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玄宗执政后,注意任贤纳谏,澄清吏治。他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相;规定内外官吏迁调之制,选部分京官外调为都督、刺史,而地方官吏中表现优异者则提为京官;又令各道采访使巡视地方,整饬吏治,加强中央权力。在经济上,玄宗即位之初自奉甚俭,又令各地不得开采珠玉、制造锦绣,使武后以来后宫奢靡之风有所改变。由于开源节流,国家财政日益丰裕,仓库充实,物价平廉。为了撰拔人才,玄宗还亲自在殿廷复试吏部新放的县令,对儒士甚为优礼,并令臣下访求遗书,得图书近五万卷,使科技文化大放异彩。在军事方面,玄宗改革兵制,招募壮士充当京师宿卫和镇戍边地,又在边镇重地设节度使。
由于玄宗的励精图治,开元年间经济繁荣,国库充裕,民生安定,国威远播。唐代盛世至此进入了光芒万丈的时代。
玄宗朝时,农业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是:
1、唐朝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并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2、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
3、开劈大量荒田。劳动人民创造大量财富,唐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
唐玄宗朝的手工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品种多样,有一种花鸟纹锦,以五彩大团花为中心,周围绕以飞鸟。散花,绚丽动人,反映了唐朝高超织锦技术。
2、陶瓷业:邢州白瓷象银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还创造了著名的“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上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色彩鲜丽,造型美观。
3、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唐朝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那里,有来自各国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
唐朝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唐朝时,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纥民族,东北有秣褐民族。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建立了都护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诏和吐蕃;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曾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号;吐蕃为藏族的祖先,与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那时,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朝时候,中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和日本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对日本影响甚大,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俗,日本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唐朝和印度半岛有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朝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中国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该地,西亚的物品也输入到中国。
大唐遗风
唐人的视野比任何一个朝代的中国人都更为广阔,外来文明的火炬比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传播得更远。
值得深思的是,盛唐之所以成为外国人云集聚居的有魅力的地方,不单是它具有开放性,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文明世界的优越性。我们不是简单地在述说过去,而是在启迪未来,激发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和迈向新世纪的信心。
历史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化的记录。在人类进入新的千年之际,回眸历史将给新世纪提供丰富的借鉴和启迪。在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值得人骄傲的就是“盛唐气象”,特别是“唐人”作为民族自豪的称呼,至今频频使用于全世界华人的生活之中,始终承载着不朽的光荣与无比的辉煌。
千年以前,亚欧大陆内形成的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唐帝国,是当时人类社会成就最高级别的文明板块。但拜占庭短暂强盛很快被阿拉伯人入侵所打断,而阿拉伯帝国迟至8世纪后才逐渐形成封建制,印度大戒日王之后次大陆陷入分裂局面,只有中国的唐朝在与周边邻国竞争中呈现出相互推波助澜的崛起趋势。唐帝国辽阔的疆域,使它在战略上必须重视民族关系和国际格局变化,不仅建立防守反击的边界体系,而且以综合国力参与境外角逐,甚至争夺亚洲霸主控制权。作为当时的一个“超级大国”,唐朝非常注意中外交流。除中亚的康国、石国、安国、曹国、米国等保持着独特的国际封贡体制外,新罗使节到唐长安89次,阿拉伯大食使节进入长安41次,林邑24次,日本遣唐使14次,真腊11次,师子国(斯里兰卡)3次。至于史书记载次数不详的朝鲜(高丽、百济)、婆罗门五天竺(印度)、泥婆罗(尼泊尔)、吐火罗(阿富汗)、骠国(缅甸)、波斯、拂菻(东罗马)以及北非、中东诸国等等,都非常普遍与唐交往。唐人的视野比任何一个时期的中国人都更为开阔,外来文明的火炬比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传播得更远。
作为亚欧文明演进的核心国家,唐政府也频繁派出使臣出访,并划拨政府专项费用给予支持。公元643年后四次出使印度的王玄策,公元663年出使东罗马的阿罗憾,公元664年出使日本的郭务悰等等,都是著名唐朝外交家。唐长安还设有外交机构鸿胪寺和四方馆、礼宾院专门接待外国宾客,不仅负责会见礼仪,而且供给入唐后一切资粮费用。如果说中外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那幺亚欧大陆分布的几大古老文明之间有着一定的交流;从而使唐朝成为东亚受益最大的文明枢纽。
世界文明进化不是孤立的。文明是一种有机体,它的构成要素经过相互作用生长出新的动力。唐代之所以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前朝后代的新气象,关键是它与同时代的邻近民族和国家存在着有力的交融。让我们从一系列构成新文明生长动力的要素来看盛唐文明。
纵观一千多年前盛唐所演示的一幅幅世界文明交融图,我们不是简单地在述说过去,而是在启迪未来,激发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和迈向新世纪的信心。对我们今天与各国朋友联系世界各种文明的纽带,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贡献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部分 隋灭南朝第41节 李杜诗篇万古传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所未有的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其中诗歌的发展,更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遗留下来的诗歌就将近五万首,比自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中遗留下的诗篇数目多出两三倍以上。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也大大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而李白、杜甫的成就,更达到诗歌创作的高峰。
李白与杜甫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他生于碎叶(今俄罗斯托克马克)。五负随父迁居绵州的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
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后来寓居安陆。以后的十年间,又北上太原,西入长安,东至鲁郡,结识了不少名人,写了不少诗文。据传他到长安时,贺知章一见,惊叹为”谪仙人“,称其诗可”泣鬼神“,顺而载誉京师。天宝元年,顺玉真公主的引见,被召入宫,供奉翰林,受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的礼遇。但翰林不过是个称号而已,而无实权的职位。在李白看来,这仍是和“倡优同畜”,他一向所抱“辅弼天下”的愿望,当然无法实现。在宫时里呆了两年,便被“赐金放还”。
离开长安以后,李白便长期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足迹遍及梁宋齐鲁幽冀,他本想隐居庐山,却被永王邀请参加了幕府。至德二年,永王被肃王击败,李白被流放夜郎,行至巫山遇得还。六十一岁时,李光弼东镇临淮,李白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垂暮之年,能为国杀敌,顺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
李白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以豪迈的情怀,奔放的诗句,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奔腾咆哮的黄河,崎岖险阻的蜀道,落于九天的瀑布,无不给人以汪洋恣肆的描绘,再现大自然的雄伟的形象。他曾凭借想象,描绘幻想中的天姥山,展现了雄伟瑰丽的神仙世界,表现了自已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
李白在创作上却是一个十分刻苦向前人学习的诗人。他的文集中至今还保留着模拟前人诗赋。他推崇《风》《雅》赞美建安,在他的诗歌里可以找到类似各代诗风的作品,特别是对乐府民歌的学习,最为明显。所以在他的诗歌里形成了豪逸奔放雄奇真挚明朗的特色。
远古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是我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萌芽。到了战国时代,屈原吸取前代文学和文化的成就,在现实斗争中创造了一系列光辉的诗篇,以宏富博大的内容,奇情壮采的形式,“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为浪漫主义传统创造了第一个高峰。和他同时的庄子在哲理散文中创造了许多幻想奇丽的寓言,也对浪漫主义传统有重要贡献。从两汉到唐初,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和进步文人创作中不断发展着,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中的《陌上桑》、《木兰词》等等作品,曹植、阮籍、左思、陶渊明、鲍照的某些诗篇,以及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优秀传说,都对浪漫主义传统有所丰富。到盛唐时代更出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歌高潮。
李白对唐代诗歌的革新也有杰出的贡献。他继承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诗歌革新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他在《古风》第一首中,回顾了整个诗歌发展的历史,指出“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并以自豪的精神肯定了唐诗力挽颓风,恢复风雅传统的正确道路。在《古风》第三十五首中,又批评了当时残余的讲求模拟雕琢、忽视思想内容的形式主义诗风:“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在创作实践上,他也和陈子昂有相似之处,多写古体,少写律诗,但他在学习乐府民歌以及大力开拓七言诗上,成就却远远超过陈子昂。他这些努力对诗歌革新任务的完成起了巨大作用。李阳冰在他死后为他编的诗集《草堂集》序中说:“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以尽。”这是对他革新诗歌功绩的正确评价。
李白诗歌对后代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他的诗名在当代已广泛传扬,到贞元时期,他的没有定卷的诗集已“家家有之”。中唐韩愈、孟郊大力赞扬他的诗歌,并从他吸收经验,以创造自己的横放杰出的诗风。李贺浪漫主义的诗风更显然是受过他更多启发的。宋代诗人苏舜钦、王令、苏轼、陆游,明清诗人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也莫不从他的诗中吸收营养。此外,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的词,也受过他的影响。他那些“戏万乘若僚友”的事迹传说,被写入戏曲小说,流传民间,更表现酷爱自由的人民对他的热爱。
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李白作品的艺术特点,他是继屈原而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驰骋想象,运用神话的离奇境界,把自已强烈的情感注入到所描写的对象之中,以惊俗骇世的笔墨,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他的诗歌中强烈的家憎之情和艺术魅力,是我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中最可珍贵的瑰宝。
安史之乱结束了。这对于饱受战乱痛苦、盼望安定的百姓来说,毕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当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过流亡生活的诗人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更是欣喜若狂,泪流满面。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跟李白一样,是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在文学史上,把他们合称“李杜”。杜甫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从小就下苦功读书,也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写了不少优秀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