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升职记 >

第374部分

大明升职记-第374部分

小说: 大明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鹏虽然同意联姻这种形式,但总体上持着一种自由恋爱的态度,因此他的态度才会这么开放,只是那边徐巧芷觉得开心死了,她知道自己的小姐妹替自己争取了一个多好的机会:“夫君,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放心什么啊……”柳鹏倒是直接说道:“这事能不能成,得靠子尘自己……还有小飞这边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姑娘,不说了……我倒想起来了,回头得给玉蝉儿……”

    只是柳鹏刚说到这,那外面史载勋已经嚷了一声:“柳少,萧总管来了!”

    萧夜负责情报业务,现在十万火急地赶过来,肯定有大事发生,因此柳鹏朝着外面嚷了一句:“好,让萧总管稍等片刻!”

    说到这,柳鹏朝着魏瑜君与徐巧芷眨了眨眼,叮嘱了一句:“让子尘快点,别让其它人抢了先,你们三个跟了我这么久,但是连个进门的仪式都没有,本来是给你们慢慢分别补一个,但是子尘觉得臧家姑娘挺好的话,巧芷总得有个名份才行,那就找个时间一起办了吧!”

    说到这,柳鹏已经转身出去,但是魏瑜君却是明白过来:“夫君这应当知道大致的情况,可是为什么还是这么偏心巧芷?”

    柳飞这么着急地把柳康杰夫妇从利津请回来,明眼人自然都有眼,可是他最终还是站在徐巧芷这边,徐子尘占了不小的便宜,而柳飞无形之中就吃了一个闷亏。

    只是徐巧芷却顾不得这么多,她告诉院里的女人:“谁叫我是她女人,现在总算是有个名份……”

    说到这,不管是张玉蝉还是魏瑜君还是徐巧芷都开心起来,虽然她们有人未必太重视这名分与仪式,但是跟了柳鹏这么久,终究是要个名份才行。

    而那边江清月却是一边摇了摇头一边说道:“你们还是早点通知子尘吧,让他快点启程!”

    柳鹏原本以为萧夜也是因为利津的这件事来求见自己,但是他一见到柳鹏就笑呵呵地说道:“恭贺柳少,贺喜柳少!”

    “有什么好事吗?”柳鹏既然知道与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务事无关,自然也开心起来:“老萧,你不是跟我要开门红包吧?”

    “柳少!姚厂公要回山东了!”萧夜喜滋滋地说道:“既然姚厂公回来了,那么柳少的经历之职就稳了!”

    “怎么叫我的经历之职稳了?是因为姚厂公回来了吗?”

    萧夜是姚玉兰推荐到龙口来的,从某种意义来说他是姚玉兰的人,因此姚玉兰回来对他来说是好处多多,只是萧夜却笑着说道:“辽东杨经略已经跟道臣催了三次粮,但是陶朗先神通再广,也变不出这么多粮食来,所以姚厂公才能有机会回山东,柳少的经历之职自然也稳若泰山。”

    这段时间登莱正在向辽东输送大量米豆,只是双方始终都是扯皮,山东方面希望运出八百石,辽东到时候能收到一千石,而辽东的想法则是山东运出一千石,到时候帐上记载实收八百石。

    而辽东的经略、巡抚、道臣、将领纷纷宣布辽东的官军数量已经成倍成倍地增长,需要补给的粮饷也得成倍成倍地增长,他们同样希望手上有八百人马,能从粮官手里领到一万人的军饷。

    正是因为这样的扯皮持续不断,所以登莱这次海运登莱的速度进行得很慢,到现在为止各方都缺乏配合的意识,在这种情况辽东经略杨镐自然是急出火来。

    不但杨经略急出火来,内阁比杨经略还要急,十几万大军在关外集结却似乎无所事事,每天的人吃马嚼都是天文数字,大明的财政本来就难以支持,再这么下去非得彻底拖跨不可。

    因此内阁与兵部都是用尽一切催促辽东速战速决,但是对于辽东明军来说,缺粮是摆在面前最现实而且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解决粮饷问题之前,明军别说与女真军展开战略决战,就是战术机动都成了问题,萧夜说道:“杨经略把户部、兵部与李巡抚都骂得狗血喷头,说他们是纯心饿死辽东十几万将士,李巡抚没办法,又跟杨经略、户部、兵部一起来找陶道台的麻烦,说陶道台全权主持山东海运,现在辽东大战在即,这辽东的军粮军食一定得解决了才行!”

第596章 盖州() 
说到这,萧夜不由笑出声来:“实际陶道台这人是有点不厚道,但上面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也不得不多说了几句实话,说登莱海运的问题恐怕非得柳少您出手不可!”

    柳鹏也笑了起来:“我又有什么办法,陶道台与其指望我,还不如等着新上市的夏粮!”

    萧夜又笑了起来:“可是夏粮五月才有收成,现在才是正月啊,这四个月辽东的十几万大军吃什么喝什么,更不要说咱们登州明明有这么多万石粮食,就是没法运出去!”

    “现在是杨经略、兵部、户部外加山东、辽东两巡抚都在等着您出手。”

    现在辽东的军粮问题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辽东本来就是一个缺粮缺饷的地区,辽东战事爆发以后辽东管粮的情况就更严重了,辽东管粮郎中冯汝京早在万历四十六年就说“臣窃见辽士居恒谋生亦最穷蹙,侯领本月之饷而不得,候领导上月及上季之饷而又不得,借贷而食,典衣甲弓矢而食,甚至鬻儿女而食”。

    所以到四十六年十一月,经略杨镐议定军饷画工之法,不分南北援兵行月粮饷,总以一两五钱为则,马料则为豆三升、草一束以十四斤为例,折银则日给三分,但是虽然有了大致章程,辽东镇米价却在不断上涨,江西道监察御史唐世济称,“山海关米价,闻斗米值钱数钱”。

    虽然斗米数钱是有所夸大的说法,但是现在辽东援军云集,军马多达数万匹,每天消耗的豆料数量惊人,形成了豆价上涨幅度远高于米价的奇怪现象。

    在大明多数地区,米价几乎是豆价的一倍,象登莱召买米豆,米一石三钱八分,豆一石只要二钱银子,可是现在辽阳、广宁豆每斗一钱六分,粟米一斗二钱四分,豆价差不多是粟米价格的三分之二,实际还要更高一些。

    所以对于现在的辽东来说,需粮饷甚急,尤其需要本色粮料,当年熊廷粥曾在当地建常平仓积谷备荒,但是真需要积谷备用的时候,这些积谷已经不翼而飞颗粒无存。

    当然追究责任的时候,地方官员总能神奇无比地找到动用常平仓的合法记录,大明朝还需要这些地方官员办事,所以也没能继续追究,但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从登莱海运米豆。

    但是万历四十六年的登莱海运却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攻击处处受阻,辽东巡抚李维翰甚至说从登莱海运米豆,合计海运陆运费用大约费银二三两才得粮一石,不若于当地直接召买为便,户部也说登莱海运得不偿失大费周章,所以万历四十六年只海运辽东一万三千石米豆。

    但是既得利益者势力再大,也无解辽东的粮荒问题,现在辽东明军已经因为缺粮到了度日如年的地步,而就地召买造成了更大的问题。

    开原道潘宗颜提及召买说:“铁岭一带,居民百十为群,或三十为伙,无论五六十起,纷纷遮告泣称,草豆寻买不出,地方所产已尽,兼称春种俱绝,现今各民糊口无粒,哀号撤价”。

    如果继续实施召买的话甚至可能导致官逼民反,直接把他们逼到建奴与蒙古那边去:“至今而法无所施矣,再迫之则民有驱而逃耳,西走憨东走奴。”

    而召买政策的失败导致部队战斗力大受影响,开原道不得承认:“计今未完豆尚三万四千石,不敷草尚七十五万束,主客诸兵见民间寻买甚难,喂马艰难,日费银五六分不能饱一马,或买草不得而街头大号、相率南逃,日报数次。地方之物价人情即此可知。”

    在这种情况下,姚厂公才有机会重回山东,而柳鹏才能有机会抢下卫经历之职了,柳鹏不由笑了起来:“卫经历虽然不是什么要缺,可是我既然是吏员出身,这事未必能十拿九稳,我不如帮陶道台再加一把火。”

    辽东盖州。

    赵经历得意洋洋地说道:“你们看看,你们看看,对付这些登莱蛮子就是要用点手段,不用点手段,他们怎么能服软!”

    说起来他的压力也很大,因为身为盖州卫经历是登莱海运的主要责任人之一,所以经略、巡抚、道臣几乎是隔个三五天催促赵经历加快接收登莱来的海运米豆。

    现在辽东明军既缺口粮,又无马料,十几万大军都等着赵经历在盖州接收过来的登莱米豆接济,只是沈经历一个贡士能虎口夺食抢到如此紧要的位置,自然是路子很野靠山很硬。

    只是为了抢到这个位置,赵经历可是打点进去几千两白银,他手下这帮官员、吏员也指望着登莱的这批米豆上发一笔大财,因此与登莱方面就起了激烈无比的冲突了。

    登莱方面觉得他们代垫了这么多费用,登莱运出八百石盖州得按一千石来接收,而沈经历代表盖州方面做出斩钉截铁的回答,这样绝对不行,按规矩登莱运到辽东一千石,盖州只承认收到七百石,这多余的三百石自然就是海上的漂没。

    登州方面对这一点当然有看法,但是沈经历也是振振有词,这三百石的漂没可不是他一个人全拿,上至经略、巡抚以至六部内阁,下至下面办事的仓官、斗级都有一份好处,三百石如果不拿的话,恐怕局势的发展会向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双方在这个问题扯皮了很久,但是辽东杨经略一心想要与女真大兵决战,不断向山东与登莱方面施压,虽然山东李巡抚仗着自己是一省巡抚跟杨经略不断扯皮,但是登州海防道陶朗先却顶不住了,过了元宵节一口气开来了十几船米豆。

    这十几船米豆的交付过程都在赵经历的预测之中,实收一千石米豆的话盖州这方面就当收到七百石,到现在为止已经卸下来两千多石,而赵经历手上待分配的飘没数额也有七百多石,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开了这么一个先例,以后的财源就能源源不断滚滚而来。

    登莱海运一年至少是十万石,那么一年下来的漂没至少就是三万石,发粮饷的时候再想办法克扣一点下来,说不定能再落两万石的好处,这个经历的位置实在太好太妙了!

    一想到这一点,赵经历觉得自己必须想使足劲往里捞,这样有油水的位置自己顶多能做到一任而已,一任作满肯定会换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赵经历觉得不可能再弄到比这个位置更好捞的位置。

    当然自己经手援辽粮饷,不但可以发财还可以升官,看到十几艘登州粮船抵达盖州他就有数了,赶紧向杨经略与辽东巡抚报喜,现在盖州已经运到军粮万石,而且后续粮船源源不断,辽东十几万大军的粮饷问题不用几天就能彻底解决了。

    这样的业绩即便不能连升三级,怎么也能让赵经历换个六品的好位置!

    一想到这一点,赵经历就越发得意了,他对几个负责接收的斗级、仓攒说道:“反正登州人不按规矩来的话,咱们卡死他们,只要卡死他们,咱们就能立足不败之地了!”

    这么多条海船在海上风吹雨打,而且船上的米豆却没办法卸货下来,着急自然的是登州人,而不是辽东这边,而有个聪明的斗级当即问道:“经历老爷,万一登州人急了怎么办?”

    “他们急了有什么处?经略大人可是拿着尚方宝剑,想斩谁就斩谁,登州海防道都不敢多事,何况下面这些小卒子!”

    正说着,那外面已经有人来报:“经历老爷,雷初阳又来了!”

    “让他等一等!”赵经历的嘴角不由翘起来了:“又有人给咱们送银子来了,兄弟们,别着急,慢慢等!”

    这雷初阳只是登州派来的一个掮客罢了,但是他若是认为靠着在登州官场上认识几个人就能上下其手捞足好处的话,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是辽东的地盘,登州人说话不管用。

    因此赵经历足足让雷初阳等了大半个时辰才走出来,他哼了一声,十分傲慢地说道:“雷老板,你说什么都没用,这规矩不是我定下来的规矩,而是上面定的规矩,一千石一定得备足了三百石的耗米,这三百石耗米都是被上面的大老爷收走的,根本与我们盖州没有关系!”

    “何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这三百石的耗米,我做这个经历恐怕还得赔进银子。”

    平时这位雷初阳雷老板都是一团和气,只是今天他却是一脸凶相,毫不客气地说道:“赵经历,我得说一句,我们登州也得有漂没,也得有耗米,大家都得靠这点漂没这点耗米才能活命,赵经历若是不给面子的话,别怪我们柳少翻脸了!”

    “柳少?”

    赵经历还是第一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