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史-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1875年,他出版《自由贸易论文集》,该著作获得哥布登金质奖章。后
来又从事律师工作。从1880年起,雷德一直是新南威尔士国会议员,从1894
年到1899年,在工党支持下,出任新南威尔士殖民区总理。
1904年8月,在所有自由贸易派议员和在以阿兰·麦克里安为首的保守
党议员(关税保护派)支持下,雷德出任联邦政府总理,从此也开始了雷德
的艰难时期。艾萨克斯、赖思及其他关税保护派激进议员同工党立即结成政
治联盟,提出尽快把雷德赶下台的目标。雷德—麦克里安政府艰难地维持到
第二年(1905年) 6月末而倒台。他下台的主要原因是反对派势力在两院中
太大。
1906年12月进行大选。在大选中,以雷德为首的自由贸易派大肆活动,
竭力攻击工党。他把工党说成是“极端派”,是“社会主义老虎”,并令其
同党打起了“反社会主义”的口号。经过一番苦战,自由贸易派在众议院中
获得34个席位,取得了不小的胜利。关税保护派遭到失败,仅得17个席位。
工党虽被无情攻讦,但仍保持了上次大选中的席位,得26个席位。这样,关
税保护派和工党联合起来足以对付保守党人,因此雷德不敢出面组织内阁,
迪金再次在工党支持下组阁。
以迪金为首的关税保护派和工党的联合,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城乡工人
的法律,如1908年颁布的《残废恤金和养老金条例》,条例规定:凡年满
65岁本地出生的和归化的英国人,并达到在澳大利亚居住年限者,均可领取
养老金。还规定,所有本地出生的和归化的英国人,如系残废并经证明丧失
劳动力者,均可享受抚恤金。工党由于支持关税保护派和坚持民族立场,并
利用自己的影响迫使政府通过了多少有利于劳动群众的法案,因而威信大
增,获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这可从1908年新兴工业城市季隆大选中看出。
该城市科里奥中心选区,工党击败迪金的关税保护派而大获全胜。这引起迪
金的极度恐慌。他决定和自由贸易派保守党人进行合并的谈判,以此来抵制
工党力量的增强。
1909年5月,两党合并,正式建立了自由党。该党以迪金为领袖,并宣
布了自己的政纲。自由党的纲领主要为:①坚持保护关税政策;②推行“白
澳政策”;③进行普遍军训,建立本国海军和陆军;④由联邦承担偿还国债
的责任;⑤建立民主政治。迪金以为这样就可以击败工党,使自己保持政治
上的优势。
两党合并后不到一年,1910年4月13日,澳大利亚进行大选,出乎意
料的是,在这次大选中,工党击败了自由党而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在众议院
中,工党夺得41席位;在参议院中夺得22席位,均为多数。自由党在两院
中取得席位分别是31席和14席。
三、工党政府的政策
工党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有其内在的原因,概括说来有如下几个原因:
①在澳大利亚的天主教徒约占总人口的24%,而这些人几乎都是支持工党
的;②工党的民族主义立场,即不亲英的立场,深得澳籍爱尔兰人的支持;
③在1910年大选时,工党领袖费舍首次提出征收联邦直接税,尤其是征收土
地税。这一政策有利于打破“大地产制”,从而促进澳大利亚农牧业经济的
发展,深得民心;④工党提出陆军和海军澳大利亚化;⑤工党竭力主张通过
国家立法手续来改善下层劳动群众的政治地位和劳动、生活条件。
工党的胜利迫使迪金于4月29日辞去总理职务,费舍继为总理。这是澳
大利亚历史上第一次在众议院出现一个党拥有多数席位而出面组阁。安德
鲁·费舍(Andrew Fisher) 1862年生,矿工出身,苏格兰人,1885年移居
到昆士兰,仍从事采煤工作,不久被选为矿工联合会委员,1893年又被选为
昆士兰议会议员,在1904年华森短命内阁中曾任铁路与公共工程部秘书。联
邦成立后他被选为联邦国会议员。费舍是自学成才,他阅读过不少有关政治
学和经济学的著作。华森退休后,他越过休斯而被党内同僚推选为党的领袖。
他出任总理兼财政部长,并得到全党的信任。
工党执政后采取了一系列新政策,政绩显著。费舍通过了关于新首都地
点的法案,确定了在悉尼西南有190英里的畜牧业中心—堪培拉作为新首都
的所在地。工党政府采纳了美国建筑师沃尔特·伯利·格里芬设计的方案,
因为该方案着重于美丽、壮观、豪华。为维护未来首都的良好社会风气,还
宣布不准在那里销售烈酒。
费舍在执政期间,象迪金一样为国家法制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政府
通过并颁布了建立联邦银行法案、土地税法案、建立澳北行政区法案、母亲
分娩补贴法案,等等。其中建立澳北区法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
法案,联邦政府从南澳大利亚手中接管了这一拥有1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
区,另设立一行政区,这对巩固北部国防和开发这一地区有重要意义。因为
直到1911年建立行政区时,澳北区人口仅两万余,其中土人1。8万人左右,
欧洲人3310人。白人多系农场主、牧场主和采矿人员。
1913年5月进行中期选举,自由党以一席之差,在众议院居于多数,但
在参议院中却居少数,因而自由党新领袖库克上台执政。1914年6月,自由
党内阁在两院中提出关于取消工会会员在政府机关中优先录用法案被否决,
因而倒台。总督根据宪法宣布解散两院,重新大选。但恰在这时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了,澳大利亚立即被卷进战争旋涡,国内政局也因而发生了急剧的
变化。
四、大战前的澳英关系的演变
澳大利亚的外交和国防是受英国控制的。一般说来,在1918 年以前,澳
大利亚同其他国家的关系都要经过英国来处理。但是,不应忽视,自建国以
来,澳大利亚历届政府力图在外交上有自己的独立要求,而这种要求日益增
强。因而,澳英关系自这时起有了一定的变化。
进入20 世纪后,南太平洋的政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日本的崛起,德、
法、美三列强积极插足南太平洋,相继占领一些岛屿。这些变化打破了太平
洋原来的力量均势。迪金政府首先关注这些变化,因此违反惯例,他直接同
有关国家谈判。例如,1904 年和1905 年,迪金亲自同日本驻澳总领事就《限
制移民入境法案》和有关日本国民申请进入澳大利亚等问题进行谈判。这是
澳英关系在外交方面发生变化的开端。澳大利亚的民族主义情绪,尤其是工
党和澳籍爱尔兰人的反英情绪在促使澳大利亚取得某些外交权力方面起了重
大作用。澳大利亚推行的“白澳政策”一向不为英国所赞成,英国殖民部多
次对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施加压力令其放弃,但始终未使澳政府改弦更辙,只
是在某些做法上有所变更。
澳大利亚在帝国内部的独立地位,或澳英关系的另一重要变化表现在英
国宣布把新几内亚的行政权转交给它管理。1901 年11 月,澳大利亚国会通
过一项法案,法案主张联邦政府负起对世界落后殖民地的管理责任。1902 年
3 月,英国宣布把新几内亚的行政管理权转交给澳大利亚。1906 年,新几内
亚更名为巴布亚。澳大利亚在帝国中的地位因此而显著地提高了。
在任命巴布亚行政长官问题上,迪金受到来自工党极大压力。工党要求
派本党工人问题专家、西澳大利亚参议员斯·斯密为驻巴布亚副总督。迪金
表示异议,并于1908 年11 月委派胡伯特·墨累为副总督。迪金给他的工作
指示是:“巴布亚是首先属于巴布亚人的。”联邦议会决定,每年提供两万
英镑作为行政经费。
在新赫布里底群岛问题上,也反映了澳英关系的演变。该群岛位于新喀
里多尼亚东北约600—700 公里处。19 世纪40 年代后,尤其是60 年代后,
昆士兰的黑人贩子在这里猎寻喀纳喀人,并将其运回昆士兰发展种植园经
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传教士也到那里传教。澳大利亚勃恩斯·菲利浦公司
在那里经营干椰子肉、檀香木及其他产品。与此同时,法国人也侵入该岛。
出于军事战略和商业上的原因,澳大利亚非常害怕法国占领它,因此强烈要
求英国去占领。例如,迪金作为维多利亚殖民区的代表在帝国会议上发言要
求母国立即占领。英国当时忙于瓜分非洲而无暇顾及,于1887 年,英法两国
就新赫里底群岛达成协议,两国海军联合维持该岛秩序,谁也不去占领。1906
年,英法签订了共同管辖条约。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得知后十分恼怒,但除抗
议外,别无它法。在新赫布里底群岛的英法居民称该岛为“英法魔鬼区”。
联邦政府根据这些经验感到,应和英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派一位代
表常驻伦敦,把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及时转达给帝国政府,并对其施加影响。
1901 年以前,每一个殖民区都委派一个代表常驻英国,作为总督的代表。联
邦建立后,这些大使性的代表作为各州的代表仍留在伦敦,但联邦没有这样
的代表。1909 年9 月,迪金联合政府决定派遣澳大利亚自由贸易派领袖雷德
作为联邦常驻英国的外交代表,称之为高级专员。高级专员享有大使的一切
外交权力。这表明澳英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完全独立国家,
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外交问题,那是二战期间的事。
第四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澳大利亚
一、大战初期的澳大利亚
1914 年6 月,澳大利亚自由党政府下台,总督宣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这时,战争的乌云已经布满世界的上空了。6 月28 日发生了奥地利皇太子、
军国主义分子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事件。7 月28 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
发出最后通牒,7 月30 日,俄国宣布总动员。世界的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
必然影响到澳大利亚的政局。工党领袖费舍就战争发表谈话,他说:“澳大
利亚坚决地站在祖国(指英国—引者)一边,协助她,支持她,直至战斗到
最后一个人和最后一个先令。”8 月4 日,德军侵入比利时,同日,英对德
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开始。德奥意为一方,英法俄为另一方。
8 月3 日,看守政府总理约瑟夫·库克代表政府宣布在战争期间,澳大
利亚的海军交由英国海军部指挥,并准备战争一开始就提供2 万远征军。
1914 年8 月4 日午夜,伦敦向所有的自治领发出了电报,宣布了英帝国
向德意志帝国宣战的事,澳大利亚立刻做出了坚决的反应,当即对同盟国宣
战。8 月5 日下午,库克总理在墨尔本办公室召集报界代表宣布:“我已收
到帝国政府发来的如下电文:同德国的战争已经爆发。”澳大利亚举国上下
一致表示,同意给母国和其他盟邦以无条件援助。出乎意料的是,一贯持反
英立场的澳籍爱尔兰人也表示支持英国对德战争。工党亦表示支持母国进行
反德战争,其领袖休斯说道:“一个团结一致的民族正在迎上我们历史上最
严重的危机。”澳大利亚各党在参战问题上没有真正的分歧。全国各在野党
派纷纷表示愿全力支持母国,如新南威尔士州自由党领袖雷德向该州总理霍
尔曼(工党)提出停止政党斗争以支持战争的建议。
库克看守政府在战争爆发后没有几天便召开了各州总理和联邦政府各部
部长会议,商讨战时防务、经济以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问题。
这样,澳大利亚卷入了大战的旋涡。但是当时澳大利亚国内形势较乱,
正值大选前夜,因此自由党政府在两方面进行工作,一方面做好大选准备工
作;另一方面派远征军去欧洲参战。
9 月5 日,全国举行大选,结果工党获胜。众议院中75 个席位,工党得
42 席,自由党得31 席;参议院中36 个席位,工党得31 席,自由党得5 席;
从而出现了工党再一次执政的局面。工党领袖费舍再度出任总理,工党另一
领袖休斯担任总检察长,皮尔斯出任国防部长。休斯和皮尔斯是费舍内阁的
重要人物,是工党政策的决策人,前者对战时初期的法制和组织方面颇有建
树,而后者在国防方面贡献颇巨。皮尔斯曾在1910—1913 年间担任过国防部
长,推行过强制性军训。
内政问题解决后,费舍政府就立即着手解决参战问题。政府面临的最大
问题是如何把国家从和平转向战争,使国家生活战争化。这对澳大利亚来说,
这完完全全是新的问题,无任何经验可借。自1788 年以来,澳大利亚从未发
生过战争,一直处于和平时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