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宰三国 >

第79部分

宰三国-第79部分

小说: 宰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诸位,为何如此啊。给我陈平个面子,可好。”

    发生这种场面,让陈平很高兴,但面上的客套之话,必须要说。

    “陈平将军,改日吾等再续,今日之宴席,看到厌烦之人,不吃也罢。

    韩馥,王匡,张邈,孔伷与陈平一一告别,然后满脸气愤之色,离开了后帐。

    刘备将一切看在眼里,不禁长长一叹,吾兄弟三人千里迢迢而来,如今只得一场空也。

    “二弟,三弟,我们走吧。”

    看着要走的刘关张,曹操连忙挽留,道。

    “唉呀,玄德,云长,翼德,怎能因一面之词而走。讨伐董卓,当为大事啊。”

    刘备看着曹操,郑重的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曹将军,如有缘,来日再会。”

    刘备说完,拉着关羽,张飞的手,深深注视了陈平一眼,然后气愤的离开了军营。

    “平弟,你说说你,所有人全部提到,为何不提关羽,张飞呢。”

    “刘,关,张,皆勇武之士也,不能一同讨贼,是吾等盟军之损失。”

    看着质问的曹操,陈平满脸无辜的道。

    “我陈平马上就要说了,可张飞快人快语,直接发问,孟德,你让我陈平如何说。”

    曹操闻陈平之言,长叹一口气。端起案上之酒,一饮而尽。

    “好了,孟德,平弟,汝二人就不要说了。

    “张飞之言,的确难听。一切根源,都出自张飞之口。”

    “刘关张三人,离开也好,如待在盟军处,让吾等关东诸侯,不和也。”

    闻袁绍之话,陈平点了点头,道。

    “本初兄,孟德兄,刘关张三人,是跟我陈平入得盟军,要走之时,我陈平定当相送。”

    “有始有终,平,要送别三位好汉。”

    陈平与袁绍,曹操还有诸位诸侯告辞,带上百金,召来典韦还有一百亲卫,去追刘备。

    此刻的陈平,送别为假,杀之为真。刘备,今日我陈平,必须杀你。

    “驾。。。吁。。。”

    “玄德,云长,翼德且留步,陈平来相送了。”

    闻陈平之言,刘备打马而立,但看见后方的百余兵卒,刘备满脸大骇,打马急奔。

    (本章完)

第143章 传国玉玺() 
“大哥,陈平相送,为何要走。”

    “吾张飞还想问问陈平,在那宴席之上,他到底是何意。”

    刘备闻张飞之话,道。

    “陈平面善心狠,如要送别,为何带上兵卒啊。”

    “陈平送别为假,杀我兄弟三人为真。”

    刘备的话,让关羽不解,让张飞大怒。

    关羽不解的是,陈平如要杀他兄弟三人,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可杀,为何拖到送别之时。

    张飞大怒的是,好你个陈平,没想到如此狼心狗肺,要杀吾等。

    “吁。。。”“驾。。。”

    刘备的话,让张飞打马急停,不再继续跟随刘备,而是骑马回奔,质问陈平。

    “三弟,回来,快快跟随与我。”

    看着往回走的张飞,刘备大急。这三弟张飞,真是鲁莽啊。

    “大哥,我张飞去会一会陈平,如真像大哥所说,我张飞张翼德,将陈平一矛刺死。”

    闻张飞的话,刘备更是着急,如张飞真的刺杀陈平,那我刘备必死无疑啊。

    刘备想到这里,停下逃跑,硬着头皮,跟张飞去见陈平。

    “玄德,云长,翼德,为何如此匆忙啊。”

    陈平面上显出疑惑之色,但暗中命令典韦及亲卫,包围刘关张后路,准备将三人杀害。

    “呔,陈平,吾张飞问你,你是否要杀吾等兄弟。”

    张飞的话让陈平一惊,然后看着刘备,心中杀意更胜。

    张飞能说出此话,陈平绝不相信,一定是刘备,告诉张飞的。

    陈平没想到,刘备如此警觉,以查出了一些端倪。

    看来现在,是撕破脸的时候了。刘备,我陈平必须杀你。

    可正当陈平要下令时,在极远处,却传来了阵阵的吵杂声。

    陈平双目遥望,却见二里之外,一支万人的军伍,向他们走来。

    看着万人的队伍,陈平知道,今日之刘备,是不能杀了。

    如我现在杀了刘备,定会被发现,如被传出去,那对我陈平不利啊。

    想到这里,陈平看着张飞,满脸愤怒道。

    “翼德,你当我陈平何人,我陈平好言相送,怎么会杀害与你。”

    “平深知,尔等千里迢迢而来,特送上百金,以充路资。翼德之话,的确伤人。”

    闻陈平之言,看着愤怒的陈平,张飞一愣。看来是大哥误会了陈平。

    陈平来到张飞面前,将装有百金的包裹交给张飞,并对刚刚之宴席,进行了解释。

    陈平满脸留恋之色,握着张飞的手道。

    “翼德,还有云长,吾等三人共战吕布,何等豪迈。”

    “今日三位英雄离平而去,平心伤也,翼德,云长,还有玄德,一路走好。”

    陈平说着说着,泪水涌出眼眶,让张飞,关羽这样的勇武之士,内心一阵感动。

    此刻的陈平,就是让张飞,关羽感动。最好让关羽,张飞,不再信任刘备。

    “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陈平,刘备,关羽,张飞纷纷抱拳,相互告别。

    看着离开的刘关张,陈平抬头看天,不禁一阵长叹。

    “放虎归山啊。”

    “报,远处的万余兵卒,乃袁术军伍,统兵之将,名为纪灵。”

    “纪灵将军言,孙陈火并,全因孙坚之过,特送来一万悍卒,千石粮草,归附将军。

    闻亲卫的报告,陈平大喜。放走刘关张的不快,瞬间从心中赶出。

    “袁术啊袁术,你如此对我陈平,平感激不尽。”

    “但我与孙坚之仇,可不是万余兵卒化解的。孙坚,必须得死。”

    正在陈平想着孙坚时,汜水关下,孙坚正在打着喷嚏。

    先是孙陈火并,接着被吕布,胡轸的军队打败,这让孙坚怒火攻心,染上了风寒。

    “汜水关守军防守严密,吾等几路兵马强攻,都攻之不下,可谓损失惨重也。”

    “父亲,现今之况,吾等撤兵吧。”

    看着不断冲关,不断倒下的兵卒,孙策满脸大急。

    孙坚闻孙策之话,遥望着战场形势,嘿嘿一笑道。

    “再让兵卒冲锋一刻钟,吾等深沟高垒马上就要筑好。”

    “死上千八百人,换来今后之地利,乃吾等胜利也。“

    孙策闻孙坚之话,看着关下二百步的高垒,一百五十步的深壕,终于明白了过来。

    “陈平虽然离去,但留下了一副汜水关地形图。策儿你来看。”

    曹操绘制的地形图,被孙坚展与墙上。孙坚指着地形图,道。

    “汜水关与洛阳城之间,有一天险,名为大峪沟。”

    “此大峪沟中,有一峡,名曰大峪峡。乃通往洛阳与汜水关的粮道。”

    “策儿,汝带领一万兵卒,抄小路到达汜水关后方,用巨石树木封堵峡谷,已断粮道。”

    “粮道一断,那汜水关守军,定恐慌也。”

    “到时以深沟高垒之地利,不断骚扰敌军,那汜水关,定可破也。”

    孙策闻孙坚之话,又看着地形图,目光大亮。

    “父亲说的极是,先祖孙武曾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其次伐兵,最后是攻城。”

    “孩儿以明,父亲之攻关法,乃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孙策说的话,让孙坚哈哈大笑。

    “哈哈哈,好一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策儿,汝由此见解,为父甚慰。”

    “吾儿,先祖孙武所书‘孙子兵法’,博大精深,日后定要深读才是。”

    孙策单膝跪地,看着孙坚大声道。

    “策儿谨遵父亲教导。”

    虎牢关,公府。

    董卓舒服的靠在垫席上,两只大脚放在两个铜盆里。

    其下,两位侍女正一左一右,为董卓洗脚。其后,亦有两位侍女,为董卓揉肩。

    “报,孙坚所部人马,在大峪峡断其粮道,现今汜水关守军,军心大乱也。”

    闻亲卫的报告,董卓一阵皱眉,然后忽感左脚疼痛,看着洗脚的侍女,满脸大怒。

    “嘭,嘭。”

    董卓将左右脚的铜盆全部踢倒,赤脚站在地上,拔出佩剑,将洗脚的两侍女全部砍杀。

    “相国饶命,相国饶命。”

    洗脚的侍女一死,揉肩的两位侍女内心大骇,连忙跪在董卓面前,不断磕头。

    “都给我滚。”

    董卓目露凶光,咬牙切齿,将染血的宝剑插在地上。

    “孙坚,又是孙坚。老夫,必杀你。”

    看着两侍女的尸体,又看着怒发喷张的董卓,坐与下方的李儒挥了挥手。

    只见守卫将两女的尸体抬了出去,并将血液擦干擦净。

    “主公,现今之时,吾等受两面攻击,如长此下去,定应接不暇啊。”

    董卓看着李儒,叹气道。

    “唉,孝儒啊孝儒,还是你深知我心啊,如长此以往,定会被孙坚,袁术攻破洛阳城。”

    “孝儒,现今之时,有何妙计啊。”

    看着董卓发问,又想着汜水关与虎牢关,李儒摸着三寸胡须,陷入了沉思。

    (本章完)

第144章 救张蝉(一)() 
“主公,可知潼关。”

    闻李儒之话,董卓一愣,道。

    “潼关,这天下第一关,老夫怎能不知啊。”

    “潼关与函谷关两关相连,隔一谷,名曰函谷。

    “函谷之东头为函谷关,面向洛阳。函谷之西头为潼关,靠向长安。”

    “由于函谷中的河道改向,函谷关以废,潼关代替函谷关。”

    “老夫深知潼关重要,现今还留两万人马,在驻守潼关。”

    “孝儒,为何提到潼关啊。”

    (备注,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但东汉末的时候,真没有山海关。山海关出现在明朝。)

    (关于函谷关被废之事,众说纷纭,本人认为,河道改向是首要原因。)

    闻董卓之话,李儒摸着三寸胡须,道。

    “主公,孝儒之所以提到潼关,乃是想到了虎牢关和汜水关。”

    “主公之兵马,如守两关,实乃分兵。分兵,乃兵家大忌也。”

    “不如出洛阳,迁都长安,吾等占据关中,然后合兵共守潼关,岂不妙哉。”

    听着李儒的话,董卓眉头紧皱,也不穿鞋,光着脚在地上行走。不停的思考起来。

    李儒看着思考的董卓,又道。

    “战国之时,秦国据守函谷关,当得进可攻,退可守。”

    “想那苏秦何等奇才,配六国相印,合纵之术天下无敌。”

    “然六国合纵伐秦,却无功而返,正是靠雄关之利也。”

    “现今潼关比之函谷关,更加险要,吾等占据关中,严守潼关,养兵观天下形势。”

    “待时机来临,出关中,率兵荡平众诸侯,可定天下也。”

    李儒的这句话,让董卓不禁点了点头,但又摇了摇头,道。

    “孝儒,汝之话,言之有理啊。

    “可长安不比洛阳。

    “长安人少,洛阳人多,且洛阳资财雄厚,粮草丰足。这一迁都,老夫损失颇大啊。”

    得知董卓之忧,李儒笑着又道。

    “迁都,迁得不仅皇帝,文武百官,还有人,财,粮也。”

    “主公可在长安再立皇都,安顿皇帝与朝中文武,并将洛阳之人口,财物,粮草全部迁到长安。到了那时,长安,既是现今的洛阳。”

    李儒的话,让董卓终于解惑,然后满脸大喜道。

    “孝儒,汝之计策,好也,妙也。现今之时,迁都长安,据守潼关,方为最佳之选啊。”

    “孝儒,汝真乃老夫之智囊也。”

    闻董卓的夸奖之言,李儒微微一笑,但似乎又想到了什么,看着董卓,满脸郑重的道。

    “这迁离人口,必会天怒人怨。”

    “人皆是留恋故土,主公这一迁都,定会让天子百官愤恨,又背上洛阳百姓之骂名。”

    闻李儒之话,董卓哈哈大笑,道。

    “孝儒误虑,人皆怕死,杀了便是,我看谁敢骂老夫。”

    “迁都,对我董卓来说,百利而无一害。带着洛阳的一切,西迁长安,势在必行。”

    董卓经过反复思考,决心以下,当即下达了命令。

    “孝儒听令。”

    李儒闻董卓之话,连忙跪下接令。

    “孝儒,此次迁都之责,干系重大,老夫调配皇帝,百官。孝儒你调配洛阳百姓。”

    “如有人抵抗,皆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