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568-杂病治例 >

第3部分

568-杂病治例-第3部分

小说: 568-杂病治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养阳x 东垣神效黄 汤。 
x滋阴x 地黄丸。二者兼治,东垣滋阴地黄丸。 
消翳膜方 
甘菊 川椒 木贼 蒺藜子 密蒙花 蛇蜕 蝉蜕 川芎 蔓荆子 荆芥穗 石燕 黄 
连薄荷叶 枳实 栝蒌根 羌活 当归 甘草上为末,蜜丸含化。 
x灸x 大寒犯脑,连及目疼,或风湿相搏,风邪,皆可用。有翳取二间、合谷。 
x宣x 痰实气郁,宜吐之,然后用药。 
x下x 热胜气郁,承气汤。血实,玉烛散。 
x洗x 汤泡散∶黄连、杏仁、当归、防风。 
x点药x 末子用炉甘石,不拘多少,淬后为极细末点。先用童便淬,后用黄连汁淬之。 
熊胆膏∶ 
黄连 黄柏(各三两) 蕤仁(一钱,去油) 先将三味煎浓汁,滤过入后药 
熊胆(一钱) 硼砂(半钱) 牛黄(半钱) 脑子(四钱) 蜜(四两,和净水熬) 


泻痢
属性:气虚兼寒热,食积、风邪、惊邪、热湿,阳气下陷,痰积。当分治,泻轻痢重。 
x升散x 胃风汤、防风芍药汤、神术散、苍术防风汤、败毒散皆可汗之。 
x攻里x 湿热用导水丸,兼郁承气汤、和中丸。积滞用圣饼子、脾积丸。冷积局方苏感 
丸。下后用药调理。痢初得者,必用下,通因通用。湿热甚者,宣明玄青膏。 
x和气x 后重窘迫用木香槟榔。白属气,赤白者气血受病,赤黑相兼属湿热,青绿杂风 
与火湿。 
x凉血x 下血者当凉血,归、 。赤属血,《保命集》四物加槐花、黄连、米壳。 
x温x 脉沉弱而腹痛,用姜附加对五苓、理中丸、机要浆水散。色青者,寒兼风。 
x升提x 阳气下陷,升阳益胃加桔梗,醋沃南星。用一叶梅外贴极效,起泡便止。 
x收敛x 实肠散、桃花汤、养脏汤、严氏乌梅丸、元戎乌梅散,如米壳、榴皮、龙骨之 
类。 
x胜湿x 平胃散、,曲芎丸之类。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为脾泄,机要白术芍药 
汤、茯苓汤。湿胜,仙术炒用。 
x渗泄x 阴阳不分,淡以渗之,五苓、猪苓之类。或单用薏苡实炒为末服之。 
x补x 初不可便补。气虚者补中益气。血虚神弱,人参、白术、当归、川芎、炒芍药、 
茯苓,少加黄连之类。钱氏白术散、十全大补汤。 
x劫x 泻痢,脉沉伏细弱下陷者,用来复丹、灵砂丹以劫之。 
x清暑x 中暑 而脉虚者,香薷散、桂苓甘露、清暑益气汤。 
x灸x 陷下则灸之。脾俞、关元、肾俞、复溜、腹哀、长强、太溪、大肠俞、三里、气 
舍、中脘。 
x解热x 外热者先退热,柴、芩、连。内热者香连丸、芍药柏皮丸、黄连阿胶丸。噤口 
者解毒。 
x分利x 胃苓汤,与淡渗同五苓。或独用 香散。 
x外贴x 以一叶梅于印堂贴之。 
x宣x 有痰饮在膈上,气不能降,以致大肠不能收敛而泻利。痰在肺中,宣大肠之不固 
也,宜吐之。 
x盒脐x 噤口痢用田螺于脐中盒之,以引下其热,黄连多加参术,终日呷之,如吐再进 
x补肾x 肾泄久不止,脉沉细无力,二神丸、本事五味子散、金锁正元丹。 
x和脾气x 脾气不和,浊气下干,不能愈者,问病患思食何物,与食之,脾气和而愈矣 
x消积x 因积作者脾积丸,方见后。 
青皮 陈皮 三棱(炒) 蓬术(煨。各二钱) 莎实(二两,炒) 肉果 山豆(炒) 山楂 
香砂仁 槟榔 姜黄 浓朴(炒。各二钱) 黄连(三钱) 木香(一钱半) 檀香(二钱) 澄 
茄(一钱) 白豆蔻(一钱) 麦 (炒,二钱) 
上为末,蜡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 


疟(又名)
属性:有风暑、山岚疟气、食、老疟、疟母、寒湿、痹、五脏疟、六腑疟。 
x发散x 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带散之,小柴胡加桂、白虎加桂。头痛脉浮,恶风有汗 
,机要桂枝羌活汤。 
x和解x 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之,桂枝加黄 、知母石膏汤、人参柴胡饮子,六 
和汤方∶ 
人参 知母 草果 贝母 白芷 槟榔(各一钱) 乌梅 柴胡(各一钱,用酒拌) 常山 
(二钱) 
x温x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名牡疟,宜柴胡姜桂汤,此温经也。 
x下x 热多寒少,目痛多汗,脉大,以柴胡微利为度。余邪未尽,白芷、石膏、知母三 
物汤以尽其邪。 
x调经x 风暑深入阴分而夜发者,乃血受病,宜桂枝、桃仁、当归、柴胡、黄芩等药。 
x辟瘴气x 草豆蔻、浓朴、草果、槟榔、半夏、常山。 
x温脾x 内伤生冷,于平胃中加参,守田、茯苓、草果、藿香、姜、乌梅辈,飞龙夺命 
丹亦可用。 
x消癖x 咳疟多成癖,在左胁之下名疟母,严氏鳖甲饮子、金匮鳖甲煎丸。 
x消食x 三因红丸子。 
x宣x 因外感病属上焦胸膈,多结聚痰涎,故宜吐,子和恒山散、藜芦散、雄黄散。 
x截x 辰砂丹、一剪金,皆要药也。 
朱砂(一两半,留五钱为衣) 信 雄黄(各五钱) 
上为末,入白面六钱,水丸绿豆大,每一丸于五更时水下。 
x补x 汗多,寒热不止,懒言语,食少,小柴胡加桂、白术、陈皮、当归、草果皮、芍 
药、黄 、知母、贝母。不止者兼服后药。 
三日一发,或一月两月发者,秘方清脾丸∶ 
白术(一两半) 人参 槟榔 草果 黄芩 守田(制。各一两) 青皮(一两) 蓬术(醋炒) 
浓朴(各半两) 甘草 姜黄(各三钱) 
上为末,饭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六十丸食远白汤下,日进二服。 
x移精变气x 或惊之击之,藏隐,照水饮符,观尽奕棋,皆可止之,邪传里则不能止。 
x针x 合谷、曲池、公孙。 
x灸x 不问男女,于大椎中第一节尽处,先针,后灸三七壮,立效,或灸第三节亦可。 


咳嗽
属性:风、寒、火、劳、痰、肺胀、湿、五脏咳,看痰例分六气治为要。 
x发散x 风∶消风散、金沸草散。寒∶麻黄汤、干姜五味子汤。 
x下x 湿∶十枣汤、小胃丹、葶苈木香散。水∶葶苈丸。胃实痰郁者,下后调理。 
x宣x 痰在膈上,或停郁胃中。重者,瓜蒂散。轻者,萝卜子末吐之。 
x泻火x 实者,解毒汤。轻者,知母、地骨、桑白皮、麦门冬、桔梗、甘草,礞石滚痰 
丸。上半日属胃中有火,贝母、地骨。五更咳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流入肺中。 
x滋阴x 午后嗽多者,属阴虚,四物、知母、黄柏、或四物入竹沥,或六味丸,或八味 
丸为要药。 
x收敛x 火气浮于肺,不宜用凉药,以五味、五倍敛而降之,或粟壳、乌梅之类。肺胀 
者,诃子、青黛、杏仁,久咳自汗宜用之。 
x泻白x 肺气有余宜泻之,桑白为主,半夏、茯菟佐之,泻其有余,补其不足。 
x清金x 肺燥当润之。属热者,桔梗、大力、知母、鸡清。声哑者属寒,细辛、半夏、 
生姜,辛以散之。 
x补x 肺虚者,人参膏补之,阿胶为主。阴不足者,六味丸为要药,知母茯苓汤炒。咳 
而泻者、痢者、用粟壳不必疑。 
x熏x 款花、雄黄、艾,烧烟熏入喉中,以散肺中邪气。丹溪治久嗽风入肺者,用鹅管 
石、雄黄、郁金,款花碾末和艾中,以生姜一片留舌上灸之,以烟入喉中为度。 
x灸x 天突、肺俞、肩井、少商、然谷、肝俞、期门、行间、廉泉、扶突。 
x针x 曲泽,治咳喘出血立已。前谷穴兼胸满。面赤热咳,支沟。多唾,三里。 
x导痰x 食痰,瑞竹堂方化痰丸。热∶滚痰丸。湿∶葶苈、桑白。风痰∶青州白丸子。 
x行气x 二陈加南星、紫苏、桔梗、枳壳之类,桑白皮。燥者,杏仁、苏子。热者兼荆 
、芩、连、知母。 
x凉血x 热伤血分,宜生地、地骨、知母、麦门冬、阿胶、甘草、桑白皮、桔梗、紫菀 
、五味、荆、芩。 
x劫药x 五味(半两) 甘草(二钱半) 五倍(一钱) 风化硝(一钱) 上为末,干含化。 
一方∶粟壳(四两,炒) 乌梅(一两) 人参(半两) 款花(半两) 苦梗(半两) 兜苓( 
一两) 南星(姜制,一两) 
上为末,蜜丸弹子大,含化。汗多者用之。 


吐衄血
属性:身热,多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火载血上,错经妄行。 
x泻火x 呕吐血出于胃,犀角地黄,保命生地黄散,柴胡、黄连、黄芩、黄 、地骨、 
生熟地黄、白芍。 
x调荣x 衄涕血出于肺∶犀角、升麻、丹参、紫参、生地、芍药、黄芩。咯唾血出于肾 
∶紫菀、知母、熟地、远志、门冬。痰涎血出于脾∶葛、 、黄连、芍、沉香、甘草。虚者 
,小建中加黄连,或前保命生地黄散,再加天门冬、枸杞子、甘草等分,水煎服。 
x调卫x 分气紫苏饮,由七情致者。 
x针x 隐白、脾俞、上脘、肝俞。 
x下x血结胸中,心下手不可近,为中部蓄血,桃仁承气汤。小腹硬满,小便自利,大 
便反黑,脐下手不可近,为下部蓄血,宜抵当汤。呕吐血,宜三黄汤顺下之。 
x调理x 脉大而热,或喉中痛,是气虚,用人参、黄 蜜炒、黄柏、荆芥、生地、地骨 
、当归头。咯血,用桑白皮、半夏、知母、贝母、茯菟、阿胶、桔梗、陈皮、甘草、杏仁、 
生地之类。衄血及嗽,以上药加蒲黄、五倍灰,入煎剂服妙。 
x外迎x 以井花水湿纸,于顶中贴之。左鼻衄以线扎左手中指,右出扎右中指。俱出, 
左右二指俱扎。或以炒黑蒲墨吹鼻中。 
x清热降火x 二陈加知母、桑白、桔梗、黄连、黄芩、生地、石膏之类,煎药水和入墨 


溺血
属性:属热、气虚、血虚。 
x凉荣x 四物加生地、牛膝,或四物加黄连、棕灰,六味地黄丸切要。 
x补气x 茎痛用甘草梢,血药中少佐以地榆、陈皮、白芷、棕灰。 
x劫x 瑞竹堂方蒲黄散∶ 
蒲黄(炒) 古锻石(炒) 破故纸(炒) 为末调服。或单用蒲黄,或葱白汤调郁金末服之 
,文蛤灰入煎剂妙。 


下血
属性:肠风多在胃与大肠病。 
x清热补血x 四物加炒栀子、炒黄连、秦艽、升麻、阿胶、棕皮、下槐角丸。 
x温x 因寒致者,当温散,四物加升麻、炮姜、棕灰。或肠胃受寒湿毒,宜当归四逆、 
平胃之类。 
x灸x 三里。 
x针x 隐白。 
x解络脉之结x 或单用枳壳一味。 
一方∶黄连(一两) 枳壳(二两) 槐花(八两) 
上以槐花炒上二味,去花不用,止以二味煎,进,立效。 
x劫x 一方用百药煎一两,取一半烧为灰,作末,糊丸梧桐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服之 
。一法用血余灰、棕榈皮灰、鞋底灰,猪牙皂角灰,酒服半两。 


诸气
属性: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劳则气耗,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思则气结。 
x升散x 寒气郁于中作痛,七气汤、盐煎散、参苏饮、东垣升阳顺气汤。 
x降抑x 逆者抑之,木香流气饮、降气汤。有热者,须加凉剂抑之,所谓从阴引阳也。 
x下x 木香槟榔丸、导气丸、小承气汤。 
x针x 针以导气。 
x调理x 沉香降气汤、分心气饮、紫沉通气汤。 
x补x 炅则气泄,宜清暑益气汤。 
x宣x 木郁则达之。 
x捷嚏x 搐鼻。 
x消导x 局方异香散。 
x导痰x 散郁和中,二陈、四七、苏子降气之类。 
x理血x 气逆血从,济生归脾汤。 



属性:x内托提x 二地、 、参、术、升、草、菟、芍。 
x外塞法x 用童便 炉甘石、牡蛎粉。 



属性:属热,小便涩,气承水,寒闭热结,痰气不利。胞痹属寒。 
x解热x 关格者分利之,凉血火府丹,木通、黄芩各一两,生地二两。不渴而小便闭 
者,滋肾丸,知母、黄柏。 
x补x 老人气虚,人参、白术,中加木通、山栀、六味丸为主。气虚不运者加升麻。虚 
寒者,八味丸为要药。 
x灸x 三阴交。 
x掩脐x 连须葱三茎,生姜一块,豆豉二十一粒,盐一匙,同捣作饼,烘热掩之,扎 
定即通。 
x宣x 吐之以提其气,气升则水自下,以二陈吐之,吐中便有降,关格必用吐,提其气 
之横络,不必在出痰也。 
x下x 八正散之类。 
x捷嚏x 不卧散吹之。 
x外迎x 汤浴之。 
x擦x 用连须葱擦周身。 
x降气x 八正中加木香、沉香、琥珀,清气莲子饮。寒者温之,三因生附散。 


小水不禁
属性:x补x 内虚寒自汗,御药秘元丹、三因家韭子丸。内虚湿热者,六味丸。寒者,八 
味丸加杜仲、骨脂、五味。 
x灸x 阴陵泉、阳陵泉。 


(详淋)
属性:不通者,用以上法,或用坐药,见伤寒例。男子急甚者,令人吹吮之。妇人仍用坐药。 


喉痹
属性:痰热,湿热。 
x宣x 以桐油吐,或以射干、逆流水吐。一方,槐花,独活,醋煎吐涎。 
三因雄黄丸∶ 
雄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