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浮世碑 >

第237部分

浮世碑-第237部分

小说: 浮世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任致就要点头答应顾宣的邀战,一旁的文溪却摆了摆手,随即看向陌迁说道。

    “文兄请。”

    既来之则安之,陌迁哪怕不清楚文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不能突然离去,不然岂不是弱了自身气势。

    更何况,他也很想弄个明白,文溪究竟为何会邀自己来品茶,他总感觉文溪此举不会简单。

    茶桌刚好一尺高,由楚檀木雕成,表面刻满了茶叶纹路,闪烁着朦胧的光芒。

    虽然还未上茶,但茶桌上却弥漫出了一股淡淡茶香,那都是以往客人泡茶时,在茶桌上留下的余香味。

    “陌兄请!”

    当陌迁刚席地坐在茶桌前时,一旁的少女就端来两副茶具,一副放在文溪身前,一副放在陌迁身前。

    文溪站起身来,把陌迁身前的茶具摆正,随即朝对方摆了个手势。

    “文兄请!”

    陌迁心中了然,文溪这是要和自己比拼茶道,很是认真地把身前茶具摆好。

    眼见陌迁与文溪切磋起了茶艺,顾宣与文溪身边的少年,都恭敬地站在了一旁,他们敬的并非陌迁与文溪,而是敬桌上的两副茶,敬那些发扬茶道的前人。

    在南川域,茶道很盛行,许多高人都爱以茶论道,会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传授晚辈礼法,以茶传颂美德。

    品茶能够使人静心、养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心中杂念,能够助人感悟人生,感悟大道,故而,多数修行者都对那些弘扬茶道的前人,心中怀着敬意。

    陌迁自幼便跟随在他师尊的身边修行,修行不仅修的力量,同样也要修心,故而,他师尊也有通过茶道,来传授他礼法,教他为人处世之道。

    他的师尊曾告诉过他,沏茶,要做到每一次注水,每一次斟茶,都心随水,水随心。

    故而,他沏茶的每一个步骤,都极为讲究,先是备杯,随后备水、温壶、备茶、识茶、赏茶、温蛊、置茶、闻香、冲茶、烫杯、倒茶、分茶。

    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般,看起来至少也演练过千万次,真如茶道大师在沏茶。

    文溪的茶艺也很精妙,从提壶、持壶的手势,到运茶荷、放茶荷,再到拿渣匙拔茶叶、淘茶渣,每一个手势都浑然天成,如一名茶道大师出手。

    呼。。。

    雅间的窗户边吹进一缕微风,使得整个房间都茶香弥漫,顾宣与任致几人站在一旁,闻了一口茶香,顿时感觉精神舒畅,如在炎日夏季饮了一口清凉的甘泉般。

    陌迁与文溪沏的都是清茶,是今日采摘的新生嫩叶,故而,沏出来的茶,香味很是清淡,能够助人醒神。

    “有劳姑娘了。”

    陌迁与文溪近乎同时收手,也是同时对着身边侍女开口,请她们奉茶。

    两名侍女朝陌迁与文溪躬身行了一礼,随即脸色恭敬的端起了茶杯,先是在陌迁与文溪身前摆了一杯,随即又给两旁的少年端了一杯。

第369章 礼法() 
茶桌两个茶壶冒着热气,弥漫出阵阵茶香,很清淡,令人闻之倍感精神舒畅。

    两旁的少年们,都是喝了两杯茶,一杯陌迁沏的,一杯文溪所沏,当茶水入口之后,他们眼中都闪过一丝震惊之色。

    他们很清楚,自己喝的这两杯茶,恐怕连一些研究了多年茶道的大师,沏茶的水平也不过如此。

    陌迁也伸手端起了身前的茶杯,轻轻地闻了一下,随即微微闭上双眼,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他睁开双眼后,便抿了一口茶水,清茶入腹,口中还残留着淡淡余香,久久都没有散去。

    他喝得这杯是文溪所沏,而文溪喝得茶则是他沏的,两人都是饮了对方沏的茶,眼眸中都闪过一丝诧异。

    饮尽杯中的茶,一旁的几名少年,看向文溪与陌迁时,心中不由浮现出敬意,因为从他们二人沏茶的整个过程,就可以看得出来,两人都是把礼法谨记于心的人,心中更是有着对前贤的崇敬之意,在面对前贤传承下来的礼法时,他们都没有一丝骄纵,只有谦逊。

    一个有着敬畏之心的人,都是值得他人尊敬的,有着敬畏之心的人,也是能够自我约束的人,做任何事都会有分寸与底线。

    礼法是一代接着一代传承下来,如同历史般厚重,是构成世界秩序的基础法则之一,有礼法的存在,秩序才会更加稳固。

    在朝廷里,一直盛传着古时一位大圣贤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并以此话当成治理天下的警句,由此可见,礼法的存在,对于世间秩序来说有多重要。

    那位大圣贤觉得,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而若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以此道来治理天下,天下才能真正太平。

    饮完杯中茶水之后,就连顾宣看向文溪的眼神,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常了,因为他很清楚文溪的本性,哪怕他与文溪接触不多,他依旧觉得,文溪只是把礼法当成树立自身形象的利器而已,绝非是那种真正地将礼存于心的人。

    “好茶!”

    陌迁把茶杯放回桌上,脸上露出笑意,忍不住赞叹一声。

    他喝得这杯茶,味道清淡,如饮了一口甘泉,却又带着微微涩味,甜与涩同时在嘴里缭绕,倍感神清气爽,令人回味无穷。

    “陌兄这手茶艺真是令人佩服。”

    文溪也毫不吝啬地赞叹了一声,只是,他眼眸中竟然还闪过一丝欣赏之色,那种眼神就如同一名君主,看向臣子般的眼神。

    他喝的这杯茶,味道也很清淡,茶水入腹之后,嘴里若含着一片鲜嫩的茶叶,茶香味令他只感觉心中甚是宁静,仿若隔绝了尘世的喧嚣般。

    陌迁能有如此茶艺,确实使他生出了惜才之心,很想将陌迁招揽到自己麾下。

    “好茶必须有好水配,那王位也是一样,须有能者居之。”

    文溪眼中的欣赏之色不加掩饰,陌迁又怎能看不见,他眉头微皱,随即舒展开来,笑着说道。

    “不知陌兄是怎么看待礼法的?”

    文溪为自己倒了一杯清茶,抿了一口后,随即看向陌迁问道。

    他没有直接回应陌迁的话,而是想要与对方谈论礼法,这使他身后的几人少年,眼眸中都闪过一丝亮光。

    “哼!一个心怀礼法之人,怎么会做出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的事来,心中有礼法,不是应当懂礼让,知廉耻吗?”

    顾宣之前看到文溪眼中那丝欣赏之色,心中就已然生怒,眼下文溪竟然又要与陌迁论礼法,这使他顿时冷哼一声,嘴角浮现出嘲讽之意,轻蔑地看了对方一眼。

    他觉得文溪就是个伪君子,从陌迁还未走进雅间之前,就已然算计好了,该如何来打压折辱陌迁。

    论战力,文溪与陌兄在伯仲之间,文溪只能以自己所擅长的礼法,来和陌迁切磋,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击垮陌迁,文溪怀有这般心思,还口口声声要谈论礼法,实在令人感到不齿。

    他很清楚,文家对于礼法颇有研究,文溪作为文家最杰出的两大天才之一,定然也是自幼就把礼法熟记于心。

    陌迁与文溪论起礼法,恐怕陌迁会落于下风,若是陌迁在礼法上败于文溪,一旦传了出去,对于陌迁日后在王位竞逐上,定然会造成极大影响。

    毕竟,南川域一直都讲究以礼辅政,虽还未到以礼治天下的程度,但以朝堂对礼法的重视,必定会选择更懂礼法的人来坐王位。

    文溪的城府,实在太深,封王战还未开启,就已然开始算计强力的竞争者,当真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

    “你莫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人只不过是想与陌兄交流礼法,互相学习,你如此污蔑大人,难道是觉得陌兄在礼法上会弱于大人?我可不觉得陌兄是个不懂礼之人。”

    站在文溪身后的一名少年,突然开口回应了顾宣一句,言语实在毒辣,不仅拆穿顾宣的心思,以此维护文溪的形象,还暗讽陌迁是不懂礼之人。

    他在对文溪与陌迁之间的称呼上,还刻意加重了语气,把文溪与陌迁放在了两个不同层次,将文溪称为主,却与陌迁平辈相交,用心实在狠毒。

    “不懂礼的人,只是粗鄙之人,这种人怎么配竞逐南川王位。”

    文溪身后的另一名少年,也盯着顾宣,驳斥了一句。

    “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历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不由所以陨社稷也。”

    陌迁见顾宣就要开口训斥那两人,连忙朝对方使了个眼色,随即笑着看向文溪说道。

    他已然猜出,文溪此番布局,是想在礼法上打压自己,从之前的切磋茶艺,到现在的谈论礼法,一切都可能是对方布下的局。

    倘若这一切真是文溪针对自己布下的局,可以想象,文溪此人得有多难对付,绝不是乔良之流能够比拟的。

    故而,他阻止了顾宣与那两名少年辩驳,直接回应了文溪的话。

    他这般姿态,完全体现出了‘礼存于心,践于行’,等于在无形中给了文溪身后那两名少年一个耳光。

    ************************

    这两天工作实在太忙了,今天就只有一章了,大家不要等了。

第370章 礼存于心践于行() 
陌迁的话音刚落,文溪就双目一凝,而他身旁的那两名开口的少年,则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眼眸中还闪过一丝惊色。

    他们都没有想到,陌迁竟然真懂礼法,开口就说出了礼法的真谛。

    “不知在文兄心中,何为礼法?”

    陌迁脸上露出温和笑意,朝两旁的少年点了点头,随后看向文溪说道。

    既然对方要与自己论礼法,那自然要与对方论个明白,不然外人还真会以为自己是来自蛮荒之地。

    自己既已决定参与到南川王位竞逐当中去,那自然要展露出自身才华,锋芒当露时,就不要太过收敛。

    “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文溪微微思忖,随即抬头看向陌迁说道。

    他自幼便学习了礼法,而陌迁所提及的礼法,都与朝政相关,他自然不能只说纯粹的礼,必须将礼与政结合起来。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陌迁双眉微皱,深深地看了文溪一眼,随即开口说道。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文溪伸手轻抚了下袖子上的灰尘,端起一杯清水,抿了一口,缓缓地说道。

    “隆礼重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

    陌迁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茶,也饮了一口,随即端坐起来,正眼看着文溪说道。

    “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

    文溪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微微瞥了旁边的顾宣一眼,笑着说道。

    “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陌迁微微一笑,朝文溪施了一礼,说道。

    “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

    文溪并未回礼,眼眸中再次闪过一丝欣赏之意,点了点头说道。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陌迁微微皱眉,不过很快眉头就舒展开来,在他身上还弥漫出淡淡的浩然之气。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

    文溪眼眸中闪过一丝精芒,目光灼灼地看向陌迁,缓缓地开口说道。

    “礼者,治之始也,故非礼,则无法也。”

    陌迁微微思忖片刻,随即神色变得肃穆,抬头正视着文溪说道。

    呼。。。

    陌迁与文溪论礼法,两旁的少年听得津津有味,就如幼年时初学知识那般,很想继续了解下去,探个明白。

    “你不只知法,却不懂礼,真是枉为文家人。”

    当陌迁二人话罢,顾宣走到文溪身旁,摇了摇头,一副很失望的模样。

    陌迁与文溪论礼法,他在一旁看得很仔细,他发现,从始至终,陌迁都很严肃,且谦逊有礼,做到了真正的‘礼存于心,践于行’。

    而文溪却只是一副在传授他人礼法的模样,脸上一直都带着点轻狂之色,令人感觉,他只是在故作姿态。

    两人此番比拼,比的虽然不是战力,但在礼法上的比拼,要比战力上的比拼更为重要。

    因为他们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