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在纽约-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说应该不会太难吧?”
无论是拉姆,还是乔斯琳本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就要从乔斯琳的职位谈起——众议院多数党党督导。
在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下,一项提案必须要经过参众两院的投票同意才能成为法律。党督导(party_whip)的主要职责就是在本党派内部催票。参众两院都有党督导,但众议院内。党督导作用更明显些。这是由两院人数不同所决定的。国会参众两院之中,参议院有100人。人数相对较少,权柄更盛。可以说每个人都更容易发挥作用,甚至可以瘫痪议程。而众议员有435人,相比之下,单个议员的作用是有限的,经常会被党团领袖统一决策形成决定性力量。这种时候,就需要党督导在投票前来逐一做工作,统一思想。
任何一个己方支持或者反对的法案,需要多少票能过,党督导必须一清二楚,然后去联络同党派议员,逐个逐个询问、说服,督促他们按照集体意志投票,确保本党支持的法案能够通过,或让敌对党支持的法案折戟沉沙。这就像一个拿着鞭子催促工人的监工一样,因此,也有人将这个职位形象地称为“党鞭”。
现在众议院共和党已经是多数党,身为党鞭的乔斯琳是三号人物,居于众议院议长(众议院议长必定是多数党领袖)和少数党领袖之后。她的权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能够成功多次连任,熟悉国会的各种明暗规则和情况;二是在华盛顿政治圈经营多年,立法成绩出众,人脉广泛,享有威信;三是她对本党议员的情况了如指掌,方便进行“威逼利诱”;四是个性强硬,无情而又高效地执行本党领袖的命令,不听命令的议员必然会付出政治代价。
没错,就是威逼利诱和政治代价。虽然没有罢免议员的能力,但是党派有的是办法收拾不听话的人。乔斯琳最拿手的就是在两党票数旗鼓相当时统一本党行动,并毫不忌讳以*裸的政治报复相威胁,逼迫本党成员就范。而对于另外那些不听话的人,共和党会不给他们申请提案的机会,就算申请了也多半被否决,这些都确保了集权的威力。
这种强有力纪律委员的角色,决定了乔斯琳最擅长、也最有条件去私下做议员们的工作,即便自己不方便出面,她也清楚很多人的把柄和软肋,更容易迫使他们就范。而每一个议员在选区都是极富号召力的,稍微通过一些暗地里的手段引导,就能够带动大片人心。
显然,这就是拉姆需要乔斯琳去做的。
“不会太难?你是这样看的?我觉得我们没什么好谈的,这是不可能的。”
乔斯琳态度坚决,即便对方开出了惊人的价码,这件事情依旧不在她考虑的范围。不仅仅是因为敲打和压迫那些议员本身带来的风险。更重要地是,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把柄,足以让拉姆?德雷和他背后那位显然站在民主党一边的人把自己拿捏到死死的,这可是政治上的大忌!
拉姆?德雷和她相识多年,知道这种态度就是没有商量的余地。他有些无奈地揉了揉额头,叹了口气,并没有如乔斯琳意料的放弃,而是沉思片刻说出了委托人交待的那句话:“不知道莎莉夫人,是不是能让你改变主意?”
乔斯琳?麦克卡斯齐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说什么?!”
“莎莉夫人。”
拉姆?德雷并不知道这个词语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他只知道蒂姆?拉比特意提醒自己,如果乔斯琳?麦克卡斯齐态度强硬,就说出这句话,对方应该会有所忌惮。现在看到对方几乎不加掩饰的反应,他自然明白确实起了效果。因此一字一句清晰地再次重复了一遍。
然后拉姆就惊讶地看到,乔斯琳?麦克卡斯齐脸上显露出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神色,愤怒、恐惧、憎恨、慌乱交杂在一起,好像见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一样,足足过了一分多钟,这个女人始终用一种凶狠噬人般的目光死死盯住拉姆?德雷,让他首次感到自己并不是那么了解对方,背后开始沁出一丝冷汗。不自然地扭动了一下身体。
终于,在他几乎以为这个女人随时要翻脸的时候,乔斯琳咬着牙齿恶狠狠地向外吐出几个字:“你是怎么知道的?”
“别激动。别激动,乔伊。”拉姆?德雷抬起双手,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有攻击性,到了这个时候,他也难免有些紧张,不过更深知这是决定对方态度的关键时刻。耐着性子解释。“坦白说吧,我完全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是那位先生的委托人告诉我的。听我说,我不知道他们抓住了你什么把柄。但是显然这对你非常重要。所以我建议你考虑一下我们的提议,那位先生是生意人,没理由无缘无故找你的麻烦,也许只是想提醒一下你而已。反过来想,这也许是我们好好合作的机会。不是吗?只要合作愉快,一切都还是老样子,你的秘密不会有其他人、包括我知道,甚至某些时候,我们可以为你提供很多便利和资金,这你应该了解。”
乔斯琳这次没有反驳,而是脸色阴晴不定地看着拉姆,久久一言不发。莎莉夫人是绝对只属于自己和西尼尔两人之间的秘密,她努力回想自己有没有什么时候不小心泄露过,但是怎么都难以想起。自己肯定不会透露给任何人,而西尼尔有严重的自闭症,根本不会和外人交流,她简直没办法理解怎么会有人知道。
作为一个合格的说客,拉姆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对方的态度开始软化,至少没有先前那么坚决反对了。他立即趁热打铁:“杰基,作为老朋友,我当然明白这是一件有点冒险的事情。因此我们唯一要求的,只是你稍微发挥一点点影响力,让希拉受到的阻力减小少许,相信你一定有办法把这件事情做到悄无声息。”
乔斯琳仍旧没有做声,她端坐在办公椅上,陷入了沉思之中。如果事情暴露出来,不光是自己最为珍视的权力会随风而去,就连西尼尔也没办法正常生活,必定会受到无穷无尽的困扰,以及更多自己无法料及的可怕后果。而与对方合作,只要自己把握得好,也许还真有可能把坏事变为好事,至少不会比现在更糟了。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这就是政治,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她的身子现在才从紧绷中放松了一些,带着几分自嘲地想到,自己早该明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使做得再隐蔽,也是会有被人探知的一天,特别是在如履薄冰、群狼环伺的政治圈。
在这个时候,乔斯琳?麦克卡斯齐显露出一个真正的政客本色,已经开始转而考虑如何办到对方要自己做的事情。
拉姆?德雷不想给她犹豫的机会,他意味深长地提醒道:“仔细想象吧,杰基。一万个药厂的就业岗位,我不认为有其他人能够提供这样优越的条件,选民们会为你疯狂的,再也没人能够动摇你的位置,扫除了后顾之忧你才有机会更进一步。你不会认为这样的机会能够轻易得到吧?让我们坦诚点说——付出与索取,这就是华盛顿。”
乔斯琳面沉如水,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了一句话:“两万个就业岗位!还有——我要见你说的那位先生!”如果不能当面确认对方的态度,她始终还是放心不下,目前也只能虚与委蛇,见机行事了。
拉姆挂在脸上的笑容收敛下来,静静与她对视良久,终于站起身,扣上西服的纽扣,伸出手臂:“合作愉快,期待你的好消息,杰基。”
乔斯琳深吸一口气,按捺住杀了眼前这个人的冲动,伸手与他握到一起:
“你也一样,拉姆。”
五分钟后,拉姆?德雷已经神情轻松地回到了自己的车上,显露出志得意满的笑容。选择乔斯琳?麦克卡斯奇这个女强人作为突破口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也征得了蒂姆?拉比以及弗劳尔?马科斯的同意,只是没有想到他们如此神通广大,居然想办法抓到了对方的要害。
乔斯琳的反应真是有趣,会是什么秘密呢?
拉姆?德雷自然好奇,但是他深深明白,有时候好奇心太盛未必是好事,还是想想眼前的事情吧。乔斯琳有能力、有野心,医药协会出身的她又刚好是日冕公司能够发力的领域,最重要的一点——她是彻头彻尾的利益至上者。实际上李杰许给他25000至30000个就业岗位的回报,但是拉姆并没有露底,如果不能用更少的代价为雇主达成目的,怎么能够显示出自己的能力?现在乔斯琳被成功说服,自己的目的也达到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滚滚佣金了。
停在远离国会山几条街道外的黑色奔驰迅速发动,绝尘而去。
第四十七章 爆炸新闻()
平地波澜!
史蒂夫和李杰乘专机赶回美国的消息最后还是被无孔不入的媒体得知,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一个屋子里挤了几十号人,限于身份,自己并没有要求他们签订保密协议,也就不可能指望口头承诺能够把秘密保守到超过一天时间。
事实上,这也是他计划的一部分。有的时候,遮遮掩掩的消息比直接公开要诱人得多。适当地开始吸引一些关注,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也算是一种预热。
所以当他们抵达位于洛杉矶的科比斯特1号实验室,史蒂夫?霍金秘密参与布鲁斯?李基因研究计划、世纪难题als有望被攻克的消息已经穿到神乎其神、似模似样,衍生出多个不同版本。密密麻麻的媒体和采访车已经将实验室大门堵到水泄不通,只是严阵以待的安保部队拦在隔离线外,一片沸沸扬扬,热闹非凡。两人办公室的工作电话更是被蜂拥而来希望采访的媒体直接打爆。
不过早已经统一过口径的双方所有相关人员全都众口一辞:霍金先生此次是应日冕公司邀请,参与到某项科研计划当中,至于具体的研发内容,由于涉及到商业机密和个人*,暂时不便透露,谢谢大家的关心。
关心你妹啊!
一众媒体全都在心中疯狂吐槽。对他们来说,这就像明知道一个绝世美女正在屋中沐浴更衣,却拉起了一层薄薄的帘布,关键部分全部遮挡到严严实实,只能隐约看到几分光亮。心痒难耐又无可奈何,简直抓狂到不行。
这次的热度可不同于之前,史蒂夫?霍金加上布鲁斯李、als简直就是热度乘以三次方,就连远在华国的李心仪都打来电话好奇发问,可见影响力之广。更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显着位置——之所以不是头版头条。是因为日冕公司和霍金双方完全不配合,苦无素材和猛料总不能瞎编吧。
在这样的尴尬情形之下,有的人就只能费尽心思东拼西凑,抓住采访到的一鳞半甲勉强形成一篇报道;有的人则开始拉上各路专家和以往研究资料,展开大讨论,就是否存在这个可能展激烈争议;还有些人本就看李杰不爽。现在干脆阴阳怪气、捕风捉影开始编织起黑历史,居然也颇有受众、销量大涨,直让他们大喜过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风潮并没有因为当事人的沉默而冷却,特别在美国。反倒有愈演愈热的趋势。于是一时之间,几乎所有人都发现布鲁斯?李的名字频频出现于大小媒体,似乎不扯上这个人气焦点就不能算是合格的媒体。
有心人则惊讶地发现,布鲁斯?李就像一个天生的聚光灯,永远都能吸引媒体和大众的目光,今年以来关于他的新闻就没有停歇过,无论是花边逸事、质疑批评还是科研成就,沾边就好卖。简直让那些各种出位想要博眼球的大小明星羡慕到不行,甚至已经有不少嫩模新人开始找机会投怀送抱,又或在网络上自曝我与布鲁斯的一夜了……
所以。在这样的情形下,当李杰仍旧浑不在意地先后到《灰烬》和《神奇女侠》两大剧组探班,紧随其后跟来的还有大票狗仔队和媒体记者,让两个剧组的保安都变得紧张起来,全部警惕守住出口免得被人闯入。
尽管有些不请自来,制片方却并没有任何不满。反倒欣喜若狂。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布鲁斯?李是最热的焦点,他的到来无疑就是给新片争取关注度。前途更加明朗。更何况灰烬剧组方面,现在已经无人不知他同时也是这部影片的投资商。
自从上次给李杰和经纪人南希打过电话之后。瑞秋似乎整个人都一下子成长了不少。回到剧组后,她没有和任何人发生争执,甚至对那个长舌妇玛德琳也同样彬彬有礼,但自己的表现却越来越好,几乎征服了剧组的每一个人,即便几个老戏骨也对她赞不绝口,这回是真的没有水分的称赞,可见我们的阳光女孩瑞秋也开始逐渐进入角色,变得游刃有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