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居关系-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在梦里发笑。
这就是后来的故事。
你若问再后来……
……再后来我怎么会知道?
END。
附:不像后记的后记
如果说每篇文的诞生都有它的原因和契机的话,那么这篇无疑是在2007年春心情跌宕的时候给自己以快乐的凭借。
第一个没有回家的春节,说没有任何感觉是不可能的。
自己的电脑在家里,只能在公司敲这些文字。空荡荡的楼里,每日自早晨到晚上,刷着网敲着字,看起来真的惬意吧——至少为同部门值班的人省下了力气。笑。
然后的某一天,突然就想:其实是有这样一种感情的吧,人和人的相处更自然些,没有刻意地去做追求或者被追求的姿态,就像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而又像之前跟大家说的,正因为太过相似于空气般的存在,所以才更离不开了,那种症状是怎么形容的来的呢?
对了,依存症。
就如同“瘾”里面说的,能够轻易放弃的,都算不上真正的“瘾”,正因为不能轻易的放开,缺少的时候会有无法忍受的痛苦,所以才会成为“瘾”这种东西。
人和人的相处也是如此吧,因为太过习惯,反而无法察觉到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而在一种“将要失去”的状态下,才突然觉醒:啊,原来是这样。
笑,当然像苏杨这样缺根筋的家伙并不是多数现象,所以,大概也不需要这样的刺激,也许只是某一天睁开眼,想明白:啊,我喜欢他。
这样。
好了,扯远了。来说说关于这篇的其他方面吧。
D写这篇的起初是很快乐的,从更新频率就能看出来(笑),不过不能不说的是,一开始真的只打算写每节不超过2K的呢,结果因为某些节无法表达清楚而一再超字,现在看起来还真是“短短长长”。
生活中的琐事,每个人的身边都有,那么这两只身边的,也许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也许有的亲会说,于易的变化也忒大了,从一个闷到如何如何的家伙,变成后来有点儿油嘴滑舌的意味,会不会太奇怪了?
笑,关于这点,其实只有一句话:这家伙本来就是个闷骚的人啊。
可以说性格随父亲,又看着父母甜蜜到掉渣地长大,说有“心理阴影”也不为过呢。而且身边也一直有不少的追求者,反而是第一次见到苏杨这样没心没肝的。常言说:同性相斥,这里面解释成性格相似也是可以的吧,所以当有一个迥异的存在出现时,会受到吸引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事吧?近墨者黑,那么性格中恶劣的部分被完全诱发,也不算不可能吧。
哈哈,其实D只是在找借口,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嘛~
那么关于结尾,有亲提出了疑问,其实这点上,D写“离去”篇的时候,实在是发挥过头,把一些东西写得更复杂化,但实际上是很简单就能解释的。最后呢,也许可以写得更明确些,但主要是因为D懒(殴),所以呢,就这样吧。笑。
首先,可以说这两人现在阶段是完全没有外界因素的烦恼,所要战胜的也只有自己而已。于易呢,这个人是很BH的存在啦,所以他究竟是怎么转过的弯,也不用说啦,而出国培训这件事,与其说是他想考虑考虑,不如说是想刺激某人更多一些(爆|||)。嗯,大概。而只说“不需要再解释”,其实一方面是D懒(这绝对不是主因!请相信!》
其次,关于电话,隐晦地说,就是Carles为什么觉得心虚呢?为什么是由他来转告而不直接告诉苏杨呢?又为什么李利会出现,还跟他“眉来眼去”,于易又怎么知道李家的电话呢?这些,即使苏杨没有完全想通,或者说根本没去想,于易却猜到了,所以之后他去住院,完全就被报复了呀(大笑)
最后,关于番外,这个是不大可能会有的,因为本来就是散碎的结构,说番外也无从说起呀。不过呢,按照之前某D说的,续篇应该是会有的,既然这篇是“非同居关系”,那么下一篇是怎样,想必大家也猜得到吧^^
那么,就这样吧,啰里啰唆竟说了这么一大堆。
在这篇诞生成长的过程中,要感谢很多亲,谢谢你们一直支持着D,直言缺点或者温柔的赞扬,都是D要仔仔细细看上好几遍的话呢。尤其是与D就一些东西的交流,让D也受益匪浅,同时也更坚定了写下去的信心。即使不一一说出名字的话,也希望D心里的感谢与激动可以传递给你们……有你们,真是太好了T_T(大力拥抱~~~)
感动是存在的,相信幸福其实很简单也是一定的,所以,在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简单的幸福,即使生活不够美好,至少也还有轻松的快乐^_^
D。于2007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