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 >

第1部分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第1部分

小说: 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四要素建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中,对安全的追求一直贯穿始终。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电力生产安全是向社会提供优质能源的基本保障,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电力市场中获取可持续效益、不断做强做大的重要基础,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以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加严谨的管理实践,牢牢抓住人、物、制度、环境四个要素,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一、本质安全的内涵和四个要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投入明显加大,全社会形成了从未有过的人人讲安全、事事落实安全责任的浓厚氛围。长期以来,人们习惯地认为,电力建设和生产系统复杂,各方面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似乎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是必然的。但是,现代安全管理实践也表明,如果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正确处理生产过程中人、物、制度、环境四个要素的关系,就能够把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使不发生事故成为必然,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外部条件下,通过追求企业行为中人、物、制度、环境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使各种风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一个本质安全型企业,能够依靠内部系统的有效组织和持续改进,对安全工作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管理,对事故隐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防范,对制度执行由短期突击变为长期坚持,对责任落实由简单随意变为全面规范,从源头降低安全风险,杜绝安全事故。
  本质安全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区别在于;不仅要加强设备治理,使机器、设备始终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更强调人在安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系统中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思想无懈怠、制度无缺陷、设备无隐患、系统无死角、安全零事故。
  本质安全有四个要素。一是人的安全可靠性。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作业人员,无论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人人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违章,并且充分认识到与个体和群体相关的设备状态、环境状况,主动执行相应的安全制度和机制。二是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任何设备都能以良好的状态运转,不带故障,各项保护设施齐全可靠,所有原材料都符合规定,满足使用要求。三是制度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对安全生产制度的严格执行,杜绝管理失误、指挥失误和操作失误,从而实现电力生产零缺陷、零事故。同时,制度体系自身还具有自我完善的特性,能够结合建设、生产、管理实践而不断修订。四是环境的安全可靠性。通过辨识、评估和控制存在于生产作业中的所有危险源,降低现场作业环境的各种风险,不因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与其它要素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安全管理系统。
  安全事故来源于要素内部或要素之间的矛盾。如果某个要素存在不安全因素,或者几个要素之间发生冲突,就有可能激发形成事故。尤其是一些恶性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人员严重违章、设备维修不及时、规章制度陈旧、外部环境出现不利变化等多种矛盾集中迭加发生作用的结果。
  二、本质安全四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安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根本体现,本质安全的四个要素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是本质安全的灵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作为实践的主体,人是安全生产效益的创造者,是操作设备的劳动者,是制度的执行者。人通过制度和规程作用于设备,人同时还受到不同环境和条件变化的影响。技术条件、安全制度、质量标准、作业环境等原因都能影响人的安全。必须以先进的安全理念为指导,以强烈的安全意识作保证,以严格的制度和规程为约束,保证人的行为正确、规范、安全,从根本上掌握防范安全事故的主动权。
  设备是本质安全的基础。设备要素涵盖生产和施工设备、各种劳动工具,以及煤炭、基岩、碴料等劳动对象。人通过制度作用于设备,设备状态也影响着人和环境的变化。在电力生产和施工建设实践中,诸如金属材料内部缺陷、原始地质条件复杂等各种原因,目前的科技手段还无法完全规避所有的安全风险。因此,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施状态检修和日常的精心维护,通过对制度、预案的充分执行和完善,确保设备要素的可控在控,实现本质安全。
  制度是本质安全的关键。制度是长期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也是管理理念的载体,每一条制度都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制度的科学性直接对其它要素的安全状态产生影响,人和物的安全要靠制度来保障。人们在组织行为中,通过铁的纪律和严格执行落实,才能体现出制度的有效性。所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制度的执行力,只有建立起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把规章制度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才能杜绝操作者的侥幸心理和冒险行为。
  环境是本质安全的外部条件。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工作与生活环境,季节与气象条件变化,突发的自然灾害,乃至于社会舆论、员工家庭氛围的影响,都属于环境要素的范畴。人和设备始终处于环境之中,环境要素的变化不仅会改变设备的运行条件,而且也会造成作业人员的身体和情绪变化。随着环境的变化,人要及时适应,设备要调整状态,制度要延伸修订,通过有效应对来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失控。
  安全生产的四个要素处于一个相互联系和运动的系统之中,人的安全离不开设备依托、制度保障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设备状态离不开人的规范操作和及时调整,制度约束需要先进的理念指导和科学执行。只有实现人、设备、环境、制度的紧密联系与互动,才能实现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标。
  三、如何加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
  加强本质安全型企业建设,要从本质安全的“四要素”入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一要塑造本质安全的人。人是最活跃、最根本的要素。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尤其要关注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首先,要树立全面的安全管理理念,确保电力生产、工程建设、相关产业、交通运输等各方面的安全,企业的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安全生产管理就要覆盖到哪里。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预防为主,注重经验总结,建立经验反馈机制和交流机制,提高安全管理透明度,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事件的重发率。再次,要加强安全学习和教育工作,通过科技水平的提高来促进安全素养的提高,通过案例教育来强化安全意识,通过法制教育来增强岗位意识,避免违章操作。另外,要建立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岗位,并采取有效手段激励全体员工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二要打造本质安全设备。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全过程,都要全面采取措施,全面提高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在方案论证、设计、加工或施工阶段,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研究,提出事故预防对策。在装备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安全作业的需要。要强化装备安装、运行、维护中的安全管理,坚持开展装备安全性分析、系统性检查,坚持状态检修和精心维护,防患于未然。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先进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对设备设施缺陷进行科学的维修和维护。
  三要建设本质安全管理制度。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引领行为,要把管理制度作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根本保障。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建本质安全的管理制度系统,使安全管理范围覆盖生产、基建各个环节,内容扩展到健康、环境和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保证制度无漏洞、具有可操作性。要通过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来落实责任,提高执行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形成“有责任、有落实、有考核、有监督”的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体系。要建立制度的长效机制,在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中不断修订,长期有效地规范管理行为,在传承中体现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四要创造本质安全环境。在工作环境方面,要通过改善作业场所和作业程序,保证企业的生产布局和各种安全卫生设施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物质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尽可能优化劳动环境、改善劳动条件、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对于时间、空间、气候变化,要及时关注人、设备、制度等要素的适应性,合理组织安排工作,充分防范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带来的安全风险。另外,还要充分关注社会舆论、工作压力、员工家庭氛围、生活环境等方面对安全的影响,工作任务繁重、群体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家庭关系出现矛盾等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并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或事故,更要高度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自救,快速反应,组织落实好相应的应急预案。
  安全源于和谐,和谐更离不开安全。我们对本质安全的追求永无止境。只有持之以恒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提高执行制度的能力,加强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应对时空环境的变化,才能实现创建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的目标。上一篇:欧盟与中国加强节能领域合作促绿色电网发展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