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364-医贯 >

第8部分

364-医贯-第8部分

小说: 364-医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出。郁于胃脘。则从吐而出。凡系郁者。其脉必涩。其人必恶 
风恶寒。不知者便以为虚而温补之。误矣。须视其面色必滞。必喜呕。或口苦。或口酸。审有如是证。必当舒 
散其郁为主。木郁则达之。火郁则发之是也。其方惟逍遥散为的药。外加丹皮茱连。随手而应。血止后。若 
不用六味地黄以滋其阴。翌日必发。余于五郁论中。言之详矣。 
有饮酒过多。伤胃而吐血。从吐后出者。以葛花解酲汤。加丹皮倍黄连。使之上下分消。酒病愈。血亦 
愈矣。有过啖炙 辛热等物而得者。上焦壅热。胸腹满痛。血出紫黑成块者。可用桃 
仁承气汤。从大便导之。此釜底抽薪之法。 
以上二证。虽属内伤。犹作有余之证。可用前法。 
有妇人发热。经水适来适止。谵语昼轻夜重。如见鬼。小便利或不禁。此名热入血室。须用小柴胡汤。 
加红花生地丹皮官桂归尾破血之剂。详见伤寒门。 
有坠车坠马。跌扑损折。失血瘀蓄肿痛发热者。先以桃仁大黄川芎当归赤芍丹皮红花。行血破瘀之剂。折 
其锐气。而后区别治之以和血消毒之药。张子和尝以通经散神 丸。大下数十行。病去如扫。不致有癃残跛 
之患。又尝以此法治杖疮痛肿发热绝者。十余行而肿退热消。真不虚语也。 
有产后恶露未尽。儿枕作痛者。须用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丹皮等。行血破血之药。加姜桂辛热。以行其 
瘀。又有虚痛无瘀血者。当另行温补。不可概用破血之剂。且以今时之弊言之。夫人之吐衄。非阴虚则阳虚。 
余备言矣。今人一见血证。以为阴虚者。血虚也。舍四物何法乎。火动者热也。非芩连栀柏何药乎。 
咳嗽者火也非紫菀百部知母贝母何物乎。丹溪节斋。俱有明训。岂能外之。谁知阴虚之证。大抵上热下寒 
者多。始而以寒凉进之。上焦非不爽快。医者病者无不以为道在是矣。稍久则食减。 
又以为食不化。加神曲山楂。再久而热愈盛。痰嗽愈多。烦躁愈 
甚。又以药力欠到。寒凉增进。而泄泻腹胀之证作矣。乃以枳壳大腹皮宽中快气之品进矣。至此不毙。将待何 
时。是故咳嗽吐血。时时发热。未必成瘵也。服四物黄柏知母之类不已。则瘵成矣。胸满膨胀。悒悒不快。未 
必成胀也。服山楂神曲之药不已。则胀成矣。面浮 肿。小便秘涩。未必成水也。服渗利之药不已。则水成 
矣。气滞膈塞。未必成噎也。服青皮枳壳宽快之药不已。则噎成矣。成则不可复药及阽于危。乃曰病犯条款。 
虽对证之药。无可奈何也。 

卷之三·绛雪丹书血症论
附方
属性:x三生饮方x 
生南星(一两) 生川乌(半两去皮) 生附子(半两去皮) 木香(二钱) 每用共一两。加人参一两煎。 
x河间地黄饮子方x 
熟地巴戟(去心) 山茱萸肉 肉苁蓉(酒浸) 附子 石斛 五味 茯苓 石菖蒲 远志(去心) 官 
桂麦门冬(去心) 各等分。每服五钱。入薄荷少许。姜枣煎服。 
x易老天麻丸方x 
天麻(六两酒浸三日焙干除风) 牛膝(六两酒浸三日焙干强筋) 玄参(六两枢机管领) 杜仲(七两使 
筋骨相着) 萆 (六两壮筋骨) 当归(二十两和养血脉) 附子(一两炮过行诸经中之血) 羌活(十两去骨 
间风) 生淮地黄(一斤益真阴) 
诸书所载。名曰愈风丹。与此方相合。治诸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证。但愈风丹无附子。加肉桂三两。淮地黄 
一斤。其余品数分两俱一般。 
x考补小续命汤x 
麻黄 人参 黄芩 白芍 防己 桂枝 川芎 防风 甘草 附子 杏仁 石膏 当归 本方无附子防风防己 

卷之三·绛雪丹书血症论
附方
属性:x六味附子汤x 
附子 肉桂 防己(各四钱) 白术 茯苓(各三钱) 炙甘草(二钱) 
x蒲黄汤x 
蒲黄(一两炒褐色) 清酒(十大盏热沃之) 温服。 
x二十四味流气饮x 
丁香 肉桂 草果 麦门冬 赤茯苓 木通 槟榔 枳壳 浓朴 木瓜 大腹皮 青皮 陈皮 木香 人 
参白术 蓬莪术 甘草 紫苏 香附 菖蒲 
x乌梅丸x 
乌梅(三十个去核) 人参 细辛 香附 附子(炮) 桂枝(洗净炮各六钱) 黄连(一两六钱炒) 干 
姜(一两炮) 当归(酒浸)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各四钱) 共为丸。理中汤下。 
x八味顺气散x 
白芷 台乌 青皮 陈皮 白术 人参 茯苓 甘草 

卷之三·绛雪丹书血症论
附方
属性:x桂枝汤x 治太阳经伤风发热。自汗恶风。 
桂枝 芍药 甘草 
x麻黄汤x 治太阳经伤寒发热。无汗恶寒。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x小柴胡汤x 治少阳胆经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口苦。 
柴胡 黄芩 甘草 
x大柴胡汤x 表证未除。而里证又急。汗下兼行。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人参 大黄 枳实 
x白虎汤x 治身热大渴而有汗。脉洪大者。如无渴者。不可用此药。为大忌。倘是阴虚发热。服之者 
死。若五六月暑病者。必用此方。又当审其虚实。 
石膏 知母 甘草 人参 竹叶 糯米 
x调胃承气汤x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而呕。日晡潮热者。阳明有二证。在经则解肌。 
入腑则攻下。 
大黄 甘草 芒硝 
x小承气汤x 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闷。病在阳明表证。汗后不恶寒。潮热狂言而喘者。 
大黄 浓朴 枳实 
x大承气汤x 治阳明太阴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满烦渴。并少阴舌干口燥。日晡发热脉沉实者。 
大黄 浓朴 枳实 芒硝 
x桃仁承气汤x 治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为瘀血证。 
x四逆散x 治阳气亢极。血脉不通。四肢厥逆。在臂胫之下。若阴证则上过乎肘。下过乎膝。以此为辨也。 
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实 
x理中汤x 治即病太阴。自利不渴。寒多而腹痛等证。 
人参 甘草 干姜 白术 加附子。即为附子理中汤。 
x真武汤x 
茯苓 芍药 生姜 附子 白术 
x四逆汤x 
附子 干姜 甘草 
x术附汤x 
白术 甘草 附子 
x姜附汤x 
干姜 附子 
x回阳返本汤x 此方治阴盛格阳。阴极发躁。渴而面赤。欲坐卧泥水中。脉来无力。或脉全无欲绝者。 
熟附 干姜 甘草 人参 五味 黄连 腊茶 
面戴阳者。下虚也。加连须葱白七茎。用澄清泥浆水煎。临服须以冷水探冷。入猪胆汁人尿各一 
匙服。无脉者脉渐出者生。暴出者死。 
x生地黄连汤x 
生地 川芎 当归 栀子 黄连 黄芩 芍药 防风 

卷之三·绛雪丹书血症论
附方
属性:x阳毒升麻汤x 
升麻(半两) 当归 蜀椒 雄黄 桂枝(各一两) 每服五钱。 
水一钟半。煎一盏温服。复手足取汗。得吐亦佳。 
x阴毒甘草汤x 
甘草 升麻(各半两) 当归 川椒 鳖甲(各一两)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服。 
此二方。与伤寒论阳毒阴毒特异。故记之。是感天地疫疠非常之气。沿家传染。所谓时疫证者是也。 

卷之三·绛雪丹书血症论
附方
属性:x古方逍遥散x 
柴胡 薄荷 当归 芍药 陈皮 甘草 白术 茯神 加味者。加丹皮山栀。予以山栀屈曲下 
行泄水。改用茱萸炒黄连。 

卷之三·绛雪丹书血症论
附方
属性:x麻黄桂枝汤x 
人参(益上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 麦门冬(保肺气各三分) 桂枝(辛甘发散寒气) 当归(和血 
养血各五分) 麻黄(去根沫主发散寒气) 甘草(味甘发散寒气) 黄 (实表益卫) 白芍药(以上各 
一钱) 五味子(五个安其脉气) 上以水三盏。先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至 
一盏。去渣热服。只一服而愈。不再作。 

卷之四·先天要论(上)
八味丸方
属性:x八味丸x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衰惫。脐 
腹疼痛。夜多溲溺等证。 
熟地黄(八两用真生怀庆酒洗净浸一宿柳木甑砂锅上蒸半日晒干再蒸再晒九次为度临用捣膏) 山药(四 
两) 山茱萸肉(四两) 丹皮(三两) 白茯苓(三两) 泽泻(三两) 肉桂(一两) 附子(一两) 
制附子法。附子重一两三四钱。有莲花瓣。头圆底平者佳。备童便五六碗。浸五七日。候透润。揭皮 
切作四块。仍浸三四日。用粗纸数层包之。浸湿煨灰火中。取出切片。查看有白星者。仍用新瓦上炙热。至无星 
为度。如急欲用。即切大片。用童便煮三四沸。热瓦上炮熟用之。 
八味丸。乃张仲景所制之方也。圣惠云。能伐肾邪。皆君主之药。宜加减用。加减不根据易老亦不效。今 
人有加人参者。人参乃是脾经药。到不得肾经。有加黄柏知母者。有欲减泽泻者。皆不知立方本意也。 
六味加五味子名曰都气丸。述类象形之意也。 
钱氏减桂附。名曰六味地黄丸。以治小儿。以小儿纯阳。故减桂附。 
杨氏云。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名曰加减八味丸。 
丹溪有三一肾气丸。独此方不可用。 
仲景有金匮肾气丸。 
益阴地黄丸。治目病火衰者。济阴地黄丸。治目病有火者。二方见原机启微。 
易老云。八味丸治脉耗而虚。西北二方之剂也。金弱木胜。水少火亏。或脉鼓按之有力。服之亦效。 
何也。答曰。诸紧为寒。火亏也。为内虚水少。为木胜金弱。故服之亦效。 

卷之四·先天要论(上)
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论
属性:(出东垣十书) 
张仲景八味丸用泽泻。寇宗 本草衍义云。不过接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别无他意。王海藏韪之。愚谓八味 
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余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盖兼补气也。若专为补肾而入肾经。则地黄山茱萸白茯苓牡 
丹皮。皆肾经之药。固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也。其附子乃右命门之药。浮中沉无所不至。又谓通行诸经引 
用药。官桂能补下焦相火不足。是亦右肾命门药也。然则桂附。亦不待夫泽泻之接引而后至矣。且泽泻 
虽曰咸以泻肾。乃泻肾邪。非泻肾之本也。故五苓散用泽泻者。讵非泻肾邪乎。白茯苓亦伐肾邪。即所以补 
正耳。是则八味丸之用泽泻者。非为接引诸药泻肾邪。盖取其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补虚损、五劳之功。 
寇氏又何疑耶。且泽泻固能泻肾。然从于诸补药之中。虽欲泻之。而力莫能施矣。其妙为何如。 
余所以谆谆于此方者。盖深知仲景为立方之祖。的认此方为治肾之要。毫不敢私意增减。今人或以脾胃 
药杂之。或以寒凉加之。皆不知立方之本意也。余特将仲景立意之奥旨。阐发于各条门下。 

卷之四·先天要论(上)
水火论
属性:坎干水也。气也。即小而井。大而海也。兑坤水也。形也。即 
微而露。大而雨也。一阳陷于二阴为坎。坎以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故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一 
阴上彻于二阳为兑。兑以有形之水。普施于万物之上。为资生之利泽。故曰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明此二水。 
可以悟治火之道矣。心火者。有形之火也。相火者。无形之火也。无形之火内燥热而津液枯。以五 
行有形之兑水制之者。权也。吾身自有上池真水。气也。无形者也。以无形之水沃无形之火。当而可久者也。 
是为真水真火。升降既宜。而成既济矣。医家不悟先天太极之真体。不穷无形水 
火之妙用。而不能用六味八味之神剂者。其于医理。尚欠太半。 
陈希夷正易消息曰。坎干水也。气也。一阳陷于二阴为坎。坎以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根本。故 
曰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盖润液也。气之液也。月令于仲秋乃云。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是水之涸。 
地之死也。于仲冬乃云。水泉动。然而是月一阳生。是水之动。地之生也。由斯而观。不过欲人脱死地而求生 
地。凡举动先自潜固根本以待。后乃能万应而万举万胜。明其理也。 
x六味丸x(一名地黄丸) 治肾虚作渴。小便淋秘。气壅痰涎。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燥舌痛齿痛。 
腰腿痿软等证。及肾虚发热。自汗盗汗。便血诸血。失音水泛为痰之圣药。血虚发热之神剂。又治肾阴虚弱。 
津液不降。败浊为痰。或致咳逆。又治小便不禁。收精气之虚脱。为养气滋肾。制火导水。使机关利而脾土健实。 
熟地黄(八两杵膏) 山茱萸肉 山药(各四两) 牡丹皮 白茯苓 泽泻(各三两) 上为细末。和地 
黄膏。加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滚盐汤下。凡服须空腹。服毕少时。便以美 
膳压之。使不得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逆也。 

卷之四·先天要论(上)
六味丸说
属性:肾虚不能制火者。此方主之。肾中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