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雨敲窗 朱国良著-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倦;载舟又覆舟,爱憎分明,有是非之心。海水无定形,或方或圆或无边,她入境随俗,随和又随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又有极大的相容性,她不分东西南北派系,不管深沟小涧源头,不论清流浊流明流暗流,统统相通相容,全部调剂调和。所以它才能气势磅礴,汇成汪洋,润泽四方,造福人类。
以后,出差或旅游,又使我能接近大海。有几次,我宿的住处还紧傍大海,这又使我有机会夜读大海,谛听她的声韵。当一切白日的嘈杂与喧嚣被漫漫夜海所淹没,我假寐静思,清静耳鼓,驾起心灵之舟,踏着夜海的流波,去进行旷远的寻访,去进行神秘的旅行。这时远处的一声声海涛叩打港湾,如婴孩依偎于母亲怀里凝重的呼吸中,感到踏实,感到慰藉。那阵阵起伏,那声声呼唤,让人激奋,让人超然,这是自然的律动,这是天使的音乐,这是生命的赞歌,这是华章的妙笔。在这夜海澎湃的声浪里,我更加仔细地倾听自己的心声,是否节拍缓慢,是否捎带杂音?在这寂静的夜海里,在这激荡的海浪中,我让自己的灵魂一丝不挂,痛快淋漓地淋浴一场:一切人与人的不快,生活莫名的烦恼,人生的忧郁,对事业的懒散,像污垢一般被海涛冲刷得无踪无影,被海风吹刮得不知去向。夜读大海,想象在飞翔,头绪在拓展,我的思想在这夜海中畅快地游泳;我的心灵在真挚地呼唤与感应;我的步履在自我审视和调整大海如书,深奥玄妙但又通俗好解,不同凡响但又平常如水,常常读读大海,自觉她拓宽了我的胸怀,荡涤了我的灵魂,雪藻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境界。
大海这是一部永远读不完、悟不透的大书!疲倦之害著名作家毕淑敏在写到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时,举了她自身经历的两件事,读来甚有意味:
有一次,我把一条旧呢裤送到街上的洗染店。师傅看了以后说,我会尽力洗熨的。但是,你的裤子,这一回穿得太久了,恐怕膝盖前面的鼓包是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我吃惊地说,裤子它居然也会疲倦?
又一次,我在一家工厂,看到一种特别的合金,如同谄媚的叛臣,能折弯无数次,韧度不减。我说,天下无双了。总工程师摇摇头道,它有一个强大的对手。
我好奇地问:谁?总工程师说,就是它自己的疲劳。这种内伤,除了预防,无药可医。如果不在它的疲劳限度之前,让它休息,那么,它会突然断裂,引发灾难。那一瞬,我知道了疲倦的厉害。钢打铁铸的金属尚且如此,遑论肉胎凡身!
物质有疲乏之时,人更有疲倦之态了。真正的累,该是心灵之累,此种疲倦,是指人们为迎合社会上某些世俗的规则,而违背自己的本愿,压制自己的本能,从而产生精神困顿,即心为形役。在此过程中,人格常常遭到贬抑,精神能量被大量消耗。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固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留给我们太多太重的清规戒律。人们生下来就要学习如何小心翼翼地看别人的脸色、眼色去说话行事,稍有逾矩,便被斥责为“没有规矩”而遭受鄙视。于是,为了赢得外界的满意,人们往往一天中要忙于扮演许多种不同的角色,惟独不能扮演自己本来的角色。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金庸的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童话”,那些一身疲惫、满心苍凉的成人们对金庸小说百读不厌,不就是冲着小说里那一个个无拘无束,“无法无天”,为爱而死,为恨而生的侠客侠女们吗?可惜现实生活的人们不能像金庸笔下武侠们那样超凡脱俗,古往今来,有多少美丽的生命因不堪这种虚伪的重荷而累倒人生路。
显然人们老是喊累,往往更多是由于精神因素。如果一个人抛弃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他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如果一个人失落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宏大志向,他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气概,他就失去了面对荆棘与长路的勇气。这样的一个人,必然是不思进取的,必然是消极保守的,也必然会对生活疲于应付。所以他会喊:
“活着可真累呵!”而他们所喊的累,已不仅仅是体力的衰竭,精力的不济,而更多的是心理的颓唐与衰老。不必讳言,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心为形役,就是忍辱负重,以至于麻木而不觉,便养成了鲁迅所痛心疾首的“奴性”。如那官老爷面前的阿桂,叫他坐下,他偏要站着,并非他不累,实在是已累得不觉了;如那未庄的阿Q,说声“儿子打老子”,便可心满意足。今天,当有人感叹“活得真累”时,是否表明我们中的一些人自我意识已开始萌发了呢?诚如此,则可喜可贺!今天,即使仅仅从反叛旧道德、旧传统这一角度,我也敬佩那些“道不同不相与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豪士。而我自己,或许仍残留孔老夫子“怨而不怨”的教诲,只爱在双休日,以歌中所唱的“拍拍身上的征尘,振作疲惫的心灵”自嘲,以山水是剂补药自慰,走向大自然,去恢复体力,调剂精力,增补活力。
战胜疲倦,靠的是精神状态,“气可鼓而不可泄”,人的精气神是一把大扫帚,可横扫倦乏如卷席。战胜疲倦,静心读书,不为物役更是一帖良药,尤其对“有了五谷想六谷,生在人类想登天”的人更为有效。现代的病症疲倦考验着我们,这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折磨着我们的同时,也在锻炼着我们。不是在疲倦中甘于沉沦,慢性扼杀,就是在疲倦中猛然警起,悄然奋起,达到新的升华。何去何从,何种结果,就看我们自己!
说“眼色”
读鲁迅先生的诗文,真是解渴止痛。
就拿眼光来说吧,先生所写下的脍炙人口的就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白眼看鸡虫”之类。而对于那些损人牙眼不地道的人,先生更是说:“最高的轻蔑是无言,甚至连眼珠也不转过去。”这种眼色可算是一种高境界了,不屑一顾,懒得一看,连眼光也吝啬,是真的气概,真的风骨。
说起眼色,晋代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大有名气。阮籍这个人“傲然独行,任性不羁”。史书上说他“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就连其友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他也同样表现,“喜不怿而退”。及遇同道之人,则以青眼对之。当时嵇康听说后,“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以至于画家顾恺之为阮籍画像时,从不画眼睛。《太平御览》记载:“顾虎头为人画扇,作嵇、阮,而都不点眼睛,曰:‘点眼睛便欲语。’”像阮籍那样爱憎分明,不加丝毫掩饰地将爱恨形之于色,的确够得上任情和狂傲,正是魏晋士人那种洒脱的气概、桀骜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眼色之中实在大有“亮点”可寻。“眼色像刀子一样”,“眼光冷得叫人一抖”,这是仇视、鄙视、憎恨、义愤的情绪反映;“目光像太阳一般”、“目光中充满了天使般的微笑”,这是温暖、平和、慈祥、善良的心理凸显。“目光如炬”、“目光如电”,说的是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目光如豆”、“目光如鼠”,说的是见识短浅、能力低下。
使个眼色,会心会意、配合默契的人常常心领神会眼色竟会说话;递个眼神,心照不宣,机智而聪明的人常常能接受。眼色能传信息;察言观色,便知端的,冷静又能思维的人往往能读懂眼色又如书本。
生活中有的人眼睛只向上看,常说的额角头朝天,实是自己的眼神看别人的眼色讨生活。有的人说话办事只看上司的眼神行事,直把眼色当令箭,唯恐领导不满意,疑神疑鬼,东想西想。在《镜花缘》中,就有这样一段故事:有一富翁带一小厮去访客。小厮先是跟在后面,却见富翁不悦:“我是你的主人,并非你的顶马,为何你在我后?”小厮赶忙抢到前面去。走不几步,富翁又怒:“我非你的跟班,你何在我前?”
小厮又慌忙退与主人并行。行未数步,富翁再怒:“你非我的等辈,为何与我并行?”这小厮原是惯于眼色行事的好手,没想到这次却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如此说来,看别人眼色讨生活,实在是很难受的。当然,也有领导看下级眼色行事的。那往往是邀功取宠、获得好印象的良机。《红楼梦》前面曾写到贾雨村刚任应天府便碰到涉及薜蟠的人命案。
“新官上任三把火”,贾雨村本想烧这头把火,来个秉公办案以图报皇恩,不料突然冒出个门子一个劲地递眼色,于是贾雨村便退进密室单独召见,这门子说出了“护官符”之类的为官之道,引出一段“葫芦僧乱断葫芦案”。
欲以一己主见行事,以独立人格生活的人们,看别人眼色行为决策,终不是滋味。人之一生,不看别人眼色也做不到,但也可以把别人那种冷冷的、淡淡的、不屑一顾之类的眼色当作“激将”和激励,咬紧牙关,立定脚跟去自立自强,这样就可以少看甚至不看那种最让人心悸的眼色了。当然,今日生活,从眼色中读懂一些东西,是必要的。比如打球配合、生意谈判,比如情人相会、同仁共事但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我们的眼色,应该对上不仰视,对下不俯视,应采取平视的目光才好。刻意看哪个人的眼色而活着,扭曲了心灵,颓废了情绪,糟蹋了身体,这又何苦来着!说愚色常说“一部三国尽是计”。的确如此,那上面差不多是三十六计的实例讲解。
就拿“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回来说,虽说那刘备在听曹操“说破英雄惊煞人”
后,有“失箸”之举,但却能够借惊雷巧掩饰,装糊涂作愚色,也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一着高招。虽然这恐怕上不了名堂,算不得妙计,但从“听话听反话,不会当傻瓜”的反思中,我则深深地感到曹操是枭雄,刘备才是奸雄啊!
善作愚色,实是高手段真功夫。我读书,发觉连聪明的动物也会“大智若愚”
如此。“猛兽将动,必作愚色”。这泛指的是狮、虎、豹、狼之类。明明是箭在弦上,要出击猎杀,还“傻痴”一般,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这简直与人中精英“将军对敌夜敲棋”差不多沉稳和泰然了。而鹰立似睡,虎行如病,也是态势,狐狸被追遇险,还会装死,这种愚色,真如诸葛孔明遣老军扫地,叫童子抚琴而演“空城计”般惊险呢!
作为万物之灵人的身上,如今愚色更多。苏东坡在《贺阳修致仕启》中写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这说出了做人的高远和一种本领,一般人是学不来的。本来,世间有些事就让你想不透。比如,以常情论,人都希望自己多些聪明和智慧,但不知怎么,不少人却自作多情地成了郑板桥“难得”
的知音,把那四个字高悬于厅堂以自我标榜。欣赏字抑或欣赏意?说不清。总之认为,“糊涂”很不错。其实,“这鸭头不是那丫头”,生活中至少有三类糊涂者虽有愚色却并不“难得”。
一曰“正宗型”愚蠢。真糊涂者很少承认自己糊涂。比如蒋干,明明头脑中一盒浆糊,偏硬充多智。赤壁之战那么大的事,他也敢毛遂自荐,跑到江东跟周瑜套近乎,然后盗书,然后弄得曹操错杀蔡琩、张允。他自己却始终自认为聪明得很。那位使曹操大触霉头的庞士元不也是他第一个“发现”并引荐的么?现实生活中,一些连自己的事也懵懵懂懂的正牌糊涂者,办了一大堆糊涂事,厅堂里还挂上个“难得糊涂”的条幅,岂不滑天下之大稽!
一般看,真正的糊涂者都少有自知之明,倘不幸再混上个或大或小的官儿,糊涂庙里糊涂神,又认定“权力共聪明一体,职位同智慧齐飞”,不想学习也不需要学习,懒于请教又耻于请教,一盒浆糊加十倍独断,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经常干些“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蠢事,继之先拍胸脯而后拍屁股。如此衮衮诸公,“难得糊涂”耶?难得不糊涂耶?
掌权之后应深思,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是“做戏型”装愚,老百姓叫“揣着明白说糊涂”。“说糊涂”的目的不是为把事办好,而是出于一己之私,因为要达到个人目的光是聪明不行。《红楼梦》中的凤姐就聪明,“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但太露,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薛宝钗的聪明不逊于凤姐儿,但懂“藏愚”之术。“藏愚”
即“做戏”,在某些时间和环境下,把自己扮成“糊涂”角色,就很可爱。比如元宵节时,宫里贾娘娘制了个灯谜,派小太监送出来让贾府的公子、小姐们猜。“宝钗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