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6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琮虽不在,apec依然接着开。数日后,霍晟周小兰等一干潜在客户跟随台湾府工业部长沈鹤启程前往广西。柳州左近有个铁矿,蒸汽挖矿机便在那儿试验。路途颠簸,甄英莲和圆圆并未跟着去。贾维斯林黛玉两口子正收拾着要启程进京、跟燕王的兵马去北美,故此他们娘儿俩改住到贾琮一座别院中。看蒸汽机之行少不得两三个月,陈瑞文想候着他妹子蜜月归来再拉扯拉扯,遂也等在大佳腊。
这一日,陈瑞文在中山大道上款步闲逛,看到一家景德镇陶瓷特营店,叹道:“景德镇……本是出上进用瓷之处。”信步走了进去。有伙计迎上来殷勤跟着问好。陈瑞文负手瞧了几眼,见这些东西皆为难得之佳品,赞道,“好物件儿!”乃顺着货架子一路观赏过去。
只听有人拍掌“哈哈”两声,陈瑞文抬目而望,只见那柜台后头有一人起身大笑,转了出来,口内说:“奇遇、奇遇!”此人与陈瑞文旧日在京中相识、且交往甚笃,正是定城侯府的谢鲸。二人少年时便说话投机、最相契合。后各自离京,已多年不见。如今他乡遇故知,可谓人生一大喜事。陈瑞文看看这满店的瓷器,想想谢鲸身为江西知府、竟跑到台湾府来做生意了,又替他一叹。二人相视而揖。
谢鲸便执了陈瑞文的手,邀他去自己的住处小酌三杯;陈瑞文自然应了。遂同坐马车到了一处小院子,谢鲸命人整上酒肴来。当年他们两个皆为公侯府邸嫡长孙,都袭着爵位,家中俱钟鸣鼎食。日游花柳繁华地,夜宿温柔富贵乡,好不自在!数年光景,物换星移。席上忆及少年旧事,都不觉洒然泪下。知己难得,二人多饮了几杯,都抛去心思体面说起些真心话来。谢鲸骂他那个不懂事的外甥没志气,陈瑞文骂他那个不听话的妹子没良心。二人顿觉彼此头疼的事都差不多,愈发撒欢儿的抱怨天抱怨地,吃了个酩酊大醉。
陈瑞文醒时正卧在一间厢房里,天上已挂了月亮。听见响动,屋内守着的小厮忙过来伺候。陈瑞文问道:“你们老爷呢?”
伙计道:“还没醒呢。”赶着打水给陈瑞文洗漱,又取了醒酒汤来。
不多时谢鲸也醒了,过来看陈瑞文可好。这会子已快要二更天了,谢鲸劝他就在此处留宿一晚、明儿再走。陈瑞文只道“叨扰”,住下了。他两个又坐在院中吃茶赏月。谢鲸随口问起陈瑞文的妹子为何同家里生闷气,陈瑞文苦笑道:“我母亲说错了几句话,她便恼了。”他也随口问谢鲸的外甥怎么不懂事。谢鲸也苦笑道:“我们这个却是误会,他只当我们家对他母亲不好。”
两个人各有疑心、各自试探。虽对方都没说明白,彼此心中已猜出了许多。谢鲸既来了台湾府数日,早已听说贾琮的新婚妻子名叫陈瑞锦,与陈瑞文的名字恰是一套的。陈瑞文也记得定城侯府出了位谢贵人、正是七皇子之母。七皇子当年莫名失踪,少不得有人猜是让他母家藏起来了。谢家女儿虽不少,能让谢鲸如此头疼“没志气”的,大约唯有这一位了。两个人明面上清茗对月,内里早打起了小算盘。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两位对自家之事皆是糊涂账,对别家之事却明白的很。谢鲸记得陈瑞文吃醉酒抱怨他妹子成亲不让他去观礼,足见那陈小姐心中怨念极深。倘若陈家收敛些,说不得过几年贾三奶奶那股子怨气消了、还能回心转意。倘是那样,贾琮必然会帮着媳妇的娘家,顺带也就帮了吴王;自己外甥的指望便愈发小了。反之,陈家若是胡搅蛮缠,则必会惹恼贾家。谢鲸遂使劲儿撺掇陈瑞文闹去、往大了闹,最好是能请贾琮的先生林海大人来主持公道——那老头儿乃当世大儒,必然看不惯这种无情无义的妇人。
另一头陈瑞文想着,谢鲸既到了此处、开个铺子还亲来看店,七皇子必是藏在大佳腊的。不论荣国府知不知情,此事若是让燕王知道了,再诱导一二,他们纵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贾家二房连贾环在内都留在京中呢。一旦荣国府同燕王决裂,这好处便由自家王爷顺顺当当捡走了。四妹妹再如何使性子终归姓陈,打断骨头还连着筋。三妹妹养的那孩子又机灵出挑、年岁又小……越想越美。
晚上,陈瑞文伏案写了一张小纸条子,命心腹管事藏进靴子底夹层里。次日,这管事蹬着那双靴子,怀中踹了陈瑞文写给他家三妹子的家书,启程回吴国去了。
第618章()
后人云,屁股决定脑袋。同一株树,园丁所想与樵夫所想并不相同。陈瑞文将七皇子藏匿台湾大佳腊之事传信回吴国,吴王大喜!速以信鸽传令进京,着人将此事漏给燕王。
吴王的人也有两把刷子。收买了燕国世子司徒岳身边一个得脸的太监,只说自己新开了家酒楼,求那太监引着世子去逛逛,若能让世子亲笔题字就更好了。太监收了人家的银子,果然撺掇世子给那酒楼捧场去。世子前阵子遭了冤枉才刚被他老子放出来,心里并不好受,也愿意出门散散心。
那家的酒极好,世子一高兴多吃了两杯,少不得要小解。东家又给太监塞银子,说是预备了美人在茅厕里头服侍,求世子亲卫别赶走。这等事最寻常不过,世子遂醉醺醺扶着美人从茅厕出来。那美人不留神走错了路,撞见两个鬼鬼祟祟的人。世子亲卫恐怕有刺客,暗暗跟上那两位,不想听到一番机密言语。原来那两个人是吴国细作。吴王听说荣国府为留条后路,暗暗藏起了太上皇之第七子,人一直养在台湾府。因不知真假,命人进京核实,如今已得了人证物证。
世子闻讯大惊,酒立时醒了,带着这两个细作去他们的住处取了物证、并亲自审问人证。见样样皆对上了、且合乎情理,立时领人进燕王府求见燕王。
燕王闻听也大惊。思忖片刻,问道:“你信么?”
世子道:“儿子本不想信,只是铁证如山。”
燕王道:“若早两个月,孤也信。”世子一愣。燕王叹道,“那件事……是委屈你了。”
世子立时明白是哪件事,红了眼眶子:“不怨父王,父王不过是让奸人蒙蔽了。”
燕王道:“那事又何尝不是铁证如山?”世子呼吸一滞。燕王又叹,“回头再一查,漏洞百出跟个筛子似的,偏孤当时就是看不见。儿啊,遇上大事、尤其是巧事,须得冷静几日,再从头细查。”
世子恍然,躬身下拜:“儿子明白了,谢父王教导。”燕王“嗯”了一声,命人立传冯紫英。
不多时冯紫英到了,见了那些“物证”反倒安下心来。观燕王神色只是起疑、并未全信,松了口气:“微臣不信,不如先去试探试探贾环。”
燕王道:“孤也许久不曾见他了,让他进府来吧。”
冯紫英不觉笑了:“微臣遵命。”
燕王哼道:“你笑什么,不怕他们家当真藏了什么心思?”
冯紫英愈发笑起来:“不敢瞒着王爷,臣当真不怕这个。”燕王又哼一声。
一时贾环来了,恭恭敬敬给燕王、冯紫英行礼,世子已藏到屏风后头去了。燕王乃道:“孤今日喊你来不为别的。早年方雄那贼人篡京师时,七皇子丢了。如今孤已得了消息,此子乃是被他外祖家藏起来了。”
贾环道:“一直就有人这么猜。王爷这是想找七皇子出来?”
燕王点头:“你可有主意没有。”
贾环想了想:“既然王爷犯愁,想必有什么忌讳。敢问是什么忌讳?晚生也好绕开。”
冯紫英道:“何尝有什么忌讳?”
贾环一愣:“既没有忌讳,将定城侯爷抓起来问问不就得了?”燕王与冯紫英互视一眼,又面面相觑了半日,同时大笑起来。贾环莫名不已,“晚生说错了什么吗?”
冯紫英一壁笑一壁说:“没有,你说的很是。这本是最常用的法子,我也不知哪里断了弦,竟没想到。”
贾环道:“若怕打草惊蛇,可趁谢侯爷逛戏园子茶楼子之机偷偷抓走。”
冯紫英摆手道:“这等手段你外行,少班门弄斧。”贾环瘪嘴,怨然瞧了他一眼没吭声。
待贾环走了,燕王将世子喊出来,问冯紫英:“怎么你见了那些书函便是一副放心模样?你从哪里瞧出是假的?我瞧字迹、印章都对。”
冯紫英笑道:“不错,字迹印章都对,而字迹印章都可作伪。偏里头有几封乃是拟贾琮给贾环写信……写得一本正经。贾琮这些年来给我写了那么多亲笔书信,许多都说的要紧事,没有一封不带俏皮话的。”燕王与世子皆哑然失笑。冯紫英自己也撑不住笑了,“他给环哥儿写信难道比写给我还正经些?他给我的信里头说林大人因为点子小事骂他,‘林老头儿怕是得了更年期综合症,唠叨了我半个时辰,亏得我耳朵里已磨出好些茧子不用塞棉花’。这些信里头一口一个恩师,是贾琮写的才怪!”
燕王指着他笑道:“这些事旁人哪里知道,偏哄不了你。”
冯紫英道:“只是七皇子保不齐当真在大佳腊,荣国府却未必知道。”
燕王道:“孤亦有此疑。若是真的,谢鲸那江西知府也做到头了。”乃看着世子道,“你琢磨琢磨,用何人替他的好。”
世子惊喜:“父王!”
燕王道:“喊什么?只是让你琢磨。”
世子深施一礼:“儿子必用心琢磨。”冯紫英眼观鼻鼻观心,内里暗暗宽慰。
次日,定城侯爷出门会友,在花楼里头没了踪影。那老头本是贾政一流的人物。冯紫英略施小计,不过半日功夫他便什么都招了。燕王拿着口供思忖良久,问冯紫英:“依你看当如何?打小与贾家大哥儿养在一处。”
冯紫英想了想:“其实也不必动他。贾琮最不耐烦沾惹这些事,何况给他下了这么大一个套子。”
燕王道:“贾琮的性子孤知道。只恐贾琏那儿子大了之后……”
冯紫英道:“王爷放心,那孩子也是贾琮教养大的。”燕王仍面色不定。冯紫英道,“王爷既有疑虑,可使人去台湾府试探那孩子心性。”
燕王又思忖半日,道:“你亲去一趟,酌情处置。”冯紫英心中猛然一跳,垂头应“是”。
急忙忙安置了手边事物,数日后冯紫英启程直奔台湾府。路过江西省府南昌,略一打探,知府老爷卧病多日。再找出手下细作一问——谢鲸离开南昌府很久了。冯紫英心中冷笑,命人将此事传入京城,新换好马赶着走了。
燕王得信后,当日便向下头的谋臣道:“江西久遭匪乱,百姓苦不堪言。孤如今正命人在江西平匪,以解百姓之难。”
一阵歌功颂德,之后有人道:“江西早先太平的很,自打谢鲸上任后便开始有匪乱,且此人为江西总兵、知府多年,文武皆干过,并不能治匪。可知此人无能。待王爷除尽土匪后,怕是得另选能吏为治。不然,只怕土匪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燕王点头:“孤正有此意,须得另换个得用的去。”乃命他们都想想,过些日子举荐人选。
世子听说了便有几分着急。他自己这些年门客不少,亦多有才学,斟酌许久不知荐谁好,烦的紧。他有个贴身服侍的太监,见主子犯愁,便劝他去些安静之处走走。说不得心里头能安静些,心静了也容易想出法子来。世子听着有理,便引着几个人出了门。他想了想,今儿并不是上香的日子,寺庙里头想必安静,遂往城郊清虚观而去,不曾惊动观中道士。
清虚观颇大,今儿香客甚少,极清静。世子从前到后逛了半日,忽闻琴声悦耳、随风送来,不觉止步而听。良久,琴声戛然而止,世子犹如从梦中醒来一般,连赞:“好琴!”忙循着琴声来处找去。此处离清虚观后山只一墙之隔,琴声乃是从后山飘过来的。待世子找到后门跑出去,远远看见一位峨冠博带之老者负手而行,身后跟着两位小童,一位抱着琴,一位捧了个小香炉。世子忙追上去,而老者早转过一条小道不见了。
世子有些惋惜,连叹无缘。他身边一个太监眼尖,觑见路边草丛里头有个扇袋子,忙拾起来交予世子。世子取出扇子一瞧,上头写了一首“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世子读罢,拍掌叫绝:“好词!”却看后头有署名,“海宁王国维”。他心想,既有了名讳籍贯,便好寻人。乃亲收好扇子,领人回府。
遂打发人四处探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