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本改变中国 王海涛 >

第12部分

日本改变中国 王海涛-第12部分

小说: 日本改变中国 王海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27年1月,蒋介石接见日本驻九江领事,表示他本人非但不打算废除不平等条约,而且会尽可能地遵守现有的条约。他还表示承认中国向外国的借款,并承诺将如期偿还,另外革命军队将保护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

    与此同时,日本也在努力接近蒋介石。蒋介石留学日本时的老师小室敬二郎被派到中国,访问蒋介石。蒋介石向老师表示,革命军没有受到苏联的利用,苏联的制度不可能在中国出现。蒋介石还表示,他理解〃满洲〃对于日本的重要性,〃满洲问题〃应该〃特殊考虑〃。总之,蒋介石〃愿意与日本握手〃。

 出兵阻挠北伐,妨碍中国统

    不仅如此,蒋介石还主动派戴季陶为代表,到日本探听其政府对北伐的确切反应。

    蒋介石此番举动让日本作出这样一个判断:蒋介石口头上是一个过激派,但实际上是一个务实派。

    从民族主义的角度讲,蒋介石与日方的来往,有〃卖国〃的嫌疑,但是从现实角度而言,这个时候的蒋介石已经是一个学会游走于列强门前的政治家。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各种因素最后导致蒋介石未能破解日本加在中国之上的〃魔咒〃。蒋介石的聪明和政治智慧,最终并没有换得日本对北伐战争的支持。从此,日本成为蒋介石的梦魇。

    蒋介石的失算,主要是因为日本方面首先出变故。1927年春,伴随一场席卷西方列强的金融危机,日本发生了一场政治地震。4月20日,田中义一受命组阁。

    田中是知名的大陆扩张主义者,一贯主张日本〃经略大陆〃。早在1913年,他就曾赴中国东北考察,写有《滞满所感》一书。在这本书中,田中这样表达了大陆扩张观点:日本之所以以23万兵力为代价,从俄国手中夺得中国东北,就是因为进入大陆是日本民族生存的首要条件。利用中国的丰富资源是日本走向富强的唯一道路。此后,田中一贯主张将满蒙从中国〃肢解〃出去。

    组阁伊始的田中认为,日本作为〃东洋盟主〃对中国应采取特别措施,应维护日本的满蒙利益。

    1927年5月,在南京政府成立之后,蒋介石决定渡过长江继续北伐,这样就必然触及日本的势力。进军之前,他先派代表到日本,希望得到田中的谅解,不料遭到拒绝。田中表示,北伐军必须在徐州停止步伐。

    由此,日本对北伐的干涉举措开始出台。

    5月20日,田中通过日本驻华公使〃指示〃中国的两大势力——蒋介石和张作霖:蒋介石应该以南方为中心,并继续镇压共产党;张作霖应该致力于保护满洲的安全,并取缔共产党的活动。

    与此同时,在田中唆使之下,蒋介石派往日本的代表与张作霖派往日本的代表在东京达成共识:南北实行有条件停战,双方共同致力于肃清共产党。不过,由于南北两派在以陇海线为界还是长江为界南北对立等问题上最终难以达成协议,日本分裂中国的野心没能实现。

    日本缘何大力支持蒋介石和张作霖肃清当时尚弱小的中国共产党?

    在日本看来,其在亚洲的最大敌人,是经过〃十月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苏联。苏联所建立起来的共产国际是一个输出革命的组织,其极力在中国发展共产党员,以便扩张在中国的影响,将是日本的潜在威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死于张作霖之手。

    在筹划南北分裂未能成功的情况下,日本彻底收起了〃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口号。在1927年5月22日,革命军攻占蚌埠向徐州推进之际,日军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于6月1日登陆青岛。

    6月1日这天,田中召见蒋介石驻日联络代表,他认为蒋介石是收拾中国的〃唯一人物〃,青岛日军并不会干涉北伐,但是革命军不应该再继续北进,如果听从劝告,日本将对蒋介石倾力相助。

    但是,随着日军在青岛的登陆,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蒋介石和日本政府的控制。没有人相信日军进入山东会〃不干涉北伐〃,相反,日军此举激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愤慨。在这种形势下,当时中国出现的三个政权——南京、武汉、北京政府均向日本提出抗议。

    就在这一背景下,6月27日,一场决定未来对华侵略政策的〃东方会议〃在东京召开。为期10天的会议,在结束的时候提出了一份《基于对华根本方针的当前政策纲领》。

 出兵阻挠北伐,妨碍中国统

    这份纲领除了提出将满蒙与中国本土相分离的方针之外,还提出了对中国内部事务进行武力干涉的政策。纲领规定,一旦今后中国发生〃动乱〃影响日本在华利益,日本将坚决进行武力干涉。

    这一决策对于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北伐革命无疑是当头一棒。不仅如此,该政策还决定了之后日本〃经济掠夺〃和〃共荣〃政策的出台。此后,日本加剧了对中国的武装侵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对北伐革命的武装干涉成为必然。

    1927年,北伐军在徐州遭遇失败,在国民党内部斗争之下,南京与武汉政府〃合流〃,蒋介石于8月下野。

    曾在日本有过求学经历的蒋介石似乎一直摆脱不了其革命事业中的〃日本情结〃。这年9月,蒋介石故地重游,访问日本并与田中进行了接触。两人的会谈就*达成一致意见,但蒋介石没有答应田中让其放弃北伐的要求。

    11月18日,国民党将蒋介石从日本召回,蒋介石重新上台并于1928年1月7日重新担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3个月后,国民党宣布北伐,北伐军直逼济南。

    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二次派兵登陆青岛,并于4月20日出兵济南。5月1日,革命军打入济南,中日军队在济南出现对峙局面。

    5月2日,已经抵达济南的蒋介石在日记中这样记述自己的心情:小不忍则乱大谋,圣贤所戒,慎之,勉之。

    蒋介石以答应负担日方此次出兵的军费为条件,希望进入济南的日军撤回青岛,但是其忍让没有换回日本的退步。

    5月3日,日军大举进攻济南,不论兵民,一律开枪射杀。野蛮屠杀中国人超过千人。面对如此惨状,蒋介石继续忍让,下令不准对日军还击。

    对于这一惨案,日本报纸进行了歪曲事实的报道。

    日本陆军省在东京《时事新报》上发布消息说,中国军队在济南附近集结了4万人,对日本怀有恶意。目前正是进行果断出击,解决中国问题的良机,并认为应该大举增兵。

    〃济南事变〃之后,蒋介石决定对日忍让,打算绕道北伐。5月5日晚,北伐军主力撤出济南。但是此举反而助长了日军的气焰,继续向山东增兵,以迫使中国军队〃投降〃。

    7月1日,日军向北伐军发出〃通牒〃,要求蒋介石道歉并处罚相关高级军官,还有解除抗日军队的武装以及禁止反日宣传等具有挑衅性的要求。

    由于蒋介石拒绝道歉,集结在山东的日军在5月8日清晨炮轰济南。济南随后沦陷,日军进行了3天的炮轰和屠杀,日军肆意抢掠奸淫,中国军民死难超过4000人。日本军国主义的重新抬头,给一度顺利的北伐战争以沉重打击。

    回顾这一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尽管蒋介石与日本有一定的渊源,并一再对日本求和忍让,但是日本则是毫不领情地给北伐战争以武力阻挠。

 出兵阻挠北伐,妨碍中国统

    这其中的道理其实是很明白的,日本不希望看到像蒋介石这样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强人统一中国。日本乐于看到的是中国出现分裂、内乱的局面,这样才可以保证其满蒙利益的同时继续扩张,还可以在几大分裂势力之间谋求平衡以获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统一中国已经成为这一阶段中国革命的主流声音。蒋介石也认识到,只有打着统一的旗号,他才能站稳脚跟并壮大力量。但是,半殖民地的中国,要想统一必然会遇到国外势力的干涉,这场统一战争注定无法回避日本。作为在华利益最多的侵略者,日本打击蒋介石就成为必然。

    既然蒋介石认清了历史的趋势,那么这场统一战争就势在必行,与日本的冲突无论如何是难以绕开的。

    在日军方面看来,拿下一个济南是简单的,但是要阻止北伐军的继续北上则是不现实的。于是,武装控制东北,保卫其经营了多年的满蒙,成为日本的重要举措。

    这一回,日本向自己的合作伙伴张作霖下手了。

    1928年6月4日晨,从北京返回东北的张作霖,在行至奉天附近的皇姑屯时,专列被日本炸翻,并于当天上午毙命。

    日本企图炸死张作霖之后独占东北,却在事实上促进了奉军向北伐军易帜。

    6月8日,北伐军进占北京。

    张作霖去世之后,其子28岁的张学良登上政治舞台。张作霖的下场让张学良认识到,与日本人为伍绝对不能在东北实现〃保境安民〃。即使做日本人的傀儡,也随时有被日本抛弃的可能。

    另一方面,此时的东北反日爱国运动高涨,全国各地均呼吁张学良顺应大势。一旦张学良投靠日本,不仅是认贼作父,更将成为分裂国家的民族罪人。在民族大义与国仇家恨的共同作用下,张学良已经别无选择。

    7月1日,张学良通电蒋介石、冯玉祥和阎锡山,表示决不妨碍国家统一。

    12月29日,在张作霖被炸死半年之后,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三省易帜。至此,中国从名义上实现统一。至此,蒋介石从1926年7月发起的旨在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历时两年半完成了历史使命。

    但是,日本阻挠中国统一的步伐还在继续,一场更大的军事行动正在筹划之中。

 武力霸占中国东北,炮制满

    六、武力霸占中国东北,炮制满洲国

    列强默认了〃满洲国〃,10年之后的二战中,国际社会将为他们对日本的〃宽容〃付出了代价。但现在离世界大战还很遥远,这个时候承担日本重压的只有中国

    分割领土,攫取资源,这是日本对中国最大限度上的危害。在中国统一大业进行到中国东北的时候,日本霸占这片肥沃的土地,建立〃满洲国〃。

    对于一个国家最大的危害,莫过于占领其领土。所以,中国人是不能答应的。名义上统一的中华民国,遭遇日本的魔咒,东北,因为日军的铁蹄,成为中国的痛。日军纵横在这片丰饶的土地,如同掐住了中国命运的咽喉。

    当中国正在接近统一的时候,已经是20世纪20年末、30年代初。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在全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经济萧条不仅席卷欧美,连远东的日本也被感染了。

    经济危机在日本首先表现为商品和股票价格的大幅下跌。物价暴跌导致外贸锐减,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并使农业受到冲击。

    经济危机带来阶级矛盾的激化和财政困难,并最终导致政治危机。

    对于当时的日本而言,转嫁国内矛盾和舒缓政治危机的唯一手段就是牢牢霸占广袤的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极力主张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以〃转变国运〃。

    1930年9月,在政治危机之下,日军参谋部、陆军省内的一批中佐以下的军官,在部分高级军官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名为〃樱会〃的法西斯式的团体。该组织的纲领宣称,日本国势日益削弱,原因在于政党政治的腐败,因此主张推翻内阁,由军人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治制度,进而通过加紧扩张,伸张国势。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陆军中根深蒂固的满蒙扩张计划再度抬头。

    这个时候,曾经策划皇姑屯事件的关东军作战部主任石原莞尔颇有远见地提出,随着美国势力向远东地区的扩张,将是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重要障碍。随着飞机应用于战争和战争技术的发展,以日本为代表的东洋文明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洋文明必将开战。

 武力霸占中国东北,炮制满

    另外,随着苏联的崛起,这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共产主义国家随时可能向东入侵。

    在石原看来,美苏的潜在威胁必将导致下一场世界大战。为应对这场世界大战,石原认为,日本必须及早地走出狭小的岛屿,解决满蒙问题,立足大陆是唯一出路。

    令人佩服的是,石原的这些分析与后来的发展颇为一致。既然经济危机在狭小的岛屿上难以解决,困在岛上是没有出路的,所以就必须迈上大陆,既然迈上大陆必然与美苏冲突,不如趁早割据中国的东北。石原的这番〃远见卓识〃迅速在军内传播。

    事实上,自从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已经在东北的南部(南满)进行了20多年的殖民统治。整个东北在30年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