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别裁(上册) >

第26部分

论语别裁(上册)-第26部分

小说: 论语别裁(上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关系的因果。 我们在社会关系中看到一个人的过错,譬如某人作人的态度非常坏,而我们看得清楚,那么自己就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过错,假如有,就改过来,假如没有,就更加勉励。 所以看看人家的过错,可以引发仁的修养。

    了知生死不相关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个“道”就有两个研究了。 前面曾提到过,在《述而》里头,孔子真正的学问精神是讲“仁”

    ,他的根基则在于“道”。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门学问的四大原则。 那么这个“道”是什么道?这是很难讲得清楚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来了,我们前面稍微提过,研究上古时代的“道”字与“天”字,都有几个意思。 同样是个道字,用处不同,有时“道”是代表形而上的所谓本体,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指那个本体。

 206

    里 仁 第 四391

    “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

    ,但毕竟不是平常的假设可以表达得出。就在这两句话中,三个同样的道字,意义都不同。 中国文字有假借用的。 碰到这些问题就很讨厌。 例如“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有时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则、原则、守则,如治道。 又如《孙子兵法》说:“兵者,诡道也。”因为军事思想是活动的,用兵是不厌其诈的,一切为了打胜仗,这个“道”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

    ,又完全是两回事。 还有时候是道路的道,一条路叫作道。 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是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那么孔子在这里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究竟是形而上的那个道,还是形而下的那个心性的法则呢?无法定论,这个问题很大。 在本篇里,后面有孔子对曾子传道的话,到那时再来研究,可以连贯起来解释的。 如果在本篇来讲: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 所以他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

    富贵不淫贫贱乐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个人如果真正立志于修道,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个“道”

    ,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 一个人如果志于这个道,而讨厌物质环境艰苦的话,怕自己穿坏衣服,怕自己没有好的吃,

 207

    491论 语 别 裁

    换句话说,立志于修道的人而贪图享受,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因为他的心志已经被物质的欲望分占了。 孔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话,无法和他谈学问、谈道。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讲到仁的用世,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无适也”

    是说并不希望自己一定要发多大的财,作多大的官。 虽然这样没有成见,也不是样样都可以。“无莫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应该走哪一条路呢?

    “义之与比”

    ,义就是仁的用,只问应不应该做,为道德应该做的就做了,不应该做就不做,以义作比对。 推之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一样的道理,这是讲仁的修养条件。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在这里讲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野。 他说君子的思想中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土地就干了。 古时的土地,相当现代的财富。 有钱就是好的,小人想念的都是财富、利益。“君子怀刑”

    ,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 法律和门锁一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小偷真正要偷,锁是没有办法的。法律也是一样,真要犯法的人,很多是精通法律的,不精通法律的不敢犯法。 所以要有道德作基础,才能补救法律之不

 208

    里 仁 第 四591

    足,因此君子是怀畏刑法,小人只是怀思福惠——处处讲利害,只要有好处就干了。 中国过去商场上有句话:“杀头的生意有人作,蚀本的生意没有人作。”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孔子是说明仁义之道。但说起来很容易,真正的修养却很难做到,因此下面补充一句: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这个放,就是开展、放任。 一个人基于利害而作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怼;对于朋友,若是以利害相交,要当心,这种利害的结合,不会有好结果,最后还是怨恨以终。

    敝屣功名尊道义

    以下讲到仁人对社会做大事业的原则: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古代的诸侯立国的大原则,是要谦让就位,最后又功成不居,所以老子就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上古文化的传统思想,后来儒道两家都奉为圭臬。 而中国几千年来历史的事实,每当拨乱反正的时候,都是道家的人物,用道家的思想来完成大业的。 等到天下太平了,才由儒家的人物出来大讲治平之道。 道家的功成身退,而又退得不大好的有两人,一个张良,一个诸葛亮。 比较退得可以打八

 209

    691论 语 别 裁

    十分的是姜太公,诸葛亮大概可以打六十五分到七十分,因为欲罢不能,只好鞠躬尽瘁了。道家的人不求名不求利,隐显无常,所以更觉亲切可爱。这与西方文化的观念大相异趣。我们看历史上道家的人物,要去考证他们可真要命,他们学问再高,功劳再大,最后还是隐掉了,修道去了。 修道以后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要了,最多报个代号叫什么子、什么老的就算了,有时还装疯装癫,如神龙见首不见尾。 近世的西方文化可不然,一个人如果成功了,就要拿什么什么奖金,名要大,利要多,越大越多越好。由此看来,中西文化的确在基本上有所不同。 中国文化真诚谦虚的精神,是孔子非常赞成的事,他大加赞扬身退之道。尤其他对吴泰伯、伯夷、叔齐等不肯当帝王,最后逃走了的这些人,称扬得不得了。 这并不是他鼓励人不要当皇帝,不要搞政治,而是说你有才干的话,就好好干一番,成功了就退隐而不居功。 所以孔子在这里感叹,能以礼让为国的人哪里有呢?不以礼让为国,用争夺来的,或用手段骗来的,那么文化的精神就不要谈了。 司马迁就根据这个道理,写了一部《史记》,大谈其历史哲学的观点了。说到这里,想起我以前的一位老师,他是逊清最后一次科举的探花。 我学习旧体文写了一篇文章向他请教,他许以在满清时考一名举人、进士没有问题,我当时也很傲慢,心想前清进士的文章,也不过如此而已。后来碰到一位老师,我把写的诗文拿给他看,他派头十足,瞄一眼,往旁边一搁,响都不响。 我心想这是什么道理?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再给他看,又是往旁边一摆,他说:“你怎么会写文章?”我说:“人

 210

    里 仁 第 四791

    家还说写得不错哩!“我这个人狂妄得很,我说:”老师,你说哪点不对?

    不对的,帮我改。“他说:”《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我说:”当然读过呀!

    《古文观止》上都有,我还背得呢!“他说:”你背过了《伯夷叔齐列传》,你就懂吗?“我说:”那么!要请老师再加指点。“他说,”你回去。 再倒背一百遍,背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这位老师真了不起,我心里很不服气,气得不得了,其实他这种教育法,当时是要刺激我。 我回去再看,后来看出道理来了,我去看他,我说:”老师!我看出道理来了,我讲给你听。“他笑着说:”好!你真懂了,不需要再讲了。 你也可以写文章了,这样才能懂历史文化,文中才另有一只眼呢!“

    这位老师的教育手法是这样的好,实在终生感激不尽。《伯夷叔齐列传》真难懂,司马迁的全部思想的纲要都摆进去了。 在《史记》中,帝王的传记叫“本纪”

    ;诸侯、宰相等,有功业成就的人的传记叫“世家”

    ;再其次为“列传”

    ,为某人的传记。讲列传,大体上应该和我们现代的传记一样,某人,某地人,家世如何,出身什么等等。 可是《伯夷叔齐列传》中,叙述伯夷、叔齐的话没有几句,初看起来,还真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不知他说些什么,越说越远。 文章一开头是:“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等等,一路下来,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伯夷、叔齐的事情,倒是没说几句。可是他把历史哲学全部的观点,都放在这一篇里。 他同时讲到,上古中国文化,以礼让为国,但告诉我们,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都不是那么简单的。并不是说句:“你还不错,由你来做。”这样简单,尧让位给

 211

    891论 语 别 裁

    舜,舜让位给禹,都经过“典职数十年”

    ,叫他跟着做事做了几十年,做部长,又做行政院长,都做了。 考察他,认为他实在行了,然后才让位给他。“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中国文化公天下个个让位的过程,是这样不容易——德业的建立,需要经过这样长久的考察。 他说从此以后没有了,不是你拉过来,就是他抢过去。 他说得很明白,因此他说从此以后就有问题了。 武王统一天下,“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把武王的马拉住,告诉武王:“你不能这样做”。原因如何如何。 武王以后,礼让为国的精神就更没有了。 不过说得没有这么明显而已,必须你自己去体会。 所以有人说《史记》是汉代的谤书。 实际不止是汉代的谤书,是对中国历史严厉批评的一部谤书。 但是司马迁有一个把握,他说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牛可吹大了,换句话说,他把当时的学者骂尽了。他等于说:“你们还能看懂我的书吗?

    只有把它藏起来,将来会有人看得懂我的书。“

    由此再回转去看孔子所说的“礼让为国”的精神,在春秋之世已经没有了,于是接着说下去为什么要礼让为国的政治哲学。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一个人不怕没有地位,最怕自己没有什么东西站得起来。根本要建立。 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话来说: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认为三不朽的事业,这是很难的成就。 上古之人首在立德,后世则重立功——到周秦以下,就只讲功业了。再

 212

    里 仁 第 四991

    其次就重立言,如退隐的老子,后世儒家尊奉为“素王”的孔子。 这个“立”

    ,是自己真实的本领,自己站得起来的立。不怕没有禄位,也可以说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养。 同时也不要怕没有知己,不要怕没有人了解,只要能够充实自己,别人自然能知道你。同《学而》篇最后的结论,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四字禅

    讲到这里,刚才提到过的一个问题又来了,上文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个大问题。 现在呢?

    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千古以来一个大问题、一个大疑案。 孔子说“一以贯之”以后,现在便有什么“一贯道”等附会的宗教团体出现,成了问题中的问题,真有匪夷所思之感了。曾是曾参。 孔子对曾参说,为什么不对别人说?这就是人的问题了,怎么是人的问题?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很讨厌。我们现在姑且把他剧本化来说,有一天孔子坐在教室里,曾参经过他的前面,于是孔子便叫住他:“参!”曾参听到老师叫,回过头来,于是孔子便告诉他说:“吾道一以贯之。”就是说,我传给你一个东西,一以贯之。 这一以贯之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是钱,把它贯串起来还可以,这“道”又不是钱,怎么

 213

    02论 语 别 裁

    一以贯之呢?但曾子听了这句话以后,打了个拱说:“是,我知道了。”孔子讲了这句话,自己又默然不语了。 同学们奇怪了,等孔子一离开,就围着曾参,问他跟老师打什么哑谜呢?

    夫子又传了些什么道给曾参呢?曾子没有办法告诉这些程度不够的同学,只有对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