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 >

第181部分

红楼之黛玉-第181部分

小说: 红楼之黛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接下来皇帝却又发现,在林家书院上学的女子,年满十二以后,便不再做农活,反而是按照喜好或学刺绣针黹,或学习烹饪膳食,或学习术数,或学习病患护理,另外还必须再兼学琴棋书画中一门。

    如今在林家书院上学的女童不多,却也有三四十名,大多是林府家生子和林氏族女。以及林氏族地附近村落的孩子,为了那个每个月的补贴而来。真正去上学读书的,也只有两户乡绅家的姑娘,还是因着县主的名头才去的。

    而男子则要一直到十六岁之后,考取了秀才功名才可专精一门,或继续科考,或如同那些女学生一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但有一点,无论男子多少岁,都是必须参加耕种与狩猎的。当然由于年纪不同,耕种与狩猎的内容自然也是不同。

    而林家书院如今除了教授经子史集以为,男子可选择的便只有“医学院”,一开始大家都以为这所谓的“医学院”学子就是药童换了个名称。可后来才知道,是完全不同的。

    学医的,必须先学会护理与药理,这可是两门单独的学科,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进一步学医。但是学医只是一个统称,里面又分了普通科,妇女科,儿童科以及外伤科。为此黛玉特意通过黄季云的关系,请到几位精通医术的老先生。

    普通科自然没什么说的,这些学子将来主要是开堂坐诊,行医济世,而妇女科自然就是针对各种女性即便,儿童科则是专门针对六岁以下孩童,这两个科目是合并在一起的,专招女学生,虽然如今不过一个学生,但却是学的极好的。

    而令皇帝陛下最感兴趣的,便是这外伤科,顾名思义,这里出来的学子,都是精通于伤口的处理以及护理的,尤其是刀枪剑戟等常见利器造成的伤害。若是能形成规模,大量培养……那岂不是说将来战场上,将再也不缺少军医?

    想到这儿,皇帝已经很是兴奋,而黄季云学笑道:“圣上忽略了这里面最关键的一点。”

    皇帝略感惊讶的问道:“哦?季云说来朕听听,还有什么朕没发现的?”黄季云笑道:“回圣上,真正最宝贵的,不是那些外伤科的学子,而是那些学习病患护理的女子!”皇帝不解的抬头问道:“季云既出此言想来定有缘故。”

    黄季云皱眉思索了片刻不答反问道:“请问圣上,咱们军中如今没有军医吗?”

    皇帝挑眉笑道:“这怎么会?目前各军中都至少配备了八个军医。”说完皇帝眉头轻轻一皱道:“但仅仅靠这八个人,在战场上是救不了多少战士的!”说到这里,皇帝也不由得有些黯然。

    黄季云则不慌不忙的追问道:“是这八人医术不够?导致救不回战士们的生命吗?”

    皇帝正欲回答,黄季云却直接摇头叹息道:“若遇大型战役,圣上便是将微臣,或者太医院的掌院派遣上去,也是无济于事的。”皇帝听黄季云如此说,不由笑道:“虽说季云医术了得,但朕怎舍得将季云大材小用至此?”

    黄季云却是严肃的回道:“圣上,这不是大才小才的问题。圣上可知为何许多战士明明可以救回,最后却死去了吗?”

    说完黄季云也不等皇帝回答,便接着道:“因为很多战士根本等不到救治就死去了,甚至很多是因为后面的护理不当而死去的。”接着又问道:“是咱们军队的大夫玩忽职守吗?”同样不等皇帝回答,黄季云便说道:“不,是伤患太多,他们顾不过来!”

    皇帝听后,默然地点了点头,黄季云更是叹息道:“玉儿那丫头曾经这样说过。”黄季云刚说了这一句,皇帝便满是兴趣的看向了他,笑问道:“那丫头又说了什么歪理邪论?”

    黄季云看了看皇帝,想了想才接着道:“玉儿说:****虽有雄兵百万,可真正的精兵良将,却是不足其百分之一,实在是万金难求。”皇帝听到这里,皱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却仍旧点头表示了对黛玉此言的认同。

    黄季云深吸口气道:“玉儿说:别说良将难求,便是精兵折损,那怕只折损百中其一,怕也是短时间内无法补回,是我****巨大的损失。”

    黄季云的话音刚落,皇帝就皱眉不悦地问道:“那丫头究竟有何主意?或者想要让你告诉朕什么?朕当年既允她畅所欲言,季云说来便是,不必如此藏着掖着试探于朕!莫不是尔等皆当朕是那言而无信的小人不成?”

    黄季云一听此话,赶紧拱手一礼道:“圣上息怒,请圣上且听臣道来,玉儿还曾说道:****男子只有这么多,且新生男孩儿由天定。”说到这里黄季云定定的看着皇帝说道:“可士农工商是男子,包括军队打仗也是男子。玉儿问,****究竟有多少男子?”

    皇帝一愣,皱眉冷笑道:“难不成这丫头还想让这天下的士农工商兵,都是女子不成?要朕往后都用女子为官为宰?或是为兵为将?”

    黄季云笑道:“玉儿岂敢?便是玉儿敢,臣也不敢!”皇帝不由得也跟着笑了起来,气氛才算是又融洽了许多。

    但黄季云却又接着道:“战士折损乃是因为救护人员不够,而咱们有男丁更愿意训练成兵士。”

    见皇帝点头,黄季云才又道:“穷苦人家很多女子因生存艰难,不得不或卖身烟花之地,或是委身侍妾之流,且多引起是非争端,闹得家宅不宁,朝臣分心。虽说都是风流韵事,可到底没能为****带来半点益处。”

    皇帝不置可否的扬了扬眉毛,黄季云却并不理会的继续说道:“若能将之善加引导,这些女子大多可以成为优秀的病患护理,且比男子更为心细。再者,也是兵士婚姻大事的解决渠道,是圣上仁心仁德的体现。”

    皇帝听到这里,不由得笑道:“按照这丫头的意思,朕还须得关心这士兵们的婚嫁之事了?”黄季云答:“玉儿说:想来这些兵士感念圣上恩典仁德,便是上了战场也会更加卖命才是。”

    黄季云说完,便不再言语,而此时皇帝已经陷入深思,这番话若是旁人,怕是不敢提及,便是想到也是不敢说的。纵是与皇帝极为亲近的黄季云,也要借皇帝特许可畅所欲言的黛玉之口。

    然最后皇帝却是摇头道:“只怕女子上了战场,见到那血肉横飞的场面,早已乱了心神,不扰乱军心已是不错,又谈何救助护理?”

    可如今,皇帝手中这份来自林家书院的最新消息,却是让皇帝感到很是振奋,当初的设想,如今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不由得黛玉在皇帝心中的分量,更重了些!这是一个愿意,且能够与国分忧的奇女子!

    当然,皇帝不会知道,黛玉的初衷,不过是一步步太高女子地位,不再受困于一宅一地。(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回 想嫁人了

    特此感谢龙族清风月票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琏与王熙凤一家子来到黛玉庄子上时,黛玉正在清算账目,因为书院的事儿,黛玉想要再次整合产业,不仅是要资助他们学习。更重要的是,至少要让这些书院出来的学子,可以学以致用。

    听到贾琏一家子过来,且春哥儿巧姐儿一道过来时,黛玉很是高兴,忙吩咐含笑与芷萱将账册都收起来。自己更是带着蕊珠与绿萼连衣裳都不曾更换,便匆匆迎了出去。

    倒不是黛玉更加信任含笑与芷萱,或者是不信任蕊珠与绿萼。事实上是蕊珠与绿萼年纪都不小了,黛玉托了黄夫人丘氏,将这俩丫头,说与了黄季云的俩药童白术与石斛。

    黄季云刚听说的时候,很是愣了许久,他自己一直没有成亲,身边儿虽有两人伺候着,也不过是侍妾之流,故而也从未将白术石斛二人婚事放在心上。若不是黄孟雪与他提起,怕是不知道他自己什么时候才想得起来。

    黄季云一阵苦笑后,便也点头应下了,心道:这二人都送去姑苏林家书院了,也不该自己再操心,既然玉儿愿意分忧,自己何乐而不为呢?黛玉得知后,更是立马安排蕊珠与绿萼,待这些管事返回姑苏时,便也随着一道去林家书院,择日完婚。

    如此府中许多事务,便不再让蕊珠与绿萼参与,大多时候二人不是绣着自己的嫁衣,便是跟在黛玉身边儿。对于黛玉,她们是很舍不得的,想到将来难以见上一面,便更是对黛玉寸步不离。

    贾琏与王熙凤刚进仪门,便看见黛玉一身浅绿色家常袍子,小跑着迎了出来。贾琏正要让她慢点儿,不想还没来得及说,肉丸子似得春哥儿,便飞快的迈动小短腿儿,向着黛玉扑了过去,比之前看见王熙凤时,不知道还要激动多少。

    丫丫见此也急忙跟上,生怕把春哥儿给摔着了,竟是比王熙凤与贾琏还要紧张两分。

    倒不是说小丫丫懂得忠心护主,六七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啊?不过是将春哥儿当成弟弟与玩伴罢了。又觉得自己年长,奶奶待自己和善,自己便该看好、护好春哥儿,不让他受一点点伤害。

    浅浅这次倒没有跟着丫丫跑,但巧姐儿一见黛玉,却是比什么时候都激动,挥舞着两只小短手,不住的咿咿呀呀说着什么,像是在与黛玉打招呼。巧姐儿虽然已经一岁多了,但不知为何就是发音很慢,不像春哥儿,早早儿的便能说很多话。

    蕊珠一见春哥儿向黛玉扑来,吓得赶紧上前,一把将春哥儿接住圈在怀里。看着春哥儿在自己怀里,蕊珠才算是松了口气,暗道:幸好这肉墩子似得小家伙没撞了姑娘!

    可蕊珠松气了,春哥儿却不干了,小嘴一裂,两排雪白的小米牙就露了出来,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魔音。

    丫丫一见春哥儿哭得伤心,眼泪不住的往下掉,那还得了?二话不说,上前便一把将春哥儿从蕊珠怀里给拽了出来,还反手将蕊珠推到在地。

    一时贾琏夫妇与黛玉都看得目瞪口呆,这孩子瞧着人不大,力气倒是不小啊!绿萼赶紧扶起了蕊珠,蕊珠倒没怎么摔着,毕竟她一开始就是蹲在黛玉前面,拦住春哥儿的。

    但此时蕊珠却也是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身穿藕荷色小袍子,梳着双丫髻,正哄春哥儿不哭的丫丫。心中暗道:虽然瞧着挺结实的,不过也就五六岁吧?怎地就这么大劲儿呢?

    黛玉正欲上前哄哄春哥儿,不想巧姐儿这丫头也是鬼精鬼精的,见春哥儿一哭,黛玉便要上前,也赶紧扯着嗓子哭了起来,那阵仗可不是春哥儿可以比拟的,怕是三个春哥儿加起来,也不如她一个!她一哭,吓得春哥儿都止了声儿,不敢再哭了。

    贾琏见此既是好笑,又是无奈,听着就在自己耳边炸响的哭号,贾琏即便心中再疼爱这个女儿,也皱起了眉头,一把将巧姐儿塞到王熙凤怀里。

    王熙凤抱着也很是头痛,主要是这声儿太大,震得耳心子都发疼。正想让平儿先抱着,黛玉很是无奈的摇着头走了过来。

    只见黛玉轻轻地点了点巧姐儿的小鼻子,也不见做别的,或是说什么,那丫头就咯咯地笑了起来。

    尽管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一颤一颤的放佛随时都会滴落,可眼角却是完成了月牙,像新月似得,别提多可爱了。雪白的肌肤也因为方才那一阵短促而洪亮的哭泣,而变得粉嫩粉嫩的。在嫩绿色小袄的衬托下,像朵花儿似的。

    好不容易安顿好春哥儿和巧姐儿,让蕊珠和平儿带着两个奶娘看着春哥儿巧姐儿和丫丫浅浅。黛玉与贾琏夫妇终于可以坐下来好好聊聊。

    贾琏简单的将近来贾府发生的事儿给黛玉说了一遍,最后说到贾老太太的要求时,黛玉终究没忍住笑了出来,王熙凤与贾琏不解的看着黛玉道:“妹妹这是笑什么?”

    黛玉摇了摇手道:“外祖母可真真儿是慈母心肠,却是忘了二舅舅乃是文官,武郡王爷却是武将,难不成外祖母打算,将二舅舅安排到武郡王爷手下,去带兵打仗重拾祖上荣光?”

    贾琏一听此话,便明白了黛玉的意思,遂点头笑道:“妹妹说得很是。”而王熙凤此时也是眼睛一亮道:“若要从军,也可以写信给我父亲,岂不是更加便宜?”

    三人相视一笑后,便不再提起此话题,贾琏又说起贾赦可能年后便要外任之事。刚说完王熙凤便挑眉抱怨道:“这眼看着刚刚收回府里的管家权,如此又要交出去,心中到底是不甘心的!”

    贾琏原本是想要问问黛玉的打算,即便不能同往,也该有别的法子,贾琏实在是不放心她独自一人呆在京城,毕竟黄季云如今太忙,而武郡王府,黛玉身上有孝也是不能去的。

    说到底贾琏最担心的,不过是贾老太太以孝道名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