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武帝杨勇新传-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勇智问道:“你觉得,造成王虎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路虎道:“臣觉得,一个是他们太闲,平时除了站岗,时间都是自己的,如都像我们特战队一样训练出勤,这问题就可以尽量避免,还有一个臣觉得,一个人的人品也很重要,人品不好自持力就不足。”
杨勇智赞同道:“是呀,你分析的有道理,如果朕让你去整顿禁军,你是否能把他们整顿好?”杨勇智知道要致自己于死地的人,此计划没有成功定是甄伏起来,把所有的尾巴都藏了起来,人家现在在暗处,你在明处,如何能找的到他,只有等下一次他自以为准备好一击的时候,才能露出来,就不知那时自己是否像这次一样幸运地躲过。让一部分人去暗察就行,没必要把人力物力都浪费在这上面。路虎为自己作了许多事,也应该让他升上来。
路虎听皇上要把自己调入禁军,心中自是欢喜连忙谢恩。杨勇智让他起来道:“朕想在这禁军新设一个职位,名称是禁军训练总监,总管所有禁军训练对抗。就由你担当,这职位在大将军之下将军之上,望你能不负所托,整顿好禁军你有信心吗?”
路虎大声应道:“有!”
杨勇智笑笑,又想起了什么,又道:“那画像你有带来吗?”
路虎应着拿出画像,放在桌前,杨勇智摊开对他说道:“好,你去吧,查找凶手的事暂时转入地下,你放手去新岗位上任。”
杨勇智看着这画像,感觉有点像东海的某国人,那面貌轮廓只有这国人才有的特征。不可能,这国家年年都有来进贡,双方都派了使臣,他们会对自己下手?不对,这特征太明显,也许是某人或某国想嫁祸此国,也许这人只是他们雇的一个小卒,或是还有别的原因。
第三十六章 战争前的平静
时间跨度在人生的轨迹中只是一个小刻度,杨勇智已渐渐习惯了这种万人之上的感觉。每日忙忙碌碌地处理政务,虽这是自己的责任,可自觉地有些力不从心,像批阅奏折就占去了大半时间,有时不得加班加点至凌晨。身心疲惫不说,连自己的时间都没有了。于是想到了未来那世界的政务院。在三省之上成立了一个政务院,把三省的首官杨述、元严、高颍提为政务院首相,首相都是三省长官兼职的(因三省长官尚有本省常务),三人官职不分大小,都是二品,原职务由三人继续兼着,三人上午在政务院政事堂议事,下午就回本省办公,在政务院内置书记若干,文送官若干,政务院主要职责就是帮助皇上处理奏折,送来的奏折先列一个总书目,再由书记官把奏折分门别类,再把奏折分别呈给三个宰相,给出处理意见,最后由杨勇智这皇上批复。这样大大节约了时间,自己也不用再三更半夜地还在那批阅奏折。虽然明义上是个政务院,但这只是一个类似于后世的秘书处一样机构,帮助皇上处理繁琐事物,杨述、元严、高颍三人平时还是在原衙内办公,有要跨部门处理的事,再聚在一起。
这政务院在有一个强势皇上的情况下还是可行,如碰上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就可能架空皇帝,使皇帝成为一个摆设,更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险,杨勇智勇可不希望自己得来的天下被别人分享,虽然自己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但在巨大的权利面前,任谁也不愿意放弃。所以要防止这事情的发生,就不能让这政务院有太大权利,杨述、元严、高颍三人以前有什么权利,现在一样有什么权利,至于那书记官也只是分类奏折,文送官也只是跑跑腿而已,这样政务院就不会做大,而且在自己的皇帝任期内也相信能镇地住群臣,如果以后自己选的接班人弱弱平庸,那就应该在自己当上太上皇前让政务院消失,再把那些手握重权的大臣手中的权利分化弱化,只对某项事情负责,让他不至于凌驾皇权之上,才可保隋朝的万世江山。
21世纪是人才喷发的世纪,对于杨勇智这来自21世纪的人来说,也不例外,一个国家是否发达,发达到什么程度,都是以人才多少来衡量,这是后世评判现代化的标准。杨勇智把这借用到了1000多年前,首先,这选上的人必须有是才,德次知,如一个人德才兼备,那么他就会有一个好位置,如果这人有德无才,那么即使他再有德也没用,一个只知孝知谦不会做事的人我要你干什么。当然,一个品德恶劣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当杨勇智提出这选才标准的时候,满朝文武皆反对,说是一个不知孝谦的人如何能忠心为国。
杨勇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国效劳就得以国家利益为重,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意识,做事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如果你只知每日在家早请示晚汇报如何能全心投入工作。你做出了成绩也是另一种敬孝的方式,国家给你荣誉,是一种国孝。国家要在太学院内成立一个授衔机构,凡是事业卓越者,都可授予院士的头衔并发奖金。这院士一年一评,每年十名。
在杨勇智的劝说下众臣暂时同意了杨勇智的选才标准。
另外杨勇智也把重农轻商的封建制度给改了,重要是让人改变内嵌心中的这种思想,一个不知安心在家务农,在外做生意的人是不务正业。这种歧视商人的思想束缚,让许多商人不敢放开手脚,也抑制了商业的发展,而只是靠农业税国家的收入如何增长。杨勇智知道商人的利润,有的更是一本万利,只要自己开禁商业,鼓励商业的发展,商人定会支持,而后面再开征商业税金,这些商人在这温柔的一刀面前也定不会反对。这样才能逐渐减少农业税,减轻农民的负担,毕竟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自给自足没负担了,天下自然也就安定了,这也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民起义的发生。
在京城,让所有的商家成立商会,成立商会能最大程度的帮商会下的各商家协调沟通,互通有无,以后就由商会和官府沟通,了解政策争取政策。鼓励商家开括市场,对于走出国门的商家,国家会全力支持,所派各国的长驻使臣,将沟通有关国家为商家服务,使商家能在那立住脚,为国家创造税收。又把杨州、泉州、广州等沿海城市设为经济特别区,自由港口,商人可以从这把商品输送到西方世界,加强了商品流通的范围,也进口了西方的流行商品,人员自由来往,不分种族肤色国家,只要你来到中国,不管你是经商求学旅游传教,只要你有正当的理由,都充许来往。各沿海开放城市成了商品流通集散地,特别是泉州更是成了国际金融中心,泉州港口商船穿梭一片繁忙景象,各肤色的人从这上岸,或求学、或取经,络绎不绝。有的见了中国繁华文明,就不想回去了,就在这定居了下来,这样这些人管理就成了问题,泉州总督陈勇向杨勇智提出了这问题,杨勇智让他从这些外国人中选一些通晓多国语言又热心为人的人充斥到总督府内,成立一个外事处,给予他和本国官员一样的待遇。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
内陆的也以某个大中城市为核心,向周围的中小城市辐射开。这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在杨勇智的提倡下,全国各地风风火火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各地官员都以经济民生为重,以百姓富足为荣,杨勇智也不失时机地褒奖一些有作为的官员。在这背景下国家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国人也增加了自信。
第三十七章 西征 吐谷浑之战1
元宵过后,过年的余温也慢慢地退去,各府各衙工作也步入了正轨,杨勇智今日特意早早地上朝,原以为不会看到几个朝臣,不想这些大臣们比他到得还早,杨勇智不由地在心中自笑道“I服了YOU”。然后坐下道:
“众爱卿,从今日起,年算是过完了,朕希望大家把心都放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农作,开荒修路,大家要把工作都抓起来,朕也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有事奏来,无事大家各忙各的去吧?”
这时太监总管进来道:“皇上,*启民可汗亲率子始毕等前来朝觐,此时正在殿外候着,是否宣召?”
*启民可汗好像是有这么个人,据史书上记载:突厥汗国分裂以后,*沙钵略可汗内经本民族五可汗分立的严重削弱,外受被隋军击破以后的巨大军事压力,“又多灾疫,死者极众”,迫于形势,于是他让妻子原北周千金公主字文氏给隋文帝上书,请求改姓杨,认她为女儿。隋朝趁此机会派遣徐平和出使*,改封千金公主为隋朝大义公主。公元584年(隋开皇四年)秋九月十日,沙钵略可汗致书隋文帝说:“皇帝,妇父,乃是翁比。此为女夫,乃是儿例。”他自认是隋文帝的女婿,同隋皇室攀上了亲戚。隋朝又派右仆射虞庆则前往,说服沙钵略向隋称臣。在这启民可汗时代则是完全依附于隋朝,原因是启民可汗是在隋的保护下才成为*可汗,不得不对隋表示忠诚,隋也利用了他的衰弱,取得了边境的安宁。杨坚又将宗女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为妻启民可汗。(这也是杨勇智常觉奇怪的地方,为何自己没有杨勇的记忆,不记得以前的事。)为表忠心每年都向隋朝贡,而且常亲自率部来朝贡。杨勇智没有见过这启民可汗,而人家可汗来了你这东方圣主也必须要见上一面,也表示对他的尊重,于是宣召进来。
启民可汗率子始毕众各部可汗行完君臣之礼后道:
“先帝爱惜臣等,养而生之,以臣为大可汗,赐大片士地还抚突厥之民,臣万分感激,先帝仙后,臣未见终颜常是自责,今日前来,望陛下准许臣前往祭拜。”
杨勇智知他能有现在的一切都离不开杨坚的支持和帮助,于是同意了他的要求。
启民可汗谢恩后又道:“仁寿三年,叶儿部众被臣击败溃散后,叶儿可汗西奔吐谷浑,原以为他从此消声隐匿,谁想他既联合吐谷浑慕容部常袭扰我突厥之民,掠地抢马,因他一袭即回,吐谷浑又不承认叶儿部在他境内,臣不甚其烦,望陛下能下兵剿之,还突厥之民安宁。”
史书上记载,这吐谷浑应该是609年才被隋灭亡,如果现在就出兵,那这段历史在自己手上又将重写,管他呢?自己来到这就已经改变了历史,再多改变一些又能如何,要是能把这吐谷浑灭了,再把西突厥也给灭了,就能打通断了多年丝绸之路,和西方的波斯和罗马这两个大国交往就变得容易了,一个封闭的国家都没有好下场,不管哪个朝代,这是历史事实。再说这启民可汗已向自己开口开口,自己也要体现一个东方国主应有的气魄。于是正色道:
“这个吐谷浑,朕早就看他不顺,常常袭扰边民,抢粮抢畜,早有动他之意,今又扰突厥之民,可恨之即,朕就和启民可汗南北夹击把这吐谷浑从东方地图上抹去,以保天下安宁。”
启民见杨勇智这么爽快就答应,自是兴喜万分,三呼万岁后又道:
“谢陛下,陛下英明,天下有如此圣主,是我等臣民的万福。臣还有一请,望陛下恩准。”
杨勇智见他今日老是提要求,倒想看看他这突厥可汗还有什么要求,示意他说下去。启民指着边上一个道:
“这是臣长子咄吉世,臣想让他留在长安,服侍陛下,也可多多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将来在突厥臣民中推广文明,望陛下同意!”
杨勇智认真地看着这咄吉世,咄吉世是个标准的大汉,眉宇透着刚毅又深藏不漏的感觉。启民可汗死后,他就即位成了始毕可汗,而隋末的动荡,他也是一个始作俑者,刘武周、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等人也先后称臣于咄吉世时期的*。没想到这启民可汗会把咄吉世带来,启民可汗的本意是想把自己的长子当人质扣在长安,好让杨勇智放心,他没有反意,当然如果杨勇智真的同意,那启民可汗心里定会微微地不高兴,没想到陛下真的怀疑我有二心。杨勇智当是明白启民可汗的意思,不过他也不想让一个对自己有重大威胁的人从眼皮底下溜走,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像李渊一样,让自己天天看到他,虽然这也可能增加自己的危险,但看的到的危险总比看不到的危险要安全些。可是用什么办法让他留在自己身边呢?想着并有了注意,于是对启民可汗道:
“爱卿忠心天上可见,留在长安就不必了,不过,这次征剿,朕决定亲征,咄吉世倒是可以留在朕身边当联络官,你看如何?”
启民可汗想不到杨勇智要亲征,征剿本就要派联络官,现在陛下亲征,留我儿在身边当联络官也是应试,这样也表示自己对陛下的尊重,对此次征剿的重视,于是跪谢。
满朝文武更没想皇上要亲征,傅名柱更是站出来劝道:
“陛下,此次征剿就让臣去就行,一个小小的