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真傻眼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没有了栈道,进退维谷,被生生地困在斜谷道谷口,既不能前进,撤退有没有栈道。没办法,曹真开始命令士兵开始爬山比赛——只有翻山越岭,才能寻得退路。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赵云这个配角,把曹真引来,又把他挡在汉中之外,还把他拖住,为诸葛亮赢得了机会。诸葛亮大摇大摆地进入陇西,业主验房一样地接受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投降。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诸葛亮派出了马谡镇守街亭。马谡举动失宜,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诸葛亮只好退兵。(详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魏卷》
第十章“雅歌将军张郃”)
诸葛亮举全蜀之力,出师北伐,铩羽而归,唯一的收获,就是带回了一个降将:姜维。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诸葛亮调度无方,错用马谡,可谓犯了大错。相比配角赵云,诸葛亮这个一号角色,星光黯淡。
人生的注脚——
可是,赵云依然咀嚼着失败的滋味。这就像足球比赛,边路队员成功地吸引了对方防守,留出了空挡,队友带球突破,反而是对方打了防守反击然后进球。表现出色的赵云,因为“队友”的蹩脚表现,只能眼看着对手欢呼胜利。赵云,用别人的注脚来注释自己的人生。
怎么也得有人来负责。马谡负责了,他被诸葛亮斩了。诸葛亮负责了,上表自贬三级。可是,赵云也负责了,被贬为镇军将军。
赵云犯了什么错误?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但我们从诸葛亮后来写给哥哥诸葛瑾的一封信里知道了答案。诸葛亮在信里写道,赤堐以北栈道一百余里都被子龙烧了,赤堐以南栈道又被大水冲垮,水大而急,不得安柱,难以修复。蜀汉军队兵出斜谷道,赤堐栈道是必经之路,正如曹真要进入汉中必须要经过赤堐栈道一样。而且,栈道毁坏之后,汉中的蜀汉军队调度也成了困难。第一次北伐之后,赵云戍守赤堐屯田,邓芝戍守赤堐口。二人虽然驻扎在一处,但是道路不通,打招呼时只能隔着山涧吆喝,两军联欢就是这边那边地对山歌。更关键的是,诸葛亮苦心经营的赤堐府库,里面堆满了军资,也在赵云的大火中受损。
赵云被贬,很可能是因为烧毁赤崖栈道一事。可是,赵云真的有错吗?他成功地诱敌并拖住敌人,完成了战略任务,这不算是胜利吗?鱼钓上来了,却埋怨钓鱼的人把饵食给鱼吃了,这公平吗?
赵云是非错不可的:不烧毁栈道,曹真进入汉中,拒敌不利;烧毁栈道,殃及府库,毁坏军资。反正是要错的,因为街亭之战的失败太惨重,需要有人来分解责任。
战马啊战马,我累了。
赵云放下刀甲,拿起锄头,在赤堐辛勤地屯田。当阳长阪的铁血英雄,如今是老态龙钟的农夫。
诸葛亮到邓芝军营视察,问邓芝:“街亭军退,士兵和将领都失散,军队编制都乱了;箕谷军退,士兵和将领没有失散,这是为什么呢?”邓芝回答说:“赵云亲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面对这样的回答,诸葛亮能说什么呢?
离开邓芝那里,诸葛亮又到了赵云那里。赵云从庄稼地里钻出来,向诸葛亮汇报工作,说部队上有些余绢(当时绢可以作为货币使用)。诸葛亮开玩笑说,赵云不说他也不知道。赵云淡淡地说,要这些绢有什么用呢?诸葛亮要他把这些绢分赐给将士。
赵云淡然一笑:“我作战不利,哪里还能接受赏赐呢?请把这些绢都收入赤堐府库,等到十月的时候作为冬赐吧!”十月冬赐,是全军性质的。大公无私的赵云,着实让诸葛亮感叹了一番(“亮大善之”)。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去世。
一路苦战,豪情潇洒。雨雪风霜,笑傲天下。心在江山,惯看金戈铁马。驰骋万里,雄心无挂。真定城的花样男儿,最终还是离开了,到了一个没有花样男儿的地方。
景耀三年(260年)秋九月,刘禅追谥故将军关羽为壮缪侯、张飞为桓侯、马超为威侯、庞统为靖侯、黄忠为刚侯。刘禅,并没有想起赵云来,让人心寒。姜维等人看不下去了,纷纷上书,要求追谥赵云。刘禅良心发现,加上他一贯没主见,也认为该追谥赵云。可是,至于追谥赵云什么,刘禅是想不起来的。好在姜维等人本来就没指望扶不起来的阿斗,就直接把讨论好的谥号告诉了刘禅:顺平侯。
“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平和,仁慈,办事有章法,讲原则,勇于克服祸乱,这就是赵云的人生注脚了。
民国二年(1913年),上海,北洋军第四师,师长杨善德领头高唱军歌: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怀抱阿斗得太平……”
铮铮男儿,喜欢用赵云来注释自己的人生。
①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第四章 落凤庞统
211年,刘备在诸葛亮已是军师中郎将的前提下,又拜庞统为军师中郎将,意图是让庞统随征益州,让诸葛亮镇守荆州,两大谋士各守一方,将隆中对变为现实。庞统为刘备策划了取蜀战略,却在雒城战时中流矢而死,时年三十六岁。天妒英才,刘备断臂。
如果庞统不死,在益州辅佐刘备,诸葛亮在荆州辅佐关羽,那么荆州或可不失,益州或可早定。庞统一死,刘备被迫将诸葛亮留在益州,关羽身边没了智囊顾问,结果丢了荆州。
庞统不死,或许隆中对能成为现实。
三国英雄档案 庞统
字 士元
生卒 179…214年
籍贯 荆州襄阳'今湖北襄樊'
特长与爱好 ⒈饮酒;⒉点评人物。
自我印象
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①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三国志》印象
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
《三国演义》印象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朋友印象
庞士元非百里才②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鲁肃 敌人印象
不详
现代印象
庞统没死的话,刘备是有可能统一中国的。——历史学家吕思勉 为什么大家喜欢庞统,从智谋知识的角度看,庞统他在刘备集团确实仅次于诸葛亮,刘蜀集团的建国大计是什么?就是隆中对,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取荆州,再得益州,庞统是刘备实现第一步的重要功臣。
——《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沈伯俊
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三国演义〉的六十个真理》
①倚伏: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简称。
②百里才:秦汉时一县辖地约百里,因以“百里”为县的代称,“百里才”指管理一个县的才能,也就是小才能。
一 凤扬清声
凤伯家里来了丑小鸭——
“尝闻庞德公,家住洞湖水。终身栖鹿门,不入襄阳市。”①
鹿门山的石径上,一个年轻人踩着苍老的苔痕,穿过寂寥的山路,向山的深处走去。年轻活力的足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
庞统也不知道,这一次能否找到伯父庞德公②。他记得伯父一家自从搬到鹿门山,仿佛成了鹿门山上的鹿,再也没有下过山。
伯父这次居然没去采药。庞统给伯父伯母请安,伯父摇摇头,叹口气说:“天下之大,就找不到我远离尘世的地方吗?”庞统听得出伯父虽是抱怨,但语气里却满是自得。鹿门山是江汉最著名的山,却不是因为有两只象征俸禄的石鹿,而是因为庞德公隐居在此。
庞统听大人讲过伯父来鹿门山的经过。本来,庞德公居住在岘山脚下,读读书,种种地,自得其乐。但是荆州牧刘表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非得要德高望重的庞德公出来做官。庞德公坚请不赴,刘表只好亲自登门拜访。刘表来的时候,庞德公正在地里除草,两人就在田间交谈了起来。刘表说:“一个人不做官,只是保全自身,而不是保全天下呀!”庞德公回答说:“鸿鹄巢于高林之上,鼋鼍穴于深渊之下,都是为了能有个栖身的地方。人们趋舍行止,都是在各寻巢穴,各得栖宿而已,又哪里是为了保天下呢!”庞德公是贤者,说话委婉,这话要是从臭嘴说出来,就是“我种地是为了自己,你称霸也是为了自己,少拿为天下来忽悠。想让我出来给你卖力,做梦!”刘表使出了亲情牌,故作关切地问他:“先生您辛苦地耕种在田间而不肯做官食俸禄,那么,在您百年之后拿什么留给子孙呢?”德公坦然地说:“世人都把当官的危险留给子孙,独有我把耕读的安宁留给后代。我和你们给子孙留下的东西不一样,但是也不能说我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话说到这份上,刘表只好叹息而去。
庞德公担心刘表再来请他做官,无奈之下,就领着老婆孩子离开岘山,来到鹿门山过起了清净日子。谁再要他出去做官,他拿起药篓子就躲进山里,说是采药去了。
这一来,庞德公出名了。名人的光环效应下,经常有一些人来找庞德公。诸葛亮那时二十岁出头,新一代农民,又是移民,想出名很难,他就想出了找名人推介的方法。于是他上鹿门山找找庞德公,去了就跪下,庞德公对他这种借名人出位的人见得多了,多多少少有点烦,就让他跪在那里,也不让他起来。颍川的司马徽,还有徐庶也常来找上鹿门山。有一次,司马徽来的时候,庞德公已经上山采药去了,司马徽就直接对庞德公家人说:“徐元直(徐庶)马上就来找我和庞公聊天,你们抓紧时间做好吃的。”司马徽安安稳稳地坐在庞家的太师椅上,安排着庞家的人来往穿梭地忙活,给他做好吃的。饭做好了,庞德公回来了,司马徽伸手相让:请上座!庞德公颇有礼貌地还礼:多谢!晕,到底谁是主人呢!
人家大老远来了,不就是为了获得一个推介词吗?庞德公心知肚明,于是就给鹿门山的常客们做了打包宣传,推出了“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司马徽字德操)为水镜”的说法。庞统是自己的侄子,庞德公当然要把他“打”在“包”里。“卧龙”尚“卧”,“凤雏”乃“雏”,都还没有崭露头角,倒是司马徽成名已久。在庞德公名人效应的推动下,“卧龙”“凤雏”“水镜”这些说法很快流传了开去。
于是,“卧龙”诸葛亮出名了,“水镜”司马徽更出名了。可是,“凤雏”却默默无名,仍是一粒撒在沙滩上就找不到的沙子。自从把庞统推为凤雏,庞德公就被人称为凤伯了,要是庞统再有个姐姐,估计就被称为凤姐了。可是,凤雏庞统仍然是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
大家都说,庞统憨憨的傻傻的,看不出什么亮点来,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愣小子(“少时朴钝,未有识者”)。《三国演义》里说庞统相貌丑陋,让刘备也生厌,但是历史上并未记载庞统相貌。不过,庞统即使不丑,也不是帅哥。《三国志》对帅哥的相貌都有记载,对庞统的相貌却没有提及,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凤伯力挺凤雏,说他一定能成大器。凤雏听了,还是一脸淡定,凤伯最喜欢这孩子的淡定。见过大世面的凤伯清楚得很,这孩子继承了庞家的性格,敢说真话,绝对不会说讨好别人的话,不会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冠以堂皇的说法。凤伯是很喜欢凤雏的。
不要以为隐士是一无所求的,隐士大都喜欢得到一个好的名声。事实上,很多人就是因为做官容易带来骂名,才去做隐士的。诸葛亮和司马徽,还有徐庶,都在庞德公的推介下出名了,但是庞统却没出名,庞德公不甘心。
庞德公要庞统去司马徽那里,向司马徽请教,指点人生之路。说穿了,庞德公就是让司马徽推介一下侄子。毕竟,伯父推介侄子,说服力不大。
庞德公目送着庞统下山,内心充满长辈的殷殷期望,仿佛看到凤雏真的翔舞于九天之上。
大桑树下的约会——
蚕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绿。女儿采春桑,歌吹当春曲。
采桑,是一件很罗曼蒂克的事情,但是必须是由秦罗敷这样的女子去做才美。很多年轻男女,喜欢把约会的地点约在桑树下,就像今天人们喜欢在酒吧咖啡厅约会一样。
兴平二年(195年),庞统十八岁,去赴一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