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方面行为端庄、贤良方正的人,更是把名誉节操看得比泰山还重,这虽说是一种精神的东西,但却是人的灵魂和支柱,也会焕发生机,增添力量。
“公生明,廉生威。民不畏我严而畏我廉”。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是把廉洁看成是最大的名节。百姓心头有杆秤,称得轻重称得准。是贪赃枉法还是克己奉公?是多行不义还是无私奉献?缘有心秤留分量,都有心碑作记载。“你的档案在别人心中”,是为此理。朱镕基总理曾告诫过一些官员要“少长脂肪,多长骨头”。也就是希望有些当官掌权的人物多些正气,多点骨气,要有好名声,留得好名节。陆游有诗曰:“但见官清吏不横,正是村中歌舞时。”这正是当官的个个重名节,百姓们人人尽开颜的写照。
名节如美玉,万古留清辉。在苏州中学校园的东南隅,有一块汉代名物廉石。这块经1700多年风雨沧桑的名石,在向人们诉说汉代的陆绩,为官清廉,在他任广西玉林太守任满回乡时,经海道坐船返回故里,因实在没有可以运回家乡的东西,又怕压不住海上风浪,陆绩就请人搬来一块巨石压在船头。后人就将这块“廉石”作为宝物而睹石思廉。
而明朝主考官李汰重名节,做到了君子慎独,他为回绝趁夜色行贿的考生,特意写诗而抒怀:“利义源头识颇真,黄金唯能换腐贪。莫言暮色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这些人视名节如贞操,不使浊流染自身,因此都留下了上好的口碑。
人生在世,名誉节操很重要。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勤政清廉、严于律己,他们的谦虚谨慎、大公无私,他们的人格操守、高风亮节,无不如一座高山,耸立在我们的面前;又恰似一面镜子,让我们照出不足。“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注重名节,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注重名节,更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品行。高尚的名节,不是靠吹出来、写出来的。它是理想、道德、追求在个人身上的具体反映;它是人格的力量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一种体现。它要求我们“要”拘小节,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好,在勤政廉洁上写好志气篇唱好正气歌。而“一岁种之以谷,十岁种之以木,百岁种之以德”,它更需要我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视名节如泰山,以大志导航,为人民谋利,这才是可贵可赞的名节。千万不可在五光十色的诱惑中,欲把人格当商品,却将名节贱卖掉!
“我们没有鲁迅”
听说这么一件事,很是感慨:有个地方代表团赴韩国访问,看到友邦的城市建设、交通设施、环境保护方面的种种成就,不由地啧啧称赞起来。而韩国人在一番客套之下,竟严肃地对客人们说:“我们没有鲁迅。”
这番话说得意味深长,其内容言简意赅。“我们没有鲁迅”,这是韩国人的深深遗憾。应该说,多灾多难的韩国人也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从发明“龟船”英勇抗击倭寇而流芳百世的李舜臣到19世纪末于哈尔滨火车站勇刺伊藤博文的安重根;从轰轰烈烈的“三一运动”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所有这些民族的精神财富,他们感到还不够,尤其与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泱泱中华来比,他们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文化战线主将鲁迅的风骨和文品更是钦佩有加,十分羡慕中国拥有鲁迅这样的人杰文瑞。
“我们没有鲁迅”,这来自韩国人的倾慕之声,正是我们的骄傲之处。但是我们身在这块土地上,有没有这么深刻的感受呢?的确,在我们浩瀚的中华遗产和伟大的民族史诗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人士,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财富。
但是在今天,有些人则是熟视无睹灯前瞎,有眼不识三春景,渐渐在“钱”途利场上厮杀,而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我们民族最为可贵的东西,遗忘了我们国人最可骄傲的“财富”。
不说我们有些人爱国心淡漠了,遗忘了宋代陆游那种“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拳拳爱国之心;不说有些人为人处世少了些精神,遗忘了西汉苏武大漠孤烟不辱使命,秦关明月不改其志,千里冰湖挖鼠为生,红缨节杖心如铁石的伟大气节。在今天,我们则丝丝忧隐隐痛地看到,有的同志正逐渐遗忘了属于我们“民族魂”的宝贵财富,淡忘了我们的英烈志士用生命和热血构筑的铮铮脊梁。不是有这样的事吗?在某县的一次政治知识竞赛中,竟有好多人向旁人询问:雷锋的“锋”怎么写?其中也有写“峰”和“烽”的。
还有,一次杭州市某校宣布要去给于子三烈士扫墓,而有不少青年学生根本不知浙江大学的这位革命烈士,甚至还向老师询问“于子三是杭州哪座山?”由此联想前些天看到的一幅漫画:在芦沟桥畔,一名导游问一些旅游者这里曾发生过什么事?有的竟答是有人落水,有人跳河,有人救人这些如出一辙的麻木和茫然,恐怕也是一种写实吧!听了这样的事,无不让人感到丝丝隐痛阵阵忧。这说明有些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患上了可悲的“精神健忘症”。
们的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由此而思,我们更感到“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在今天是多么重要又多么必要。而身处神州大地,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拥有词赋悬日月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不辱使命的苏武、“穷年忧黎元”的杜甫、“精忠报国”的岳飞、“男儿到死心如铁”的辛弃疾、“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烈火焚烧若等闲”的于谦、勇敢抗击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严禁鸦片的林则徐、捐躯黄海的邓世昌、血染北京菜市口的谭嗣同,而我们更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和无数“头颅换得红旗五”的革命烈士、英雄仁人,我们更具有千百年来的光荣传统和伟大历史,这是莫大的骄傲和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更应该发扬光大,这才是人间正道。如果淡忘了或者彻底遗忘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巨大财富,甚至如韩愈所说误将“琬琰易羊皮”,也就是说将绝世美玉去换成了廉价品,那就太可悲了!
一种庸俗的“考证”
毕竟有五千年文明历史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的确有着许许多多值得考证的地方。“千古兴亡多少事”,无论从历史,从文学,从文物,乃至一部洋洋洒洒的《红楼梦》;也无论宏观星辰,沧海桑田,微至人物衣束,风土俗情,其奥妙无穷之中纷呈复杂之事之物,是可以考证出无数有益的东西的。
在《覆秦小岘书》中说:“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证三者之分。”考证是一门大学问,想来这是不容置疑的。
既然如此,为发展中华民族文化,认真做做考证学问,当然是件好事。
然而,不知何时始,生活中的为考证而考证的“考证术”却越来越缭人眼花,令人懵懂。诸如鲁迅爱吃风干荸荠,曹雪芹喜欢喝什么老酒,林黛玉的头发是黑是黄,那拉氏喜穿的衣服考据之深之专确实令人钦佩。只是此类故弄玄虚的文字游戏,大大地诋毁了“考证学”的名声。
更叫人忧虑的是,有一种更无聊透顶的考证,简直叫你寒心。有一位德才兼备的青年,被“伯乐”相中,提上了领导岗位。实践表明,这“千里马”的确是“马作的卢飞快”,能负重担,驰涉长途的。可是这却忙坏了某些考证“专家”们,又是考证“伯乐”其人,“千里马”之特征;又是考证两者之间的什么关系,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搞博引,找旁证,考证之下,抓住蛛丝马迹,大放厥词,肆播碎语,以逞中伤之能事。
如果说这种居心叵测的“考证术”可恶可鄙,那么另一种“考证术”则又很易遮人眼目。某单位来了一位新上任的领导,便有人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考证起这位干部的脾气资格和“来头”,捉摸起他的个性和为人。一旦掌握了被考证的来龙去脉,就做起手脚来了。打多响的雷,下多大的雨,似乎是“七品芝麻官”就无论如何不敢审“诰命夫人”似的。这种考证,也正说明有的人做了亏心事,心里虚得很,使出这并不高明的一招。还有的人则想“考证”一点能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便趁虚而入,其目的还是想浑水摸鱼罢了。
的确,我由衷地佩服那些“考证”在这种事上考证的严谨,有的不仅肯花力气和精力,而且还大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的精神,但只是用在了精于搞不正之风上,且十分卑琐和庸俗,这就有着“独怆然而涕下”的悲哀了。应该说,我们一切正直、积极的人们,值此改革之际,“多少事,从来急”,根本无暇来所谓这种“考证”,如果有必要对这种“考证术”也进行一点考证的话,我看只有洞若观火的两个字便足够了,曰:为私。无言可畏说一件近事,信不信由你。某单位有位领导,总认为自己文明、开明又精明,往往谁的意见都不听,总是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一次上面下去考查干部情况,当座谈会上征求对这位干部意见时,任凭主持会的同志怎样开导启发,大家终是缄口不语闷声不响。“于无声处”潜在着“可畏”的声音。
大凡造成“人不言”这种情况的,都有一种发展过程。开始往往是群众出于对干部的爱护,对事业的热爱,对他们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单位管理等问题提出规劝和建议,真诚地希望他们能够改弦更张,幡然改进。应该说这种“人言”,“一片冰心在玉壶”,是极其宝贵的。
可是,一见对方是“大水冲冲,石头不动”;甚至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那样对待的,心就“凉”了半截,话就少了许多,此举虽说有些消极,主要问题还出在有的人不欢迎挑刺、“一触即跳”这个老毛病上。对待群众真诚的“人言”反感,那还有谁愿意再咳嗽一声呢!
为什么要“广开言路”,其中的道理人人皆知。不过,好多人对此依然是表里不一。如此,就怪不得群众“只说三分话”,或者嘴上加锁了。假如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呈现出这种局面,领导者尽可以沾沾自喜,似乎没有“反对”自己的了。而这“无声”是群众与领导者离心离德的表示,也就等于其领导者威信丧尽,自己“禁闭”了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可畏的呢?
不忌讳地说,我们今天毕竟不是生活在《镜花缘》中描绘的君子国里。有时候要搞些改革一类的正经事,流言蜚语如风刮,污言秽语似雨下在一定的时候也在所难免。对诸如此类人言的可畏,鲁迅先生早年就借一代电影明星阮玲玉之死而进行过针砭。
然而先生他到底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他又说:“人言之中有各式各样的人言”。避开那些不负责任的瞎议论、乱指责不说,“人言”中便有可鉴之处和可喜的地方。比如说时下人们思想活跃,谈国事,议改革,讲落实,说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在一些基层单位里,不少事情还引起争议,很有一些畅所欲言的“小气候”。这些“人言”,有的是较好的建议和意见,有的表露出对改革的渴望和热情,闻之真有如沐春风之感。对这样满怀热情、一腔热血的“人言”,我们无动于衷,甚至还横加指责,久而久之,人们自然嘴上挂锁,惜言如金,使得“无话可说”,“不想再说”
了。失去真言,失去诤言也失去群众,这不是很可怕的事么!
改革需要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这个环境的创造并非只是杜绝流言蜚语而已,还需要议论纷纷,也就是大家都来关心改革,关注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关爱我们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西汉刘向的《新序》里记载,郑国的子产为国相时,乡校的人每每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毁掉乡校,子产却认为“其所善者,吾将行之;其所恶者,吾将改之”。从这方面来说,良好的舆论环境也需要改革者来创造,也就是应该在种种“人言”中听出一些“雨打芭蕉”,“空谷传音”的声音,况且不少都是群众满腔热情的心声,是他们“为你好”,“为事业好”的肺腑之言,我们虚怀若谷地听一听,真心实意地记一记,真抓实干地改一改,这有多好!从而或作借鉴,或作改进,如此而为,这种“人言”岂不变得可鉴、可取、可喜了!变色龙·画皮·假廉《人与自然》是我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一次,看到一则“变色龙”的趣闻。这“变色龙”,又名“石龙子”,可随着季节和植物颜色的变化而变化,真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