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狂歌-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四个班的弟子到齐后,识字班弟子排成的队伍率先走向黑门,一路穿过黑门后的通道行出梅堂,之后习道班的弟子在封先生的带领下走到黑门前,封先生从一旁小屋里那名叫郭智乐的青年手中接过展开的一叠卷宗,领着队伍跨过黑门进了通道。
走在通道内,卢秀好奇打量,却见这通道足有三丈高,与外面大门的门顶齐平,通道内很宽敞,两侧石壁看起来没有任何的异样,最重要的是,就像昨日冯成亮说的那样,通道里并没有人看守。
卢秀扫视过道,不知昨早在这通道里领着自己进来的那人躲到了何处。
心中怀着疑惑,跟着队伍顺着通道出了梅堂的大门,却见门外的青石道上停着许多马车,识字班的队伍站在大门左侧的梅林边,领头的识字班的先生正坐在一张摆着许多卷宗的方桌前,有作保人来领孩子,那先生查找卷宗验证作保人的手印,若手印对的上,便叫弟子的名字,唤弟子上前让作保人领走。
此刻识字班的孩子已经被领走了七八人,封先生带着习道班的弟子来到大门右侧的梅林边,像识字班的先生那样,在大门右侧早已备好的方桌前坐下,将郭智乐给他的那叠卷宗放在桌上,没一会,道上有位雍容华贵的妇人走到封先生坐的方桌前来验证作保人的身份。
卢秀扫了那妇人一眼,朝青石道上看去,道边停着的车马排到远处看不到的地方,可见范围内没瞧见宗玉宝的车轿。
正看着,猛听封先生一声喊:“冯成亮!”站在队伍后面的冯成亮立马应声跑向前去,从卢秀身边经过时,还对卢秀挤了下眼。
卢秀抬眸看向封先生坐的方桌,却见方桌前那雍容华贵第一个来验证作保人身份的妇人正笑着朝跑上前去的冯成亮招手,想来这妇人便是冯成亮说起过的来接他的三娘了。
冯成亮被那妇人拉着手上了一辆金色的马车,马车前后跟着十来个骑马持刀的锦衣护卫,看那阵仗,冯成亮这位三娘的身份想必是不简单的。
金色马车在锦衣护卫的簇拥下顺着青石道驶向远方,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卢秀暗道:“冯成亮这小子该不会是达官贵胄吧。”奈何回忆冯成亮的言语神态,又觉得他实在不像名门世家的子弟。
想了片刻,卢秀猜不到冯成亮的身份,索性不再去想,看着道上寻找宗玉宝,却没发现宗玉宝的身影。
半晌后,识字班和习道班被领走的弟子越来越多,诗文班和大学班的弟子也行出了大门,两班的先生同样坐到门外备好的方桌前验证前来领孩子的作保人的身份。
如此过了将近两刻,四个班的弟子走的大半,却还没见到宗玉宝,卢秀暗道不妙,就在他觉得宗玉宝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意外时,忽而看到一道青衫人影行到识字班先生的方桌前,行礼询问着什么,看那人的面容模样,正是宗玉宝。
卢秀连忙对宗玉宝招手,宗玉宝问过那识字班的先生,皱眉环视另外三班的孩子,见了招手的卢秀,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面色大喜,走到封先生坐的方桌前验证身份,片刻,便听封先生一声喊:“卢秀!”卢秀立马行出队伍跑上前去。
“秀儿!”
卢秀还未跑到身前,宗玉宝便欣喜的喊了出来,卢秀回了声“宗叔叔。”笑着上前与宗玉宝一起对封先生作过礼,两人顺着青石道朝前走,卢秀开口道:“宗叔叔,我刚才还以为你今天有事来不了了呢。”
“不是,我早上卯时便来了,只是到了这里才知道这儿有不成文的规矩,皇亲贵族、世家豪门的作保人排在前面,得他们都领过孩子,我这样的商人才能上前来验证身份。”
卢秀恍然道:“原来是这样,是我错怪叔叔了。”
“不妨事的,咱们快点回家去,你离开这一天,姐姐可想你想的紧呢。”
两人边说边走,顺着梅林中的青石道行了半刻,上了宗玉宝停在远处的马车,随着驾车的马夫一声喝,马车加速朝梅林外行去。
走在路上,车厢内的宗玉宝问卢秀进到梅堂后的生活状况,卢秀循循讲述这一天的经历,最后宗玉宝见卢秀泰然自若的说一切都好,这才放下了心。
不多时,马车从梅堂外的青石小道转上通向长安城的官道,速度忽而降了下来,与此同时,能听到官道上行人的议论声,隐隐听到什么“三教法会”“八大派”“异邦闻道使”。
卢秀好奇的打开车帘朝外看去,却见官道上车马甚多,道边三三两两从长安城出来的行人全是面色兴奋,看那些人激动交谈的模样,似在叙说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宗叔叔,他们在谈论什么?”
卢秀掀着车帘指着外面的行人,回首对坐在车厢里侧的宗玉宝问。
宗玉宝朝外望了望,面带浅笑:“他们在谈论今早长安城发的皇榜公告,马上长安城要发生大事了。”
“什么事?”
“三教法会!”
第128章 三教法会()
“三教法会?”卢秀疑声道:“那是什么?”
宗玉宝解释道:“从五十年前开始,每位武皇都会在登基的前几年举办一次三教法会,这法会是儒释道三教论道的法会,为期一个月,不仅一院二教三寺…也就是儒释道三教的穆武书院、正一教、全真教、少林寺、东林寺、灵感寺会参加,武周八大派、各地名门望族也都会派人来长安听法。
这三教法会是武皇登基后着重办的盛大法会,意在彰显治下的文法昌隆,可谓极是庄重,每当法会举办时,外邦听闻风声都会派出闻道使来长安听法学习,其中以东瀛最为重视,派出的闻道使最多,记得上一次元盛四年的三教法会举办时,东瀛派出两三百名的闻道使渡海奔赴长安听法,我那时才十一二岁,在西街看到那些东瀛的闻道使,还笑过他们的奇怪发型呢。”
宗玉宝笑了笑,又道:“其实每次三教法会举办时,儒释道三教的关系都会变得更为紧张,因为三教都想在法会中压住另外两教一筹以显本教道法昌达,也正因为此,那些在法会中表现好的人,不仅能出尽风头获得武皇的青睐,还会名扬天下,受本教人士的追捧。
不过能在三教法会中扬名的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学究、老道士、老和尚,毕竟年轻人阅历太浅,在字字机锋、句句玄妙的法会上是占不到便宜的,一般三教的年轻人只会在法会前几日论辩,到法会中期三教名士相继下场辩法,年轻人怕出丑只会在法会中旁听,而真正引人瞩目的是法会后期,到那时下场论法的都是一院二教三寺中已经成名的宗师级的人物,由他们将法会引入最后的高潮。”
卢秀明了道:“我过去在史籍中看到过这三教法会。”突然间想起了什么,又道:“我看史籍上记载,武皇会对其治下举办的三教法会题名,以彰显其治下法会的不同,这次武皇题的是什么名字?”
宗玉宝道:“早上我出城时,挤在城门处看皇榜的人不下三四百,把张贴告示的地方围得水泄不通,我听挤在里面的人说,当今武皇为这次三教法会题的名是‘正言’,若果真是‘正言’,那将来史籍上记载这次三教法会,便会用‘正言法会’这个名字。”
卢秀了然颔首,又朝官道上的行人望了望,放下车帘回身坐到车厢内。
“这次的三教法会从何日开始?”
“皇榜通告上的内容我没看到,但我听人说是十月中旬,在宫城东门外。”
卢秀算了算时日:“还有两个半月?这么短的时间,异邦的那些闻道使能赶的上么?”
宗玉宝凝眉道:“说起来我也觉得奇怪,以往三教法会都是在七八月的时候举办的,提前半年就会发皇榜通告,而这次皇榜发得如此突然,只留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准备,不过两个半月的时间,丹羌、虏番、匈狄听闻风声派闻道使来的话肯定是能赶上的,但高丽东瀛的闻道使要及时赶来就很困难了。”
卢秀道:“要是他们赶不上该咋办?”
“该咋办咋办。”宗玉宝道:“皇榜已经定下了日子,难不成还要专门推后等他来么?咱们武周可不会看蛮夷的脸色,想让我们迁就蛮夷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卢秀愣了愣,没想到宗玉宝话说的这么硬气,宗玉宝见卢秀一脸诧异的样子,笑道:“秀儿,你过往住在边疆,在那万红院里体味不到咱们武周的文化,怎么说呢,举个例子,前朝殷商几次国力衰弱时,曾让皇族公主与蛮夷通婚,而这在咱们武周朝是绝不可能的事,就说八十多年前,虏番打到了长安,可即便那样朝堂上也没人提议和两字,你知道为什么吗?”
卢秀疑道:“为什么?”
“因为咱们武周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卢秀神情怔住,宗玉宝昂首面色复杂:“你看过史籍应该知道,武周刚开朝的百年间与边疆的虏番、丹羌、匈狄三个番邦时常交战,几乎每年都要和这三个番邦打上一两次,情况最恶劣的时候三线开战,一年能打上五六场几十万士卒参加的大战。
也便在那百年间,武周全境强征士卒,十三岁以上的男丁都要参军,甚至极端情况下,连名门仕族的子弟也要被征调到前线参战。
而因为连年征战,武周国库空虚,百姓穷困潦倒,但整个武周无人有怨言,更没人造反,因为那时武皇身先士卒,几乎每年都要带着武将文臣亲征,传言长安城那时看不到一个穿着锦衣的人,与穷苦百姓相比,皇亲贵族至多能吃上一口饱饭,日子都是勒紧腰带过的。
但即便苦成那样,武周也没对三个番邦蛮夷说过一句软话,事实情况是朝廷凡又征召,万民响应,上下都是一条心。
就那样打了百年,历经十数位呕心沥血的武皇,丹羌实在耗不过了,被打服了,宣称再也不和武周开战了,又过了三十多年,匈狄也扛不住了,渐渐老实不来北境闹事。
后来就只和虏番打,实际上那时候历经百多年的征战,武周已是强弩之末,虏番虽是千疮百孔,但拼上全部身家还是比弹尽粮绝的武周强的多,也正因为此,虏番才能在那时候打到长安城,而那时候经历百年多的战火洗礼,武周早已没人怕死,朝中之人宁可战死亡国也不乞和求存。”
宗玉宝神情感慨,卢秀听的面色凝重,史籍上关于这一段历史的描写十分的粗略,大体只是介绍几年打仗,何人统率,胜负如何,卢秀曾经看这段历史时,还暗笑这世界的人怎么这么喜欢打仗,竟然四个国家来来去去能打一百多年,直到现在听了宗玉宝的话,卢秀才感觉到这段历史的沉重。
而之后的事情,卢秀看过史籍十分的清楚,虏番倾尽所有,动员六万残军发动最后一征,武周再无抵抗之力,当虏番的大军逼近长安时,武皇带领文武老弱共守长安城,然而就在这绝境之中,有如天意,又或是武周国运尚存,不该灭亡,一位名叫圆觉的和尚从沧州而来,带了一万二千男丁跋山涉水,历经艰险来到长安,之后,又有一位智计超绝、名叫于文龙的儒将出现,他带着沧州来的一万二千男丁加上长安城里的老弱病残,挽狂澜于既倒,击退了虏番逼近长安的六万大军。
当时卢秀看这段历史时确曾感到疑惑,不解在如此绝境下,为何所有人能同心赴死,无人逃跑议和。
此刻听完宗玉宝的话,卢秀明白了,那时候,历经百年征伐,武周从上到下,从武皇到贫民,所有人都成就了铁骨铮铮,昂然不屈的意气,那时候,整个武周,没有贪生怕死的软骨头。
第129章 小女孩()
车厢内默然无声,宗玉宝和卢秀都在思忆那段历史。
半晌,宗玉宝开口道:“如今虽是时过境迁,但过往历史的沉淀依然还存留在咱们武周人的心中,对蛮夷的态度仍是强势。”笑着道:“所以先前和你说的,外邦的闻道使能不能赶来那是他们的事,咱武周绝不会替他们考虑迁就他们的。”
卢秀了然颔首,两人没再说话,马车缓缓前行,两刻后进到长安城直奔宗家宅院。
辰时四刻,马车回到宗家宅院时,红香和丫鬟小兰站在大门边翘首以盼,宗玉宝和卢秀下了马车,红香来到卢秀身前蹲下,抓着卢秀双手,对卢秀嘘寒问暖,片刻后拉着卢秀进到宅院内,又说了许多关切的话,个中温情自不必说。
晌午,宗玉宝和卢秀到红香房里一并吃过午饭,下午时,宅院里来了位客人,却是宗玉宝多次提起的表弟,名叫林逸勤,这林逸勤眉清目秀二十出头,在梅堂当差负责管理书籍,当初正是他找梅堂管事疏通关系,才让宗玉宝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