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天马行空四部曲 >

第350部分

天马行空四部曲-第350部分

小说: 天马行空四部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但是,不只是虚荣心能够引起对这种或那种职业突然的热情。也许,我们自己也会用幻想把这种职业美化,把它美化成人生所能提供的至高无上的东西。

    我们没有仔细分析它,没有衡量它的全部份量,即它让我们承担的重大责任;我们只是从远处观察它,然而从远处观察是靠不住的。

    在这裡,我们自己的理智不能给我们充当顾问,因為它既不是依靠经验,也不是依靠深入的观察,而是被感情欺骗,受幻想蒙蔽。然而,我们的目光应该投向哪裡呢?在我们丧失理智的地方,谁来支持我们呢?

    是我们的父母, 他们走过了漫长的生活道路, 饱尝了人世的辛酸。—我们的心这样提醒我们。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但是,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係,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

    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

    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麼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冒险把大厦筑在鬆软的废墟上,我们的一生也就变成一场精神原则和肉体原则之间的不幸的斗争。

    但是,一个不能克服自身相互斗争的因素的人,又怎能抗拒生活的猛烈冲击,怎能安静地从事活动呢?然而只有从安静中才能產生伟大壮丽的事业,安静是唯一生长出成熟果实的土壤。

    儘管我们由於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但是,為了克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麼,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

    由此產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还有比这更难於靠外界的赐予来补偿的感情吗?

    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以為能够胜任经过周密考虑而选定的职业,那麼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即使不受到外界指责,我们也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為可怕的痛苦。

    如果我们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如果我们生活的条件容许我们选择任何一种职业;那麼我们就可以选择一种能使我们最有尊严的职业;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对於这个目标来说,一切职业只不过是手段)即完美境地的职业。

    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眾人钦佩并高於眾人之上的东西。

    。。对於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

    同时,如果这些职业在我们心裡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们能够為它们的支配思想牺牲生命、竭尽全力,这些职业看来似乎还是最高尚的。

    这些职业能够使才能适合的人幸福,但也必定使那些不经考虑、凭一时冲动就仓促从事的人毁灭。

    相反,重视作為我们职业的基础的思想,会使我们在社会上佔有较高的地位,提高我们本身的尊严,使我们的行為不可动摇。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為同时代人的完美、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歷史承认那些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讚美那些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麼,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為这是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於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恆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网(readnovel。c)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readnovel。c阅读。)

第二十八章 天地不合,德尔菲神坛() 
笔者少年时,印象深刻的第一人应该不是金庸,虽然小时候看过他的书,但忘了差不多,只是电视一直重播。。杨过、小龙女、令狐冲、郭靖、东方不败、独孤求败。。。

    提少年时期是因為这一段岁月,笔者非常苦闷,指心灵上,笔者发现自己根本与眼前的世界不合嘛!

    合不来又不能走,一适应它,二改变它。一个格格不入的世界,不快乐的,活著是不快乐的事儿,虽然外表上自由自在,内心却无比的忧鬱。笔者喜欢用幽鬱。

    笔者的父母一天到晚都在外面打拼工作赚钱养家,而笔者一天到晚都在外面,败家。庆幸没做坏学生,因為笔者不屑恶人。

    渐渐的笔者喜欢发呆,空白的思考著,思考一堆没有标準答案的问题。比如為什麼医生没有职业道德去行善呢?做这个职业就是有良心的人才能做,怎麼你们是為了赚钱才选择做医生?

    老师也是、法官也是。。,后来少年的笔者预言、预估未来必定会出事的,果不其然,笔者的世界出了一堆又一堆没德没品的人族,最近还发生黑心油、黑心食品,残害了许许多多的人。

    当做官就是要贪才做的观念形成时,就知道未来腐化了。然后呢,现在网上看些年少的人在说话,都不知道该笑还是吐雪了,幼稚无知的一大堆。

    发现他们都没认真研究自己,只会怨声载道或怨天尤人的,怪东怪西就是不怪自己。如此的社会,内心必定软弱了。

    扯远了,年少时印象最深的第一个人是苏格拉底(希腊文:Σωκρ?τη?,拉丁文:Socrates,前469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為希腊三哲人。

    他被认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没有留下著作,其思想和生平记述於后来的学者—主要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同时代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剧作中。

    柏拉图的《对话》一书记载了苏格拉底在伦理学领域的贡献。

    苏格拉底对於西方思想最重要的贡献或许应该是他的辩证法(用一个问题回答一个问题)来提出问题,这被称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詰问法,苏格拉底将其运用於探讨如神和正义等许多重要的道德议题上。

    这最早的记载是出自於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上,苏格拉底通常被视為是西方政治哲学和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奠基之父,也是西方哲学的主要思想根源之一。

    苏格拉底认為每个人都生活在「实在」中,但有些人认识不到自己逻辑上的错误,因此有各种错误的想法。

    苏格拉底用一系列的问题协助一个人或一群人来判断他们的信念,例如神或正义是否存在的问题,指出他们的回答中的漏洞,藉此让他们认识的自己逻辑和认识上的错误。

    这种方法是属於假说消除的被动方法,随著受测者承认更进一步的假说,在消除之前的假说的过程中必然產生矛盾。这种方法是用於逼使一个人检视他自己的信念和这种信念的真实性。。。

    苏格拉底经常说他的智慧是来自於体悟到他自己的无知。

    苏格拉底可能认為做坏事是无知所造成的后果,做坏事的人必然没有比他人聪明。唯一一件苏格拉底经常宣称拥有的知识是对於爱的知识,并以此联繫他「对於智慧的热爱」—例如对於哲学的热爱。

    他从来没有宣称过他拥有许多智慧,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了解到:一个人要追求智慧就必须先热爱智慧本身。

    苏格拉底相信人们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专注於发展自己的本能,而不是去追求物质的富裕。

    他总是鼓励别人注重友谊关係和参与社会的共同体,苏格拉底相信这是使人们共同成长的最好方式。

    他的行為也都实践了这些原则:到了最后,儘管他有机会可以逃离雅典,但苏格拉底仍接受了他的死刑判决。

    他认為私自逃跑是破坏了他的共同体的决定;而如同以上所述,苏格拉底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也无人能够指摘。

    苏格拉底教学中的一贯思路认為人类的确拥有某些美德。这些美德代表了一个人最重要的人品,而之中最居前的则是哲学或智慧的美德。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是所有事物裡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最理想的生命是将其一生奉献用於寻找上帝。真相被隐藏在阴霾处之下,而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揭露出他们所知的竟是如此之少。」。

    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至善,而不是仅仅依据他的「意见」行动;一个人必须了解不变的至善本身。

    苏格拉底相信「理想存在於一个只有智者才能了解的世界」,因此有人主张苏格拉底相信只有哲学家才有这种能力统治其他人。

    苏格拉底所相信的政治理念究竟為何,一直是哲学界最大的争论之一。多人同意的一种说法是苏格拉底并不相信哲学家可以担任国王的概念,因為苏格拉底始终拒绝进入政界或参与任何形式的政府运作;他经常指出他不可能去干涉或指挥其他人要如何生活,因為他根本就还没有彻底了解他自己。

    哲学家只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且也不是真的具有智慧。

    苏格拉底对话录是一系列由柏拉图和色诺芬所写的对话记载,记载了苏格拉底与其他当代人物的对话、或是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之间进行的讨论。

    在对话录裡,学习似乎是一种回忆的过程。

    《认识你自己》,这句话原是刻在德尔菲(Delphi)神坛上,苏格拉底把它当做自己的哲学方法,他常在街头及市场与人聊天,从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句开始,一直往后追问探索,深入一个字的原义,一步步的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无知。

    知道了自己的无知之后,才算是真的「认识了自己」,这也才是最高的知识。

    苏格拉底要人们跳离日常生活中的思考模式,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思想的本质。

    人活著如果只是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那麼人已失去了他独特的天赋。因為人本身是会思考的,但自己所认為的、看到、听到,甚至於先前所发生的,都不一定是自己想像中的样子,除非人能更深切地了解自己。

    苏格拉底喜欢与别人谈话,并迫使对方承认自己无知,在对方真正承认自己无知之后,也等於真正準备好去接受正确知识,这时他就开始带领对方进行「概念的追求」。

    他认為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都是单独的、个别的东西,但我们有一种能力,把这些类似的东西用一种名词去概括它。

    也就抽出他们的共同概念,这种概念即是一种「共相」。有了这种的共相的概念后,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没有见过的事物,也会用这种这种概念去概括他。

    苏格拉底认為这种「共相」的发现,是哲学分析、综合工作中最基本的法,否则思想根本无法成立。

    再者,因為有这种思想歷程,虽然在脑裡的知识是共相、普遍的,外在世界存在的东西是个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