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
在众多的治理黄河的仁人志士当中,功绩最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东汉汉明帝时期的王景。
“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王景(约公元20?0年),字仲通,琅琊不其(今山东即墨西南)人。自幼“广窥众书”,学识渊博,掌握多种技艺,尤其热心于水利工程建设。有一年,浚仪(今河南开封)附近的浚仪渠(汴渠的一段)被黄河水冲毁,影响人们的生活安定和农业生产,朝廷下诏修复。根据司空(官名)的推荐,朝廷即派王景帮助王吴共修浚仪渠。王景建议王吴采用“堰流法”,很快修好了浚仪渠,以后一直没有再遭灾,受到百姓的赞扬。“堰流法”是王景的一大创造。所谓“堰流法”,就是在堤岸一侧设置侧向溢流堰,专门用来分泄洪水。这次治渠成功,使王景以“能理水”而闻名。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形成第二次大改道后,王莽认为,河水东去,从此元城(今河北大名东)的祖坟可以不再受黄河之害。因此,他弃而不治,放任自流,导致黄河“侵毁济水”。东汉初年,河南郡境的黄河发生剧烈变化,由于河道大幅度向南摆动,造成黄河、济水、汴渠各支派乱流的局面,航道淤塞,漕运中止,田园庐舍皆被吞没。其中兖州(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南部,安徽西北部)受害尤重。后来,黄河以南漂没的范围竟达数十县之多。
明帝刘庄执政之后,情况更加恶化。“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就是说,汴渠遭到破坏后,又继续向东弥漫,连原来的引水水门都沦入黄河中间去了。“兖、豫之人,多被水患”。但仍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河水入汴,东南流,对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和朝鲜半岛)、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端及河南北端)有利。加强左堤就会伤害右堤,左右堤都加强,下游就要发生险情,不如任水自流,百姓迁居高处,既可避免灾害,又可免却修防费用。由于治理意见不统一,致使黄河第二次改道后,水患连绵60年得不到平息。
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的一天,明帝偶然听说王景在水利方面很有研究,随即派人把王景召来。王景禀奏道:“河为汴害之源,汴为河害之表,河、汴分流,则运道无患,河、汴兼治,则得益无穷。”明帝很赞赏王景的治河见解,于是命他主持治水事宜。当年四月,王景和王吴等人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治水工程。据史料记载,这次治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筑堤,理渠,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首先是“筑堤”,即修筑“自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海口千余里”的黄河大堤及汴渠的堤防。王景认识到,黄河泛滥加剧的原因,是下游河道由于常年泥沙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河水高出堤外平地,洪水一来,便造成堤决漫溢。于是,王景“别有新道”,选择一条比较合理的引水入海的路线,并在两岸新筑和培修了大堤。这条新的入海路线比原河道缩短了距离,河床比降加大了很多,因而河水流速和输沙能力相应提高,河床淤积速度大大减缓。特别是这条新河线,改变了地上悬河的状况,使黄河主流低于地平面,从而减少了溃决的可能性。这次修筑大堤,固定了黄河第二次大改道后的新河床,是东汉以后黄河能够得到长期安流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次是“理渠”,即治理汴渠。汴渠,联系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是汉代,特别是东汉以后中原与东南地区漕运的骨干水道。经过认真反复“商度地势”后,王景为汴渠规划了条“河、汴分流,复其旧迹”的新渠线。即从渠首开始,河、汴并行前进,然后主流行北济河故道,至长寿津转入黄河故道(又称王莽河道),以下又与黄河相分并行,直至千乘附近注入大海。在济河故道另分一部分水“复其旧迹”,即行原汴渠,专供漕运之用。为了实现这个规划,王景等人开展了“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和“绝水,立门”等大量的工作。取水口位置是个关键问题。如果位置选择不当,要幺黄河北迁取不来水,要幺黄河南徙,渠口被淹,河、汴混流,汴渠淤塞。王景根据这个客观情况,吸取历史上的教训,采取了“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回注”的办法,就是在汴渠引黄段的百里范围内,约隔十里开凿一个引水口,实行多水口引水,并在每个水口修起水门(闸门),人工控制水量,交替引河水入汴。渠水小了,多开几个水门;渠水大了,关上几个水门,从而解决了在多泥沙善迁徙河流上的引水问题。这是王景在水利技术上的又一大创造。当时,荥阳以下黄河还有许多支流,如濮水、济水、汴水和蒗汤河等。王景将这些支流互相沟通,在黄河引水口与各支流相通处,同样设立水门。这样洪水来了,支流就起分流、分沙作用,以削减洪峰。分洪后,黄河主流虽然减少了挟沙能力,但支流却分走了大量泥沙,从总体上看,还是减缓了河床的淤积速度。这是促使黄河长期安流的另一重要措施。“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清除上游段中的险滩暗礁,堵塞汴渠附近被黄河洪水冲成的纵横沟涧,加强堤防险工段的防护和疏浚淤积不畅的渠段等,从而使渠水畅通,漕运便利。
王景这次主持的“筑堤,理渠”及其相应的工程设施,工程量是浩大的。黄河千余里,汴渠七八百里,合计约二千里的筑堤、疏浚工程,投资“百亿”钱。而施工期于次年四月结束,总共一年时间。数十年的黄水灾害得到平息,定陶(今山东定陶北)以北大面积土地涸出耕种,农业生产开始恢复起来。在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实在是个奇迹。
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夏天,明帝刘庄决定亲自乘船沿河巡视,并叫王景陪同前往。明帝看着两岸整齐坚固的堤防,水上往来如梭的舟楫,对王景等人的功绩赞不绝口,随给王景属下治河官吏每人加官一级,特别给王景连升三级,封为侍御史。又封王景为河堤谒者(注:谒者:官名,东汉主持河防工程的官员。)。不久,明帝写下诏书,饬令沿黄、汴各郡县,立即设置专管堤防的机构和人员,恢复西京(指西汉都城长安)时代一些有利于维护堤防的管理制度,常年进行维修养护。从而为黄河安流提供了保证。
黄河无灾八百年
王景治河的成效是卓见的。从东汉末年王景这次治河到唐代末年的八百年中,黄河决溢仅有40个年份,且都不大,主流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后来,河患又逐渐多了起来,直至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改道。因此,王景治河的办法和经验为历代治河者所推崇和效法。王景通过一次封建时代最大规模的治黄活动,使桀骜不驯的黄河安流八百年。历史上对王景治河充满了赞扬之辞:“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王景治理黄河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从王景治理黄河之后的东汉,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黄河流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水灾。在这样漫长的时间里,刨去战乱的影响,黄河流域始终是一块最重要的农业地区。在封建时代,农业的发达,就代表着人口的繁盛,社会的繁荣。所以,在这八百年里,乱世之中,谁占据北方黄河流域,谁就是最强者,谁就有实力统一全国,最起码也可以称霸四方;在治世之中,黄河流域也是人口最多,各行各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虽然南方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开发,但是比起北方,仍然无法望其项背。
可以说,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王景治理黄河所带来的好处,都一直泽被着后代,对将近千年的中国历史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是当之无愧的治水专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重要历史人物。
第二部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22节 造纸术发明
文字对于一个民族、一个文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是关系到这个民族、这种文明能否延续的生死大事。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辉煌的古代文明,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结果变得湮没无闻;然而有的文明,在当时的时代里,可能并不怎幺引人注目,甚至是某些文明的边缘,但是仅仅是由于残存了一些记载文明的碎片,而在后代成为很多学者们追逐的对象和老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比如敦煌藏经洞。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蔡伦造纸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在新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面尚有麻筋,盖初做纸时所做,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而麻缕和丝绵都有其本身的作用,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难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在《东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闭门以绝宾客,曝体田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从以上看来,蔡伦是用树皮、破布、鱼网造纸的。
虽然在蔡伦之前也有纸的存在,但是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伦对新原料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破布、破鱼网早已结束了它们本身的任务,成了废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对造纸工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然提出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典籍流失,实际的操作如何,已缺乏记载,无从考知,但大概是先张布或网撕破或剪断,然后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加以舂捣,才能做成纸浆。用树皮做纸张,困难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后部舂捣外,中间还需要烹煮和加入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下图是中国古代造纸工程之(抵压覆)及(干焙火烘)。
最重要的是造纸事业经过蔡伦的发明创造,才由自发的阶段转入独立自主的阶段。蔡伦以前,造纸只是纺织业中附带的一个小部分,并未形成一种独立行业。但是到了蔡伦时期,使造纸业从纺织业中独立出来。它有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于是就有了迅速的发展。
在蔡伦之后,纸张大大地推进了书籍抄写和文化传播的事业。在两晋南北朝的时候,由于书法和绘画的需要,纸张的要求慢慢提高,尤其在书法上,因为书法对纸和笔的要求都是十分高的,所以纸张私质素是有必要提高的。
但是由于南北两朝的文化和背景都各有不同,所以两地所用的造纸原料都各有不同。
南朝的纸张以藤皮为主要原料,所这成的藤纸是一张质量优良的纸张,产地是剡溪。它是当时劳动人民根据蔡伦利用树皮造纸的经验,就地取材地制造出来的,藤纸的出现,适应了东晋偏安的地方形势,又符合于当时所谓“江左风流”的士族的需要。北朝的造纸原料却有所不同,主要以楮梭为主。
伟大的发明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能的结晶。造纸术发明以后,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书写工具大大方便了,于是书籍得到飞跃地发展,推动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首推造纸法,自汉代发明之后,很快就向邻近国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