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

第12部分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第12部分

小说: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山中一个夏夜》,自然它们不是生活琐屑的简单描摹,必能给读者咀嚼出人生的诸多况味。她有时会记录一缕难以言说的思绪,如《昼梦》、《题剔空菩提叶》和《八月的忧愁》,而诗人看似抽象的思绪又总附着在形象的画面上,因此,有时叫你作难,将其归类为生活的记录,还是思绪的表达,都不容易。最典型莫如一首《中夜钟声》: 
    钟声 
    敛住又敲散 
    一街的荒凉 
    听—— 
    那圆的一颗颗声响, 
    直沉下时间 
    静寂的 
    咽喉。 
    像哭泣, 
    像哀恸, 
    将这僵黑的 
    中夜 
    葬入 
    那永不见曙星的 
    空洞—— 
    轻——重, 
    ——重——轻 
    这摇曳的一声声, 
    又凭谁的主意 
    把那剩余的忧惶 
    随着风冷—— 
    纷纷 
    掷给还不成梦的人。

   本来无非常见的人生一瞬,到了林徽因笔下,便营造出浓浓的伤怀氛围,感人至深。忧煌人所见的夜自然荒凉,荒凉的夜引得人愈加忧煌。诗情景交融,很有意境,近乎王国维所述的“不隔”的标准。中国新诗出现“阶梯式”,常人多以为起始于共和国初期的郭小川,他学习玛雅科夫斯基,由前苏联帕来。读罢林徽因这一首,大概可以说中国此种诗体“古”已有之了吧。沈从文写于一九三八年的《谈朗诵诗》说到诗歌形式问题,已经提到三十年代诗坛,“或摹仿马雅可夫斯基的体裁的诗歌,两字组成梯级形的新体裁,盛行一时。”这篇文章批评“革命诗”的同时赞赏了林徽因,可想林徽因可能读过马雅科夫斯基的。 
    林徽因有句诗“我想象我在轻轻的独语”(《十一月的小村》),她的诗基本上全是独语,自我对话。她原不是为发表而写,发表只是应付编辑朋友的索讨。难道她是曲高和寡,常感到孤独?莫非是孤独,于是才那么健谈?独处时她异常寂寞,也就异常善感,同时也异常多愁。她说,“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她追求完美的生活质量,而现实总是到布满缺陷。诗人的情绪难免沮丧,寂寞这个词反复出现在她诗里。尽可说它是个弱点,但不难得到读者的谅解,况且它的呈现显得那么凄美动人。秋天来了,她有许多心里的话要说,标明感秋题目的诗有《秋天,这秋天》和《给秋天》,题中含有秋意的有《红叶里的信念》和《十月独行》,她还有不少诗篇虽没有将秋怀明白反映在题目上,说的还都是秋天的话。林徽因的诗歌大都短小,写给秋天的诗却相对较长。《秋天,这秋天》七十余行,《红叶里的信念》整一百行,算是她现存最长的两首作品。(梁从诫先生说,林有一首遗佚的长诗《刺耳的歌声》,不详其篇幅。)诗人所患的肺结核在当时是不治之症,或许她觉得自己提前进入了人生的秋天,已经来日无多。但林徽因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到了人生的冬季,她坚信自己的才华,亟待有一次秋的丰收。那信念正像诗里写的:“但(我)心不信!空虚的骄傲/秋风中旋转,心仍叫喊/理想的爱和美,同白云/角逐;同斜阳笑吻;同树,/同花,同香,乃至同秋虫/石隙中悲鸣,要携手去;/同奔跃嬉游水面的青蛙,/盲目的再去寻盲目的日子,——/要现实的热情再另涂图画,/要把满山红叶采作花!”这才是林徽因诗作中最为令人感佩的思绪。她珍爱生命,但决不苟且。她写道:“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枝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算做一次过客在宇宙里,/认识这玲珑的生从容的死,/这飘忽的途程也就是个——/也就是个美丽美丽的梦。”美丽岂止是诗人的梦,同样美丽的是耽于这梦的心灵。 
    不要误会林徽因只会专注个人情感的低吟浅唱,她的野外考察经历,她素来具有的人文精神,使她的笔墨可以投向“太太客厅”的窗外。诗人现存的诗篇仅六十余首(林徽因生前没有出版过诗集,直到一九八五年由陈钟英、陈宇两位先生搜集成册,初次出版了《林徽因诗集》,收入作品五十五首。二零零五年陈学勇编集的《林徽因文存》,共收诗歌六十七首),其中颇有一些叹息民众苦难的或描摹民众生活的作品,可惜它们没有得到读者以至研究专家应有的关注。例如《微光》: 
    街上没有光,没有灯, 
    店廊上一角挂着有一盏; 
    他和她把他们一家的运命 
    含糊的,全数交给这暗淡。 
    街上没有光,没有灯, 
    店窗上,斜角,照着有半盏。 
    合家大小朴实的脑袋, 
    并排儿,熟睡在土炕上。 
    外边有雪夜,有泥泞;

   沙锅里有不够明日的米粮; 
    小屋,静守住这微光, 
    缺乏着生活上需要的各样。 
    缺的是把干柴;是杯水;麦面 
    为这吃的喝的,本说不到信仰,—— 
    生活已然,固定的,单靠气力, 
    在肩臂上边,来支持那生的胆量。 
    明天,又明天,又明天 
    一切都限定了,谁还说希望,—— 
    即使是做梦,在梦里,闪着, 
    仍旧是这一粒孤勇的光亮? 
    街角里有盏灯,有点光, 
    挂在店廊;照在窗槛; 
    他和她,把他们一家的运命 
    明白的,全数交给这凄惨。 
    面对微光下苟延残喘的贫民,诗人难以无动于衷,简练的笔墨,却有十分动人的力量。“窗外”题材的诗篇可以见到的还有《年关》、《旅途中》、《茶铺》、《小楼》等等。 
    无视这些作品,理解林徽因的诗歌便不能全面,认识林徽因的人格也不会完整。与她同时期的众多女诗人,或为民众呐喊但流于粗制滥造,或于词句精雕细镂而忘却民生疾苦,她们的笔下真的鲜有林徽因这类以优美形式表现“窗外”内容的精品。 
    林徽因的诗歌优美,但与柔媚无缘;它坚韧,却远离刚烈。哪怕看似没有多少内容的小诗,她也要做得亦玲珑精致,亦别有滋味,像描述“窗内”琐事的《静坐》就是这样的珍品: 
    冬有冬的来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忆一把。 
    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 
    在午后的窗前拖过一笔画; 
    寒里日光淡了,渐斜 
    就是那样底(地) 
    像待客人说话 
    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从常人以为很平常的生活里(有的甚至谈不上是生活,不过人生长河里一个瞬间的静态)能写出诗来,足以见出林徽因那有别常人的纤细敏感的气质。《六点钟在下午》,距它发表三十一年后,另一位诗人邵燕祥偶然向人谈起这首诗,对方竟一下就能背出:“六点钟在下午,/点缀在你生命中,/仅有仿佛的灯光,/褪败的夕阳,窗外/一张落叶在旋转!”女诗人这类绝句小令式的作品,有如“床前明月光”般脍炙人口。 
    林徽因曾以《新月》为发表诗作园地(事实上发表于《新月》的诗作数量很是有限),也与徐志摩多有交流切磋,她的作品入选《新月诗选》,研究者因而不无依据地奉她为“新月诗人”。可是林徽因并不喜欢这顶桂冠。虽为女性,但与新月的男诗人们相比,譬如他们中最富盛名的徐志摩,她的诗歌难得地那样纯净、雅洁,绝对无染颓唐、轻浮以至偶尔的俗气(徐的某些诗即难脱此毛病)。其中咀嚼人生的作品,尤多一份思想的力度。她把小说的白描手法用在诗歌里来素描场景、人物,予浓郁的诗意以生活画面的支撑,诗风又由此增添了几分清新。如果不算入选《新月诗选》的沈从文,新月诗人中就少有如林徽因这样同时擅写小说的作者了。 
    林徽因曾为自己编定过一本诗集,已经在一九三七年春天出版的《新诗》杂志上刊登了出版预告(尚未定书名)。或许因为正在野外的艰苦考察耽搁了编辑的进程,等到她归来的时候全面抗战已经爆发,她也由此错过了生前唯一一次出版诗集的机会,令人遗憾之至。后人经多方搜寻,终于在一九八五印行了《林徽因诗集》,这离她立志出版诗集将近五十年,距她病逝也已整整三十年了。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