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宝贝,宝贝 >

第13部分

宝贝,宝贝-第13部分

小说: 宝贝,宝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幼儿是小小语言学家——这绝不是一句戏言,我也绝不是单指啾啾。我在许多幼儿身上观察到,幼儿对于用词的准确性不但敏感,而且极其认真,发现谁用错了词,每每不肯放过,要加以纠正。

啾啾拿起一张纸,上面有我用电脑打印的红的画像。她说:“妈妈。”我问:“谁画的?”她答:“爸爸印的。”她没有顺着我的问话说“画”的,而是说“印”的。

她给玩具娃娃喂牛奶,我问:“娃娃吃了吗?”她扭过脸来瞪我一眼,强调地说:“喝了!”纠正了我用“吃”字的不当。

我用一本本杂志在地板上连接成长长的桥,然后我们在上面走,她很喜欢这个游戏。中间有一本杂志歪了,桥断了,我说:“宝贝把它搭好。”她说:“我来铺。”她不说“搭”,说“铺”,杂志紧贴着地板,用“铺”字更准确。

吃带鱼,我不吐鱼刺,因为鱼刺很脆,她注意到了。我解释说:“爸爸牙齿大,能把鱼刺咬碎,宝贝牙齿太小了,咬不碎。”她纠正说:“我的牙齿嫩,咬不碎。”(2岁)

在超市,我把她放进购物推车里,她不肯坐,我就让她站着。她想下来,说:“我不坐车。”想了想,觉得不准确,纠正说:“我不站车。”

那家乡村宾馆的房间里有许多臭大姐,她见了,很兴奋。我们展开了消灭臭大姐的斗争。第二天早晨,她看见屋里有死了的臭大姐,便说:“臭大姐都死了,没有臭大姐了。”说毕,想了想,自己纠正:“没有活的臭大姐了。”

我们看图画书,我说:“一只恐龙。”她纠正:“不是一只,是一头恐龙。”

小燕买回玉米,我吃了叫好,小燕说是在早市买的,不是在大棚买的。我没听明白,问:“什么大棚?”她听见了,解释说:“大名叫集贸市场,大棚是它的小名。”我一听乐了,她知道她有小名和大名,居然活学活用到了市场身上。我到厨房门口,告诉正在厨房里的红,赞道:“太精确了。”谁知她又听见了,在我背后喊:“不是精确,是准确!”(3岁)

进入三岁,啾啾在语言上的一个新表现是爱追问词的含义。无论看电视,还是听大人说话,她常能挑出某个生词或关键词来提问。有时候,她会自己在心里琢磨良久,然后在一个仿佛不相干的场合突然提出来,一定要问个明白。

我带她出去散步,她问我:“什么是粗心大意?”我讲解了,问她在哪里听到的,她说在幼儿园里听录音机听到的。回到家里,她对妈妈说:“有一个词对你很适合。”妈妈问是哪个词,她答:“粗心大意。”

第二卷  天籁 小小语言学家(5)

妈妈在看电视上的球赛,她在一旁,听见电视里说球迷,问妈妈:“什么是球迷?”妈妈答:“就是爱看球赛的人。”她叫起来:“你就是球迷!”接着,给家里每个人都做了鉴定:“我是玩迷,爸爸是工作迷,小燕是做饭迷。”我说:“小燕才不爱做饭呢。”她承认,说:“妈妈要看球,爸爸要工作,我要玩,小燕就只好做饭了。”

我们谈论她的身高,红说“一般”,她听见了,问我:“什么是一般?”我说就是不高也不矮。她明白了,说:“不高不矮是中。”

晚上,出去送客,她没有穿鞋,却说要散步,其实是要我抱着她走走。我说:“抱着不算散步。”她问:“怎么是散步?”我说:“散步得自己走。不过,为了办事而走到一个地方也不是散步,散步是不办事,走着玩。”她问:“骑自行车是不是散步?”我说:“不是。”她问:“开汽车呢?”我说:“也不是。如果开汽车不是去办事,而是开着玩,那叫兜风。”她问:“骑自行车玩是什么?”我说:“也算兜风吧。”

妈妈谈到孕妇,她问:“什么是孕妇?”妈妈答:“就是要生小孩的女人。”她问:“你生我的时候是不是孕妇?”妈妈答:“怀你的时候是。”她问:“生我的时候是什么?”妈妈答:“产妇。”我夸她善于通过提问题使知识更精确。

对于熟悉的词,她也常常认真地追究其含义。比如她问:“为什么有的熊是熊猫,多了一个猫字?”“零食不是零吗,怎么还能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幼儿的语言感觉非常细腻。

两岁的啾啾会因为不喜欢一个发音而拒绝一个名称。我从哈尔滨带回一种大面包,告诉她,这叫大列巴,她立即说:“不大列巴。”问她为什么,她说:“太难听了。”她还会因为不喜欢一个名称而拒绝一件物品。妈妈说要给她买一个傻瓜相机,她嚷起来:“要聪明相机!”我向她解释,这里的“傻瓜”不是骂人,她不听,坚持要聪明相机。

三岁的啾啾善于捕捉语言的有趣之处。她和妈妈在说英文单词,她突然有所发现,高兴地说:“耳朵是ear,驴子也是ear,ear的耳朵是ear!”电视里在播我的节目,是我和主持人玲玲谈两性话题。她听见“男女”这个词,便指着电视里的我和玲玲说:“这不是男女吗?男女在讲男女。”

电话铃响了,妈妈接听,高兴地说:“是一九呀。”一九是我们一个朋友的名字。她发议论了:“他怎么叫一九呢,那不是数字吗?”看见发给我的电子贺卡,上面有“石磊”这个名字,她惊呼:“啊,这个名字全是石头!”

三岁的啾啾,一大特长是善用虚词。

我们在聊一件事,她插话表示不同的意见,说:“其实缮”学者陈乐民在场,评论道:“啾啾对于虚词掌握得很好,有语言天才,将来是一个吕叔湘。”

早晨,我睡着,红和小燕在给她找衣服,我听见她说:“但是——但是太小了这衣服。”我心想:用“但是”来开始一句话,非语言大师不能啊。

两家人在饭店吃饭,她一开始就睡着了,直到我们吃完才醒来。醒来后,她仍不想吃饭,在饭店里玩了一会儿。回家途中,我们说起她一直在睡觉,所以没有吃饭,她立刻加上一句:“而且还玩了。”这个“而且”让同乘一车的正来赞叹不已。

在公园玩,天色还亮,但时间已是傍晚七时了。我们要回家,她不太情愿。红说:“我还没吃晚饭呢,已经饿了。”她理解地说:“不但妈妈,还有爸爸也饿了。”接着说:“非回家不可了。”痛快地跟我们出了公园。

第二卷  天籁 伊甸园里的文学(1)

小燕在调电视频道,哄她说,有芝麻开门的节目。她大声反驳:“没有,一般来说根本就没有。”

请看这些语法十分复杂的表达——

早晨,我让煮汤圆,说:“我喜欢吃,啾啾也喜欢吃。”她立刻告诉我:“我喜欢我们俩都喜欢。”一个动宾结构的复合句。是感情的表达,还是语言的游戏?(3岁)

我和红各写了一篇故事,她都能全文读下来。阿良听说了,请她再读一遍。她拒绝,说:“因为我知道你知道我能够读。”为了找一个简单的借口,用了这么复杂的一个句子,其中包含了三重动宾结构。(5岁)

她还常常使用非常学术的语言。

她身上痒,让妈妈挠,妈妈便在她的背上挠起来。她指点:“不是背,是肩膀的内侧!”

一本杂志的封面,是一个头像,半边脸实,半边脸虚。妈妈问她,那虚的半边是什么。她想了一会儿,高兴地说:“我知道了,那是脸的形状。”

她照着一只苹果写生,画完后,告诉我们:“这是苹果的形象。”

她把家里划分为“生活区”和“玩区”。(3岁)

有一个两人玩的绳子游戏,互相用手指挑勾图案,我们都叫不出这个游戏的名称。她向妈妈提起来,如此描述游戏的开头:“中指紧贴手心缮”

我给她表演,右手假装捏一根线,牵动左手食指上下动。她马上说:“我知道了,节奏跟它同时就行了。”“节奏”一词用得确切。(4岁)

她做手工,产品是纸陀螺,有的旋转得好,有的旋转得不好。她解释说:“转得不好的,有的是因为坏了,有的是因为品种问题。”她指给我看,那种支点平的就属于品种问题。(6岁)

她坚持不懈地讲究表达的准确和精确,决不肯含糊。

吃药,她说药苦。我们说起感冒冲剂,她评论:“感冒冲剂不苦。”然后纠正:“微苦。”再纠正:“比微苦还少一些。”

小燕去幼儿园接她,红发现下小雨了,便去迎她们。不一会儿,门铃响了,我开门,她在妈妈怀里。我接过来,看她情绪好,便说:“妈妈接你,高兴是吗?”她反驳:“不是接我,是遇到我了。”红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告诉爸爸。”她告诉我,在幼儿园门口买的氢气球飞了。接着她开始想象:气球到云那儿去了,要把绳子拴在云上。我顺着她说:“气球对云说,是啾啾给你的。”她又反驳:“不是我给她的,是我的手松开了。”

早晨,她告诉我,她的眼角老有眼泪,我一摸,果然。我问她,白天有没有眼泪,她说没有。我又问,是不是每天早晨都流。她说:“不是,就是现在,不是原来的现在。”清楚地排除了别的解释。

我向红转述她的话,意思是为了让老师好管理,她在幼儿园里努力吃饭快一些。她听见了,说:“今天不是这样的。”我说:“今天是自己就吃快了,是吧?”她说:“不知不觉的。”(4岁)

有时候,她对语言的认真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我们之间会发生争论。这种情况较多发生在六岁上小学后。

我说:“明天宝贝要上音乐课。”她反驳:“不是上音乐课,是上钢琴课。”我说:“钢琴是音乐的一种。”她说:“钢琴不是音乐,钢琴弹出的曲子是音乐。”我问:“钢琴是什么?”她答:“钢琴是乐器。”当然,从我说出“钢琴是音乐的一种”时起,我已经输定了。

她比较我们家的两处住宅,说:一处在郊区,但吵闹,另一处在市中心,但安静。我说,可以有四种情况:在郊区而吵闹;在郊区而安静;在市区而吵闹;在市区而安静。她反驳:“只有两种情况:吵闹和安静。”我说:“加上地点,就有四种情况。”她说:“你说的是地点,不是情况。”妈妈插话:“爸爸的意思是有四种可能性。”她说:“说可能性还差不多。”

真是一个认真的人。我觉得挺好,思维的清晰和严密就是在认真中训练出来的。

啾啾四岁时,有一回,我解释一个词,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解释得很不清楚。她听完后要求说:“说我懂的话,不要说我不懂的话。”

我立刻感到深受教育。

无论一个什么道理,只要是适合于给孩子讲的,就一定要用孩子懂的话说,也一定能用孩子懂的话说。对于大人来说,这同时也是自己把道理真正想明白的过程。如果孩子不懂,往往说明大人自己没有想明白,或者更糟糕,说明这个道理根本就不适合于给孩子讲。

在今天,后面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在幼儿园里,在小学里,人们常常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训话,说一些套话和官话。这种做法,撇开别的坏作用不说,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恶劣的干扰,严重地败坏了孩子的语言感觉。幼儿的心智生长和语言学习本来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自然过程,现在硬是插进了这些抽象、人为、生硬的语汇,它们在孩子的经验中没有任何对应物,却被要求经常和熟练地言说。这就好像在孩子的精神的胃里投入了一些无法消化的坚硬的石块,其结果只能是导致精神上包括语言上的食欲不振和消化紊乱。

说孩子懂的话,不要说孩子不懂的话——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懂孩子。我常常发现,正是那些不懂孩子的家长和教师总在说着孩子不感兴趣因而听不懂的话。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要求看做一项教育原则,以之来判断教育内容是否恰当以及教育者素质的高下。

第二卷  天籁 伊甸园里的文学(2)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孩子常常不假思索,口吐妙语,其形象、贴切、新颖,是成人难以企及的,哪怕这个成人是作家,尤其这个成人是作家,比如我。

这是伊甸园里的文学,人刚刚学会命名,词汇十分有限,却是新鲜的,尚未沦为概念。眼前的景物,心中的感觉,也都是新鲜的,尚未被简化为雷同的模式。用新鲜的语言描述新鲜的事物和感觉,正是本来意义的文学。

如同儿童绘画一样,儿童的语言表达也是一个宝库,是文学的源头活水,是大师们学习的好课堂。

我从啾啾身上清楚地看到,幼儿期是语言能力的高峰,幼儿不但讲究表达的准确,而且擅长表达的生动。啾啾不时蹦出的精彩表达总是使我无比喜悦,又自愧不如,我只有虔诚收藏的资格。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