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上)-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临睡前翻阅杂志。这首先得感谢他 长年自修了英语,跻身塑胶业后,他对塑胶的专业术语烂熟胸中。 他立即被英文版《塑胶》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吸引了。意大利的一家 公司,用塑胶原料制作的花卉,维妙维俏,成本低廉,准备大批量投入生 产,行销欧美市场。 一开春,李嘉诚乘机飞赴意大利取经。 他知道一种新产品甫面市,厂家都会把生产技术视为机密。于是李嘉 诚就以香港进口商的身份,到一家塑胶花厂购买样品,参观生产流程。李 嘉诚恨不得长十双眼睛,一回到旅社,就把所见所闻记在本子上。 李嘉诚还泡图书馆,收集点滴资料。 意大利有几个生产塑胶花的厂,李嘉诚就上其中一家厂打工偷师。下 班后,他就把刚结识的技术工人拉到当地中餐馆,一边介绍中国菜肴,一 边向他们取经。 李嘉诚乘机回程,带了几箱子样品、资料、报废的模型,和满肚子塑 胶花生产要素。 一回到香港,胸有成竹的李嘉诚立即着手研制塑胶花,随即,把长江 塑胶厂改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由于丰嘉诚已拿出样品,招股很顺利,他 获得不少资金,立即投向订制模型、购买原料、招聘新员工。 李嘉诚捷足先登,率先将价廉而又逼真的塑胶花推向市场。其时,香 港的塑胶花制造业尚处于胎动期,待各厂家的塑胶花问世,长江的塑胶花 已铺满了香港市场,并打向国际市场。 香港的普通居民家庭都插上了塑胶花,许多私家车和的士的驾驶座前, 也悬挂一串鲜艳玲珑的塑胶花束。默默无闻的李嘉诚名声鹊起,成为香港 的“塑胶花大王”。 赴意大利偷师取经的李嘉诚,在回港的一年多时间,赚取了他一生中 的第一桶金——盈利100万! 再上台阶 长江的塑胶花供不应求,瓶颈也由此而出现。生产设备简陋、资金有 限,无法按预定规划扩大生产规模。 正当李嘉诚为难之际,有位英商看中了长江的塑胶花制品,要求大量 订货,条件是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厂商担保。 李嘉诚去找一位潮汕籍的大老板,这位老板瞻前顾后,他认为长江的 规模应付不了这么大的订单,若违约,最后责任须担保人承担。这位老板 以此事须交董事会讨论为理由拖延,李嘉诚知他有难处,就不再勉强。 李嘉诚碰壁之后;就上这位英商下榻处,开诚布公地说自已没找到担 保人。英商为李嘉诚的真诚所感动,认为这就是李氏的信誉。英商说:“你 不用找担保人了,你的签字就是担保。” 英商很爽快地与李嘉诚签了购货合同,付定金给李嘉诚。李嘉诚凭着 定金和自有资金,将生产规模扩大一倍,花色增至几十种,在同业中独占 鳌头。
… 页面 180…
对于那位潮汕籍的犬老板,李嘉诚只是含糊地言及此事。有人算来算 去,猜测是李嘉诚的亲舅舅——钟表富商庄静庵。有记者套李嘉诚的话, 但未得到证实。 在商言商。对商人来讲,商业利益有时比父子之情更重要。何况是亲 戚? 促使长江突飞猛进发展,是李嘉减与美商建立联系。李嘉诚把样品及 报价表寄给世界经销商,美国最大的家庭用品销售公司反馈,决定派购货 部经理赴港,“参观工厂和商量订李嘉诚了解到,这家公司在北美拥有庞大 的销售网,机会千载难逢。李嘉减立即在新建的工业大厦设立新厂,面积 逾万平方英尺。在短短的6天内,就搬迁安装好机器设备,待美方代表乘坐 的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降落在启德机场,设备才刚刚调试完毕。 美国人办事雷厉风行,他不待进酒店休息更衣,就要接待他的李嘉诚 带他去长江公司。一路上,李嘉诚忐忑不安。当进入工业大厦大门,闻到 熟悉的气味和听到亲切的机器运转声,心中才略略放心。 生产井然有序,美方代表对香港有这么现代化的塑胶花厂而惊叹不已。 双方结成了产销伙伴关系。单这一家公司,每年就有百万美元的订单。 李嘉诚事业有成,更与表妹庄月明结成美满姻缘。 李嘉诚的母亲,是庄静庵的胞姐,李嘉诚与庄月明属近亲结婚。不过 当时人们并无这种概念,认为亲上结亲是天下之美事。庄月明为李嘉诚生 下两个英俊且聪明的儿子,算是对他们美好姻缘的最好诠释。 贤慧而有教养的庄月明女士,悉心鼎助丈夫的事业,李嘉诚成为世界 著名的塑胶花大王。七八年的时间内,塑胶花为李嘉诚赢得数千万港元的 财富。 李嘉诚并未一味躺在塑胶花皇冠之上。 一天,他去一位英国朋友家做客,发现他家的塑胶窗帘换成大鹅绒窗 帘,塑胶桌布换成花纹布。这给李嘉诚一个启示,人们的欣赏消费趣味永 远在变动之中,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会过时——何况塑胶制品本身有不 少缺点。 当时正是塑胶花走俏市场、时髦之极的时候,李嘉诚由塑胶窗帘、塑 胶桌布联想到塑胶花未来的命运——这种没有生命的人造花将不会长久得 宠。 塑胶花行情仍看好,李嘉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他正是在塑胶花最热 销的时候,考虑下一步棋。 棋子压向何方?李嘉诚是否举棋不定?有过什么反复?这其中又有许 多令人叹服的故事。 (详情请参阅广州出版社出版、陈美华著《香港超人——李嘉诚传》。)
… 页面 181…
第二十六章水上艇户 霍英东靠水吃水 水上艇户,被香港人视为下下者。大海吞噬了霍英东亲人的性命,一 家一贫如洗。霍英东不甘受命运的摆布,几度登岸寻求发展。他到机场做 苦力,赚的钱不够充饥;他学开汽车,险些丧命;他进糖厂做化验生,不 日便被辞退。他终于看到曙光时,再度下海,几经挫折,终于一举崛起。 香港的工业化 (二) 香港加工业能获得巨大成功,有下列因素: 在40年代后期,香港已初步建立以纺织业为中心的工业基础;香港开 埠已逾百年,积累了大量的资金;香港航运发达,便于原材料与成品的进 出;香港与国际市场有着广泛的联系,信息灵通,购销能基本确保;香港 有大量的廉价劳力,内地大批涌来的移民为加工业提供了充裕的劳力资源; 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实行政策倾斜,对具体经营积极不干预;业主在资金 进出、经营管理上有极大的自主权。 香港的加工业有如下特点: 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原材料市场及产品市场均在海外;基本是劳务 密集型加工业,到80年代,香港劳务成本高昂,这类工厂基本迁到珠江三 角洲;香港的加工业多是山寨式的小型企业,设备工艺先进,转轨换型灵 活,能很好地适应国际市场商品季节、款式、消费潮流的变化。 香港加工业的成就: 从60年代起,香港产品陆续摘取出口量世界第一:成衣、蜡烛、塑胶 花、玩具、手表、电风扇、电筒、假发、电子表、卷发器等,另外,电子 等数项产品出口量列世界前茅;香港原是单一的转口贸易,到1960年,本 地产品已占出口,总量的72%,为香港创造了巨额财富;人均本地生产总 值 (含其他产业):1966年为3779港元,1979年为21816港元;据另一项资 料显示:1985年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6134美元,1992年过16381美元,在亚 洲仅次于日本。 纵览霍英东的一生,大概以30岁为转折点。 30岁前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30岁后是“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 双至今朝至”。 香港传媒,最早把霍英东与英雄豪杰相论,是一篇《霍英东水陆英雄》 的文章(载于1962年12月7日),文章说霍英东“这个人,处在20世纪的今 日,竟能够一朝发达,如今,竟是香港一位最有名的实业家,应算异数”。 大富豪大部出身贫寒,白手起家,为什么霍英东“应算异数”呢? 霍英东出身艇户,为香港居民中的下下者,别说有钱人瞧不起,就那 些够卑微的笼屋棚户中人,也大可对其嗤之以鼻。 现在,谁敢小觑霍英东?他拥有地产、建筑、船务、旅游、博彩、饮 食、旅店、百货等60余家公司。据香港《商报》1995年1月10日透露,霍英 东资产达200亿港元。 《霍英东水陆英雄》一文道:“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另一句则是: 英雄莫问出处,事情在于人为。这两句话,都适合霍英东而说。” 在众多出身寒微的富豪中,霍英东遭受的磨难最多,更富传奇色彩。
… 页面 182…
风雨飘摇 霍英东1923年出生于香港的水上人家,祖籍广东番禺县,来香港多少 代无稽可考。香港艇户的历史,比香港开埠要长得多。1841年英国占香港, 6000余名土著居民,就有2000生活在水上。 霍英东的祖父霍达湖,曾拥有大型帆船,一家人住在船上,往返于省 港澳之间跑运输。霍英东出生时,大帆船已没有了,一家人挤在6尺长 (舱 篷部分)小艇上,小艇作为住家,一家人吃住拉撒全在上面。生活来源, 靠父亲租船驳运货物,一大忙到晚,除交船租,人息无几,一家生活极其 艰难。 另一类艇户,靠捕鱼为生。现在香港仍有少量艇户,下过居住的多是 机械船。另有众多渔民船民住岸上,船仅是工作船。 香港人把艇户奚落为“水流柴”、“蛋家仔”,意指艇户像水面的一根柴 或一只蛋壳那样,随风浪漂流颠簸。 艇户是贫穷与危险的同义词。据霍英东回忆,他们一家穷得连鞋都穿 不起,无论寒冬酷暑、艇上岸上,都光着一双脚。人们都说穿鞋在船上站 不稳,这只能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实艇户上了岸还是喜欢鞋的,且不论行 走舒适,因为光着一双黑黑的脚板,岸上人就会嘲笑“蛋家仔弃蛋上岸”。 也许是这个原因,霍英东父亲于一年春节,平生头一遭穿新鞋上岸。他上 大牌档填肚子,按艇户习惯,脱去新鞋,蹲在条凳上吃河粉。吃完双脚落 地就走,回到艇上,才发现没有把宝贵的鞋穿回来——可见一向没有穿鞋 的习惯。 内地的水上人家是在内河。香港的水即是海。海上无风三尺浪,小如 柴棍、脆如蛋壳的住家艇,怎经得起风吹浪打,船翻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 有一年台风,霍英东两个年幼的哥哥翻船落水,葬身海底,怀着霍英 东姐姐的母亲,被他父亲和叔父合力救起,幸免罹难。没多久,熟悉水性 的叔父,也被狂风巨浪吞噬。父亲数次从海难中逃生,但在霍英东7岁那年, 父亲被病魔夺去性命。 水上险恶,香烟难继,霍英东成了霍家唯一男丁。霍母咬咬牙,弃艇 登岸,带一家住进湾仔一栋摇摇欲坠的唐楼。唐楼拥挤不堪,一层竟住了50 户人家,每家占的空间小如鸟笼,香港把这种屋称为笼屋。笼屋又属岸上 人家的下等家庭。 霍英东一家四口,除母亲,还有9岁的姐姐、5岁的妹妹,霍英东7岁。 那时的人们多患肺瘩之疾,这种病被视为不治之症。那栋唐楼,竟有半数 人患有肺痨,咳嗽声此起彼伏,夜静时,声音分外怵心惨人。霍英东回忆 此事甚为惊奇:我们一家竟侥幸无恙,大概吉人天相吧。 霍母是个坚强的女性,她担当起先夫留下的小生意,她硬着头皮去与 泊在外海的货船交涉,把煤炭驳运活全揽下来。然后分给舢贩主驳运到岸 上的煤仓,霍母从中赚取微薄的佣金。 霍母目不识丁,却颇有远见,她深感没有文化的窘迫,全力支持儿子 读书。 霍英东“启蒙”时父亲还在,他读的是“帆船同业义学”,义学由富裕 的船东赞助,免收学费。义学在一艘船上,随船飘泊,行踪不定。霍英东
… 页面 183…
去上学,常常连“学堂”的踪影也找不到。 父亲死后,母亲仍坚持让儿子读书。她怕耽搁儿子上学,就划小艇到 处寻找学校。这样捱了3年,母亲让儿子转入敦梅小学,小学采取收费制, 但设有一个免费班,需经过考试才能进入,免费即是奖学金。霍英东不但 考上了,还考取第一。完成初级教育,霍母让儿子进了著名的皇仁书院念 书。 皇仁书院每月的学费5港元,这在穷人眼里是相当昂贵的学费,那时一 个店员的月薪在5港元上下,还要养活一家人。霍母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霍英东深知学费来之不易,发愤读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在校涉 猎了不少文学作品,如 《鲁滨逊飘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