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的态度来说,笔者以为早期型的可能性大一些。
事实上,装备苏联第一种空空导弹(K…5M)的米格…19PM 具有更大的技术价值。空空导弹这一先进的空战武器,最早由纳粹德国空军发明,但未见用于实战。对于这种革命性的空战武器及其载机,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加以透彻的分析和了解。而从当时比较急迫的夜间拦截作战来说,使用航炮截击机的难度显然比使用导弹截击机的难度要大得多。
如果就当时的选择来看,米格…19P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最佳的仿制机型。如果要争夺制空权,应该考虑米格…19S;如果要遂行截击作战,应该考虑米格…19PM。但不排除苏联对加装导弹系统的米格…19PM 漫天要价,从而使得我们被迫选择米格…19P 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从 1958 年空军的反应来看(要更多的歼击机而非截击机),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代表团在选择具体仿制型号时与空军协调不好;1957 年 5 月空防合并后,中国空军主要定位于防空作战,但没有考虑到未来作战要求的变化(即 1958 年入闽作战)。
此外,很难说当年我们是否曾考虑:在有必要的时候,以米格…19P 为基础对另外两型进行测绘仿制。但东风 102 的出现的确增强了笔者这一想法。若果真如此,选择米格…19P 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该机恰好介于米格…19S 和米格…19PM 之间??如果要仿制米格…19S,只需要修改米格…19P 的前机身;如果要仿制米格…19PM,则只需增加导弹挂点,并仿制 K…5M 以及与 K…5M 搭配的 RP…2U 雷达。在不考虑知识产权问题的情况下,这一策略看起来是合理的。不过问题在于,我们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技术水平,以至于后来走了很多弯路。
K…5M 之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 K…5M。
如前所述,1957 年苏联已经可以对外提供米格…19PM 及 K…5M 导弹。这说明,苏联的第一种空空导弹系统已经实用化。对于我方的技术人员来说,最晚在 1957 年苏联向我们提供销售清单的时候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应该进一步考虑到的是,美国人在干什么?他们的空空导弹系统是否已经投入使用并可能提供给台湾空军?即使暂时无法获取相关情报,至少应该向空军/海航通报这种空战利器的进展并考虑相应的对抗措施。
然而一个沉重的事实是:1958 年 9。24 空战之前,我驻闽浙前线的航空兵部队对空空导弹一无所知,更不用提研究对抗措施了。结果 9。24 温州空战中,海航 2 师 5 团飞行员王自重被台湾空军李叔元分队以美制 AIM…9B 导弹击落牺牲。此后,我空军和海航部队才开始针对空空导弹的特点研究对抗措施。
1958 年 10 月一机部航空工业总局下达了仿制 K…5M 空空导弹的任务。从时间上判断,9。24 空战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这一决定,并很可能促成了我方改变决定,对 K…5M 进行许可生产(而非测绘仿制)。因为 1959 年 11 月,进口的 K…5M 导弹才装备空军,当年 12 月完成发射训练任务。此前我们没有实物可供测绘仿制。如果要在 1958 年开始仿制 K…5M,其技术资料只能由苏联提供。
仿制的 K…5M 被命名为“霹雳…1 号”空空导弹,此后大陆空空导弹均以“霹雳”命名。“霹雳…1 号”的研制工作由一机部航空工业总局总负责,331 厂为主要承制厂和总设计师单位,朱传千任总设计师。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后,1960 年 3 月,第一枚“霹雳…1 号”仿制成功。当年 8 月 13 日,“霹雳…1 号”进行靶场试验,连续发射 4 枚均失的。经过改进后,中央军委决定从 1962 年 10 月恢复“霹雳…1 号”的仿制生产。1963 年,“霹雳…1 号”靶场试验合格。1964 年国务院特种武器委员会批准“霹雳…1 号”空空导弹正式定型投产。
“霹雳…1 号”采用雷达波束制导体制,对载机动作要求严格,性能难以满足空战要求,于 1974 年停产,被“霹雳…2 号”取代。值得一提的是,“霹雳…2 号”仿自和米格…21 同时引进的 K…13 红外制导导弹,而该弹正是在王自重以生命换来的 AIM…9B 导弹残骸基础上研制成功的。
'仿制:一波三折
歼…6 甲(东风 103)
按照 1957 年协议,苏联于 1958 年上半年陆续将米格…19P 的图纸发到沈阳飞机制造厂和黎阳发动机厂。当年 8 月仿制前期准备基本完成,遂正式开始仿制工作。仿制的米格…19P 在国内被称作东风 103,这是当时国内航空工业提出发展的一系列“东风”型号之一。
1958 这个年份,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举国上下弥漫着狂热的大跃进情绪。东风 103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始仿制的。没有理智的指导,没有踏实地研究技术资料,在“赶英超美”的口号下一味地求快(四局提出的“快速试制”方针),其结果可想而知。在试制过程中,沈阳两厂全部采用自行编制的工艺资料和自己制造的工艺设备。从着眼未来发展和不受制于人的方面考虑,这个选择无可厚非。但在当年那种环境下,我们在建立自己的工艺体系的同时,是否确保吃透了米格…19P 的那一套并进一步保证我们自己的质量呢?由后来的事实来看,很难作出一个肯定的答复。
1958 年 12 月 17 日,东风 103 由王幽淮操纵首飞成功。1959 年 4 月 26 日,国家鉴定委员会正式鉴定验收。整个试制周期,比米格…17F 大约缩短了一半。而盲目求快的结果就是质量问题严重。按《当代中国空军》记载,东风 103并 未正式投产。而另有资料称,该机实际在国家验收前就已经投产,而且一直生产到 1961 年 1 月才停产。若两种说法均无误,则意味着当时至少在飞机定型投产方面的管理相当混乱,我们没有建立或者建立了没有严格遵循相应的管理制度。
1964 年 11 月,航空工业部统一国产飞机命名,东风 103 改称歼…6 甲。由于质量不过关,早期生产的歼…6 甲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没有公开资料提及这批飞机的去向。但在 1958 年至 1966 年空军夜间拦截作战中,从未见到歼…6 甲的身影。当时的主力仍然是米格…17PF 和加装截击雷达的图…2/图…4 截击型。此后直至 70 年代末,大陆夜间的天空都是由陈旧的米格…17PF(歼…5 甲)来保卫的。
1973 年 11 月,空军提出新的武器装备发展规划,其中一条是:为解决夜间作战的需要,建议重新恢复歼…6 甲的生产。当时米格…17PF(歼…5 甲)已经陈旧不堪,在没有其它选择的情况下生产歼…6 甲是必然的。1974 年,贵州飞机厂根据空军要求重新仿制歼…6 甲,以便担负夜间作战任务。1975 年 12 月 21 日,新歼…6 甲首飞成功。1977 年,该机设计定型,少量投产。
早期的歼…6 甲就是完全克隆米格…19P,主要特点是:机头延长,以安装分体式 PR…1 雷达;照相枪在进气口右方;空速管位于右翼尖;固定武器为 2 门 23 毫米航炮。贵州仿制的新歼…6 甲改进最突出的一点是:对机载射雷…2 雷达进行改进,使之除了配合航炮射击外,还可以用于控制霹雳…2 号空空导弹的射击,从而扩大了歼…6 甲的机载武器种类,增强了其作战能力。由于这一改进,新歼…6 甲翼下增加了两个挂架,用于挂载霹雳…2 号导弹。这也是有些文章认为歼…6 甲可以挂载霹雳…1 导弹的原因,但由于制导体制不同,无论早期还是后期的歼…6 甲都不能使用霹雳…1 导弹。除此以外,新歼…6 甲还采用了 I 型火箭弹射救生系统、双发启动系统、主起落架应用盘式刹车等共计 7 项改进。
59 式(东风 102)
这个型号应该算是 1958 年两岸大规模空战的直接产物。
1958 年 7 月,中国空军紧急入闽,争夺闽浙沿海地区的制空权,同时掩护炮击金门的行动。参战部队中,就包括了装备夜间截击机米格…17PF 的空 1 师 1 团。但一个月后,空 1 师 1 团被调回后方。没有公开资料提及这一调动的原因,但联系空军制造更多歼击机的要求,不难看出,较重的米格…17PF 不适于参加昼间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是原因之一。
由于只购买了米格…19P 的生产许可证,我们当时并没有图纸可供直接仿制昼间战斗型米格…19S。而在结构上,米格…19P 和米格…19S 相差并不大。因此,根据上级决定,由沈阳飞机制造厂负责,以米格…19P 为基准,参照米格…19S 进行设计,生产出我们自己的歼击机(称东风 102)。这个决定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踏踏实实一步步走下来,对我们的航空队伍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但仿制米格…19P 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急躁冒进情绪,这个基础就没打好;而在实际设计中也存在问题,没有进行结构强度计算,强度仅及设计指标的 86%。如果说东风 103 只是质量问题的话,那么东风 102 连设计都存在问题。
东风 102 于 1958 年 12 月开始设计,1959 年 2 月进入试制阶段。9 月 30 日,吴克明操纵东风 102 完成首次试飞,至 12 月 6 日试飞完成。按照当时的命名规则,东风 102 被空军命名为 59 式歼击机。但试飞结果表明,急于求成的 59 式不仅性能难与米格…19S 匹敌,甚至连基本的飞行品质都未能保证,强度不足导致飞机飞行中严重抖动。
这样一种飞机显然无法担负作战任务,因此并未装备部队使用。后来虽然重新仿制米格…19S 成功,但几年宝贵的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了。
59 式的主要特点是:前机身参照米格…19S 前机身自行设计,并在进气口增加了铝制激波锥;后机身照搬采用米格…19P;机翼按米格…19S 机翼测绘,而空速管仍按照米格…19P 的方式布置于右翼尖;翼下有一对固定前伸发射梁,但在当时而言并无可供挂载的导弹(霹雳…1 无法制导)。
歼…6 乙(东风 105)
歼…6 乙实际就是南昌飞机厂仿制的米格…19PM。除了翼下 4 个固定挂梁外,该机在外观上和歼…6 甲几乎没有差别。因此也有文章将该机认作后者,并称歼…6 甲可以挂载 4 枚“霹雳…1”导弹。但事实上歼…6 甲装备的 RP…1 雷达只能配合 ASP…5NM 光学瞄准具用于航炮射击,而不能用于制导 K…5M 导弹。
有资料提及,南昌飞机厂仿制米格…19PM 始于 1958 年 11 月(一说为 58 年 8 月)。当时南昌飞机厂准备仿制米格…19P 和米格…19PM,并期望通过仿制工作实现由螺旋桨飞机制造厂向喷气式飞机制造厂的跨越。1959 年 9 月 28 日,南昌仿制米格…19P 成功,11 月 28 日通过国家鉴定,随后生产了 7 架。1959 年 3 月,南昌飞机厂按苏联提供的图纸资料,仿制米格…19PM(当时称东风 105,后曾短暂称为 59 乙,直至 1964 年统一命名为歼…6 乙)。由此也可以判断,我国后来追加购买了米格…19PM 的生产许可证。1963 年,第一架米格…19PM 试飞合格,以后制造了 19 架。
关于歼…6 乙,有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南昌飞机厂在仿制过程中,究竟有没有对该机的设计加以修改?因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收藏的一架机号 14121 的歼…6 乙,在外观上与标准的米格…19PM 存在两处明显差异:翼根保留两门航炮,机身两侧相应位置有防焰板;减速伞舱上移至垂尾根部。
引起笔者怀疑的正是减速伞舱。虽然只是从机腹上移至垂尾根部,但却是长期使用经验积累的结果??这一移动令放伞力矩由低头力矩变为抬头力矩,从而使得飞机可以在前起落架未接地的情况下放伞,从而大大缩短滑跑距离。然而,中国空军 1958 年 9 月才开始装备米格…19,此前没有装备过有减速伞的飞机,这么短时间不可能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并发出改进要求。前面提到的东风 102,设计时间几乎与歼…6 乙仿制同时,而在这一型强调以我为主、改进设计的型号中,却看不到减速伞舱的改动。此后直到 1968 年开始设计的歼…6III 上才再次见到减速伞舱的改进设计(后期生产的歼…6 也采用了这一改进)。
因此,笔者推测:14121 号机很可能不是真正的歼…6乙,而是用贵州生产的新歼…6 甲改造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该机上会出现翼根航炮和歼…6 后期型才有的减速伞舱改进。
几经挫折,时间进入 1960 年代。在世界航空大国第 2 代超音速战斗机已经大批服役的时候,我们的航空工业仍然在超音速的门槛上徘徊。只是依靠当初进口的那一批米格…19,我们的空军才算进入了超音速的行列。通过各种公开的、背后的交易换来的宝贵时间,就在大跃进的狂热中白白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