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他跳入歌姬当中,伴着胡琴声,有模有样地跳了起来。
“别矢八里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只眼睛真漂亮”
赵诚放开嗓子用蒙古语夹杂着畏兀儿语唱了起来,他的舞蹈毫无章法,却是热烈、奔放,他的歌喉并不算好,但却是让人心动,充满着最原始的热情,整个宫殿之中立刻变得更加生动起来。
他在歌声跨越了历史的阻隔,如高山躲藏的白绒花,在这古老的土地之上绽放开来。大脑深处仅存的一丝清明,却让他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何地何时,他仿佛在梦中回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酒精的刺激,让他尽情地跳跃、舞动,灿烂的灯火在他的眼中变得更加辉煌起来,甚至迷茫了他的双眼,那些畏兀儿美貌的歌姬在他眼中只剩下一个个迷糊的倩影,那些宴会的宾主双方的欢呼与笑声,全部似乎与他无关,唯有口中早已经吐字不清的歌声是他与自己的精神家园的唯一的联系。
他的意识逐渐丧失,转啊转啊,不知是几百转,还是一万转,转过了八百年的历史封锁,只觉得天地倒悬,分不清东西南北中。他转到了一个花白子老头的身边,赵诚扶着这位老头的肩膀,借以支撑身躯,感觉此人十分眼熟,裂着嘴傻笑道:
“老头,我我跳得好不好?”
说完,赵诚便一头栽倒在那位老头的眼前,将案几上的一切杂碎扑倒在地,呼呼大睡。
~~~~~~~~~~~~~~~~~~~~~~~~~~~~~~~~~~~~~~~~~~~~~~~~~~~~~~~~~~~~
注①:【阴山】宋元时代,人们称今新疆“天山”为“阴山”,此山脉自东向西分为多段,本章处为今天山支脉博格达山。同时,今内蒙古的“阴山”,在当时却被称为“天山”。
第七章 征途㈥
赵诚这一醉,就睡到了第二天日上三竿之时。
当他走出自己的住处,碰到的任何人都望着他大笑,那些畏兀儿的女人们交头接耳地指着他痴痴地笑。
赵诚不明白怎么回事,因为他只知道昨夜他确实是喝多了,至于后来发生过什么,他完全不记得了。不过,赵诚的这次意外表现,让所有人增加了不少谈资,畏兀儿人从此记住了这位有着蒙古名字的汉人。
而昨日赵诚瞅着眼熟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成吉思汗本人,这让赵诚连续几天见到成吉思汗,都是心有余悸,胆战心惊。可是成吉思汗并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因为他还没觉得自己有必要跟一个贪杯的少年人太计较,更何况赵诚那夜确实让宴会达到了高潮,蒙古人都是豪饮之辈,每月不醉一次都没脸见人,当晚喝高了的人,可不止赵诚一人,窝阔台尤甚。不过当夜当值的怯薛护卫人人都被罚了一次,因为他们太放松警惕。而赵诚决定以后还是少饮酒为妙,别让自己成了小酒鬼。
“真是不凡之人做不凡之事!”耶律楚材当天见着了他,开玩笑道。
“恨无缘一观公子的歌舞!”王敬却惋惜道。
“此事,当作文一篇以记述!”刘翼道。
这段小插曲过后,铁木真的蒙古大军,汇合着畏兀儿人的军队,继续前进,西行千余里到达不剌城(今新疆博乐),在不剌的南边又有阴山山脉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横在大军的面前,此阴山即后世被称为婆罗科努山。山顶有个大圆池,周围七八十里许,即后世被称为赛里木湖的所在。
巍峨峻峭的雪峰环绕在大湖的周围,像卫兵一样守卫着湖面,皑皑的古老雪川在湖中倒映,碧波荡漾,清澈到底,如蓝天一样透明。至此,大军不得不停留在赛里木湖的周围驻扎,因为探马来报,前方有一个名叫松关(今果子沟)的极险要的地方,道路不通。
铁木真命令次子察合台率军前往修桥开路。在察合台的督促下,数万仆从军兼炮灰日夜鏖战,凿石伐木,共架设了四十八座桥梁。大军过了松关,眼前的即是一条风景如画般的果子沟,沟中沿着河道长满了林檎树,即苹果树,树阴蓊翳,不露日色。既出阴山,有阿力麻里城(今新疆霍城西北)。西域称林檎为阿里马,顾名思义,阿力麻里城,就是苹果之城的意思,显而易见,此处到处都是果园。
阿力麻里城,有附庸城邑八九个,多以种植葡萄梨果为主,还播种五谷,一如中原。除了五谷和特色果实之外,这里还有一种名叫秃鹿麻的农作物,即棉花,整个西域都有产,包括西夏的河西走廊也有少量种植,中原人没见过这种作物,以为是“垅种羊”,即是种在地中的羊。耶律楚材见到了实物,又诗兴大发:
西方好风土,大率无蚕桑。家家植木棉,是为垅种羊。
阿力麻里之王昔格纳黑的斤率领其军队,在此与铁木真的大军汇合,加上畏兀儿和海押立的阿儿思兰汗(狮子王)的军队,号称六十万。其实是虚张声势,总共只有二十万,其中蒙古军十万余人,这是蒙古可以抽出来的最大军队数量。而那曾经宣布臣服于蒙古的西夏,至今也没有派军助战,也招来了成吉思汗的愤怒。
大军在阿力麻里略作修整,然后全军西渡亦列河(即今伊犁河),再越过垂河(今楚河),进入了西辽的故都虎思斡耳朵。这里是赵诚自己的那位管家的家乡,他特意去寻找自己那位管家耶律文山的家眷,没想到却扑了个空,他的家眷在春天的时候就举家被耶律文山迁到了阿勒坛山北麓,看来耶律文山还真当自己是个忠诚的管家了。
由于前几年者别与速不台已经征服了西辽,蒙古军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敌人,除了自然地理上的困难。于是,在这年的秋天,蒙古大军终于就到达了花剌子模的边境。但这次安全行军万里,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而赵诚的随从们却在暗自惊心蒙古军的强大的忍耐性与组织性。
在虎思斡耳朵,赵诚和耶律楚材有过一段十分有意思的谈话。这里是虎思斡耳朵,曾经是西辽的首都,皇帝当然是耶律氏的。唐时,此地曾先后隶属于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之裴罗将军城旧地。
“耶律大人不是想写篇游记吗,这里可是西辽的都城,也是你们耶律家的地盘,我想大人应该泼墨写上三五千言。”赵诚故意说道。
“何以见得我非要写上三五千言?”耶律楚材反问道。
“大人不是一直想让我作一首诗吗?诗倒是没有,词倒是偶得一首。”赵诚嘻嘻笑道。
耶律楚材故意不理睬,刘翼却是很感兴趣:“公子请说!”
“北国风光大河上下长城内外一代天骄,耶律大石”赵诚摇头晃脑地念着道。
“这词本是好词,豪气干云,阅尽天下英雄,可惜太不应景,可惜啊可惜!”耶律楚材听了赵诚的“大作”,忍不住评价道,连叹可惜。
“何以见得?”赵诚早知他会如此说,故意问道。
“这里是西域,不是北国,且是秋季。虽有大河,却非黄河般浩浩荡荡,更无长城,还有耶律大石,人称‘大石林牙’,‘林牙’者,翰林也!耶律大石虽是皇族子弟,却是进士出身,精通诗书诸子,奈何大厦将倾,才率部众来到此地,创下了一份可观基业,可不是什么‘只识弯弓射大雕’之辈。”耶律楚材道,他的口气像是为他的耶律本家辩护。
“古人云,一字千金,那请教耶律大人,这句‘一代天骄,耶律大石’在下如何改,才好呢?”赵诚故意问道,。
“这个嘛”耶律楚材有板有眼地指点道,“比如嵬名氏,或者完颜氏,匈奴单于,突厥可汗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在耶律楚材的心目中,这些西夏或者金国的皇帝都是“只识弯弓射大雕”之辈,而成吉思汗却是“龙飞九五”之人,他可不知道赵诚在心里大笑。
“耶律大人,将来你我若是有缘站在中原黄河边上,我再将这首词念给大人听。”赵诚歪着头笑着道,“到时候,那一定是篇应景之作了吧?”
“那自然会是个难得的佳作!”耶律楚材肯定地说道,不过赵诚的表情让他感觉有些不悦。
“耶律大人家祖世居中原,均是有才学之人,辽亡时,贵祖当年为何不投奔耶律大石?”王敬诚忽然问道。
“从之老弟有所不知,西辽虽也是耶律氏一脉相传,然却是独立一国,与中原没有太多干系。家祖虽对西辽有所耳闻,却与他人一样,仅是道听途说罢了,逞论效力于西辽国?大石林牙,也是人中龙凤,只是契丹人远道而来西域,本就是少数中的少数,西辽国中百姓却是杂姓,突厥人、回鹘人、波斯人为主,又有少数契丹人、汉人、吐蕃,以少御众,应该有些力不从心吧。然大石驾崩,子孙后世却是不肖,让乃蛮屈出律鸩占雀巢。”耶律楚材道。
耶律楚材有些惋惜,然而却没有什么怒其不争的意思,这跟他后来所展露的心态不同,而赵诚却是少数特别关注他内心变化之人。
“我听我管家说,大石在位时,国中官话似以汉话为主?”赵诚问道。
“这个是自然,大石时,大都采用旧制,即两面官制,族人行族法,汉人行汉法,凡八十八年,皆有汉文年号,死后有汉式谥号,公文以汉文与契丹文为主。如今这里还有不少汉人为民,与他族杂居,却也相安无事。”耶律楚材道。
赵诚看着城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和夹杂在其中中原人士模样的人,心中很是怀疑他们如今的语言。
耶律大石的统治留下了一些痕迹,那耶律大石平生只穿丝绸,末代公主浑忽出嫁时,坚持如汉女般梳妆,来自中原的先进技艺也有不少。然而,这里是东西方交汇的地方,多民族多宗教交汇,其俗渐染是很自然的事情。
“耶律大人,你识得契丹文吗?”赵诚冷不丁地问道。
“不识!”耶律楚材承认道,他答得相当干脆。赵诚这忽然发问,让耶律楚材这个契丹人突然感觉到有些不妥之处。
第八章 征服与反抗㈠
大河总是孕育着文明。
有两条大河发源于葱岭(帕米尔),北面的一条叫做药杀水(即今锡尔河),南面的一条叫做乌浒水(即今阿姆河),葱岭存积万年的雪川,让这两条几乎并行的河流浇灌着沿途数千里的农业区、牧场与沙漠中的绿州,一路向西北流去,注入花剌子模海(今咸海)。
这两大河流域曾留下汉帝国使者和唐帝国高僧的足迹,又曾经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九姓政权,因为这些政权曾经是从东方祁连山北昭武城迁移而来,故称“昭武九姓”。其中有个康国人的儿子曾一度让唐朝的皇帝不得不逃离长安。
这两条大河流流域的居民最早是雅利安人种的土著,这一地区曾经和现在都拥有着灿烂的文明,然而从来就没有兴起过以此地区为根据地的大势力,因为它始终处于强大势力的包围之中,从来就被包裹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轮番统治与侵袭之中。
西方的波斯帝国带来了波斯人的文化与艺术,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曾经远征至此陨命,却留下希腊人创立的大夏国,大食帝国却带来了真主安拉的福音,南方印度人的佛教文明也在此一度兴盛,东方汉帝国与唐帝国也轮番将自己的官方代表和军队派驻此地,并带来东方的织物与技术。其间是安息帝国与印度孔雀王朝的势力所及范围。
游牧民族也不甘示弱,匈奴人迫使月氏人向此迁徙,大月氏人迫使塞种人灭亡了希腊人的大夏国。紧接其后是突厥种的回鹘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并且灭亡了统治河中地区①的萨曼王朝,而耶律大石携着契丹人和各部族曾控制着河中地区的局势。
花剌子模国即是“昭武九姓”之中的“火寻国”,这个国家本在咸海与里海之间过着半农半牧的生活,玄奘也曾对这个国家有过记述,该国利用喀喇汗王朝的内斗与西辽的衰弱及屈出律的篡国,迅速占领了河中地区,成为整个河中及附近地区的霸主。
当成吉思汗的大军到达花剌子模国东方边境的时候,河中地区的居民大部分是突厥人,波斯语与突厥语是国际性语言,而阿拉伯语则因为宗教而占着优势的地位。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让这个地区的宗教交织着政权的权力更替。波斯教(祆教)、佛教仍然在此流传,被罗马教廷判为“异端”的景教在此壮大并传往更遥远的东方,因为前三种宗教而让摩尼受到启发形成了自己的教义。然而,如今在河中地区及南方呼罗珊地区②和西方波斯地区,占统治地位的唯一宗教是伊斯兰教。如今已经灭亡的喀喇汗王朝曾经的建立,带来了两个意义,一是让本地区的居民突厥化,二是让本地区的文化伊斯兰化。宗教战争此起彼伏,曾无数次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