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宋-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哇!”见到这一幕,孩子们齐声惊叹。
坐在后排叫陈文杰的少年,也是看的惊讶连连,随即或许是想到了什么,他的脸上又露出了释然的神色。
“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张小川问。
这次没有一个孩子举手,不过张小川却发现了一只大手举了起来。
看到这只手的主人后,张小川哭笑不得。“陈郎……陈文杰同学,你请回答。”
“那个,这是不是和孔明灯一样的原因?”陈文杰用不确定的语气询问。
听到陈文杰的话,张小川点头。“是的,孔明灯的原理和我刚刚做的实验是一样的。”
随后张小川示意陈文杰坐下后,在黑板上写下了热气两个字。
“刚刚,我们说到了气,但什么是热气呢?这个我刚刚已经做了,我用火把气加热,这就是热气。”
“那么,通过刚刚的实验,我们看到纸被热死顶的飞起来了,那么由此得知,热气是往上升的。”
“那冷气是不是就是往下落?”陈文杰问。
“没错。”张小川点点头,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冷气,并且在热气和冷气上画上了往上和往下的箭头。
“好了,知道了热气和冷气的原理,我们现在开始讲解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说话间,张小川已经快速在黑板上画了起来。
“大家看,这是江河湖海,这是太阳,这是云。”
“太阳晒在江河湖海上,水就会被蒸发形成水蒸气,这时候热气上升的原理就使得这些水蒸气升到天上形成云。”
“而天上是很冷的,所以水蒸气遇到冷,就会再次还原成液体的水,当液体的水到达一定重量后,就会落下来变成雨,这就是下雨的原因。”
“与此同时,落下的雨又会流进江河湖海,被太阳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后又变成云,云又会变成雨落下,这样就行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原来如此……”听到张小川的讲解,坐在后面的陈文杰顿时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
“那个,我能问一个问题吗?”陈文杰举手朝张小川说道。
“什么问题?”张小川点头。
“那个,你怎么知道天上是很冷的呢?天上也是被太阳晒着的啊,怎么会冷呢?”陈文杰朝张小川问道。
“你这个问题……”张小川想了想说道:“你有没有见过这么一个现象?就是冬天下雪后,春天到了,天气开始转暖,有时候山脚下的雪已经融化,山顶上却还是积雪皑皑的现象?”
“这个,我见过,你是说,山顶比山脚高,所以要冷一些,而天上比山顶更高,所以更冷?”陈文杰说道。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见陈文杰反应很快,张小川顿时点头。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随着张小川的讲课,时间也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张小川也准备结束讲课去找新工作了。
“张小郎,你每天都在这里给这群孩子讲课吗?”临走时,张小川被陈文杰拉住询问道。
“是啊,怎么了?”张小川问。
“我发现你知道的事情可真多,不知道你的老师是谁?”陈文杰问道。
“我没有老师。”张小川说道。
“这怎么可能?”陈文杰诧异,对于张小川的话,他的心里是不信的。
不过很快他就转换话题问道:“那不知道我以后还能来听你给孩子们讲课吗?”
“你想跟我学知识?”张小川诧异。
“是啊,你讲的这个什么理学我从来都没有听过,很涨见识,我今年年中就要考太学了,或许听一听你的课对我有用也说不定。”陈文杰笑着说道。
“厉害。”听到陈文杰今年要考太学,张小川顿时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太学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后世的情清华北大一样的存在,甚至比清华北大的地位还要高很多。
能从里面学成毕业的读书人,一出来就是进士出身。
张小川知道,宋朝是最重视学校制度的朝代,曾经一度废弃科举制度,选拔官员也只从学校招收。
只是可惜办学校对朝廷负担太大,这让很多读书人没办法进学校读书,后又不得不启用科举。
但是朝廷对学校的重视却是要高于科举的,从太学一毕业就是进士出身就能看得出来。
第9章 北瓦()
下午,给孩子们上完课后,张小川就准备出门了,他要去找工作,不然就凭赵奶奶一个人的话孩子们就得饿肚子。
只是当张小川还没出门,赵奶奶就推着糖葫芦车回来了,而且脸色也不好看。
“奶奶。”
见奶奶回来,孩子们顿时围拢了过来,七嘴八舌的叫开了。
“赵奶奶,今年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张小川走上前把赵奶奶的小推车推进院子然后关心的问。
“唉!别说了,今天有几个青皮尽给我捣乱,害我一串糖葫芦也没有卖出去。”赵奶奶一脸晦气的说道。
“青皮捣乱?怎么回事?”张小川问。
“有一伙青皮,上来就问我要一贯钱,不给就不准我摆摊,我哪有一贯钱给他们,好说歹说都不行,我走到哪他们跟到哪,把来买糖葫芦的人都赶跑了。”赵奶奶一脸晦气的说道。
“那……他们没有对你动粗吧?”张小川有些担心的嗯。
“他们还不敢对我一个老婆子动手动脚,只是影响我的买卖罢了。”赵奶奶说道。
“赵婆婆,不知道你是在哪里做买卖?”这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这是?”
“哦,奶奶,这是陈文杰,是来给孩子们送旧衣服的,送了一大包呢。”张小川连忙给赵奶奶介绍道。
“谢谢你,谢谢!”听到是送衣服的,赵奶奶连忙朝陈文杰感谢。
“不用谢,对了,赵婆婆,你是在哪里做买卖呢?”陈文杰又问。
“这,我就在城边儿四处转。”赵奶奶说道。
“那为什么不去城里卖呢?”陈文杰问道。
在临安,有内城和城外的区别,内城里面住的不是达官显贵就是大富之家,大部分老百姓都是住在城外,南宋临安有一百二十多万人口,城外就占了八成,所以一般城外要比城内还热闹,从大部分勾栏瓦市以及酒楼茶馆都设在城外就能看的出来。
像赵奶奶这样的小生意人,大部分一般都是在城外做买卖,这样能够节省一些成本,因为小贩进城做买卖的话是要交税的,而且还不低。
“是啊,赵奶奶,要不咱们去城里吧。”听到陈文杰的话,张小川顿时说道。
“可是,要交税。”
“交税怕啥,打不了咱们把糖葫芦卖的贵一点,这么好吃的糖葫芦,城里又都是有钱人,我觉得卖十文钱一串实在是太便宜了,糖浆的成本很贵呢。”张小川说道。
说完他拿出一串递给陈文杰说道:“陈兄弟,你尝尝,看看这个糖葫芦味道怎么样?能不能值二十文。”
听到张小川的话,陈文杰不好拒绝,只能点头接过张小川递来的糖葫芦,他先是好奇的看了两眼,这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之后才咬了你个糖葫芦在口中。
只是一口,陈文杰的眼睛顿时就亮了,随后一边咀嚼一边点头。
“太好吃了,好甜啊!里面又有点酸,应该是山桃吧,很好吃,二十文在城外卖可能有点高,但是在城里卖绝对行。”陈文杰朝张小川和赵奶奶点头说道。
“最正宗的糖葫芦是用山楂做的,不过现在山楂还没成熟,等山楂成熟了你再来这里,我让你尝尝更好吃的糖葫芦。”张小川笑着朝陈文杰说道。
“是嘛,那到时候我肯定来。”陈文杰也笑着说道。
“孩子,既然你喜欢,就多拿一些回去,给家里人都尝尝。”赵奶奶说道,说话间她从推车中拿出了一大把糖葫芦递给陈文杰。
这样的举动,看的四周孩子们是一片吞咽口水,不过他们都很乖,知道糖葫芦是卖钱给他们买饭吃的,就算糖葫芦再怎么好吃,孩子们也不会讨要和偷吃。
“这……赵婆婆,我不能要。”见赵奶奶要拿一大把糖葫芦给自己,陈文杰连忙拒绝。
“拿着,这是婆婆的心意。”赵奶奶继续热情。
“陈兄弟,你就拿着吧。”一旁张小川也劝。
“那好,这些糖葫芦我拿,不过我也不白拿,我用钱买,我身上有一百文,就买十串吧。”陈文杰说道,说完他从怀里摸出一个钱袋,从钱袋里又拿出一串钱递给赵奶奶。
“这,钱你拿回去,这糖葫芦是送给你的。”赵奶奶推辞。
“你不收钱我就不要糖葫芦。”
“不能要你的钱,你送了那么多衣服我还没感谢你呢。”
“衣服是我娘让我送的,一码归一码,这个我不能白拿您的。”
“行了,都拿着吧。”张小川看不下去了。
最后,双方妥协,不过赵奶奶感觉过意不去,又给陈文杰多拿了几串糖葫芦,并且用大纸帮他包好。
随后,陈文杰离开,张小川准备陪着奶奶去内城试试,看看能不能去城里把糖葫芦卖掉。
如果城里卖不掉的话,虽然家里还有一些余钱,但迟早都会用完的,到时候那多么孩子就要饿肚子了。
张小川和赵奶奶两人推着独轮车离开了家朝城里而去,只是他们离开的第一时间就被几双眼睛发现了。
“去告诉腾哥,赵家老婆子又出门了。”一个监视的一个人朝另外一个人说道。
很快,两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快速离去,另几个人则是继续监视。
“唉!你说腾哥为什么要我们找这个老婆子的麻烦啊?就算找麻烦,直接砸了她的车不就行了吗,现在这样多麻烦……”
“你懂个屁,我们这只是让她暂时做不了生意,又不是要赶尽杀绝,别看这老婆子不起眼,她的名声可大着呢,要是闹到官府去了,我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一个人解释说道。
“那我们这样有什么用啊?就只是让别人几天做不了生意吗?我们一天十几个人没事做盯着她,这样真的很无聊唉!”一个人抱怨。
“赶紧跟上吧,茶园棚的钱胖子出了大价钱让我们办事,我们可别把人跟丢了。”
…………
张小川和赵奶奶两人推着独轮车来到了临安城的钱塘门,这里距离王家桥瓦非常近,在西湖的东北部。
在钱塘门税吏处交了几十文钱税之后,两人就推着独轮车进了城。
钱塘门进去是一条东西横向的大街,是风波亭。太学。以及国子监所在的街道。
在街道中间,有一条南北通向的大街,这条大街比所有街道都要大,这就是南宋著名的御街。
这条御街全长四千多米,南接皇宫北门,北接余杭门,御街两边店铺林立,有上千家之多,是整个南宋最繁华的地方,没有之一。
张小川两人推着独轮车穿街过桥,最后来到了临安最大的瓦市北瓦附近。
之所以来到这里,主要也是因为这里的人流最多,在这里,赵奶奶的冰糖葫芦也能卖的快一点。
另外,张小川也需要重新找工作,不如就先在北瓦试试,实在不行就回王家桥瓦。
来到北瓦后,张小川和赵奶奶交代几句后就离开了。
在他们的后面,几个人也跟随两人来到了这里。
“怎么办?这里是乔六爷他们的地盘,我们要在这里动手吗?”
“别,等腾哥他们来了再说吧。先盯着。”
此时,张小川已经身处在了北瓦之中,这里是临安最大的瓦市,光是勾栏“剧院”都有十三座之多,其中能够容纳数千人的大勾栏就有三座之多,其余小一些的也能够容纳上千人。
其中最大的数莲花棚,这个名字在北宋开封时也有勾栏用过,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勾栏。
张小川第一个目标就选择了莲花棚。
莲花棚外,张小川驻足观看,他发现这里的大门都比其他地方大的多。
莲花棚门口挂有招子,上面写着今天一天的节目表,什么节目,演员是谁,多少钱等等,上面都有写。
每当一个节目表现完后,戏棚的伙计就会划掉上一个节目,这样观众才不会看岔。
按照招子上的节目表来看,现在在莲花棚里面演出的应该是评书《武王伐纣》。
摸了摸身上的口袋,张小川发现自己没多少钱,进里面听评书的想法只能打消。
他来到莲花棚门口,这里有看门收钱的人,按照规矩,只要交钱就能进去看节目,如果节目已经表演了一些时间,给的钱就可以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