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史 >

第29部分

龙史-第29部分

小说: 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族兵马知悉呼延霞飞的厉害,正欲退兵。就在这时,其它四族联军赶到。他们均发觉汉阳有变,想趁火打劫,从中捞上一把。呼延霞飞身边兵马不多,仅有八千左右,再加上五千龙家军,与将近有三万人马的部落联军相比,仍有相当距离。若非呼延霞飞奋力死战,部落联军早已取得胜利。
  双方混战了大约有两刻钟,龙雪皇终于率领四万龙家军杀到。在两面夹击下,部落联军渐渐处于下风。
  眼见部落联军的战意越来越弱,金碧峰和庞飞等将领均请命带兵包抄部落联军的退路,以求一举歼灭部落联军。
  龙雪皇却不假思索,立即否定他们的主张,并且命令各路人马且战且退,让部落联军离开。众将均不解其意,只有夏隆基暗自叹服。
  部落联军正愁无法脱身,一见敌军有所松动,不禁大喜,迅速撤离战场。他们刚刚退出,帅英旗竟然率领飞虎军卷土重来。原来帅英旗毕竟是乖巧之人,很快就发现龙雪皇并没有用心追杀,又发现汉阳城头火起,马上收集残兵,重整旗鼓,迅速杀来汉阳。
  可惜终归迟了一步,部落联军居然又提早退出战场。
  龙家诸将见此情形,无不佩服龙雪皇的英明。倘若方才贪图战功,欲全歼部落联军,必然会令兵力分散;届时当帅英旗杀来之际,龙家军内外受敌,阵形混乱,自然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幸好龙家军并没有犯这个错误。
  帅英旗一见部落联军退出战场,就知大事不妙,他迅速命令三军停止进攻,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摆成箕形阵式。但龙雪皇又怎么会给机会他变阵,他指挥全军全力冲杀,又给飞虎军造成极大的死伤。帅英旗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变阵,缓缓退出战场。
  龙雪皇眼见天色已晚,而且不知汉阳城中发生何事,所以也不追赶,和呼延霞飞一道回师汉阳。
  原来,包括龙雪皇在内,众人都低估了淑儿的实力。要知道在淑儿的指挥下,“明”曾经和天下各路人马都接触过。他们所遭受各种反侦察和暗杀清剿也不在少数,方芷容这次安排虽然精妙,但要想一举歼灭全部“明”也决非易事。
  幸好淑儿立功心切,竟把“明”的精英都安排进汉阳,只留部分人在外监视,加上方芷容安排周密,自然不敌“暗”。
  之前汉阳四门紧闭,加上城中的都是南兵,淑儿的“明”确实找不到机会进城,然而随着龙家军的进驻,两军编制不同,互不熟悉对方,却又互相戒备,自然产生极大的漏洞。
  加上大西国暂时撤兵,城中柴木已完,呼延霞飞只好让百姓出外砍柴,数十张的陌生面孔乘机混进汉阳,潜伏于城中,准备和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一举攻破汉阳。
  按淑儿的原意,她是想要城里的“明”都安排妥当后,才悄悄告诉帅英旗,以示自己的机智,不料昨晚和今天风云突变,飞虎军竟然面临覆灭的危险,淑儿无奈之下,只好发出暗号,叫城里的“明”提早动手,以吸引龙家军和南兵的注意,以救飞虎军主力。
  这批探子毕竟是“明”里的精英。他们除了善于乔装改扮之外,各种暗杀放火的破坏之道样样精通。
  他们一收到暗号,迅速在城中行动。他们先是在百姓家附近同时放起数十个火种,并拚命散播谣言,说“飞虎军已经打进城了,大家快走啊。”自然引起极大的恐慌,百姓呼儿唤女,携老扶幼,四处逃命。
  然后探子再趁混乱杀入监仓,把囚犯尽数放出,其中大部分都是成为俘虏的飞虎军,聚得数百人,一起杀向接近城里的粮仓。一时间,汉阳城里大乱。
  汉阳城中绝大部分兵力都已经被派到外面作战,只剩不到两千兵马留守,他们大部分人在城头上守御,镇守粮仓的只有三百人。而“明”个个身手不凡,他们一边冲杀一边向粮仓投掷火把,南军既要御敌又要救火,手忙脚乱,眼看就要支持不住。
  突然间,一个外表平常的青年大摇大摆地走在粮仓附近的大街上,他看着南兵狼狈的样子,不禁大为摇头,连声道:“真是丢脸,真是丢脸啊。”
  一个刚被“明”救出来的大西兵瞪他一眼,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向他摆动道:“你这小子是什么人,来这里干嘛?”
  那青年却吓得抱头鼠窜,连声道:“小子别无他图,只是想看看热闹而已。阁下英雄盖世,真是令小子佩服。啊,刚才我见到有一大批人马向这里杀来,不知是否阁下的弟兄?”
  那大西兵吓了一跳,道:“什么,你说有大队人马过来?”
  那青年连连点头道:“是啊,虽然和阁下的服饰有所不同,但似乎不是本城的人马。哦,他们所举的大旗上面好像有‘大西’两字,那两个字写得真好,龙飞凤舞,大有锺王之风啊!”
  那大西兵闻言大喜,心想,一定是我大西国攻进城来,哈哈,那真是太好了。
  那大西兵也不多问,在那里大喊小叫,“飞虎军终于打进城里,打进城里啦!我们有救了!有救了!”他这样一说,“明”和大西军俘虏更加士气大振。不少人竟然在幻想一旦破城后如何在城里大肆奸淫掳掠了。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粮仓附近都传来大批人马走动的声音,其中还有不少喊声,起初众人都不在意,但仔细一听,四周竟然都是“活抓大西军”的叫声,都不禁神色大变。
  只听那青年哈哈大笑道:“你们中计了,我所率领的五千兵马已经包围了这里。刚才你们有机会不走,现在就乖乖地束手就擒吧。”
  那些大西兵原本就是阶下囚,早已是惊弓之鸟;跟随“明”作战,只不过是无路可逃,企图胡乱杀出个生路来;刚才被青年的语言所骗,好不容易涌起胜利的希望,现在发现是个圈套,一下子就泄气了,甚至比之前更加害怕,许多大西军当场就抛下武器,向外逃去。
  刚才那大西兵气不过,向那青年扑去,那青年早已经逃得远远的。那大西兵想追,不料竟然有一个大渔网直盖下来,他哪里躲闪得了,当场被渔网紧紧裹住。
  却说那些“明”也的确厉害,尽管大西兵已经纷纷逃散,只剩数十名他们仍然坚持苦战。不料四周涌出近百名百姓,他们四人合持一个大渔网,向“明”直网过去,那些“明”虽然厉害,却抵挡不住这些网。纷纷被擒。
  战斗结束,但青年口中所说的五千南兵却踪影全无,仅有百余名缺盔少甲的城中青壮而已。
  那青年长长地舒了口气,一阵大风吹来,忽感背后一凉。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长衫背后已经被冷汗所湿透。
  原来,那青年发觉汉阳城中有变,就召集了百余名城中青壮,前来助战。却发现叛军有数百人之多,但大部分是南军的俘虏。那青年心生一计,吩咐青壮都回家准备渔网,汉阳城临近江边,自然有大量的渔民,渔网不难收集;然后再叫那些青壮在粮仓附近走动,以待自己命令。
  自己却不惜深入虎穴,发动心理攻击。先是以谎言激起俘虏们的希望,然后再以谎言哄骗他们南朝大军已经将他们包围,从而击溃了俘虏们的战意,纷纷逃跑,而剩下的“明”都被渔网所擒。
  这计策看似简单,实则凶险无比,倘若那些俘虏之中有几个稍微清醒的,不相信青年的谎言,大声喝醒众人,让俘虏们不至于一哄而散,凭他们的人数,那百余名青壮绝对无法取胜。
  那青年武功极低,倘若稍一不慎,被几名敌军围住,必然倒霉。所以那青年才惊出一身的冷汗。
  青年想了想,就向粮仓走去。那里的大火仍在燃烧。他不禁叹了口气,在地上拿起一把烧焦的粮米,却因过热差点烫了自己的手。
  看着自己狼狈的样子,青年禁不住苦笑,然后长叹道:“这些米粮在去年不知可救多少百姓性命,却始终锁于仓中,不肯乱动。今日一劫,这些米粮纵然贵如珠玉,也不过是些许灰烬而已。早知如此,还不如当初就分发给老百姓,救救他们的性命也好啊。他们败了固然什么都没有,可我们胜利了又有什么呢?真是一场愚昧的战斗!”
  此言一出,众皆恻然。鄂州城中的士兵多是去年临时招募回来的青壮。他们均是因没有饭吃才被迫当兵的,自然深知饥荒之苦,对粮米十分珍惜;那些青壮就更不用说,尽管湖广素以盛产粮米而驰名天下,可是在南朝的苛捐杂税下,他们一年到头又有几顿饱饭吃,看见大火在拚命吞噬粮米,众人的心都在滴血。
  在青年的鼓动下,尽管众人都疲倦不堪,但还是在奋力救火,那青年更是冲在最前头,有几次火苗都差点把他包围住,幸好四周的军民都死命把他救出。那青年的衣服被烧坏了好几处,他却毫不在意,继续在火场那里扑救。众人无不感动,只是大火越烧越猛,一时竟无法抑制。
  就在这时,一队人马突然冲了上来,他们手持沾湿了的棉被,拚命拍打火头,其状极为卖力。
  青年在烟火中定睛一看,发觉来兵都是穿着龙家号衣,心中不禁一动。只见众多龙家士兵之中,竟有一女子也在其中,急切间看不清其容貌,但见她背影婀娜,腰肢纤细,长长的飞瀑在烈火之中不住飞扬。
  得到这批龙家士兵帮忙,大火终于有所抑制,此时又有一批守城的南军赶至,带来大批水车,甚至用投石机将水袋掷进火中。忙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将火扑灭。
  火一熄,大家先是发出一阵欢呼,然后就有气无力地一一坐下,再也说不出话来。
  青年也是一屁股坐下,抬头一望,发觉方才救火少女就坐在旁边。两人相距不过数尺,一股微微的淡香悄然飘来,在浓浓的硝烟焦味中,带着雨过天青后的清爽。
  她侧身而坐,青年仍看不清她的模样,只见长发掩映下,那柔颈雪白一片,带着少女特有的粉色。她大概发觉自己面上脏了,掏出随身的水囊,将水洒在面上,水珠四溅,如珠盘滚落。青年只看得发怔。
  那少女正以水洗面,一种异样的感觉突然涌上心头。她向四周一看,却见一青年正傻傻地看着自己。她先是愕然,随即明白过来,心想:这位大哥满面灰烟,身上衣衫破烂,方才救火自是卖力,现在口干得很,很想喝水,故盯住我的水囊不放。我如此浪费水,实在不该。
  她笑了一笑,把水囊递给青年,道:“这位大哥,请喝水吧。”
  她这么一笑,如昙花夜放般灿烂,瞬息间开满青年的心头。他愣愣地接过水囊,却说不出话。
  这时早有几名龙家女兵牵马走来,看见那少女,均是惊喜万分。她们大声嚷道:“方将军,我们可找到你了。少主找得你急呢,快去军营报到。”
  那少女便是方芷容。自发现汉阳有变,她就担心有什么重大变故,因此立即赶来这里看个究竟,恰好遇上大火,她自不会袖手旁观,立即指挥士兵拿出军用被子救火。如今她听见龙雪皇在找她,连忙起身,如雨中飞花,飘然上马。
  青年猛然想起她的水囊还在自己手中,连忙喊道:“姑娘,请等一等,你的水囊还在我这里哩。”
  方芷容也不勒马,回眸一笑道:“不用了,送给你吧。”
  这一笑,直让青年如入梦乡,久久不能回神。他一直望着方芷容慢慢远去,直到看不见她的身影,才猛然醒觉,只觉心口极疼,脑海之中,尽是方才那抹艳丽光芒。他无意之中捧起水囊,放到嘴边,惊觉乃是丽人用过之物,心中一凛,竟然不敢喝下。
  良久,他才苦笑道:“她应该就是方芷容方姑娘吧……芷容……芷容……”
  默念着芷容的名字,文天籁就这样一直站立在街头,一直……
  《龙史》二完 
 
 
 
  
 第一节 留香一舞,长歌三箭
 
  文天籁出生在富贵之家。其父文胜是南朝大将,官拜武昌军节度使、汉阳侯,是当时南朝的重要战将之一。在和北国作战时不幸战死,南朝皇帝公子睿(公子尧之父)怜其忠勇,让文天籁继承父职。
  当时文天籁的娘亲已经去世,仅得十三岁的他却上表辞官,乞求归隐山林。其文言辞简练有力,却又在情在理,一时成为朝廷佳话。
  公子睿当场许下承诺,文天籁可以归隐山林,但不必辞官。他希望文天籁长大成人后再为朝廷努力。公子睿又赏赐黄金百两给文天籁,却再遭他婉拒。公子睿不禁生气,问文天籁意欲何为。
  面对皇上的质问,群臣无不忐忑不安,唯有文天籁镇定自若,要求公子睿赏赐宫廷藏书百册即可。公子睿被其气度所感,便同意他的请求,再三敦促他长大成人必须回朝效力。文天籁含糊答应,之后就扬长而去,不知所终。
  其实,隐居山林的他遇上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