军行进需要二十天

    地理情况,北海与徐州毗邻,属于前线都市,此前驻有重兵。不过,由于徐州目前正遭受孙坚军进攻,无暇顾及北海,袁绍因此得以放心地将北海守军调至平原,参与邺城决战。

    这样一来,北海空虚是肯定的,吴凡岂有不取之理?除河内之外,邺城正在加紧战备,派不出人手和兵马;洛阳没有得力的人选;晋阳新破,又需要防备蓟,能派一万人赶来邺城就已经是极限,根本无力去取北海;上党由于是后方都市,吴凡只派杨彪和陈震两人驻守,军队也不多,自然不能派他们二人去取北海。

    这样一番比较下来,只有河内有取北海的能力。

    河内自吴凡取下邺城后,目前被上党、邺、洛阳三城环抱,和上党一样都是后方都市。吴凡命曹仁四人取北海的同时,任命留守武将陈群为太守,王允为其僚将,仅留五千兵马驻守,其余近万人马全部调来邺城。

    与这近万人马同时调来邺城的,还有谋士郭嘉,以及吴凡的徒弟李湛。

    十天后,四城接到吴凡调令,派往邺城的部队全部到齐。其中晋阳派出军队一万,上党派出五千,河内派出八千,洛阳派出二万;加上邺城自有部队,共计九万八千人。

    另一方面,邺城守将共有九人,分别为:吴凡、吕布、华雄、颜良、文丑、张辽、周泰、吕玲绮、郭嘉。(李湛还没有出徒,不能单独领兵,不算守将)

    毫无疑问,这九人个个都是真才实料,没有一个吃闲饭的。因此,虽然邺城不论是守军还是武将,都比袁绍大军少了许多,但吴凡却是淡定自若,丝毫不觉紧张。而吴凡手下的这些战将们,更是个个摩拳擦掌,只等着在即将展开的大战中杀敌建功。

    又过了二天,清晨,随着远方地平线上涌起滚滚尘烟,袁绍二十万大军终于出现了。

    袁绍大军这次行进得很慢,而且提前就把十余架井阑全部组装起来,由士兵一路推着向邺城缓缓前进。看来袁绍是吃了上次长途奔袭的教训,改为稳扎稳打,以兵力优势以及大量的攻城武器,想要稳中求胜地将邺城拿下。

    早就得知情报的吴凡,站在城头上望了一眼袁绍大军,随即下令:除周泰及一万三千步兵守城外,其余众将以及八万五千部队全部出城,迎击袁绍军

    却说这出城的八万五千部队,光是青州斗士就占了三万人;由吴凡率领,郭嘉为部将,李湛为从将。余下的五万五千部队:

    突骑兵一万五千,由吕布、吕玲绮父女二人率领。

    骑兵一万五千,由颜良、文丑率领。

    骑兵一万五千,由华雄率领。

    骑兵一万,由张辽率领。

    很明显,吴凡手下部队有些过于偏重骑兵,弓兵部队却是一个都没有。究其原因,吴凡手下这些僚将,大多都是精通骑兵兵法,像华雄、颜良、文丑、张辽,全部拥有骑兵最高兵法:突击。而吕布和吕玲绮父女二人,在精通骑兵兵法的同时,又精通于弓骑兵法,因此吴凡将仅有的一队突骑兵交给他们父女二人率领。至于吴凡本身精通的是步兵兵法,周泰和吴凡一样都擅使步兵。而弓兵兵法由于没有人擅长,吴凡便将直接弓兵舍弃。

    吴凡用兵就是这样,视武将兵法配备相应的兵种,而不是为了追求兵种平衡,强迫将不擅长的兵种配备给武将。这样的用兵方式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一旦发起猛攻会异常猛烈,排山倒海一般,令敌军难以抵挡。坏处就是由于兵种不平衡,在某些战场可能出现不适应;比如崎岖山地,或是水战。

    所谓世间没有十全十美,道理就在于此。

    当然了,吴凡现在用兵之所以兵种不平衡,乃是因为手下僚将兵法不平衡所致。如果吴凡想要改变这一局面,只要调整一下僚将人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目前吴凡还不想改变这一局面。河北一地和中原一样,多平原,骑兵正好发挥威力。这样的看似不平衡的兵种配置,却是再适合不过了。

    却说吴凡与手下众将所率领的这五支部队列队完毕后,对面袁绍大军也已经来到近前。看到曹军总大将吴凡立在阵前,袁绍气得浑身发抖——就是此人,屡破我军,直接导致我军大败,并夺了邺城。这还不算,他竟然还把我的二员大将颜良和文丑拐了过去,真是气杀我也

    虽然袁绍心中十分气愤,不过他自马车上站起后,却并不与吴凡对话。其中原因:一方面,两军交战,攻城略地,没什么好说的。另一方面,当袁绍看到立在曹军阵前的另外两个人时,就把和吴凡对话的心思抛到了一边。

    这两个人,自然就是颜良和文丑。

    只见袁绍向着颜良、文丑二人高声道:

    “颜良、文丑,我待你们二人不薄,今因何背叛于我?汝二人,难道竟是忘恩负义,怕死贪生之辈乎?”

    颜良、文丑二人xing格忠义,又不擅辨才,听了袁绍这话,默默低下头去,不知如何作答。吴凡扭头一看:这样可不好,照此下去对全军士气都会造成影响。

    刚想替两位义兄答话,身边郭嘉已经开口道:

    “袁绍大人何故如此毁誉忠良?颜良、文丑二位将军屡次舍生拼死救您于乱军之中,亲冒矢石,无惧无怨;就连我曹军将士都对二位将军极是敬重。却不想,被您这一句话,就把这一切全部抹除。如此看来,二位将军弃暗投明之举,实应为袁军将士共同效仿。”

    袁绍一听,顿时语塞,没等他想出如何对答,侧翼有一骑已是飞奔出来,径直来取吴凡,口中疾声怒喝道:

    “贼将吴凡,还我二哥命来”

    此人除了张飞,还能有谁。

    张飞身后的侧翼军中,刘备忙叫张飞回阵,那张飞看到吴凡眼珠子都红了,哪里肯听,只管向着吴凡紧催胯下马。丈八蛇矛的矛杆把战马的后胯都要打得骨折了,那马疼痛不已,惊了一般向吴凡急速奔来。

    吴凡面无表情地看着张飞,脑中却在回忆当日斩杀关羽后收到的提示信息:

    提示:由于你斩杀关羽,张飞与你的关系变为仇敌。

    提示:由于你斩杀关羽,刘备与你的关系变为仇敌。

    提示:由于你斩杀关羽,关平与你的关系变为仇敌。

    这就是《三国志10》的典型设定了,斩杀某武将后,其结拜兄弟或亲人,都会将自己视为仇敌。不过恰恰也是这样的设定,让《三国志10》显得更真实,更血

    同理,如果吴凡被某人杀死,吴凡的结义兄弟:华雄、颜良、文丑三人也会视那个人为仇敌。当然了,吴凡目前还不想让自己的三个结义兄弟背负如此深仇大恨。

    既然早知如此,吴凡对于张飞此时表现自然也就没有半点惊疑,面无表情间,手上却是紧攥龙鄂闪,只等与张飞来一场生死恶战

    (如果章节有错误,请向我们报告) 

第172节 结义连锁() 
第172节结义连锁

    前文说到张飞怒目圆睁,急催胯下马直取吴凡。

    吴凡这边也是面se平静下,手中紧攥龙鄂闪,准备下一刻就与张飞来一场生死恶战。

    你,刘备,还有关平,不是把我视作仇敌吗?好,很好,我把你们有一个算一个,全宰了,再多出新的仇敌就再宰,直宰得这个世界清静了为止。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说不定我还能得到不少好东西,这么一来,还真是令人期待呀

    吴凡心中如是想着。

    实际上,不是吴凡杀人如麻,冷血无情,而是事情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他没有别的选择。就像穿越人士,再怎么指天骂娘,歇斯底里也是于事无补,只能接受穿越的事实。

    眼下,吴凡也是如此。只不过乐观的吴凡,总是很擅于发现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罢了。

    再说张飞,急催战马如飞般向吴凡奔来。没等到他跑到吴凡近前,吴凡僚将中有一人同样怒目圆睁,看到张飞和看到杀身仇人没什么两样,就在张飞奔行到他的面前之际,这人已经策马出阵,挥手中方天画戟直取张飞

    此人自然就是差点被刘备害死,同时又因身为刘备义弟的张飞屡称其为“三姓家奴”,而怀恨在心的吕布,吕奉先

    吕布与刘备,同样是仇敌关系。

    看到吕布出战,吴凡不禁有些小小地失望,本来他还想在这一次交锋中顺手把张飞的丈八蛇矛给夺过来。虽然那弯弯曲曲的矛刃看着很别扭,不过至少也是件宝物不是?拿来卖钱也是不错的。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基本上是泡汤了。自己身为都督,两军阵前自然得做足了身份,总不能像街边流氓斗殴那样上去打群架吧。

    于是,吴凡就能看着吕布和张飞单挑,望而兴叹了。

    却说吕布和张飞这边,已经是异常ji烈地交战在一起,二人都是猛将类型,勇贯三军的人物,一招一式都是劲气十足,迅猛至极,看得两军将士连连惊叹。

    二人战了三十回合,张飞一开始的冲劲消耗贻尽,开始显出弱势。吕布却是越战越勇,一招紧似一招,一招狠似一招;照此下去,张飞xing命堪忧。

    下一刻,赵云自袁绍军侧翼冲出,直奔二人这边而来,其意图很明显,要与张飞合战吕布。吕玲绮见状,也策马出阵,助父亲一臂之力,与赶来的赵云战在一起。

    不过,吕玲绮和赵云的武力差了13点,交手没几个回合就明显不敌。吴凡扭头看向左右两侧数位僚将,刚想问‘谁可去助吕氏父女’,张辽已经催马扬刀,直取赵云。

    这样一来,交战场面就从原来的吕布与张飞一对一单挑,变成吕布、吕玲绮、张辽三人对战张飞、赵云二人。张飞与赵云再次显出弱势。

    郭图在袁绍身边遥望这边战况,见张飞和赵云明显不敌吕布三人,便向袁绍道:

    “主公,我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何故舍己之长而用己之短?主公直接下令全军猛攻,一举将吴凡及其部队全部歼灭,则邺城复归我军也”

    袁绍听罢犹豫了一会儿。阵前正在斗将,自己却指挥大军杀过去,这种做法显然很不讲究。但是,一想到己军连败,此战已是最后希望,袁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点了点头,随后就命令全军猛攻曹军。

    命令一经下达,随着战鼓和号角奏起,全体袁绍军立即潮水般向着曹军涌来。吴凡见袁绍如此不讲究,当下也不示弱,立即命令华雄、颜良、文丑三人率领骑兵部队杀向张飞和赵云。

    张飞和赵云所处地点就在曹军阵前,距离袁绍军却还有一段距离。因此,华雄、颜良、文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